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皮感觉神经损伤的护理个案_第1页
小腿皮感觉神经损伤的护理个案_第2页
小腿皮感觉神经损伤的护理个案_第3页
小腿皮感觉神经损伤的护理个案_第4页
小腿皮感觉神经损伤的护理个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腿皮感觉神经损伤的护理个案一、案例背景与评估(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女性,45岁,因“左侧小腿外伤后感觉异常3周”于2025年7月15日入院。患者3周前因车祸致左侧小腿外侧皮肤裂伤,当时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但逐渐出现左侧小腿外侧皮肤麻木、刺痛感,行走时症状加重,夜间常因刺痛影响睡眠。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侧小腿皮感觉神经损伤”收入我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50/95mmHg,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2次),血压控制在130-140/80-85mmHg。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无手术、输血史。(二)主诉与现病史主诉:左侧小腿外伤后感觉异常3周,伴麻木、刺痛感。现病史:患者3周前遭遇车祸,左侧小腿外侧被撞击后出现皮肤裂伤,长约5-,深达皮下组织,当时出血较多,急送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酯片(0.5g,每日2次)抗感染治疗5天。术后第3天,患者发现左侧小腿外侧伤口周围皮肤出现麻木感,未予重视。术后1周拆线时,麻木范围扩大至小腿外侧中下1/3区域,同时出现间断性刺痛,呈针刺样,疼痛VAS评分4-5分,行走或触摸时疼痛加剧,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质量,每日睡眠时间约4-5小时。为明确诊断,患者于当地医院行肌电图检查,提示“左侧腓肠外侧皮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给予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口服营养神经治疗1周,症状无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左侧小腿皮感觉神经损伤”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状态欠佳,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三)体格检查T:36.8℃,P:78次/分,R:19次/分,BP:135/82mmHg,身高162-,体重65k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左侧小腿外侧中下1/3区域可见一长约5-的陈旧性手术瘢痕,瘢痕愈合良好,无红肿、渗液。左侧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痛觉、触觉、温度觉均较对侧明显降低,其中以瘢痕下方2-区域感觉障碍最为显著,轻触时患者诉麻木感,针刺时疼痛反应迟钝。左侧踝关节活动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双下肢无水肿,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四)辅助检查1.肌电图检查(2025年7月8日,外院):左侧腓肠外侧皮神经传导速度为32m/s(正常参考值45-60m/s),波幅为2.1μV(正常参考值≥5μV);右侧腓肠外侧皮神经传导速度48m/s,波幅6.3μV。提示左侧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2.下肢血管超声(2025年7月16日,我院):左侧下肢动脉、静脉走行正常,管腔无狭窄或闭塞,血流信号良好,未见血栓形成。3.血常规(2025年7月16日,我院):白细胞计数6.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62%,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计数210×10⁹/L,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4.血生化检查(2025年7月16日,我院):空腹血糖5.3mmol/L,甘油三酯1.2mmol/L,总胆固醇4.5mmol/L,肝肾功能未见异常。5.伤口分泌物培养(2025年7月16日,我院):无细菌生长。(五)护理评估1.生理功能评估:患者左侧小腿外侧皮肤感觉紊乱,存在麻木、刺痛感,疼痛VAS评分4-5分,夜间睡眠受影响,睡眠时间不足。左侧小腿皮肤完整性良好,但感觉减退区域存在皮肤损伤风险。下肢运动功能正常,肌力、肌张力无异常,踝关节活动不受限。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无其他明显躯体不适。2.心理状态评估:患者因感觉异常持续不缓解,担心病情预后,出现焦虑情绪,SASx评分58分(中度焦虑)。夜间睡眠差进一步加重了焦虑感,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尚可,但存在对疾病知识缺乏的情况,经常向医护人员询问病情恢复情况。3.社会支持评估:患者家庭和睦,配偶及子女对其关心照顾周到,能够陪同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患者职业为教师,目前因病情请假休息,单位同事给予了一定的关心和慰问。家庭经济条件良好,能够承担治疗费用。二、护理计划与目标(一)护理目标1.短期目标(入院1-3天):患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VAS评分降至3分以下;掌握感觉减退区域皮肤保护的方法;焦虑情绪有所减轻,SAS评分降至50分以下。2.中期目标(入院4-14天):患者小腿皮肤感觉逐渐恢复,麻木范围缩小,刺痛发作频率减少;能够独立完成康复训练;睡眠质量改善,每日睡眠时间达到6-7小时。3.长期目标(出院后1-3个月):患者小腿皮感觉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麻木、刺痛症状消失;能够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掌握长期自我护理和康复的方法,无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二)护理诊断1.感觉紊乱:与左侧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有关。2.急性疼痛:与神经损伤引起的异常感觉有关,表现为小腿外侧刺痛,VAS评分4-5分。3.焦虑:与担心病情预后、睡眠不足有关,SAS评分58分。4.知识缺乏:与对小腿皮感觉神经损伤的病因、治疗、护理及康复知识不了解有关。5.有皮肤损伤的风险:与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对外部刺激不敏感有关。6.睡眠形态紊乱:与夜间刺痛、焦虑情绪有关,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三)护理措施1.感觉紊乱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小腿皮肤感觉变化,每日用针刺法、棉絮法、温觉计分别评估痛觉、触觉、温度觉,记录感觉减退的范围和程度。指导患者避免接触过冷、过热的物品,如热水袋、冰袋等,防止烫伤或冻伤。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感觉减退区域皮肤。2.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促进神经修复。疼痛明显时,遵医嘱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每日2次)口服,用药后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有无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采用物理止痛方法,如冷敷(急性期)、热敷(慢性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等,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3.焦虑情绪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主诉,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情况,让患者了解神经损伤的恢复过程,减轻其对病情的担忧。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给予情感支持。必要时请心理医生会诊,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4.知识宣教:采用口头讲解、发放宣传手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小腿皮感觉神经损伤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要点、康复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健康讲座,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5.皮肤损伤风险的预防:保持患者小腿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拭,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指导患者避免搔抓感觉减退区域皮肤,防止皮肤破损。观察感觉减退区域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压疮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感觉减退区域。6.睡眠护理: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病房温度适宜(22-24℃)、光线柔和、空气流通。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睡前可给予温水泡脚、听轻音乐等放松措施,促进睡眠。若患者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遵医嘱调整止痛药物的用药时间或剂量。三、护理过程与干预措施(一)入院当天护理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向其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帮助患者熟悉环境,减轻陌生感。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入院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下肢血管超声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方面,建立护理病历。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发放宣传手册,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遵医嘱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夜间巡视时,发现患者因刺痛难以入睡,VAS评分5分,遵医嘱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30分钟后再次评估疼痛VAS评分降至3分,患者逐渐入睡。(二)入院第2-3天护理1.感觉评估与护理:每日上午9点、下午4点用针刺法、棉絮法、温觉计评估患者左侧小腿皮肤感觉,记录感觉减退范围约为5-×8-,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指导患者穿着宽松的棉质长裤,避免摩擦小腿皮肤,告知患者避免接触热水袋等高温物品,防止烫伤。2.疼痛护理:患者疼痛VAS评分维持在2-3分,未再出现明显疼痛加剧情况。继续遵医嘱给予甲钴胺片口服,停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开始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治疗过程中患者诉*局部有轻微麻木感,无明显不适。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3.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时,发现其焦虑情绪有所减轻,SAS评分降至52分。向患者介绍了神经损伤恢复的成功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给予情感支持。4.睡眠护理:患者夜间睡眠质量有所改善,每日睡眠时间约5-6小时。继续保持病房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指导患者睡前用温水泡脚,听轻音乐放松。(三)入院第4-7天护理1.感觉评估与护理:感觉评估显示患者左侧小腿感觉减退范围缩小至4-×6-,痛觉、触觉较前有所恢复,针刺时疼痛反应较前敏感。继续加强皮肤保护指导,提醒患者洗澡时水温控制在38-40℃,避免用力揉搓小腿皮肤。2.康复训练指导: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开始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直腿抬高训练、小腿肌肉等长收缩训练等。每日训练2次,每次30分钟。训练前向患者讲解训练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确保训练安全有效。3.知识宣教:组织患者参加科室举办的健康讲座,主题为“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讲座后进行提问互动,患者及家属对讲解内容理解良好。4.心理与睡眠护理:患者焦虑情绪进一步减轻,SAS评分降至48分。夜间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每日睡眠时间达到6-7小时,未再因疼痛影响睡眠。(四)入院第8-14天护理1.感觉评估与护理:患者左侧小腿感觉减退范围进一步缩小至2-×3-,麻木感明显减轻,刺痛症状基本消失,偶尔在行走时间较长后出现轻微不适感,休息后可缓解。感觉功能评估显示痛觉、触觉、温度觉基本恢复正常。继续加强皮肤保护,告知患者仍需注意避免外伤。2.康复训练:患者能够独立完成康复训练计划,训练强度和时间逐渐增加。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正常,小腿肌肉力量有所增强。指导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如单腿站立、闭目站立等,每日1次,每次15分钟,提高下肢平衡能力。3.用药护理:继续遵医嘱给予甲钴胺片口服,告知患者神经损伤恢复较慢,需坚持服药3-6个月,不可自行停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监测药物不良反应。4.心理状态:患者焦虑情绪基本缓解,SAS评分降至40分,精神状态良好,对病情恢复充满信心。(五)出院前护理1.病情评估:患者左侧小腿皮感觉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麻木、刺痛症状完全消失,感觉减退区域缩小至1-×1-,预计出院后1-2个月可完全恢复。下肢运动功能正常,康复训练效果良好。血压控制稳定,各项检查指标未见异常。2.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①继续口服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坚持服药3个月后复查肌电图;②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逐渐增加训练强度;③注意小腿皮肤保护,避免外伤、烫伤、冻伤;④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⑤定期复查,出院后1个月、3个月到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3.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出院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告知患者如有心理困扰可随时与科室医护人员联系。4.出院手续办理: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出院手续,核对出院带药,告知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送患者出院。四、护理反思与改进(一)护理成效总结本次护理个案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入院时存在的小腿皮肤感觉紊乱、疼痛、焦虑、睡眠形态紊乱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出院时,患者小腿皮感觉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麻木、刺痛症状完全消失,感觉减退范围明显缩小;疼痛VAS评分由入院时的4-5分降至0分;焦虑情绪得到缓解,SAS评分由58分降至40分;睡眠质量显著改善,每日睡眠时间达到6-7小时;患者及家属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能够独立进行自我护理和康复训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无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疼痛评估的精准性有待提高:在患者入院初期,主要采用VAS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但该方法受患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未能全面反映患者疼痛的性质、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信息。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有时会出现阵发性刺痛,但VAS评分未能及时准确体现这种疼痛变化。2.康复训练的个性化程度不够:虽然为患者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但在训练过程中,未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例如,在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较快的情况下,未能及时增加康复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复进程。3.心理干预的深度不足:在护理过程中,虽然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缓解了其焦虑情绪,但主要采用的是一般性的心理支持和安慰,缺乏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对于患者内心深处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和恐惧,未能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干预。4.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措施不够完善:虽然对患者进行了出院指导,但缺乏有效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机制,如定期电hua随访、家庭访视等。患者出院后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可能会影响康复效果。(三)护理改进措施1.优化疼痛评估工具:采用多维度疼痛评估x,如麦吉尔疼痛问卷(MPQ)或疼痛评估记录单,全面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及缓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