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LC教学案例(单元6):电动机自锁控制电路连接与编程一、案例基本信息项目内容适用单元第6单元(PLC基本指令应用与电机控制)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先修知识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PLCI/O点概念、基本逻辑指令(LD、OR、OUT)课时安排2课时(理实一体化,理论40分钟,实操80分钟)核心设备西门子S7-200SMARTPLC、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KM、启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万用表、接线端子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电动机自锁控制的工作原理,明确“启动-保持-停止”的控制逻辑;掌握PLC控制电动机自锁的I/O点分配方法,能绘制外部接线图;熟悉梯形图编程规则,能运用LD、OR、OUT指令编写自锁控制程序;了解电路连接与程序调试的安全规范及常见故障类型。(二)能力目标能独立完成PLC与电机控制元件的外部接线,确保接线规范无误;能使用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SMART)输入、检查并下载控制程序;能通过模拟与实物调试,实现“按下启动按钮电机运转、按下停止按钮电机停转”的功能;能排查接线错误、程序逻辑错误等常见故障,具备基础的问题解决能力。(三)素养目标强化安全意识,严格遵守电工操作规范,杜绝触电、短路等安全隐患;培养规范意识,养成接线整齐、标注清晰、程序注释完整的实操习惯;提升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分工完成接线与调试任务,实现高效配合;树立工程思维,能将控制需求转化为电路设计与程序代码。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锁控制的梯形图程序设计、PLC外部接线方法;教学难点:自锁逻辑的程序实现(常开触点并联保持)、接线与程序的协同调试。四、教学方法与资源(一)教学方法对比导入法:通过继电器自锁控制与PLC控制的对比,突出PLC控制的灵活性与可靠性;任务驱动法:以“实现电机自锁运行”为核心任务,拆解为“I/O分配→接线→编程→调试”子任务;示范教学法:教师现场示范接线操作与程序编写,强调关键步骤与规范;故障情境法:设置“按下启动按钮电机不转”“电机启动后无法停止”等故障,引导学生排查。(二)教学资源硬件资源:PLC实训台(含电源模块、I/O端子)、三相异步电动机(380V)、接触器(CJX2-1210)、按钮开关、导线、万用表;软件资源:STEP7-Micro/WINSMART编程软件、PLC接线仿真软件、故障排查动画视频;文本资源:I/O分配表模板、接线图示意图、梯形图参考程序、安全操作手册。五、教学实施过程(一)课前准备(10分钟)教师检查实训设备状态,确保PLC、电机、接触器等设备正常运行;学生分组(2-3人/组),领取实训任务单、接线工具与元件清单,核对元件型号;线上推送预习视频:继电器自锁控制原理、PLC基本指令操作,要求学生完成“自锁控制逻辑”填空题。(二)课堂实施(120分钟)1.情境导入与任务发布(15分钟)教师展示继电器自锁控制电路实物,演示运行过程,提问:“该电路若需修改控制逻辑,需更换元件并重新接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引出PLC控制方案,讲解PLC控制的优势:接线简化、逻辑修改灵活、可靠性高;发布核心任务:使用PLC实现电机自锁控制,明确控制要求:按下SB1(启动),电机运转;按下SB2(停止),电机停转;SB1松开后电机持续运行。2.理论拆解与方案设计(25分钟)步骤1:控制需求分析(5分钟)引导学生梳理输入设备(启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与输出设备(接触器KM),明确输入信号为开关量,输出信号驱动接触器线圈。步骤2:I/O点分配(10分钟)教师讲解I/O点分配原则(就近分配、预留备用点),指导学生完成分配表:设备类型元件代号功能描述PLCI/O点输入设备SB1启动按钮(常开)I0.0SB2停止按钮(常闭)I0.1输出设备KM接触器线圈Q0.0步骤3:外部接线图设计(10分钟)教师示范接线图绘制方法,强调关键连接:输入回路:SB1一端接I0.0,另一端接COM;SB2一端接I0.1,另一端接COM;输出回路:Q0.0接接触器KM线圈一端,线圈另一端接220V电源,PLCL端接220V火线;主回路:三相电源→接触器主触点→电机绕组,确保相序正确。3.实操示范与学生操作(60分钟)环节1:教师示范(15分钟)接线示范:按照“先主回路后控制回路、先输入后输出”的顺序接线,使用万用表通断档检查接线正确性;编程示范:打开STEP7-Micro/WINSMART,新建项目,编写梯形图程序:第一行:LDI0.0(启动信号)→ORQ0.0(自锁触点)→OUTQ0.0(驱动接触器);第二行:LDI0.1(停止信号)→ANT37(无延时)→RQ0.0(复位输出);程序下载:连接PLC与电脑,检查通信端口,将程序下载至PLC。环节2:学生实操(45分钟)学生分组完成以下任务,教师巡回指导:接线操作(20分钟):按设计的接线图连接线路,完成后组长自查,教师复检(重点检查COM端连接、线圈电源极性);程序编写(15分钟):输入梯形图程序,添加程序注释(如“启动按钮信号”“自锁保持”);初步调试(10分钟):接通PLC电源,切换至“运行”模式,按下SB1观察电机是否启动,按下SB2观察是否停止,记录运行状态。4.故障排查与优化(15分钟)教师设置典型故障,如“SB1接常闭触点导致电机上电即转”“自锁触点漏编导致松开SB1电机停转”;引导学生通过“看(接线)→查(程序)→测(电压)”排查:观察接线:检查SB1是否接常开触点,Q0.0与KM线圈连接是否牢固;查看程序:确认Q0.0常开触点是否与I0.0并联;测量电压:用万用表测I0.0端子电压,按下SB1时应显示24V,松开后为0V;学生修复故障后重新调试,确保功能正常。5.成果展示与总结(5分钟)每组派代表演示电机运行过程,讲解接线与编程思路;教师总结:强调自锁逻辑的核心是“输出信号反馈至输入侧保持”,接线需遵循“安全规范”,程序需体现“逻辑清晰”。(三)课后延伸(10分钟)布置作业:设计“带点动功能的自锁控制程序”(点动时电机不自锁,长按启动按钮运转,松开停转);推送拓展资源:西门子PLC故障代码手册、电机控制典型案例程序;要求学生填写实训报告,记录接线步骤、程序代码、故障排查过程。六、教学评价(一)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结合,具体如下:评价维度评价内容权重评价主体方案设计I/O分配表准确性、接线图规范性20%教师实操技能接线正确性、工具使用规范性、程序编写完整性40%教师+组长调试能力故障排查效率、功能实现效果25%教师团队协作分工合理性、沟通配合度10%小组互评安全规范遵守操作流程、无安全隐患5%教师(二)评价标准优秀(90-100分):接线零错误,程序逻辑清晰,1次调试成功,能快速排查2种以上故障;良好(80-89分):接线无致命错误,程序仅需小幅修改,2次内调试成功,能排查常见故障;合格(60-79分):接线存在1-2处错误,程序逻辑基本正确,3次内调试成功,需指导排查故障;不合格(<60分):接线错误较多,程序无法实现基本功能,经指导仍无法完成调试。七、教学反思与拓展(一)教学反思需加强对“自锁触点作用”的讲解,部分学生易漏编自锁触点导致功能失效;接线时应强调“断电操作”,避免学生带电接线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防爆报警装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校招:数据开发题库及答案
- 中国露营手推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校招:人工智能讲师题库及答案
- 第6课 手指键盘对对碰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重大版三年级上册-重大版
- 小学人教版5 倍的认识教案
- 中国高速卷筒纸切纸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齿轮式攻牙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Lesson 41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冀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5小学教师校招题库及答案
- 标准劳动合同解除协议范本
-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讲解
- 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铅蓄电池电极性能优化与调控-洞察及研究
- 2025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公司招聘2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2025年“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新三类人员安全员c证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浙江台州市信保基金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危机管理中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洞察及研究
- 幼儿园童话故事表演《丑小鸭》课件
- 2025年风力发电机叶片维护与性能提升可行性分析报告
- 村干部考入事业编面试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