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注释与赏析合集_第1页
小学古诗词注释与赏析合集_第2页
小学古诗词注释与赏析合集_第3页
小学古诗词注释与赏析合集_第4页
小学古诗词注释与赏析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古诗词注释与赏析合集中华古诗词是流淌千年的文化长河,小学阶段的经典诗词启蒙,既是语言积累的基石,更是审美感知、人文精神培育的起点。本合集精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通过精准注释厘清字词意涵,结合童趣化、生活化的赏析挖掘文本之美,辅以教学点拨助力师生、亲子共读,让经典在理解中扎根,在感悟中生长。第一章自然咏叹:寄情草木,悦纳四季(一)《咏柳》·唐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碧玉:原指美玉,此处喻柳树新叶鲜嫩翠绿;妆:打扮、装饰;丝绦(tāo):丝织的带子,喻柳条轻柔下垂的形态;裁:裁剪,拟人化手法,将春风拟作裁剪者。赏析:诗人以孩童般的好奇打量春柳:第一句将柳树比作“碧玉”装扮的美人,满树新绿瞬间有了鲜活的生命力;第二句“绿丝绦”把柳条化作丝带,随风轻舞的画面仿佛在眼前晃动;后两句更是妙趣横生——谁把柳叶剪得这样精巧?哦,是二月的春风拿着“剪刀”呀!新奇的比喻让春风有了“能工巧匠”的模样,既写活了柳叶的细巧,更藏着对春天创造力的惊叹。整首诗如一幅“春柳工笔画”,色彩鲜亮,童趣盎然,让孩子读懂“美”可以是柳树的绿、春风的巧,更可以是诗人眼里藏不住的惊喜。教学点拨:可结合实物观察:带学生看真实的柳树,对比“碧玉”“丝绦”的比喻是否贴切;创意拓展:让孩子用彩纸“裁”出柳叶,或仿写“三月春风似______”,体会比喻的灵动。(二)《村居》·清高鼎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草长莺飞:小草生长,黄莺飞舞,形容春景繁盛;拂堤:杨柳枝条轻拂堤岸;醉:此处为拟人,写杨柳在春烟中似醉态般柔美;纸鸢(yuān):风筝,“鸢”为老鹰,古时风筝多绘鹰形。赏析:前两句是“春日全景图”:小草疯长、黄莺闹春,杨柳像喝了春酒的姑娘,醉醺醺地把长发垂在堤岸,连空气都带着朦胧的“春烟”暖意。后两句突然聚焦“儿童”:放学的孩子像小鸟归巢般飞奔,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动静之间,春景的柔美与孩童的活泼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诗人没有直接说“我爱春天”,却让“草长莺飞”的生机、“杨柳醉春烟”的慵懒、“儿童放纸鸢”的欢快,层层叠叠晕染出春天最动人的模样,也藏着对童年自由时光的温柔回望。教学点拨:情境还原:播放春风、鸟鸣音效,让孩子闭眼想象“春烟”中的杨柳;实践联动:组织“春日风筝会”,结合诗句记录放风筝的心情,体会“忙趁东风”的雀跃。第二章情谊流转:童心映真情,诗语寄牵挂(一)《赠汪伦》·唐李白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将欲行:将要出发;踏歌:古人以脚踏地为节奏,边走边唱的送别方式;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水极深;不及:比不上。赏析:故事从一个“行”字开始:李白正要乘船离开,忽然听见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那是汪伦带着乡亲,用歌声挽留朋友的脚步。后两句是全诗的“神来之笔”:桃花潭的水纵然有千尺深,却远不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诗人没有说“友情多深”,而是用“潭水深”和“友情”比高低,把抽象的情感变成了看得见、量得出的“深度”,让孩子瞬间懂得:真正的友情,是比千尺潭水更厚重的牵挂。整首诗像一场“即兴的送别”,质朴的踏歌、夸张的比喻,都藏着李白对汪伦的感激,更让“送别”有了温暖的底色。教学点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饰李白、汪伦,用动作、语言还原“踏歌送行”的场景;情感迁移:提问“你的朋友做过什么让你觉得‘情谊很深’的事?”,引导用“______,不及______情”的句式表达。(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释:异乡:他乡;异客:他乡的客人;佳节:此处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高: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茱萸(zhūyú):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古人认为插茱萸可避灾。赏析:第一句像一声轻轻的叹息:“独”“异”两个字,把游子的孤独感写得沉甸甸的。第二句是心底的呼唤:每到过节,这种思念就像潮水般涌来。后两句诗人突然“穿越”:我远远想到,兄弟们今天都去登高了,每个人头上都插着茱萸,可队伍里少了我呀!这种“从自己思念”到“想象亲人思念自己”的写法,让思念有了“双向奔赴”的温度——孩子或许不懂“乡愁”,但能从“少一人”的遗憾里,读懂“牵挂是心里装着对方”。整首诗语言平实,却像一根细针,轻轻扎中了每个人心底对“家”的眷恋。教学点拨:习俗体验:重阳节时,和孩子一起插茱萸(或画茱萸)、登高,理解“佳节”的仪式感;情感共鸣:问孩子“你有没有离开家、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当时心里什么感觉?”,拉近与诗句的距离。第三章家国情怀:稚语藏大义,诗心向山河(一)《示儿》·宋陆游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元知:原本知道;元,同“原”;九州同:全国统一(指收复被金兵侵占的中原地区);王师:宋朝的军队;乃翁:你的父亲(陆游自称)。赏析:这是一位老人留给世界的“遗嘱”,却没有一句私语。第一句说“死了就什么都空了”,可第二句立刻转折:我唯一的悲伤,是没看到国家统一啊!后两句是最后的期盼:等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那天,祭祀时一定要告诉我!诗人把“个人生死”看得很淡,把“国家统一”看得比生命还重。孩子或许暂时不懂“铁骑纷争”,但能从“但悲”的哽咽、“无忘告乃翁”的嘱托里,触摸到一颗滚烫的“爱国心”——原来,“爱国家”不是口号,是老人临终前最执着的牵挂。教学点拨:历史情境:用简单的地图(或图画)展示“中原沦陷”的背景,让孩子理解“九州同”的渴望;情感升华:问“如果陆游的儿子真的等到了‘北定中原’,他会怎样告诉父亲?”,引导孩子用文字或图画表达。(二)《题临安邸》·宋林升原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注释: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都城;邸(dǐ):旅店;休:停止;熏:吹拂,此处含“迷惑”意;汴州:今河南开封,北宋都城,后被金兵占领。赏析:前两句像一幅“西湖奢靡图”:青山层层、楼阁重重,西湖边的歌舞什么时候才会停?后两句笔锋一转: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居然把杭州当成了汴州!诗人没有直接骂“昏君佞臣”,却用“醉”字戳破了他们的迷梦——汴州是沦陷的故都,杭州是临时的避难所,可这些人只顾享乐,早忘了国仇家恨!孩子读这首诗,或许会问“‘游人’为什么醉?”,而这正是诗人的苦心:让我们从“醉”里看到“清醒的痛”,懂得“安逸时更要记着责任”。教学点拨:对比感知:展示汴州(北宋繁华)与临安(南宋奢靡)的图片(或简笔画),体会“作汴州”的讽刺;角色辩论:让孩子扮演“游人”和“诗人”,辩论“西湖歌舞该不该休”,理解诗人的忧愤。第四章童趣生活:小景藏真趣,诗里见童心(一)《小儿垂钓》·唐胡令能原文: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注释:稚子:小孩子;垂纶(lún):钓鱼,纶指钓鱼线;莓苔:长满苔藓的地方;借问:问路;遥招手:远远地摆手。赏析:一个“蓬头”的小孩,坐在长满苔藓的草地上学钓鱼,野草把他的身子都遮住了。这时有路人问路,他却远远地摆手,不敢出声——为什么?怕把鱼吓跑呀!诗人像个“隐身的观察者”,把孩子钓鱼时的专注、紧张(怕鱼惊)写得活灵活现。“蓬头”的随意、“侧坐”的自在、“遥招手”的慌张,每个细节都藏着孩子的天真:他不是没礼貌,是“钓鱼”这件事,比“回答问路”重要多啦!整首诗像一个“童趣小剧场”,让孩子读懂:原来“认真”可以是这样可爱的模样。教学点拨:细节模仿:让孩子模仿“侧坐”“遥招手”的动作,体会孩子的小心思;故事续编:提问“后来鱼有没有上钩?小孩会是什么表情?”,激发想象力。(二)《舟过安仁》·宋杨万里原文: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注释:篙(gāo):撑船的竹竿;棹(zhào):船桨;怪生:怪不得;使风:利用伞当帆,让风推动船行。赏析:一艘小渔船上,两个小孩收起了篙和桨,坐在船里。奇怪的是,没下雨他们却张开了伞——哦,原来不是为了遮头,是想用伞当帆,借风让船跑得更快!诗人的“怪生”里,藏着对孩子奇思妙想的惊喜:大人们撑伞是避雨,孩子撑伞却是“使风”,这种“打破常规”的智慧,带着浓浓的童趣。整首诗像一个“科学小实验”,让孩子发现:生活里的小物件,换个思路就能有大用处,就像诗里的伞,从“遮雨工具”变成了“行船风帆”。教学点拨:实践验证:用雨伞、小纸船模拟“使风”的场景,看伞是否能推动船;创意发明:问孩子“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能像‘伞’一样‘一物多用’?”,培养创新思维。结语:让诗词成为成长的“隐形翅膀”小学古诗词的学习,不止于“背过”,更在于“懂了”“爱了”。本合集以“注释破难点、赏析启美感、点拨促实践”为脉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