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行业染整工艺标准化操作指南第一章染整工艺标准化概述1.1染整工艺标准化的定义与内涵染整工艺标准化是指在纺织染整生产全过程中,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统一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和质量要求,对坯布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关键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稳定、产品质量可控、资源高效利用的系统化工程。其核心内涵包括:工艺参数的量化控制、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执行、质量指标的统一界定以及管理责任的明确划分。1.2染整工艺标准化的意义质量稳定性提升:通过标准化操作减少人为差异,保证每批次产品色差、色牢度、手感等关键指标的一致性,降低质量波动率。生产效率优化:标准化流程可减少工艺调试时间,缩短生产周期,设备利用率提升15%-20%。成本控制:精确的工艺参数控制可减少染化料浪费(降低能耗10%-15%,废水减排20%),降低综合生产成本。行业规范发展:推动染整行业从经验型生产向数据化管理转型,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1.3染整工艺标准化体系框架染整工艺标准化体系以“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管理保障”为核心,构建四级框架:一级基础标准:术语定义、通用技术条件(如GB/T411-2003《棉印染布》);二级工艺标准:分工序操作规范(如前处理、染色、印花等);三级质量标准:半成品及成品检测方法与指标(如色牢度、缩水率等);四级管理标准: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安全环保等配套管理规范。第二章染整前处理标准化操作2.1坯布检验与准备2.1.1坯布入库检验检验项目:幅宽(±1.5cm)、克重(±3%)、纬斜(≤3%)、疵点(油污、破洞、织疵等,按FZ/T10006-2015《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外观疵点评分方法》执行);检验工具:幅宽尺(精度±0.1cm)、电子秤(精度±1g)、纬斜仪;不合格品处理:轻微疵点标记后可进入生产,严重疵点(如破洞≥0.5cm)隔离并退回。2.1.2坯布缝接与翻缝缝接要求:采用平缝机,针脚密度10-12针/10cm,缝线强度≥坯布断裂强度的80%;翻缝规范:双层坯布缝接时,缝边宽度1.5-2cm,避免缝皱;卷装坯布需平整卷绕,卷绕张力控制在98-196N(根据织物克重调整)。2.2烧毛工艺标准化2.2.1工艺目的与适用范围目的:去除坯布表面绒毛,提高织物光洁度与印花清晰度;适用范围:棉、麻及混纺织物(涤棉混纺烧毛温度需降低20-30℃)。2.2.2操作步骤与参数控制设备准备:检查火口清洁度(无积碳、油污),燃气压力(天然气压力≥2000Pa,液化气压力≥350kPa);工艺参数:车速:棉织物80-120m/min,涤棉混纺60-90m/min;火焰高度:2-3mm(蓝色火焰,呈微飘状态);烧毛次数:平纹织物1-2道,斜纹/缎纹织物2-3道;质量检测:燃烧毛效≥3级(按FZ/T01071-2008《纺织品织物毛羽测定方法》),无烧焦、破洞。2.3退浆工艺标准化2.3.1退浆剂选择与配方常用退浆剂:淀粉酶(淀粉浆料)、烧碱(PVA浆料)、双氧水(混合浆料);参考配方(淀粉酶退浆):淀粉酶用量:2-3g/L(按织物重量计);渗透剂JFC:1-2g/L;pH值:6.5-7.0(用醋酸或纯碱调节);温度:55-60℃(酶最适活性温度)。2.3.2操作流程与控制要点浸轧处理:二浸二轧,轧余率70%-80%,车速50-60m/min;堆置反应:堆置时间45-60min(温度55-60℃),用塑料布覆盖防止水分蒸发;水洗要求:热水洗(80-85℃,2道)→温水洗(60-70℃,1道)→冷水洗(1道),退浆率≥90%(按FZ/T01071-2008测试)。2.4煮练工艺标准化2.4.1煮练剂配方与作用核心配方:烧碱(NaOH):10-15g/L(棉织物),8-12g/L(涤棉混纺);纯碱(Na₂CO₃):3-5g/L(缓冲pH值);渗透剂:1-2g/L(促进煮练液渗透);双氧水(H₂O₂,漂白兼煮练):3-5g/L(适用于浅色织物)。2.4.2工艺参数与操作规范设备:绳状练漂机或平幅连续练漂机;工艺条件:温度:98-100℃(常压煮练),或125-130℃(高温高压煮练);时间:60-90min(常压),30-45min(高压);浴比:1:8-1:10(绳状),1:30-1:40(平幅);质量检测:煮练后毛效≥10cm/30min(FZ/T01071-2008),失重率≤8%(棉织物)。2.5漂白工艺标准化2.5.1漂白方法选择棉织物:次氯酸钠漂白(有效氯浓度1.5-2.5g/L)、双氧水漂白(3-5g/L);涤棉混纺:双氧水漂白(避免氯纶损伤,温度控制在90-95℃)。2.5.2双氧水漂白工艺控制配方:双氧水(100%):4-6g/L;稳定剂(硅酸钠):2-3g/L;pH值:10.5-11.0(用烧碱调节);工艺流程:浸轧漂液(轧余率90-100%)→汽蒸(100-102℃,45-60min)→水洗(酸洗:2g/L冰醋酸中和);白度检测:采用白度仪测试,白度≥80%(以氧化镁标准板为基准)。2.6丝光工艺标准化2.6.1丝光目的与原理目的:提高织物光泽、尺寸稳定性及染料吸附能力;原理:棉纤维在浓碱(NaOH180-280g/L)作用下发生溶胀,截面从腰子形变为圆形。2.6.2操作参数与质量控制碱液浓度:棉织物220-260g/L,涤棉混纺180-220g/L;浸碱时间:50-60s(保证碱液充分渗透);去碱方式:冲淋槽(70-80℃热水冲淋)→轧辊挤压(带液率≤80%);质量指标:光泽度提升≥30%(用光泽度仪测试),钡值≥135(表示丝光效果,按FZ/T01097-2006测试)。第三章染色工艺标准化操作3.1染料选择与配色标准化3.1.1染料选型原则纤维匹配:棉织物选用活性染料、还原染料;涤纶选用分散染料;锦纶选用酸性染料;功能要求:根据色牢度(耐洗、耐摩擦、耐光)、环保性(禁用偶氮染料≤20mg/kg,符合GB18401-2010)及成本综合选择。3.1.2计算机配色流程步骤1:坯布扫描:用分光光度仪(如Datacolor800)测定坯布基础色(Lab*值);步骤2:建立染料数据库:按染料批次、织物类型输入上染率、固色率等参数;步骤3:配方计算:目标色与坯布色差ΔE≤0.5(CIELab标准),计算染料用量(精确至0.01g/L);步骤4:小样试染:工艺条件与大生产一致(温度、浴比、时间),确认色差后放大生产。3.2浸染工艺标准化3.2.1活性染料浸染工艺(棉织物)配方:活性染料X%(按织物重量计);元明粉(促染剂):20-40g/L;纯碱(固色剂):10-20g/L;工艺曲线:40-60℃入染(保温20min)→升温至80-85℃(保温40-60min)→降温至60℃加入纯碱(固色30min)→水洗→皂洗(2g/L净洗剂,95℃,10min);质量控制:固色率≥85%(通过残液比色法计算),色牢度≥3级(耐洗、耐摩擦,按GB/T3920-2008、GB/T5713-2013测试)。3.2.2分散染料浸染工艺(涤纶)配方:分散染料:2-6%(浅色至深色);扩散剂:1-2g/L;pH值:4.5-5.5(用醋酸调节);工艺条件:40℃入染→升温至130℃(高温高压染色,保温30-40min)→降温→水洗;注意事项:升温速率控制在1-2℃/min,防止染料聚集产生色花。3.3轧染工艺标准化3.3.1还原染料轧染工艺(棉织物)轧染液配方:还原染料:20-50g/L(根据深度调整);烧碱:15-25g/L;保险粉:3-5g/L(还原剂);工艺流程:浸轧染液(轧余率65-75%)→红外线预烘(80-90℃,防泳移)→汽蒸还原(102-105℃,45-60s)→氧化(空气氧化或过硼酸钠氧化)→皂洗→水洗;质量检测:色差ΔE≤0.8(与标样对比),K/S值≥15(深度,按GB/T16944-2008测试)。3.3.2分散染料热熔轧染工艺(涤棉混纺)轧染液配方:分散染料:20-40g/L;防泳移剂:3-5g/L;渗透剂:1g/L;工艺参数:预烘:80-100℃(红外线+热风);热熔焙烘:180-210℃(30-60s,根据染料升华温度调整);还原清洗:2g/L保险粉+2g/L纯碱,80℃,10min(去除浮色);常见问题解决:若出现色花,需调整轧车压力(左右压差≤0.02MPa)或预烘温度。3.4染色后处理标准化3.4.1水洗工艺分段水洗:热水洗(60-70℃,2道)→温水洗(40-50℃,1道)→冷水洗(1道),每道水洗时间5-8min;水质要求:硬度≤50mg/L(以CaCO₃计),避免钙镁离子与染料结合产生色点。3.4.2皂洗/还原清洗皂洗剂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净洗剂209),避免阳离子型导致染料沉淀;工艺参数:皂洗剂2-3g/L,95℃,10-15min,浴比1:20-1:30;效果检测:皂洗后白度变化≤5%(以皂洗前为基准),浮色去除率≥90%。第四章印花工艺标准化操作4.1印花花型设计与制版标准化4.1.1花型设计规范分辨率要求:电子分色图案分辨率≥300dpi,线条清晰度≥0.1mm;色彩管理:采用潘通色卡(PANTONE)标准,色差ΔE≤1.5(与客户确认样);套色限制:圆网印花≤24套色,平网印花≤16套色(根据设备精度调整)。4.1.2制版工艺控制圆网制版:网目选择:120-180目(根据花型精细度,精细花型选高目数);镀镍层厚度:0.12-0.15mm;花孔开口率:≥60%(保证色浆透过量均匀);平网制版:丝网材质:聚酯网(拉伸率≤2%);感光胶厚度:8-12μm(精细花型取上限);曝光时间:根据光源强度(1000-3000W高压汞灯)控制在8-15min。4.2色浆调制标准化4.2.1色浆组成与作用组成:染料/颜料、原糊(增稠剂)、助剂(固色剂、pH调节剂);原糊类型:海藻酸钠(活性染料印花):粘度5000-8000mPa·s(25℃);阿拉伯树胶(分散染料印花):粘度3000-5000mPa·s;合成增稠剂(环保型):粘度8000-12000mPa·s(低含固量,易清洗)。4.2.2调浆流程与参数步骤1:原糊制备:将原糊缓慢加入水中,搅拌速度800-1000r/min,时间30-40min,静置脱泡2h;步骤2:染料/颜料分散:先用少量冷水将染料调成浆状,再加入原糊中,研磨细度≤5μm(用刮板细度计测试);步骤3:助剂添加:按顺序加入助剂(如尿素吸湿剂、防染剂),搅拌速度500r/min,时间15min;质量检测:色浆粘度±500mPa·s(用旋转粘度计测试),pH值根据染料要求(活性染料pH7-8,分散染料pH5-6)。4.3印花方式与工艺标准化4.3.1圆网印花工艺设备参数:车速:30-60m/min(根据花型复杂度调整);刮刀压力:0.3-0.5MPa(与网目匹配,高目数低压力);花网排列:深色网在前,浅色网在后,避免压色;对花精度:横向偏差≤0.3mm,纵向偏差≤0.5mm(用对花仪检测)。4.3.2数码印花工艺设备准备:喷头检查(无堵塞,墨滴一致性≥95%),墨水系统排气(防止气泡产生);工艺参数:分辨率:360-720dpi(根据花型精细度);墨水用量:10-30g/m²(浅色至深色);烘干条件:100-110℃,2-3min(固色前);后处理:活性染料数码印花后需汽固(102-105℃,5-8min),水洗去除浮色。4.4印花后处理标准化4.4.1烘干与固色烘干:拉幅烘干机温度100-110℃,车速40-50m/min,防止烘干过度导致色浆结皮;固色:活性染料:汽蒸固色(102-105℃,5-8min)或焙烘固色(150-160℃,3-5min);分散染料:焙烘固色(180-210℃,30-60s);4.4.2水洗与后整理水洗流程:冷水洗→热水洗(60-70℃)→皂洗(2g/L净洗剂,95℃,10min)→温水洗→冷水洗;质量检测:印花轮廓清晰度≥90%(用轮廓仪测试),色牢度≥3级(耐洗、耐摩擦,同染色标准)。第五章后整理工艺标准化操作5.1定形整理标准化5.1.1定形目的与工艺参数目的:稳定织物门幅、改善手感、预缩防缩;工艺参数:温度:棉织物160-180℃,涤纶180-200℃(根据纤维耐热性调整);车速:20-40m/min(温度与车速匹配,保证织物受热均匀);超喂率:3%-5%(防止织物收缩过度);上液率:60%-70%(柔软液或功能整理液)。5.1.2质量控制门幅控制:成品门幅±1cm(与客户要求偏差);缩水率:棉织物≤3%(按GB/T28-2013测试),涤纶≤1.5%;手感:柔软度评分≥4分(5分制,由专业评定小组测试)。5.2功能性整理标准化5.2.1抗菌整理整理剂选择:有机硅季铵盐(如DC-5700,无毒、耐久性好);工艺配方:抗菌剂2-4%(owf),催化剂(氯化镁)0.5-1g/L;工艺流程:浸轧整理液(轧余率80%)→预烘(80-90℃)→焙烘(150-160℃,3min);效果检测:抗菌率≥9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按GB/T20944.3-2008测试)。5.2.2阻燃整理整理剂选择:氮系阻燃剂(如PyrovatexCP,适用于棉织物);工艺配方:阻燃剂80-100g/L,催化剂(磷酸氢二铵)20g/L;工艺参数:浸轧→预烘→焙烘(160-170℃,3-5min);效果检测:损毁长度≤15cm(GB/T5455-2014垂直法),续燃时间≤3s。5.3预缩整理标准化设备:橡胶毯预缩机(三辊式);工艺参数:湿布含水率:10%-15%(过高导致预缩效果下降);橡胶毯压力:0.4-0.6MPa;烘筒温度:100-110℃(预热织物);质量指标:预缩率≥3%(棉织物),洗涤后缩水率≤3%(按AATCC135-2013测试)。第六章染整质量控制标准化6.1质量标准体系6.1.1国家与行业标准基础标准: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甲醛含量≤75mg/kg,pH值4.0-8.5);产品标准:FZ/T14017-2016《棉印染布》、FZ/T34014-2015《涤纶印染布》;方法标准: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5713-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6.1.2企业内控标准内控指标严于国标:如色牢度≥3.5级(国标≥3级),色差ΔE≤0.5(国标≤1.0);特殊要求:功能性产品需标注耐久性(如抗菌洗涤50次后抗菌率≥70%)。6.2质量检测方法与流程6.2.1半成品质量检测前处理半成品:毛效、退浆率、白度(每2小时抽检1次,每次3-5m);染色半成品:色差(对灯箱标准光源D65)、色牢度(每缸抽检,每卷取1m);印花半成品:对花精度、花型清晰度(每卷抽检,首尾各1m)。6.2.2成品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外观疵点(色花、色差、条花、油污等)、物理指标(克重、缩水率、强力)、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抽样规则:按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进行,一般检验水平Ⅱ,AQL值2.5。6.3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措施6.3.1色差原因:染料批次差异、工艺参数波动(温度、pH值)、操作不当;解决措施:建立染料批次数据库,控制升温速率±1℃/min,采用自动加料系统(精度±2%)。6.3.2色花原因:染料溶解不均、轧车压力偏差、织物张力过大;解决措施:染料研磨细度≤5μm,定期校准轧车压力表(每季度1次),调整导布辊张力(≤98N)。6.3.3色牢度不达标原因:浮色未洗净、固色剂用量不足、后整理温度过高;解决措施:加强皂洗效果(增加皂洗剂浓度至3-4g/L),合理使用固色剂(活性染料固色剂用量2-3g/L),控制焙烘温度±5℃。第七章染整设备标准化管理7.1设备选型与安装标准7.1.1选型原则适用性:根据织物类型(机织物/针织物)、工艺要求(浸染/轧染)选择设备,如纯棉织物优先选用平幅连续前处理设备;精度要求:轧车压力控制精度±0.01MPa,温度控制精度±2℃;节能性:选用热能回收型设备(如热定型机废气余热回收系统,热回收率≥50%)。7.1.2安装规范基础要求:设备水平度误差≤0.5mm/m(用水平仪检测),地螺栓强度≥设备重量的1.5倍;管路安装:蒸汽管道坡度≥0.3%,冷凝水排放畅通,染化料管路耐腐蚀(PPR或不锈钢材质)。7.2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7.2.1日常点检项目前处理设备:烧火口清洁度(每班次),轧辊圆度偏差≤0.02mm(每周检测);染色设备:染缸内壁腐蚀情况(每月),循环泵压力(每班次记录,正常值0.2-0.3MPa);印花设备:网版堵塞情况(每生产前),刮刀磨损量≤0.5mm(每周测量)。7.2.2定期保养计划一级保养:操作工每日执行,清洁设备表面,添加关键部位润滑油(如轧辊轴承,每月2次);二级保养:维修工每周执行,检查传动系统(皮带松紧度、齿轮磨损),校准传感器(温度、压力传感器每季度校准1次);三级保养:专业工程师每月执行,拆卸检修核心部件(如染缸加热管、热定型机导布辊)。7.3设备校准与验证温度校准:采用标准温度计(精度±0.5℃)对烘箱、热熔机等设备温度进行校准,偏差超过±2℃需调整;压力校准:使用标准压力表(精度0.4级)校准轧车、汽蒸箱压力,偏差超过±0.01MPa需维修;工艺验证:新设备或大修后需进行工艺验证(如染色设备验证重现性,连续生产3批次,色差ΔE≤0.5)。第八章染整人员操作标准化培训8.1培训体系构建8.1.1培训层级新员工入职培训:企业文化、安全规范、基础理论(染整工艺流程、设备认知),时长1周;岗位技能培训:分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四大岗位,采用“理论+实操”模式,时长2-4周;技能提升培训:针对资深员工,开展新技术(如数码印花)、工艺优化、质量控制等内容,每季度1次。8.1.2培训内容理论部分:染料化学(染料结构与功能)、工艺原理(上染机理、固色反应)、质量标准(国标、行标、内控标准);实操部分:设备操作(如浸染机升温程序设定)、故障处理(如轧车压力异常调整)、质量检测(色差评定、色牢度测试)。8.2操作规范与考核8.2.1岗位操作规范前处理工:严格按照工艺参数控制烧毛温度、煮练碱浓度,记录生产数据(温度、时间、pH值);染色工:执行“三定”原则(定染料、定浓度、定工艺),发觉色差立即停机并上报;印花工:对花精度偏差超过0.5mm时需调整网版位置,禁止擅自更改刮刀压力。8.2.2考核与认证考核方式:笔试(40%,理论知识点)+实操(60%,操作规范与质量达标率);认证标准:初级工:独立完成简单操作,质量达标率≥90%;中级工:能处理常见故障(如色花、色差),质量达标率≥95%;高级工:能优化工艺参数,解决复杂质量问题,质量达标率≥98%。持证上岗:未取得相应技能证书者不得独立操作关键设备。8.3安全操作培训化学品安全:接触烧碱、双氧水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经管励志】专卖店特许合同样本
- 2025【合同协议】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出口贸易合同范本
- 2025工程合同交底表工程合同协议书
- 肺静脉高压的治疗措施
- 物业保洁礼仪礼貌培训
- 精神科抑郁症干预治疗要点指南
- 如何理解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辩证统一
- 2025房产中介机构购房合同签订
- 2025标准贷款中介服务合同样本
- 第四讲-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2025秋版本-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国家安全
- 【正版授权】 ISO 80000-3:2019/Amd 1:2025 EN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3: Space and time - Amendment 1
- 知道智慧树品牌管理:思维引导与案例解析满分测试答案
- 数字营销与社交媒体广告的跨文化本地化策略-洞察及研究
- 【《基于PHP的二手车交易网站的设计与实现》11000字(论文)】
- 区税务局落实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工作情况汇报
- 舒曼共振科普课件
-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件
- 村干部日常管理办法
- 香皂监督管理办法
- ALD工艺温度对性能影响-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