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保温管材施工方案_第1页
稀土保温管材施工方案_第2页
稀土保温管材施工方案_第3页
稀土保温管材施工方案_第4页
稀土保温管材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稀土保温管材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与施工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工业厂区内各类介质管道的稀土保温施工,涵盖管径范围DN50-DN600,管道总长约2800米。施工内容包括管道表面预处理、稀土保温层安装、保护层施工及特殊部位处理,采用分层复合保温结构设计,确保满足《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4272)及《ZGT稀土保温材料应用技术规程》(DBJ03-41-2011)要求。二、材料准备与技术参数(一)保温层材料配置根据介质温度差异采用三级材料体系:高温管道系统(150-1200℃)选用EH-4型稀土保温板(密度≤170kg/m³,导热系数≤0.0595W/(m·K)),配合纳米孔气凝胶毡(容重180kg/m³)复合结构,界面温度控制在100℃以下。辅助材料:耐高温粘结剂(粘结强度≥1000N)、30×30×1.2mm镀锌铁丝网。中温管道系统(50-150℃)采用EH-2型稀土保温板(干品含水率≤1.262%),外覆0.2mm铝箔反射层增强辐射隔热效果。辅助材料:水性环保粘结剂、玻璃纤维布(经纬密度≥12×12根/cm)。低温保冷系统(-100-50℃)选用EH-1型稀土保温板(650℃收缩率≤1.047%),设置专用隔汽层(聚乙烯薄膜厚度≥0.3mm)防止结露。(二)保护层材料金属保护层:0.5mm厚镀锌铁皮(抗拉强度≥200MPa),用于室外及潮湿环境。非金属保护层:玻璃丝布+两布两漆体系(环氧树脂底漆+丙烯酸面漆),用于室内干燥环境。(三)工具准备设备类型具体规格用途说明搅拌设备立式电动搅拌机(功率≥1.5kW)稀土浆料搅拌(转速控制300-500r/min)切割工具手提式切割机(配金刚石锯片)保温板材切割检测工具红外测温仪(量程-50-1000℃)表面温度及环境温度监测辅助工具抹子、靠尺、卷尺、铅垂线平整度控制及尺寸测量三、施工步骤(一)施工前准备管道预处理管道系统需完成试压、吹扫及防腐处理,试压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保压30分钟无泄漏。表面除锈等级达到Sa2.5级,除锈后2小时内涂刷防锈底漆(干膜厚度≥60μm)。对阀门、法兰等可拆卸部位采用硬质隔离板预留检修空间,间隙宽度为螺栓长度+20mm。材料预处理稀土粉料施工前需在25℃环境下陈化24小时,按配比(干粉:水:软化剂=1kg:3kg:0.05kg)搅拌,搅拌时间≥5分钟,确保无结块。保温板材需进行含水率检测,干品含水率超过1.262%时应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60-80℃,时间2-3小时)。(二)保温层施工1.板材粘贴工艺(适用于直管段)第一层施工:采用点粘法涂抹粘结剂,粘结面积≥40%,板材接缝处预留5mm膨胀缝,用柔性保温条填充。分层施工: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mm,层间涂刷界面剂(用量0.2kg/m²),总厚度按设计要求递增(高温管道≥100mm,中温管道≥60mm)。加固处理:直径>2m或温度>300℃的管道,每间隔30cm用6#铁丝环向捆扎,铁丝接头嵌入保温层内。2.浆料涂抹工艺(适用于异形件)基层处理:涂刷专用界面剂,干燥时间≥4小时。分层涂抹:每次涂抹厚度5-10mm,经纬交叉方向施工,第一层初凝后(约2小时)进行第二层施工,总厚度通过靠尺控制。丝网加固:当厚度>50mm时,在中间层嵌入镀锌铁丝网,网距15×15mm,搭接宽度≥50mm。3.特殊部位处理弯头施工:采用虾米腰式拼接,每节角度≤30°,接缝处用密封胶填充(延伸率≥300%)。阀门保温: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盒,内层填充柔性稀土保温毡,外层用0.8mm铁皮制作保护壳,接口处加装密封胶条。(三)保护层施工金属保护层水平管道:由下向上安装,搭接长度50mm,顺水方向铺设,固定间距≤300mm。立管:采用自攻螺钉固定(间距200mm),搭接方向由下至上,防止雨水倒灌。非金属保护层玻璃丝布包扎:螺旋式缠绕,搭接宽度≥50mm,每平方米用胶量0.3kg。面层处理:涂刷两道面漆,干膜厚度≥80μm,颜色均匀一致,无流挂现象。四、工艺要求(一)搅拌工艺稀土浆料水料比严格控制在0.3-0.35范围内,采用饮用水(pH值6-8)搅拌,禁止使用工业废水。搅拌后静置5分钟,使用前二次搅拌30秒,确保和易性满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要求。(二)干燥控制自然干燥:环境温度≥5℃,相对湿度≤85%,每层干燥时间≥24小时。低温烘干:温度低于5℃时,采用热风枪辅助干燥(出风口温度≤60℃,距离保温层30cm以上)。(三)接缝处理板材接缝:采用阶梯形错缝搭接,纵向接缝与管道轴线夹角≤45°,环向接缝间距≥300mm。密封要求:所有接缝处填充防火密封胶(膨胀倍率≥250%),表面用刮刀抹平。五、验收标准(一)主控项目保温层厚度:采用针刺法检测,允许偏差+5mm/-2mm,合格率≥95%。表面温度:运行状态下,高温管道外表面温度≤50℃(环境温度25℃时),保冷管道无结露现象。粘结强度:现场抽样检测,粘结力≥1000N,破坏面位于保温层内部为合格。(二)一般项目外观质量:表面平整(允许偏差≤2mm/m),无空鼓、开裂、爆灰缺陷,接缝处密封胶连续饱满。保护层安装:金属保护层无明显变形,非金属保护层色泽均匀,搭接缝顺直。(三)隐蔽工程验收需留存影像资料的关键节点包括:管道表面除锈及底漆涂刷质量保温层分层施工厚度及接缝处理铁丝网及隔汽层铺设质量六、注意事项(一)安全防护施工人员佩戴防尘口罩(KN95级)、耐高温手套及护目镜,粉尘浓度控制在2mg/m³以下。高空作业(≥2m)设置安全绳及操作平台,平台荷载≤200kg/m²。(二)环境控制雨天及风速>5级时停止室外作业,已施工的保温层需覆盖防雨布(防水等级≥IPX5)。稀土废料分类回收,可重复利用部分破碎后掺入新料(掺量≤10%),废弃部分按工业固废处理。(三)质量通病防治常见问题产生原因防治措施保温层空鼓基层油污未清理干净施工前用丙酮擦拭表面保护层开裂温度应力导致收缩每10m设置膨胀缝(宽度10mm)热桥现象支架处未做保温处理采用防腐木垫+保温垫块隔离(四)成品保护施工完成后设置警示标识,严禁踩踏或堆放重物,保护期≥7天。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时,采用木板包裹保护层,避免机械损伤。七、施工组织与管理(一)人员配置施工班组:每组6人(1名技术员+5名施工人员),负责150-200米/天管道施工。质量监督:配备专职质检员,每2小时巡检一次,填写《保温施工质量检查表》。(二)进度计划施工阶段工期(天)关键节点预处理阶段5完成管道除锈及底漆验收保温层施工20高温管道系统验收保护层施工10整体外观质量验收(三)应急措施材料供应中断:现场储备3天用量的保温板材及粘结剂,供应商承诺48小时内补货。突发泄漏:立即停止该区域施工,关闭上下游阀门,待管道泄压后更换受损保温层。八、质量记录与归档施工过程中需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