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课程定位:为何选择传记阅读?演讲人CONTENTS课程定位:为何选择传记阅读?实施路径: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展示”的转化?|评价维度|具体指标|评价方式|成果呈现:学生在传记阅读中收获了什么?反思与展望:让传记阅读走得更远目录2025传记阅读成果展示选修课件作为深耕高中语文教学十余年的一线教师,我始终坚信:传记是“用生命书写生命”的艺术,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个体与时代的精神桥梁。2023年起,我以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为依托,结合本校“人文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传记阅读与成果展示”选修课。经过两轮教学实践,今年(2025年)我们的课程已形成“阅读-思考-表达-展示”的完整链条。今天,我将以亲历者的视角,从课程定位、实施路径、成果呈现、反思提升四个维度,系统分享这门课程的实践经验。01课程定位:为何选择传记阅读?1课标要求与核心素养的呼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整本书阅读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特别强调“通过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分析传主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传记作为非虚构类文本的典型代表,其“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双重特质,恰好能对应“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的培育需求。2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在近年的教学观察中,我发现高一高二学生普遍存在两种阅读困境:其一,碎片化阅读习惯导致深度思考能力弱化,对长文本的耐心与专注力不足;其二,精神成长缺乏具象参照,在“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等关键命题上常感迷茫。传记中的传主,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还是普通人,其人生经历都是可触摸的“成长样本”。例如,学生阅读《苏东坡传》时,既能通过苏轼“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轨迹理解“逆境中的精神突围”,又能借由传主的文学创作提升古典诗词鉴赏能力,这种“双重滋养”正是其他文体难以替代的。3校本课程的特色延伸我校“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要求课程既要扎根传统,又要连接现实。传记阅读恰好是一个理想的“接口”——从《史记》中的“本纪”“列传”到当代人物口述史,从中国本土人物到国际知名人士,我们可以构建起“纵向历史脉络+横向文化比较”的阅读框架。例如,2024年秋季学期,我们将《张桂梅传》与《曼德拉传》作为对比阅读文本,学生在“山区教育坚守者”与“反种族隔离领袖”的对照中,深刻理解了“个人选择与时代责任”的辩证关系。02实施路径: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展示”的转化?1阶梯式阅读策略指导:解决“怎么读”的问题传记阅读绝非“通读一遍”即可,尤其是面对篇幅较长、背景复杂的作品,必须通过策略指导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支架”。我们设计了“三阶阅读法”:1阶梯式阅读策略指导:解决“怎么读”的问题一阶:信息梳理——搭建“人生坐标系”要求学生用时间轴整理传主关键事件,同时标注每个阶段的“外部环境”(如时代背景、家庭变故)与“内在心理”(如传主的选择动机、情感变化)。例如阅读《袁隆平的世界》时,学生制作的时间轴不仅包含“发现天然杂交稻”“三系法配套成功”等科研节点,还补充了“三年困难时期饿殍遍野”的社会背景,这种“事件-背景-心理”的三维记录,让传主的选择不再是孤立的“壮举”,而是时代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二阶:深度思辨——追问“为什么”与“怎么样”在信息梳理基础上,引导学生跳出“客观记录”,转向批判性思考。我们设计了“传记四问”:①作者选择了哪些关键事件?为何是这些?②传主的选择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③传主的精神特质对当代青年有何启示?④传记的叙事风格(如文学性、客观性)如何影响读者认知?以《贝多芬传》为例,有学生提出:“罗曼罗兰强调贝多芬‘用痛苦铸造欢乐’,但传中也提到他暴躁、敏感的一面,这种‘不完美的伟大’是否比‘完美圣人’更有感染力?”这样的追问,推动阅读从“了解”走向“理解”。1阶梯式阅读策略指导:解决“怎么读”的问题一阶:信息梳理——搭建“人生坐标系”三阶:跨媒介整合——拓展“立体认知”传记常与其他媒介形式关联,如书信、日记、影像资料等。我们鼓励学生收集传主的原始材料(如《邓稼先书信集》《乔布斯访谈录》),或观看相关纪录片(如《西南联大》《但是还有书籍》中的传记创作片段)。2025年春季,阅读《屠呦呦传》时,学生结合《科学大家》对屠呦呦的访谈视频,发现传记中“提取青蒿素的190次失败”在影像里被具体化为“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老同事的回忆”,这种“文字+影像”的互文,让抽象的“坚持”变得可感可触。2主题式活动设计:解决“怎么用”的问题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输出。我们以“成果展示”为导向,设计了三类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用”中深化理解。2主题式活动设计:解决“怎么用”的问题:文本再创作——从“读者”到“作者”要求学生以传记为基础,进行“微写作”或“改编创作”。例如:①为传主写一封“给青年时代自己的信”(如《马斯克传》的读者模拟20岁马斯克给18岁自己的建议);②改编传记中的某个场景为剧本(如将《吴孟超传》中“第一例肝癌手术”改编为课本剧);③撰写“传主小传”(针对篇幅过长的传记,提炼核心事件重述)。2024级学生小王在改编《张桂梅传》时,加入了“张老师偷偷吃止疼片被学生发现”的细节,这种基于文本的合理想象,既符合传主性格,又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2主题式活动设计:解决“怎么用”的问题:跨学科研讨——从“单一”到“综合”传记涉及历史、科学、艺术等多领域,我们联合历史、政治、美术等学科设计跨学科任务。例如,阅读《达芬奇传》时,语文组负责分析传记叙事,历史组补充文艺复兴背景,美术组解读《蒙娜丽莎》等作品,科学组探讨达芬奇的机械设计手稿。学生分组完成“达芬奇的多重身份”报告,有小组重点研究“达芬奇的观察笔记与现代科学思维的关联”,这种跨学科视角让传记阅读突破了语文课堂的边界。2主题式活动设计:解决“怎么用”的问题:真实情境展示——从“课堂”到“社会”我们鼓励学生将成果展示在更开放的场域:①校内“人文长廊”展览(展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改编作品);②面向初中部的“传主故事会”(用更通俗的语言向学弟学妹介绍人物);③社区文化站的“人物精神分享会”(结合本地名人传记,如《苏州评弹大师蒋月泉传》)。2025年3月,学生在社区分享《非遗传承人王金山传》时,吸引了多位老艺人参与,他们补充的“文革时期保护工艺”的细节,反过来丰富了学生对传记的理解。3多元评价机制:解决“怎么评”的问题传统的“分数评价”难以衡量阅读成果的丰富性,我们构建了“三维评价体系”:03|评价维度|具体指标|评价方式||评价维度|具体指标|评价方式||----------------|--------------------------------------------------------------------------|---------------------------||阅读过程|读书笔记的完整性、思辨问题的深度、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教师观察+小组互评||成果质量|文本创作的创新性、展示活动的感染力、跨学科整合的逻辑性|教师评分+校外专家(如作家、学者)点评||成长反馈|学生自我反思(如“我对传主精神的理解有哪些变化?”)、家长反馈(如“孩子的价值观是否更清晰?”)|成长档案袋+访谈记录||评价维度|具体指标|评价方式|2025年春季的评价中,学生小李的《给青年鲁迅的一封信》获得校外作家“情感真挚,对‘觉醒’的理解超越同龄人”的评价,而他在反思中写道:“以前觉得‘伟大’是遥不可及的,现在明白‘伟大’是无数个‘不放弃’的瞬间堆成的。”这种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的思维成长。04成果呈现:学生在传记阅读中收获了什么?1思维能力的进阶:从“接受”到“批判”课程实施前,学生对传记的认知多停留在“好人好事记录”层面;课程结束后,92%的学生能从“作者立场”“时代局限”“传主复杂性”等角度分析文本。例如,阅读《曾国藩传》时,有学生指出:“传记强调曾国藩的‘克己’与‘家书教育’,但对他镇压太平天国的争议性着墨较少,这可能与作者的评价视角有关。”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正是深度阅读的重要成果。2精神世界的丰富:从“旁观”到“共鸣”传记中的精神力量是最具感染力的。2025届学生在结课问卷中写道:“读《霍金传》时,我总想起自己学物理时的退缩,他在轮椅上写出《时间简史》的样子,让我觉得‘难’可能只是‘还没找到方法’。”“《樊锦诗传》里她‘一生择一事’的坚持,让我不再焦虑‘选什么专业’,而是思考‘我能为一件事付出多少’。”这些真实的情感共鸣,印证了传记“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价值。3表达能力的提升:从“零散”到“系统”通过成果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了“三级跳”:初期只能复述传主事迹(如“居里夫人发现镭”);中期能结合具体细节分析精神(如“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熬制沥青铀矿四年,这种‘坐冷板凳’的坚持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后期则能将传主精神与自身关联(如“我在社团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会想起钱三强‘在战火中筹建实验室’的经历,他的‘破局思维’让我学会主动寻找资源”)。2025年5月的成果展示会上,学生的演讲、剧本、视频等作品,因“有细节、有观点、有温度”获得校领导“超出预期”的评价。05反思与展望:让传记阅读走得更远1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尽管课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仍存在三点不足:①学生阅读深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故事层面”,需加强个性化指导;②跨媒介资源的利用还可更充分,如引入AI技术生成传主“虚拟访谈”;③社区联动的广度不足,未来可与本地档案馆、博物馆合作,挖掘更多“身边的传记”。2核心价值的再确认回顾两年实践,我愈发确信:传记阅读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人物事迹,而是通过“与伟大灵魂对话”,培养他们“理解复杂”的能力、“坚守热爱”的品格、“连接自我与时代”的视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建市政课件在线听
- 中国斜刀切片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万维中考课件二维码
- 第三单元-植物造景的基本方法(第二版)
- 2025年大学《哲学-宗教学概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秘书学-秘书实务案例分析》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职业认知与劳动素养培养》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卫生教育-学校卫生管理》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湿地保护与恢复-典型湿地修复案例》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防火安全知识课件
- 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版慢性阻塞性肺病症状解读及护理技术
- 公司招聘员工选拔指南
- 2025版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任务群一基于真实情景的语用考查学案二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考点一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25
- 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通行费收费员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光大信用卡逾期协议书
- 2025福建漳州市龙海区嘉达出行服务有限公司劳务外包人员招聘1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智算中心项目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