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考试2025年统计实务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统计师考试2025年统计实务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统计师考试2025年统计实务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统计师考试2025年统计实务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统计师考试2025年统计实务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师考试2025年统计实务模拟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C.普查和抽样调查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2.对某市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3.在组织抽样调查时,确保每个单位都有非零概率被抽中,且抽中概率已知或可计算的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4.某企业2024年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其公式为()。A.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B.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C.工业净产值+工业中间投入D.工业净产值-工业中间投入5.在收入法核算GDP时,工资总额指的是()。A.国民总收入B.国民可支配收入C.劳动者报酬D.营业盈余6.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关系是()。A.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B.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C.GNP=GDP+折旧D.GNP=GDP-折旧7.某地区2024年第二季度末人口数为500万人,第一季度平均人口数为480万人,第二季度平均人口数为510万人,则该地区2024年第二季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假设该地区第二季度出生人口为3万人,死亡人口为1.5万人)()。A.0.75‰B.1.25‰C.1.5‰D.2.25‰8.工业企业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为准确反映生产成果,应采用()进行统计。A.现期指标B.时点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9.反映企业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劳动生产率B.成本利润率C.企业单位数D.资金利税率10.某商店2024年5月商品销售额为100万元,6月为120万元,则6月销售额环比增长速度为()。A.10%B.15%C.20%D.25%11.已知某年基期和报告期的发展水平分别为100和120,则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A.20%B.30%C.100%D.120%12.某地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了300亿元,其他金融资产增加了100亿元,则该地区当年储蓄率为(假设当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00亿元)()。A.13.64%B.27.27%C.36.36%D.45.45%13.在进行统计分组时,划分的各个组别必须是()。A.互斥的B.相互依赖的C.互相关联的D.任意排列的14.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离散程度的指标是()。A.平均数B.中位数C.标准差D.变异系数15.某变量数列的次数分布呈正态分布,其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μ和σ,则大约有68.27%的变量值落在()区间内。A.(μ-σ,μ+σ)B.(μ-2σ,μ+2σ)C.(μ-3σ,μ+3σ)D.(μ,μ+σ)16.在统计调查中,若调查对象是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则这种调查称为()。A.普查B.全面调查C.非全面调查D.重点调查17.统计表的主词是指()。A.统计指标B.被研究的总体及其分组C.统计资料D.指标数值18.某城市统计部门对全市1000家餐饮企业按行业类型进行分组,并计算了各行业的平均营业额,这种分组方法属于()。A.按数量标志分组B.按品质标志分组C.简单分组D.复合分组19.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SNA”指的是()。A.联合国统计标准B.国民账户体系C.国际收支平衡表D.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20.在计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时,通常采用()作为权数。A.工业总产值B.工业增加值C.工业销售产值D.工业中间投入2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推断总体指标B.对样本进行全面描述C.检验产品质量D.收集全面数据22.某地区2024年人口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6‰,则自然增长率为()。A.6‰B.18‰C.24‰D.无法确定23.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表必须标明()。A.统计调查机关B.统计调查负责人C.统计调查时间D.统计调查经费来源24.统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不包括()。A.独立性B.客观性C.公正性D.盈利性25.对某市城镇居民家庭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这种调查属于()。A.人口普查B.经济普查C.专项调查D.全面调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6.下列属于统计调查方法的有()。A.直接观察法B.问卷调查法C.报告法D.电话访问法E.推断法27.统计整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A.统计分组B.统计汇总C.编制统计表D.绘制统计图E.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28.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有()。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使用法E.存量法29.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年末总人口数B.年平均工资C.工业总产值D.企业单位数E.国内生产总值30.统计指标的主要特征包括()。A.数量性B.综合性C.具体性D.可量性E.变动性31.下列关于统计调查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有()。A.登记误差是客观存在的B.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系统性误差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D.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E.统计调查误差只能减少不能消除32.下列属于我国经济普查对象的有()。A.工业企业B.服务业企业C.农业生产经营单位D.个体工商户E.居民家庭33.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可以分为()。A.简单表B.分组表C.复合表D.主词表E.指标表34.下列关于统计法的说法正确的有()。A.统计法是调整统计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统计法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大法C.所有从事统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统计法D.违反统计法规定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E.统计法旨在规范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等环节35.统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包括()。A.依法统计B.客观公正C.真实准确D.秘密保护E.积极主动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错误的填“×”。)36.统计调查方案是组织统计调查的依据和指南。()37.抽样调查只能获得样本指标,不能推断总体指标。()38.在统计分组中,分组标志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分组的效果和质量。()39.比例相对指标是同质总体中两个不同指标数值之比。()40.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41.劳动者报酬是生产法计算GDP的组成部分之一。()4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统计调查的对象,即各个组别。()43.统计调查误差只包括登记误差和抽样误差。()44.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表必须注明法定计量单位。()45.统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统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46.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2024年1月计划产量为1000件,实际产量为1100件;2月计划产量为1200件,实际产量为1300件。计算该工厂2024年第一季度:(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2)第一季度平均每月产量。(8分)47.某地区2024年某月份对500家工业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平均生产成本为80元/件,样本标准差为10元/件。已知该地区该月份工业企业总数为2000家。要求:(1)计算该地区工业企业平均生产成本的点估计值;(2)若置信水平为95%,计算该地区工业企业平均生产成本抽样极限误差(已知500家工业企业的抽样比例为1%,95%置信水平对应的临界值z为1.96)。(10分)48.假设某经济体某年度的相关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如下(单位:亿元):居民消费支出:50000财政收入:20000财政支出:18000投资支出:30000出口额:25000进口额:20000(1)请用支出法计算该经济体该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2)简述收入法核算GDP的基本原理。(3)若该年度该经济体的劳动者报酬总额为40000亿元,生产税净额为5000亿元,营业盈余为3000亿元,请计算该年度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15分)---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A4.A5.C6.A7.B8.C9.C10.C11.A12.A13.A14.C15.A16.C17.B18.B19.B20.C21.A22.A23.A24.D25.C解析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调查总体中所有单位)和非全面调查(调查总体中部分单位)。故A正确。2.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通常调查对象是特定时点上的状况。故D正确。3.简单随机抽样是基本抽样方法,确保每个单位有相同概率被抽中。故A正确。4.生产法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故A正确。5.收入法GDP构成中,工资总额指劳动者报酬,包括工资性收入和福利等。故C正确。6.GNP(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故A正确。7.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出生人口-年死亡人口)/年平均人口数×1000‰=(3万-1.5万)/500万×1000‰=1.5万/500万×1000‰=3‰/500=0.006×1000‰=6‰。此处题目数据可能需调整或存在笔误,按标准公式计算结果约为3‰,但最接近选项为B。(注:题目数据按3万出生、1.5万死亡、500万平均人口计算,自然增长率约为6‰,选项中无6‰,B选项1.25‰为理论计算错误,此题选项设置存在问题,若必须选,需核实题目数据或假设数据有误)8.时点指标反映特定时点上的数量状态,工业产品生产周期长,用平均指标更能反映一个时期内的平均生产水平。故C正确。9.企业单位数是反映企业规模(数量规模)的指标。故C正确。10.环比增长速度=(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基期数值×100%=(120-100)/100×100%=20/100×100%=20%。故C正确。11.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100%=(120-100)/100×100%=20/100×100%=20%。故A正确。12.储蓄率=储蓄总额/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100%=[(年初储蓄+增加额)+(年初金融资产+增加额)]/可支配收入=(年初储蓄+300+100)/2200=400/2200≈0.1818×100%≈18.18%。最接近选项为B。(注:此题计算假设储蓄和金融资产增加额均转化为储蓄,且未考虑年初余额,选项B为18%,与0.1818接近)13.互斥原则指一个总体单位只能属于一个组,不能同时属于多个组。故A正确。14.标准差是衡量标志值离散程度最常用的指标,反映数据围绕平均数的分散状况。故C正确。15.根据正态分布特性,约68.27%的数值落在均值μ加减一个标准差(σ)的区间内。故A正确。16.非全面调查是指仅对总体中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故C正确。17.统计表的主词是所要研究的总体及其分组。故B正确。18.按品质标志分组是根据事物的属性特征分组,如行业类型。故B正确。19.SNA是SystemofNationalAccounts的缩写,即国民账户体系。故B正确。20.工业销售产值反映工业产品销售情况,常用于计算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权数。故C正确。21.抽样调查的核心目的在于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故A正确。22.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2‰-6‰=6‰。故A正确。23.统计调查表必须标明实施调查的统计调查机关名称。故A正确。24.统计职业道德要求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保密性、廉洁性等,盈利性不属于职业道德范畴。故D错误。25.专项调查是指为特定目的而组织的调查,如了解居民收入。故C正确。二、多项选择题26.A,B,C,D27.A,B,C,E28.A,B,C29.A,D30.A,B,C,D,E31.A,C,D,E32.A,B,C,D33.A,B34.A,B,C,D,E35.A,B,C,D,E解析26.统计调查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报告法、电话访问法、座谈会法、抽样调查法等。故全选。27.统计整理工作包括数据审核、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积累资料等。故A,B,C,E正确。28.计算GDP的三种基本方法是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故A,B,C正确。29.时点指标反映特定时刻的数量状态,如年末总人口、企业单位数。时期指标反映一段时间内累计过程,如GDP、总产值、平均工资。故A,D正确。30.统计指标具有数量性(可用数值表示)、综合性(反映总体特征)、具体性(依附于具体现象)、可量性(可通过计算得到)、变动性(随时间或条件变化)等特征。故全选。31.登记误差和系统性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抽样误差是随机抽样产生的,只可控制不可完全避免;统计误差可分为登记误差、代表性误差(含抽样误差、系统性偏差等)。故A,C,D,E正确。(注:B选项“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表述不准确,抽样误差是随机产生的,只能控制其大小,不能完全消除)。32.我国经济普查对象包括第二、三产业的所有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以及部分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故A,B,C,D均可能属于普查对象。33.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可分为简单表(主词不分组)、分组表(主词按一个标志分组)、复合表(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故A,B正确。34.统计法是调整统计活动法律关系的规范,是根本大法,所有统计主体必须遵守,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旨在规范统计工作全过程。故全选。35.统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要求:依法统计、客观公正、真实准确、保密守信、廉洁自律、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等。故全选。三、判断题36.√37.×(抽样调查可以获得样本指标,并通过科学方法推断总体指标。)38.√(分组标志的选择决定了分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9.×(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如男女比例。同质总体内不同指标之比通常指结构相对指标或比较相对指标。)40.√(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41.√(劳动者报酬是生产法GDP的组成部分: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折旧。)42.×(主词是统计调查对象,即总体及其分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数值。)43.×(统计调查误差包括登记误差、代表性误差(含抽样误差、系统性偏差等)。)44.√(统计调查表必须注明法定计量单位。)45.√(职业道德建设是保障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四、综合应用题46.(1)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第一季度实际完成总量/第一季度计划完成总量)×100%第一季度计划产量=1000+1200+1200=3400件第一季度实际产量=1100+1300+1300=3700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700/3400)×100%≈108.82%(或108.8%)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108.82%。(2)第一季度平均每月产量=(第一季度实际总产量/第一季度月份数)=3700/3≈1233.33件答:第一季度平均每月产量约为1233.33件。47.(1)点估计值即样本均值,为80元/件。答:该地区工业企业平均生产成本的点估计值为80元/件。(2)抽样极限误差(Δ)=z×σ/√n其中,z为临界值,σ为样本标准差,n为样本量,√n为抽样标准误差。已知:σ=10元/件,n=500,抽样比例p=500/2000=0.25,临界值z=1.96。抽样标准误差=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