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漂浮接箍固井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1.1技术文件准备施工前需完成《漂浮接箍固井施工设计书》编制,明确井眼轨迹参数(包括井斜角、方位角、垂深与测深对应关系)、套管柱结构设计(含各层套管钢级、壁厚、扣型)及固井水泥浆体系配方。设计书中应附详细的漂浮接箍选型计算表,根据套管下入重量、钻井液密度及井眼条件确定接箍型号(如常规型、加重型或双阀型),并标注接箍在套管柱中的安装位置(通常位于最上部套管鞋以上30-50m处)。同步完成施工风险评估报告,识别出套管漂浮段屈曲、接箍密封失效等关键风险点,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1.2材料与设备检查1.2.1漂浮接箍组件检验本体检查:测量接箍长度(误差≤±2mm)、内径(应与配套套管一致),检查螺纹牙型是否完整,表面无裂纹、腐蚀坑;阀芯性能测试:在专用试验台上模拟1.2倍设计压差(通常0.8-1.2MPa)进行开启压力测试,阀芯应在设定压力下3秒内完全打开,关闭后保压30分钟压降≤0.05MPa;密封圈验证:采用邵氏硬度计检测丁腈橡胶密封圈硬度(要求70±5ShoreA),进行120℃×24h热老化试验后,硬度变化率≤15%,拉伸强度保持率≥80%。1.2.2固井设备调试水泥车:校验柱塞泵排量(误差≤±3%),测试最高工作压力(≥35MPa)下运转30分钟无泄漏;套管扶正器:按设计间距(每30m安装1个刚性扶正器,每100m加1个弹性扶正器)检查安装扭矩(≥200N·m),弹性扶正器叶片压缩量应达到自由直径的30%-50%;混浆系统:调试水泥干灰计量螺旋(精度±1%)、清水流量计(误差≤±2%)及外加剂添加泵(量程覆盖0.5-5m³/h),确保配浆密度偏差控制在±0.02g/cm³以内。1.3井眼准备通井作业:使用与套管尺寸匹配的通井规(直径为套管外径的90%-95%)通井至井底,上提下放过程中悬重变化≤5kN,确保井眼畅通;钻井液处理:调整钻井液性能至设计值(密度1.15-1.25g/cm³,漏斗黏度45-55s,API失水≤10mL/30min,含砂量≤0.5%),循环处理时间≥2周,清除井内沉砂(要求井底沉砂高度≤0.5m);井眼稳定性评估:通过地层压力测试(如声波时差法)确认近井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应≥1.8g/cm³当量密度),确保满足水泥浆候凝期间井眼稳定需求。二、套管柱组装工艺2.1套管串结构设计套管柱自下而上依次为:引鞋+套管鞋(带回压凡尔)+4根浮鞋短节+漂浮接箍+变扣短节+套管本体(含扶正器)+联顶节。其中漂浮接箍与上下套管的连接采用外加厚螺纹,涂抹套管专用螺纹脂(API5A2标准),上扣扭矩按钢级确定(N80钢级套管推荐扭矩2800-3200N·m),使用扭矩扳手分三次均匀上紧,最终扭矩偏差控制在±5%以内。接箍两端应安装保护环,在套管下入前拆除。2.2漂浮段浮力计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漂浮接箍产生的浮力:[F_{浮}=V_{排}\times\rho_{钻井液}\timesg][V_{排}=L_{漂浮段}\times\frac{\pi}{4}\times(D_{套管外径}^2-D_{套管内径}^2)]式中:(L_{漂浮段})为漂浮接箍至套管鞋的长度(m),(\rho_{钻井液})为井眼钻井液密度(kg/m³),g为重力加速度(9.8m/s²)。计算结果应确保套管漂浮段有效重量降低30%-50%,使套管下入摩阻≤钻机提升能力的70%。2.3套管附件安装扶正器:在套管公扣端涂抹螺纹胶后,用链钳旋紧至设计扭矩,使用卡尺测量安装后最大外径(应小于井眼直径20mm以上);灌浆短节:在漂浮接箍上部50m处安装带球阀的灌浆短节,球阀通径≥50mm,耐压等级≥20MPa;磁定位短节:在套管柱预定位置(通常为目的层顶界以上100m)安装磁定位短节,确保测井仪器能准确识别套管位置。三、套管下入作业3.1下入前检查套管下入前进行逐根通径(使用直径为套管内径80%的通径规),测量单根套管长度(精确至0.01m)并记录。在井口安装套管扶正台,调整中心偏差≤10mm。漂浮接箍安装前再次进行压力测试,将接箍水平放置,从下端口通入0.6MPa压缩空气,上端口应无气泡溢出(保压5分钟)。3.2套管下入操作起吊系统:采用双吊卡作业,吊卡保险销必须锁定到位,大钩钢丝绳跳槽保护装置完好;下入速度控制:直井段≤30根/h,斜井段(井斜>30°)≤20根/h,遇阻时最大下压力≤300kN,严禁猛顿猛砸;漂浮接箍通过关键井段:当接箍下入至井斜角>60°的造斜段时,应控制下放速度≤0.5m/s,同时密切监测悬重变化,若出现周期性波动(幅度>50kN),立即停止下入并上下活动套管(活动距离1-2m);灌浆作业:当套管下入超过300m后,通过灌浆短节向套管内灌注钻井液,每次灌浆量为套管容积的1.2倍,灌浆间隔≤50根套管,确保套管内外液柱压力平衡。3.3套管到位验证当套管联顶节坐于井口大四通时,记录套管悬重(应与设计计算值偏差≤±5%),测量联顶节顶面至转盘面距离(精确至0.01m)。通过套管柱长度计算(累计单根长度+联顶节长度)与井眼测深对比,确认套管鞋到达设计位置(误差≤0.5m)。四、固井施工流程4.1前置液注入4.1.1冲洗液阶段使用低黏度冲洗液(配方:清水+0.5%表面活性剂+0.2%降滤失剂),排量由小到大(起始1.0m³/min,逐步提升至1.8m³/min),总用量为井眼环形空间容积的1.2倍。施工中监测井口返出液含砂量,当返出液含砂量≤0.2%时停止冲洗,通常需循环1.5-2周。4.1.2隔离液施工注入双级隔离液体系:前置隔离液(10-15m³):密度1.30g/cm³,黏度80-100s,具有剪切稀释特性(表观黏度在170s⁻¹剪切速率下≥300mPa·s);后置隔离液(5-8m³):密度1.45g/cm³,含2%刚性颗粒(粒径0.5-1mm),用于刮削井壁泥饼。隔离液顶替效率通过模拟环空流动试验验证,要求对钻井液顶替效率≥95%,对水泥浆污染率≤5%。4.2水泥浆施工4.2.1水泥浆体系配置前置浆:密度1.70g/cm³,水灰比0.50,添加0.8%缓凝剂、0.3%消泡剂,初凝时间≥4小时(井底循环温度下);领浆:密度1.90g/cm³,水灰比0.44,含15%硅粉(防止高温下水泥石强度衰退),24小时抗压强度≥20MPa;尾浆:密度2.05g/cm³,水灰比0.38,添加3%微硅、1%纤维(长度6mm,直径20μm),渗透率≤0.01mD。各浆体需在现场进行流变性能测试,确保塑性黏度≤50mPa·s,动切力15-25Pa,静切力(10s/10min)≤3/8Pa。4.2.2替浆作业控制替浆排量:采用阶梯式排量控制,初始0.8m³/min,逐步提升至1.5m³/min(环形返速≥1.2m/s),替浆过程中保持排量稳定(波动≤±0.1m³/min);漂浮接箍打开确认:当替浆量达到漂浮接箍以上套管容积的1.1倍时,监测泵压变化,出现0.3-0.5MPa压力突降(阀芯开启特征),此时立即降低排量至1.0m³/min,持续替浆至设计量;碰压操作:替浆结束后缓慢提高泵压至设计碰压值(通常8-12MPa),保压5分钟,压力无明显下降(≤0.5MPa)视为碰压合格,随后关闭井口闸门候凝。4.3施工压力监控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立管压力、套管压力及水泥车泵压,绘制压力-时间曲线。正常情况下替浆压力应呈线性上升,若出现以下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压力突降>2MPa:可能为套管破裂或井漏,应立即停泵,向套管内注入钻井液观察返出情况;压力骤升>5MPa:提示环空堵塞,应降低排量至0.5m³/min,尝试上下活动套管(幅度≤1m),若压力持续上升则启动循环泄压程序。五、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5.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控制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频次套管柱垂直度井斜≤3°/30m测斜仪实时监测每50根套管水泥浆密度±0.02g/cm³在线密度计+取样杯测量每2分钟替浆量±5m³流量计累计+体积计算连续监测接箍密封压力≥15MPa压力记录仪施工后校验5.2固井质量验收5.2.1测井评价候凝48小时后进行声波变密度测井(VDL)和水泥胶结测井(CBL):水泥胶结指数(CBL):目的层段≥0.8,非目的层段≥0.6;自由套管段长度:≤5m(从套管鞋向上计算);声幅曲线:水泥环段幅度值≤30%(相对套管波幅度)。5.2.2现场验收指标井口压力:候凝24小时后套管头压力≤0.5MPa;返浆情况:固井后2小时内井口返出水泥浆量≤0.5m³;漂浮接箍功能验证:通过套管打压测试(从井口缓慢加压至1.5MPa,稳压10分钟压降≤0.1MPa)确认阀芯关闭完好。六、健康安全与环保措施6.1安全防护要求个人防护装备: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抗冲击性能≥50J)、防化服(耐酸碱等级≥98%)、防护眼镜(防雾防刮涂层)及防砸安全鞋(钢头抗冲击≥200J);作业区域隔离:在井口周围5m设置警戒区,使用警示带(红白相间,高度1.2m)隔离,配备4kg干粉灭火器不少于4具;吊装作业:设置吊装半径警示区(半径为吊物高度的1.2倍),风速≥10.8m/s(6级风)时停止吊装作业。6.2环保控制措施废弃钻井液处理:在井场设置3个100m³沉淀池(三级串联),钻井液经沉淀(停留时间≥24h)、加药絮凝(添加0.1%聚丙烯酰胺)处理后,清液回用,底泥固化后运至合规处置场;水泥浆废液回收:替浆作业产生的废液接入专用回收罐(容积≥50m³),经pH值调节(加酸中和至6-9)后泵入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固废管理:废弃的套管护丝、密封垫圈等放入专用垃圾桶,由有资质单位进行资源化回收,回收率≥90%。七、应急预案7.1井漏处置流程当施工中出现井漏征兆(井口返出量减少50%以上或立管压力下降>3MPa):立即停泵,关闭井口套管闸门;从灌浆短节向套管内注入20m³堵漏浆(配方:钻井液+15%核桃壳+8%超细碳酸钙);静止堵漏4小时后,以0.5m³/min小排量循环,若返出正常则继续施工,否则启动备用堵漏方案(如注入水泥-柴油堵漏浆)。7.2漂浮接箍失效应急措施若发现漂浮接箍密封失效(套管内液面持续下降):立即停止套管下入,计算漏失量;从套管内泵入高密度钻井液(密度高于井眼液柱0.2g/cm³)建立液柱压力平衡;下入带堵塞器的连续油管至接箍位置,通过液压坐封堵塞器实现临时封堵,待井口压力稳定后起出连续油管,更换备用漂浮接箍。7.3设备故障应急方案水泥车泵组突发故障时:立即启动备用水泥车(应提前完成并车连接),切换时间≤5分钟;若备用设备无法及时启动,打开循环闸门建立反循环,保持钻井液在环空内以0.3m³/min低速循环;组织维修人员在30分钟内完成故障排除,恢复施工后需重新调整水泥浆配方(因等待时间延长需增加缓凝剂用量0.1%/10分钟)。八、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8.1人员配置岗位人数职责资质要求施工总指挥1统筹协调现场作业持固井工程师证,5年以上经验技术负责人2技术参数监控与调整中级以上职称,3年以上经验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凉山州冕宁县第二人民医院长期招聘编制外临床医师笔试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国内外文旅项目合作模式探讨与案例分析
- 心理咨询服务与心理健康指导
- 真心自我突破克服职场恐惧与挑战
- 企业文秘日常工作内容与职责
-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践案例分析
- 青岛远洋大学入学要求与面试要点解析
- 企业内部水利水电工程二级建造师技能考核方案设计
- 2025四川成都东部新区三岔中心卫生院(成都东部新区第三人民医院)第四季度编外人员招聘6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连云区饮食文化及美食推-荐
- GB/T 23617-2009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 GB 17498.2-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2部分:力量型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安全员之A证(企业负责人)【含答案】
- 二年级硬笔书法教学课件
- 部编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课件
- 配电线路巡视-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
- 2022年《工程化学》教案
- 【知识点提纲】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 《神经病学》(英文)课件11.Peripheral Neuropathy
- PID图(工艺仪表流程图)基础知识培训
- 岩石力学讲义-岩石的变形特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