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测试桩的施工方案_第1页
光缆线测试桩的施工方案_第2页
光缆线测试桩的施工方案_第3页
光缆线测试桩的施工方案_第4页
光缆线测试桩的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缆线测试桩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组织施工人员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文件。针对光缆线路工程特点,进行专项技术培训,重点掌握测试桩埋设位置精度控制、标识规范及防护要求。施工前需完成现场勘察,明确测试桩与光缆路由的对应关系,绘制详细的桩位布置图,标注每个测试桩的坐标、类型及周边环境特征。1.2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区域障碍物,平整作业场地,确保运输通道畅通。根据桩位布置图进行现场放点,采用全站仪或GPS定位仪确定测试桩中心位置,用木桩或石灰粉做标记。对于涉及道路、农田、居民区的施工区域,需提前与产权单位沟通,办理施工许可手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施工时配备照明设备及反光警示装置。1.3设备与工具准备配备全站仪、水准仪、卷尺、铁锹、夯实机、混凝土搅拌机、模板、振动棒等施工设备,所有仪器需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准备发电机、应急照明设备等备用电源,确保野外作业时电力供应稳定。工具清单如下:测量工具:全站仪(精度±2mm+2ppm)、水准仪(精度±3mm/km)、50m钢卷尺(误差≤10mm)施工工具:十字镐、工兵铲、洛阳铲(用于硬土层钻孔)、混凝土振捣器(功率≥1.1kW)安全设备:安全帽、反光背心、绝缘手套、急救箱、灭火器二、材料检查2.1测试桩材料检查测试桩采用SMC复合材料,其物理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尺寸规格:山区型140mm×140mm×1500mm,平原型140mm×140mm×1000mm,壁厚≥5mm强度指标:弯曲强度≥180MPa,冲击强度≥20kJ/m²,巴氏硬度≥50外观质量:表面平整无裂纹、气泡,颜色均匀,标识区域光滑便于刻字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每批次随机抽取3根进行抗压试验,在150kN压力下持续1小时无明显变形。对于混凝土卡盘,其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尺寸为500mm×500mm×1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30mm,表面无蜂窝、麻面等缺陷。2.2辅助材料检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C30,坍落度控制在120±20mm,初凝时间≥3小时,终凝时间≤12小时,氯离子含量≤0.06%钢筋:选用HRB400E级钢筋,直径12mm,表面无锈蚀、裂纹,力学性能符合GB/T1499.2标准标识牌:采用反光膜(逆反射系数≥300cd·lx⁻¹·m⁻²),字体为黑体,字符高度≥50mm,耐候性等级≥7年所有材料需分类存放,SMC测试桩应架空堆放,底部垫木间距≤1.5m,堆叠高度不超过3层。水泥、钢筋等材料需设置防雨棚,混凝土外加剂密封保存,防止受潮失效。三、路由复测3.1复测内容与要求以设计路由为基准,复核测试桩位置与光缆线路的相对关系,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直线段测试桩间距:普通地段500m,特殊地段(如桥梁、隧道两端、转弯处)加密至200m桩位偏差控制:平面位置偏差≤50mm,高程偏差≤100mm与其他设施净距:距电力线路≥3m,距地下管线≥1m,距建筑物基础≥2m3.2地形处理对于起伏地形,采用全站仪按三角高程法测量,每50m设置一个测站,计算测试桩埋设深度调整值。在斜坡地段,测试桩应与等高线垂直埋设,桩顶高出地面部分保持一致(平原段550mm,山区段1050mm)。当遇到以下特殊地形时,按相应方案处理:软土地基:采用换填法处理,挖除地表1m范围内淤泥,换填级配砂石(含泥量≤5%),分层夯实(压实度≥93%)岩石地段:使用风镐开凿基坑,深度≥500mm,基底铺设100mm厚素混凝土找平层水域地段:采用围堰施工,筑岛高度高于施工期间最高水位500mm,桩周回填袋装碎石(粒径5-10mm)3.3复测记录详细记录每个桩位的复测数据,包括:坐标信息:X/Y坐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形参数:地面坡度、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埋深周边环境:距最近参照物距离(如电杆、里程碑)、植被覆盖度、交通流量复测成果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对超出允许偏差的桩位,需重新放点并分析偏差原因,形成偏差处理报告。四、标桩制作与埋设4.1混凝土卡盘预制卡盘采用C30混凝土现场浇筑,内置4根Φ12mm纵向钢筋和Φ8mm箍筋(间距200mm),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1.8:3.5:0.5。制作流程如下:模板组装:采用钢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尺寸偏差控制在±5mm钢筋绑扎:保护层垫块采用同强度混凝土制作,厚度50mm,每侧布置4个混凝土浇筑:分层振捣(厚度≤300mm),振捣时间20-30s,直至表面泛浆养护:浇筑完成后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养护期≥7天,强度达到设计值75%后方可运输4.2测试桩基坑开挖根据桩型确定基坑尺寸:平原型:坑口1000mm×1000mm,坑底800mm×800mm,深度500mm(含卡盘厚度100mm)山区型:坑口1200mm×1200mm,坑底900mm×900mm,深度600mm开挖方式选择:机械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斗容0.3m³)配合人工修整,适用于平原开阔地带人工开挖:使用洛阳铲分段取土,硬岩地段采用静态爆破(膨胀剂膨胀压力≥30MPa)基坑验收标准:基底平整度:≤50mm/2m边坡坡度:砂土1:1.5,黏土1:1.25基底承载力:≥150kPa(采用轻型动力触探仪检测,N10≥15击)4.3埋设施工基底处理:铺设100mm厚级配砂石垫层,洒水后用平板夯实机(激振力≥30kN)夯实3遍,表面铺设塑料薄膜隔离层卡盘安装:将预制混凝土卡盘放入基坑中心,调整水平度(偏差≤2°),卡盘中心与桩位标记对齐测试桩就位:采用吊装带(承重≥500kg)将测试桩垂直放入卡盘凹槽,桩体中心线与卡盘轴线偏差≤10mm回填夯实:分层回填素土(含水量18%-22%),每层厚度200mm,采用电动夯实机(夯击力≥20kN)夯实,压实度≥90%标识安装:在测试桩顶部200mm处安装反光标识牌,采用不锈钢螺栓(直径8mm)固定,标识牌平面与路由方向一致五、安装工艺5.1测试桩标识规范标识内容采用激光雕刻工艺,深度≥0.5mm,字符间距5mm,行距10mm,具体信息如下:正面:光缆路由编号(如"GL-2025-001")、桩号(三位数字,从A端向B端递增)侧面:测试桩类型("直线桩"、"转角桩"、"接头桩")、埋设日期(YYYY-MM-DD)背面:联系单位代码、紧急联系人(加密处理,仅授权设备可读取)标识颜色标准:字体颜色:平原段采用蓝色(Pantone2945C),山区段采用红色(Pantone485C)背景颜色:统一为灰色(Pantone425C),反光膜逆反射系数≥400cd·lx⁻¹·m⁻²5.2防护措施防盗装置:在测试桩底部安装RFID电子标签(工作频率915MHz,读取距离≥3m),内置北斗定位模块(定位精度1m)防腐处理:桩体连接部位采用硅酮密封胶(耐候等级≥20年)密封,金属连接件热镀锌处理(锌层厚度≥85μm)防撞保护:距公路边≤2m的测试桩,设置混凝土防撞墩(尺寸800mm×800mm×600mm),表面贴黄色反光条(宽度100mm,间隔50mm)5.3特殊地段处理穿越铁路/公路:测试桩设置在隔离栅外侧5m处,采用加长型(高度2000mm),顶部安装太阳能警示灯(闪烁频率1.5Hz,可视距离≥500m)过河段:在河道两岸距堤脚10m处各设1个测试桩,桩体采用防水型设计,标识牌加装透明亚克力防护罩(厚度≥5mm)高海拔地区:测试桩混凝土中添加引气剂(含气量4%-6%),桩顶增设避雷针(保护角≤45°,接地电阻≤10Ω)六、测试与验收6.1测试桩性能测试位置精度检测:使用全站仪测量桩顶中心坐标,与设计值对比,平面偏差≤100mm为合格垂直度检测:采用铅锤法,测量桩顶偏移值,偏差≤H/1000(H为桩体高度)抗拔试验:在桩顶施加水平拉力5kN,持续10分钟,桩体位移≤10mm,卸载后残余变形≤2mm6.2光缆参数测试在测试桩位置处进行光缆参数检测,使用OTDR(动态范围≥35dB)测试以下指标:光纤衰减系数:1310nm窗口≤0.36dB/km,1550nm窗口≤0.22dB/km接头损耗:平均≤0.08dB,最大值≤0.15dB(双向测试取平均值)偏振模色散(PMD):≤0.2ps/√km(单盘测试)测试数据记录要求:每桩测试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测试曲线存储格式为.sor文件,包含测试日期、仪器型号、操作人员等元数据异常数据处理:当测试值超出标准时,应重新清洁光纤端面,排除仪器故障后再次测试6.3竣工验收外观验收:桩体无损伤,表面划痕深度≤0.2mm,面积≤50mm²标识清晰完整,无褪色、剥落,在30m距离处可清晰辨认防护设施完好,防撞墩无裂纹,接地装置连接牢固资料验收:施工记录:包括测量放线记录、基坑验收单、混凝土试块检测报告(抗压强度≥30MPa)测试报告:测试桩位置复测记录表、光缆参数测试原始数据、OTDR曲线打印件竣工图纸:测试桩布置总图(1:2000)、桩位坐标表(含WGS84与北京54坐标系转换参数)验收标准:合格率要求:位置精度合格率100%,外观质量合格率≥98%,测试参数合格率100%整改要求:对不合格项签发整改通知书,限期15日内完成返修,复检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七、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7.1质量控制措施工序控制: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每道工序需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材料控制:建立材料台账,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SMC测试桩存储期超过6个月需重新进行性能检测过程监测:对混凝土养护温度进行实时监控(采用无线测温传感器,精度±0.5℃),确保养护期间内部温度不超过65℃7.2安全保障措施用电安全:施工用电采用TN-S系统,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交通安全:在道路施工段设置交通疏导员,配备手持指挥棒(LED闪光频率1Hz),夜间使用爆闪警示灯(可视距离≥500m)野外作业安全:配备北斗卫星定位终端(定位精度1m,通信频率1626.5-1627.5MHz)作业人员每人携带急救包,包含蛇毒血清、止血带等应急物品高温天气施工时,避开11:00-15:00时段,现场配备防暑降温药品(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八、后续维护8.1日常巡检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巡检周期:平原地区:每季度1次山区及特殊地段:每月1次巡检内容包括:桩体完整性:检查是否有倾斜、沉降、破损标识清晰度:使用灰度计检测反光膜亮度,低于200cd·lx⁻¹·m⁻²时及时更换周边环境:清除影响测试桩观测的杂草、堆积物,保持3m范围内无遮挡8.2故障处理桩体倾斜:当倾斜度>3°时,采用千斤顶(起重量≥10t)纠偏,纠偏后灌注水泥浆(水灰比0.5)加固地基标识损坏:使用专用模板进行现场修补,修补材料与原标识颜色色差ΔE≤3被盗处理:启用备用桩位,24小时内完成补设,补设桩号在原编号后加后缀(如001→001-1)8.3数据管理建立测试桩信息管理系统,存储以下数据:基础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