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小老鼠上灯台绘本课件_第1页
2025 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小老鼠上灯台绘本课件_第2页
2025 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小老鼠上灯台绘本课件_第3页
2025 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小老鼠上灯台绘本课件_第4页
2025 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小老鼠上灯台绘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学背景分析:基于学情与文本的双向把握演讲人04/教学过程:从观察到实践的阶梯式学习03/教学准备:多媒介支撑的沉浸式学习环境0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指向核心素养的精准设定01/教学背景分析:基于学情与文本的双向把握06/作业布置:分层设计,兼顾巩固与拓展05/板书设计:可视化的学习脉络目录07/教学反思:以生为本的动态调整2025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小老鼠上灯台绘本课件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始终坚信:拼音教学不是机械的字母拼读,而是用孩子的语言打开语文学习的第一扇窗。《小老鼠上灯台》这篇经典童谣,既是传统语言文化的载体,也是一年级拼音教学的优质素材。今天,我将以“拼音学习”为核心,以绘本为媒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一节融趣味、实践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拼音课。01教学背景分析:基于学情与文本的双向把握1学生认知基础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拼音两个月,已掌握单韵母、声母及部分整体认读音节的拼读规则,但存在“拼读速度慢”“三拼音节易混淆”“拼音与汉字对应意识薄弱”等问题。同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15-20分钟,对色彩鲜明的绘本、互动性强的游戏更感兴趣,具象思维占主导,需通过直观感知建立拼音与生活的联系。2文本价值解读《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流传百年的民间童谣,全文28字,语言简短押韵(押“ai”韵),情节生动有趣(小老鼠偷油→下不来→猫来了→滚下来),符合儿童“爱听故事、爱模仿”的特点。绘本版通过水墨画风的插图,将“灯台”“老鼠”“猫”等形象可视化,既为拼音学习提供了“语境支架”,又能潜移默化渗透传统文化启蒙。3教学定位本课以“拼音巩固+童谣学习”为双线目标,将“借助绘本观察,通过拼音读准生字;利用童谣节奏,强化拼音拼读流畅度;结合生活经验,感受拼音在语言表达中的工具性”作为核心设计逻辑,实现“学拼音—用拼音—爱拼音”的递进。0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指向核心素养的精准设定1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鼠、灯、台、油、下、来、猫”7个生字,读准“shǔ(鼠)、dēng(灯)、tái(台)、yóu(油)、xià(下)、lái(来)、māo(猫)”的拼音(含翘舌音、三拼音节、轻声等难点);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朗读童谣,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绘本插图,提取关键信息(如“小老鼠的动作”“灯台的位置”),结合拼音推测生字读音;通过“接龙拼读”“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拼音拼读的准确性与速度;通过对比“绘本画面”与“童谣文字”,初步感知语言与画面的对应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童谣的韵律美与趣味性,激发对拼音学习的兴趣;在“模仿小老鼠动作读童谣”的过程中,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萌发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2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shǔ、dēng、tái”等生字的拼音,尤其是“sh”翘舌音、“dēng”后鼻音、“tái”三拼音节的拼读;建立“拼音—生字—画面”的对应关系。难点:在流利朗读童谣的过程中,自然关注拼音的拼读规则(如“三拼音节分解”“轻声处理”);通过绘本观察与拼音拼读,理解“小老鼠为什么下不来”“猫来了后发生了什么”等情节逻辑。03教学准备:多媒介支撑的沉浸式学习环境教学准备:多媒介支撑的沉浸式学习环境为了让抽象的拼音“活”起来,我提前准备了以下教具与资源:绘本课件:制作动态PPT,包含绘本原图(水墨风格)、关键画面放大(如“小老鼠扒着灯台”“猫弓背的细节”)、拼音与生字的动态标注(点击生字显示拼音,点击拼音闪烁对应字母)。拼音操作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含sh、d、t、y、x、l、m等声母,u、eng、ai、ou、ia、ai、ao等韵母),用于“拼字游戏”。头饰与道具:小老鼠、猫的卡通头饰,纸质灯台模型(可粘贴“油”字贴纸),用于角色扮演环节。音频资源:录制童谣范读(分慢速、常速两种)、方言版《小老鼠上灯台》(如东北话、四川话),对比感受语言的多样性。04教学过程:从观察到实践的阶梯式学习教学过程:从观察到实践的阶梯式学习4.1趣味导入:猜谜引趣,激活生活经验(5分钟)“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小客人!它的个子小,尾巴长,白天躲,晚上忙——猜猜它是谁?”(生:小老鼠)“对啦!小老鼠今天要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看,这是它的目的地!”(出示绘本第一页:古色古香的灯台,上面有一滴油)“谁能用拼音拼一拼‘灯台’?d-ēng,dēng;t-ái,tái!”(板书“dēngtái”,学生跟读)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调动兴趣,结合绘本画面引出核心场景“灯台”,顺势进行“dēng、tái”的拼音拼读,自然切入课题。教学过程:从观察到实践的阶梯式学习4.2初读感知:听读正音,建立拼音与文本的联系(8分钟)教师范读:播放童谣范读音频(慢速,重点拼读生字拼音),要求学生“用手指着书上的拼音,耳朵仔细听,嘴巴轻轻跟”。示例范读:“小老鼠(xiǎolǎoshǔ),上灯台(shàngdēngtái),偷油吃(tōuyóuchī),下不来(xiàbùlái)。猫来了(māoláile),喵呜喵(miāowūmiāo),骨碌骨碌滚下来(gūlugūlugǔnxiàlái)。”学生跟读:分两步——先“看拼音跟读”(关注“shǔ、yóu、māo”等易错音),再“看生字跟读”(遮盖拼音,尝试凭借记忆拼读)。教学过程:从观察到实践的阶梯式学习问题追问:“童谣里的小老鼠做了什么?用拼音拼一拼‘偷油吃’——t-ōu,tōu;y-óu,yóu;ch-ī,chī!”(板书“tōuyóuchī”)设计意图:通过“听—跟—问”三部曲,强化拼音输入,同时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避免“为拼而拼”。4.3绘本共读:观察画面,深化拼音与语义的关联(12分钟)细节观察,推测读音:出示绘本第二页(小老鼠扒着灯台,爪子够油):“小老鼠的动作是‘上灯台’,‘上’的拼音是shàng,谁能拼一拼‘上’?sh-àng,shàng!”(生拼读)接着提问:“小老鼠为什么要‘偷油吃’?油是什么味道的?”(生:香香的、甜甜的)“‘油’的拼音是yóu,y-óu,yóu!我们一起拼——yóu,油!”(生跟读,教师在“油”字卡片上标注拼音)教学过程:从观察到实践的阶梯式学习对比画面,理解情节:出示绘本第三页(小老鼠蹲在灯台顶,皱着眉头):“小老鼠现在怎么了?”(生:下不来)“‘下不来’的拼音是xiàbùlái,谁能拆开来拼?xià——x-i-à;bù——b-ù;lái——l-ái!”(请3名学生接力拼读,其余学生跟读)追问:“为什么下不来?”(生:灯台太高/小老鼠太胖)教师补充:“灯台是古代用来放油灯的架子,通常高高挂起,小老鼠爬上去容易,下来难,所以急得直跺脚!”动态演示,突破难点:播放“猫来了”的动态画面(猫弓背、竖耳朵,小老鼠滚下来):“猫来了!‘猫’的拼音是māo,m-āo,māo!”(生拼读)“小老鼠怎么下来的?”(生:骨碌骨碌滚下来)“‘滚’的拼音是gǔn,g-ǔn,gǔn!”(生跟读,教师用动作演示“骨碌骨碌”,学生模仿)教学过程:从观察到实践的阶梯式学习设计意图:将绘本画面作为“语义解码器”,通过观察细节(动作、表情)推测生字含义,再结合拼音验证读音,实现“观察—推测—验证”的深度学习。4.4生字突破:游戏驱动,巩固拼音与字形的记忆(10分钟)拼音转盘游戏:每组发放一个自制拼音转盘(转盘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写声母sh、d、t、y、x、l、m,内层写韵母u、eng、ai、ou、ia、ai、ao)。学生转动转盘,当指针停在“sh”和“u”时,拼读“shǔ”(鼠);停在“d”和“eng”时,拼读“dēng”(灯)……拼对的小组获得“拼音小能手”贴纸。生字找朋友:教学过程:从观察到实践的阶梯式学习教师出示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鼠、灯、台、油、下、来、猫),学生需先拼读生字拼音,再根据绘本内容为生字找“关联朋友”(如“鼠”和“猫”是“天敌朋友”,“灯”和“台”是“搭档朋友”)。错误纠正常规:针对常见错误(如将“shǔ”拼成sǔ,“tái”拼成tán),教师用“对比法”强化:“sh是翘舌音,舌头要卷起来——shǔ,鼠;s是平舌音,舌头伸直——sǔ,没有这个音哦!”“tái是三拼音节,t-ái,中间有介母a,所以是tái,不是tán!”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化活动将机械拼读转化为趣味挑战,在“玩中学”中突破拼音难点,同时通过错误纠正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的准确联结。教学过程:从观察到实践的阶梯式学习4.5朗读指导:节奏体验,感受拼音与韵律的融合(7分钟)拍节奏读:童谣押“ai”韵(台、来、来),节奏感强。教师示范“二二拍”朗读:“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猫来了/喵呜喵,骨碌骨碌/滚下来。”学生用手拍腿打节奏,边拍边读,重点关注“下不来”“滚下来”的拖长音。角色扮演读:请学生戴头饰分角色朗读:“小老鼠”读前两句(声音尖尖的,带点得意),“猫”读“喵呜喵”(声音粗粗的,带点威严),全体读“骨碌骨碌滚下来”(语速加快,模仿滚动的感觉)。方言趣味读:教学过程:从观察到实践的阶梯式学习播放东北话版《小老鼠上灯台》:“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猫来啦/喵呜喵,叽里咕噜/滚下来!”学生模仿方言发音,感受不同语言的韵律美。设计意图:通过节奏、角色、方言的多元朗读,让拼音学习从“准确”走向“生动”,同时渗透语言多样性教育。4.6拓展延伸:迁移运用,体现拼音的工具价值(3分钟)“孩子们,你们能不能用今天学的拼音,编一个‘××上××’的新童谣?比如‘小蝴蝶上花园,采花蜜,乐开怀’!”(生尝试创编,教师引导用拼音标注难字)最后,布置“亲子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拼音记录今天学的童谣,拍一段“家庭朗读视频”,下节课分享。设计意图:通过创编和亲子互动,将课堂所学延伸至生活,让拼音真正成为“表达工具”,增强学习获得感。05板书设计:可视化的学习脉络板书设计:可视化的学习脉络黑板左侧为“拼音区”,用彩色粉笔书写“shǔ、dēng、tái、yóu、xià、lái、māo”,每个拼音旁画小图标(鼠、灯、台等);右侧为“童谣区”,用简笔画画出小老鼠上灯台、猫来了、滚下来的连续场景,场景旁标注关键词(上、偷、下不来、滚)。中间用箭头连接“拼音”与“画面”,标注“拼音帮我读童谣,童谣让我爱拼音”。06作业布置:分层设计,兼顾巩固与拓展作业布置:分层设计,兼顾巩固与拓展基础层:用拼音本抄写7个生字的拼音(每个3遍),注意拼音格式(占格、声调位置)。提升层:和同桌合作,用拼音卡片拼出童谣中的任意一句话,录成10秒语音(如“小老鼠shàngdēngtái”)。实践层:观察家里的“小物件”(如小椅子、小水杯),用拼音编一句“××上××”的短句(例:“小玩具上沙发,排排坐,笑哈哈”)。07教学反思:以生为本的动态调整教学反思:以生为本的动态调整本课结束后,我将重点反思以下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绘本观察自主推测生字读音?若多数学生依赖教师提示,需在下次教学中增加“观察—猜测—验证”的引导语(如“你觉得这个字可能和画面里的哪个动作有关?”)。拼音游戏的难度是否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