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除冰高温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路面除冰高温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路面除冰高温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路面除冰高温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路面除冰高温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面除冰高温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一)设备配置与检查核心设备清单高温热熔除冰车:配备可调式喷火装置(温度范围800-1200℃)、热风循环系统及自动行走机构,作业宽度2.5-3.5m破冰辅助机械:液压破碎锤(冲击频率1500-2000次/min)、铣刨机(铣刨深度0-10cm)清扫设备:真空吸雪车(吸力≥2000Pa)、滚刷式扫雪机(刷片转速300-500r/min)辅助车辆:洒水车(配备高压冲洗枪)、融雪剂撒布车(撒布精度±5g/m²)安全保障设备:红外测温仪(量程-50-1500℃)、防爆型气体检测仪、应急降温装置设备检查要点高温设备需进行密封性测试:燃气管道压力测试(≥0.6MPa保压30min无泄漏)温控系统校准:设定600℃、900℃、1200℃三个节点进行误差检测(允许偏差±20℃)传动系统检查:履带张紧度(下垂量≤30mm)、液压系统压力(工作压力16-20MPa)(二)材料准备高温作业专用材料环保型融雪剂:非氯有机复合配方(冰点≤-25℃,腐蚀率≤0.05mm/a)路面保护剂:硅酸盐基养护液(固含量≥30%,渗透深度≥5mm)防滑骨料:玄武岩机制砂(粒径2-5mm,压碎值≤18%)材料存储要求融雪剂存储温度控制在5-35℃,相对湿度≤60%,堆垛高度≤2m保护剂需密封存储于不锈钢容器,远离火源(安全距离≥10m)二、施工工艺参数(一)环境条件控制环境参数允许范围控制措施大气温度-15℃~5℃低于-15℃时启用预热系统风速≤5m/s风速超限时采用分段围挡路面温度≤5℃红外测温仪每50m检测1点相对湿度≤85%湿度超标时延长干燥时间(二)关键工艺参数高温融冰作业参数火焰喷头高度:距路面30-50cm(根据冰层厚度动态调整)移动速度:3-5m/min(冰层厚度5cm以下取高值,10cm以上取低值)热空气流量:120-180m³/h(配合温度传感器自动调节)单次加热宽度:2.0m(搭接宽度15-20cm)辅助作业参数融雪剂撒布量:15-30g/m²(气温-5℃以上用低值,-15℃以下用高值)防滑料撒布量:0.5-1.0kg/m²(桥梁路段增加20%用量)高压冲洗压力:15-20MPa(距离路面50-80cm)三、施工流程(一)作业区域划分按"先主线后匝道、先桥梁后路基"原则划分作业段,每段长度不超过500m设置三级安全区:警告区(≥1000m)、上游过渡区(≥100m)、作业区(根据设备尺寸确定)(二)标准化作业步骤预处理阶段人工清除路面杂物(石块、树枝等),重点清理排水孔周边积雪采用激光平整度仪检测路面变形,对凹陷深度≥3cm区域标记冰层厚度测量:采用钻孔法(每100m²检测1点,精确至0.5cm)高温融冰作业graphTDA[启动预热系统]-->B{温度达到600℃?}B-->|是|C[开始行走作业]B-->|否|AC-->D[实时监测冰层融化状态]D-->E{残留厚度≤1cm?}E-->|是|F[进入下一作业带]E-->|否|G[调整喷火角度重熔]残留物处理热熔后30分钟内完成真空清扫(吸净率≥98%)对油污污染区域,采用环保型除油剂(pH值6-8)进行专项处理桥梁伸缩缝采用高压气流吹扫(压力≥0.8MPa)后处理工序喷洒路面保护剂(用量0.2-0.3L/m²,采用扇形喷嘴均匀涂布)撒布防滑骨料后采用1.5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速度2km/h)四、质量控制标准(一)除冰质量要求除净率指标:主线行车道:≥98%(无冰雪残留面积比)桥面及弯道:≥99%(单点残留冰雪厚度≤2mm)路缘石根部:≤5cm宽度残留区路面损伤控制:沥青路面:表面温度≤180℃(持续时间≤10s),无泛油、推移现象水泥路面:避免直接加热接缝处,表面裂纹宽度≤0.1mm(二)检测方法除净率检测:采用网格法(10m×10m网格,每网格检查4个点)温度监测:红外热像仪每20m记录1组数据(表面温度、深度5cm处温度)附着力测试:摆式仪测定BPN值(≥60,冰雪融化后1小时内检测)五、安全防护措施(一)高温作业防护人员防护装备:耐高温防护服(耐温≥500℃,热辐射反射率≥80%)隔热手套(手背耐温≥300℃,手掌防割等级5级)红外防护眼镜(可见光透过率≥85%,红外阻隔率≥99%)作业安全距离:火焰作业区:半径15m警戒区,设置耐高温隔离屏(耐火极限≥1h)设备操作区:操作人员与加热装置最小距离≥5m燃气存储区:与明火点安全距离≥25m,配备4kg干粉灭火器不少于4具(二)应急处置路面过热处置:立即启动降温系统(水雾降温,流量5-8L/min)覆盖隔热毯(导热系数≤0.03W/m·K)监测温度变化(每5分钟记录1次,直至≤80℃)燃气泄漏应急:启动紧急切断阀(响应时间≤1s)强制通风(风量≥10次/h)气体浓度检测(LEL≤20%时方可重新作业)六、环保控制措施(一)废气处理燃烧废气净化:配备三级过滤系统(颗粒物过滤效率≥95%)催化燃烧装置(CO转化率≥98%,NOx去除率≥70%)粉尘控制:清扫作业时开启雾炮降尘(雾化粒径50-100μm)运输车辆必须覆盖篷布(覆盖率100%,边缘下垂≥30cm)(二)废水处理融雪水收集:采用临时排水沟(坡度≥2%)导入沉淀池(三级沉淀,总停留时间≥2h)处理后水质指标:SS≤100mg/L,pH值6-9,油类≤5mg/L化学剂控制:融雪剂流失量≤5%(采用网格化撒布,配合防风挡板)作业完成后24小时内回收路侧残留融雪剂(回收率≥80%)七、设备维护保养(一)作业期间维护每日检查项目:燃气系统压力(班前、班中、班后各1次)喷嘴磨损量(直径增大≤1mm时需更换)温控传感器响应时间(≤2s)周期性维护:每作业8小时:清理过滤器(燃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每作业24小时:校准温度控制系统(三点校准法)每作业50小时:更换高温密封圈(耐温≥200℃)(二)作业后保养设备清洁:高温部件冷却至≤60℃后方可清洗采用中性清洁剂(pH值6-8),避免高压水流直接冲洗电器元件燃气管道采用氮气吹扫(压力0.3MPa,持续10min)停放要求:存放于干燥通风库房(相对湿度≤65%)燃油箱加注防锈剂(添加比例0.5%)电池断开负极,每周补充充电(电压维持12.5-13.5V)八、应急处置预案(一)突发事件响应流程火灾事故:立即启动车载灭火系统(干粉+二氧化碳组合系统)人员向逆风方向疏散(最小安全距离30m)切断作业区域电源及燃气供应设备故障应急:加热系统失控:立即关闭主燃气阀,启用备用冷却系统行走系统故障:设置警示区(半径50m),启用应急拖行装置电气故障:断开总电源,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排查(二)医疗急救准备现场急救箱配置:烧伤专用敷料(面积10cm×10cm,不少于5片)高温烫伤凝胶(含芦荟提取物,容量100ml)应急降温毯(相变温度25℃,尺寸1.2m×2m)应急联络机制:与就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车程≤30分钟)配备A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