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坯房墙基础施工方案_第1页
土坯房墙基础施工方案_第2页
土坯房墙基础施工方案_第3页
土坯房墙基础施工方案_第4页
土坯房墙基础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坯房墙基础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与地质勘察要求本方案适用于采用土坯墙体结构的低层民用建筑基础施工,设计荷载等级为低层建筑常规荷载(≤3.5kN/m²)。施工前需完成现场地质勘察,具体要求包括:勘察范围:建筑物外墙轴线外扩3m,深度至基础底面以下1.5m;土壤参数测定:需明确地基土类型(黏性土/砂质土/碎石土)、天然含水率(宜≤25%)、干密度(≥1.6g/cm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特殊地质处理:对淤泥层、松散填土层等不良地质,需采用换填法处理,换填材料选用级配砂石(含泥量≤5%)或灰土(灰:土=3:7),分层碾压厚度≤300mm,压实系数≥0.93。二、材料准备与质量控制标准(一)主要材料技术参数材料类型质量要求验收标准基础土料塑性指数15-20的粉质黏土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1.7g/cm³砌筑石材毛石抗压强度≥30MPa,中部厚度≥200mm每批次随机抽取3块进行抗压试验石灰消解时间≥7d的熟石灰,有效钙含量≥70%按GB/T1594-2019标准检测砂料中砂,含泥量≤3%,细度模数2.3-3.0筛分试验符合JGJ52-2006要求钢筋(地圈梁)HPB300级φ12mm,屈服强度≥300MPa力学性能试验符合GB/T1499.1要求(二)材料预处理要求土料处理:需经过晾晒(含水率控制在18%-22%)、过筛(筛孔尺寸≤50mm),去除草根、碎石等杂质;石灰熟化:块状生石灰需提前10d洒水消解,过10mm筛后使用,严禁使用未消解颗粒;石材加工:毛石需敲除尖锐棱角,砌筑面凿毛处理,最小边长≥150mm。三、施工测量放线技术规范(一)轴线控制体系基准点设置:在建筑物四角5m外设置4个永久性控制点,采用混凝土护桩(尺寸300mm×300mm×500mm);轴线投测:使用J2级经纬仪进行三维坐标放样,轴线偏差允许值:基础垫层≤15mm,基础墙身≤10mm;标高控制:设置±0.000标高控制线,沿基础周边每5m设置一个标高基准点,用水准仪闭合测量,允许误差±5mm。(二)基坑边线确定根据基础设计尺寸(通常采用条形基础,底宽≥600mm,埋深≥500mm且低于当地冻结线300mm),按1:0.3放坡系数放出开挖边线,撒白灰标识。对地下水位较高区域(水位埋深<1.5m),需设置排水沟(宽300mm×深400mm)和集水井(800mm×800mm×1000mm),配备Φ100mm潜水泵排水。四、地基处理施工工艺(一)基坑开挖与验收开挖方式:机械开挖至基底以上200mm,剩余部分人工清底,避免扰动原状土;基底处理: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行驶速度2-3km/h),碾压次数≥6遍,边角区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击能量≥60kN·m)补夯,表面平整度偏差≤20mm/2m;验收指标:基底承载力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N10)检测,实测锤击数≥15击/30cm,且连续3点合格。(二)换填地基施工(适用于不良地质)分层施工:换填材料虚铺厚度300mm,采用平板振动器(功率≥2.2kW)振捣,振捣时间≥30s/点,搭接宽度≥100mm;检测频率:每50m²取样1组,测定干密度,合格率需达到100%,最小干密度不低于设计值的98%;边坡处理:换填范围超出基础边缘1m,边坡坡度1:1.5,坡面采用200mm厚素土夯实防护。五、基础结构施工技术(一)块石基础砌筑(刚性基础)砌筑工艺:采用“一丁一顺”组砌方式,灰缝厚度20-30mm,坐浆饱满度≥90%;毛石大面朝下,上下错缝≥80mm,内外搭砌,每0.7m²设置一块拉结石(长度≥基础宽度2/3);每日砌筑高度≤1.2m,间歇处留踏步槎(高300mm×宽200mm)。砂浆配置:采用M5水泥砂浆,配合比(重量比)水泥:砂:水=1:5.2:0.7(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机械搅拌时间≥90s,稠度控制在50-70mm,砂浆试块留置每25m³一组(70.7mm立方体),28d抗压强度≥5MPa。(二)地圈梁施工(增强整体性)模板工程:采用18mm厚多层板,50×100mm木枋背楞(间距300mm),Φ12mm对拉螺栓(横向间距600mm,竖向2道)加固;模板内侧涂刷隔离剂,拼缝处粘贴5mm厚海绵条,轴线偏差≤5mm,截面尺寸偏差±10mm。钢筋工程:主筋采用4Φ12通长钢筋,箍筋Φ6@200mm,绑扎搭接长度35d(d为钢筋直径),绑扎点梅花形布置,垫块采用C30混凝土垫块(50mm×50mm),间距800mm;地圈梁与构造柱连接处设置4Φ16插筋,露出基础顶面长度≥500mm,埋入长度≥30d。混凝土施工:采用C25混凝土(塌落度180±20mm),机械振捣(Φ50mm振捣棒,插点间距≤500mm),振捣至表面泛浆无气泡;浇筑完成后12h内覆盖保湿(土工布+塑料膜),养护时间≥7d,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三)土坯墙基础连接构造防潮层设置:在基础顶面(±0.000以下60mm处)设置20mm厚1:2水泥砂浆防潮层,内掺5%防水粉(占水泥重量);拉结措施:基础与土坯墙交接处,沿高度每3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筋,伸入土坯墙长度≥1m,钢筋末端做90°弯钩。六、质量验收标准与检测方法(一)分项工程验收要求验收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检查频率基础轴线位移≤15mm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每轴线测2点基础顶面标高±10mm水准仪测量每20m测1点截面尺寸+8mm,-5mm钢尺量测(每边3点)每50m²测3处表面平整度≤8mm2m靠尺+塞尺每10m测2处灰缝饱满度≥85%百格网检查(每检验批3处)每20m²取1点(二)隐蔽工程验收要点地基验槽:需检查基底土质、标高、尺寸、排水情况,留存影像资料;钢筋隐蔽:检查钢筋规格、数量、间距、保护层厚度,绑扎质量;预埋件:构造柱插筋位置偏差≤10mm,露出长度偏差±5mm。七、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一)安全防护体系基坑防护:开挖深度≥1.2m时,设置1.2m高防护栏杆(横杆2道,立杆间距2m),刷红白警示漆,夜间设红色警示灯;临时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电缆架空高度≥2.5m;施工机具:搅拌机、振捣器等设备设置防雨棚,接地电阻≤4Ω,操作人员佩戴绝缘手套和胶鞋。(二)环保控制措施扬尘控制:土料堆场设置2m高围挡,堆料表面覆盖防尘网(2000目),运输车辆必须加盖篷布;噪声管理:昼间施工噪声≤70dB,夜间(22:00-6:00)禁止使用打桩机等强噪声设备;水土保持:施工废水经沉淀池(三级,总容积≥5m³)处理后排放,沉淀池每周清理1次。八、施工进度计划与管理(一)关键工序时间控制地质勘察与材料准备:3d基坑开挖与地基处理:5d(含验槽)块石基础砌筑:7d(按100m/d进度)地圈梁施工:3d(含模板、钢筋、混凝土)验收与养护:7d(含混凝土养护5d)(二)进度保障措施材料储备:土料储备量为设计用量的1.2倍,石材、水泥等材料提前7d进场;劳动力配置:基础施工阶段配置砌筑工6人、混凝土工4人、普工8人、机械操作工2人;天气应对:雨季施工需准备防雨布(覆盖面积为作业面1.5倍),基础施工避开雨天,已施工部分需及时覆盖保护。九、成品保护与后续施工衔接基础保护:施工完成后采用500mm厚素土分层回填(压实系数≥0.90),两侧对称回填,高差≤300mm;工序衔接:地圈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行土坯墙砌筑,施工间歇期间,基础顶面覆盖塑料膜防止雨水浸泡;沉降观测:在基础四角及纵横墙交接处设置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后续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