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专升本艺术专业音乐史模拟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专升本艺术专业音乐史模拟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专升本艺术专业音乐史模拟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专升本艺术专业音乐史模拟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专升本艺术专业音乐史模拟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专升本艺术专业音乐史模拟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被誉为“音乐之父”的巴洛克时期作曲家是?A.莫扎特B.巴赫C.贝多芬D.海顿2.下列哪部作品属于古典主义时期海顿的清唱剧?A.《费加罗的婚礼》B.《卡门》C.《弥赛亚》D.《后宫诱逃》3.在西方音乐史上,表示“强烈而逐渐减弱”的力度标记是?A.fB.pC.fpD.cresc.4.下列哪种音乐体裁起源于意大利,后传入欧洲各地并发展成熟,通常由序曲、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间奏曲等部分组成?A.奏鸣曲B.交响曲C.歌剧D.肖邦练习曲5.被称为“浪漫主义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是?A.肖邦B.贝多芬C.莫扎特D.约翰·施特劳斯6.下列作品哪一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代表作?A.《图兰朵》B.《卡门》C.《弄臣》D.《波希米亚人》7.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的主要织体形式是?A.主调织体B.支声复调C.对位织体D.卡农8.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属于哪种戏剧音乐体裁?A.正歌剧B.轻歌剧(喜歌剧)C.美声歌剧D.法语歌剧9.以下哪位作曲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A.爱尔兰B.德彪西C.萨蒂D.马勒10.将一个八度音程平均分成十二个半音的记谱法体系被称为?A.现代记谱法B.罗马数字记谱法C.临时记号D.十二平均律记谱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中世纪时期,格里高利圣咏是基督教会仪式中使用的音乐,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巴洛克时期,管弦乐队开始形成,其中弦乐组是乐队的基础,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构成。4.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和第五交响曲《命运》都属于_________交响曲。5.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得到了极大发展,李斯特和肖邦是两位重要的_________作曲家。6.歌剧《卡门》中著名选段《_________》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7.19世纪后期,出现了综合多种音乐风格的_________主义音乐流派。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复调音乐2.主调音乐3.奏鸣曲式4.肖邦练习曲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巴洛克时期音乐与中世纪音乐在音乐风格上的主要区别。2.简述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音乐创作上的特点。3.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在情感表达和创作手法上与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不同。五、论述题(15分)结合具体作曲家或作品,论述音乐史发展过程中风格演变的一个方面(例如,从巴洛克到古典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或不同音乐流派的风格特征等)。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因其丰富的创作和对西方音乐发展的深远影响,被誉为“音乐之父”。2.D解析:海顿是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作曲家,创作了多部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和歌剧等。《后宫诱逃》是其著名的歌剧作品之一。A项是莫扎特歌剧;B项是比才歌剧;C项是亨德尔清唱剧。3.C解析:fp代表先强后弱(fortepoipiano),即先演奏强音,然后逐渐减弱到弱音。A项f代表强;B项p代表弱;D项cresc.代表渐强。4.C解析:歌剧是一种起源于意大利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包含歌唱、表演、戏剧和舞蹈等元素,通常有复杂的剧情和多样的音乐形式。A项奏鸣曲是一种器乐体裁;B项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体裁;D项肖邦练习曲是钢琴独奏体裁。5.B解析: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其早期作品遵循古典主义规范,后期作品则展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感,因此常被称为“浪漫主义音乐之父”。6.B解析:居里奥·比才(GeorgesBizet)的歌剧《卡门》(Carmen)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强烈西班牙风格的现实主义歌剧。7.C解析: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以对位法为基础,多个独立的旋律线条同时进行,形成和谐或对比的效果。A项主调音乐是旋律为主,和声为辅;B项支声复调是上方声部模仿下方持续音的织体;D项卡农是一种特殊的对位形式。8.B解析:《费加罗的婚礼》(LenozzediFigaro)和《唐·璜》(DonGiovanni)是莫扎特创作的两部著名轻歌剧(喜歌剧),属于喜剧性歌剧体裁。9.B解析:克劳德·德彪西(ClaudeDebussy)是法国作曲家,被认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其音乐创作注重色彩、氛围和感官印象的描绘。10.D解析:十二平均律是一种将一个八度音程平均分成十二个半音的记谱法和音阶体系,使得所有半音的音程都相等,便于转调。二、填空题1.无伴奏,单声部,圣歌解析:格里高利圣咏是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使用的Plainchant,其基本特征是只用人声演唱,没有伴奏,通常是单声部形式,用于宗教仪式。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解析:巴洛克时期管弦乐队的弦乐组是主体,通常包括小提琴(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3.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解析:奏鸣曲式是古典主义时期常用的曲式结构,通常由呈示部(呈现主题和副题)、展开部(发展主题材料)和再现部(再现主题和副题)构成。4.柴可夫斯基解析:虽然《英雄》和《命运》的官方编号是第四和第五交响曲,但它们都常被归类为“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俄罗斯民族风格。5.钢琴解析:李斯特和肖邦都是19世纪伟大的钢琴家,他们的钢琴独奏作品极大地推动了钢琴音乐的发展。6.哈巴涅拉解析:《哈巴涅拉》是歌剧《卡门》中男角哈姆雷特(Hermes)演唱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风格。7.印象三、名词解释1.复调音乐:指在音乐作品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旋律线条(声部)同时进行,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的组合形式。这些声部之间可以形成和声关系,也可以是对位关系。2.主调音乐:指在音乐作品中,一个明确的旋律(主旋律)处于主导地位,其他声部(伴奏声部)主要是为了衬托主旋律、构成和声背景而存在的音乐织体形式。3.奏鸣曲式:一种用于交响曲、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器乐体裁的主要曲式结构。它通常由呈示部(引出主题和副题)、展开部(发展主题材料)和再现部(再现主题和副题)构成,具有对比和发展的逻辑性。4.肖邦练习曲:指波兰作曲家肖邦(FrédéricChopin)创作的27首钢琴练习曲,作品号Op.10和Op.25。这些练习曲不仅是技术训练的教材,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音乐性,深刻体现了肖邦的浪漫主义风格。四、简答题1.巴洛克时期音乐与中世纪音乐在音乐风格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节奏:中世纪音乐节奏较为自由、模糊,常使用纽姆记谱;巴洛克音乐节奏鲜明、规整,常使用等节奏,强弱规律性强。*旋律:中世纪旋律线条简单,多使用模进手法;巴洛克旋律华丽、装饰性强,常用花腔。*和声:中世纪和声观念尚未成熟;巴洛克时期功能和声体系确立,和声逻辑性强。*织体:中世纪以单声部格里高利圣咏为主,后期出现复调;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对位)达到高峰,同时主调音乐也发展。*力度:中世纪音乐力度变化不大;巴洛克音乐力度对比强烈,使用强弱标记(f,p)。*情感表达:中世纪音乐情感内敛、神圣;巴洛克音乐情感丰富、戏剧性强,追求“激情美”。*配器:中世纪无固定配器;巴洛克时期管弦乐队和歌剧等固定乐队形式出现并发展。2.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音乐创作上的特点:*音乐与戏剧的高度融合:音乐紧密服务于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旋律生动活泼,富于戏剧性。*旋律优美流畅:咏叹调旋律优美动听,宣叙调生动自然,重唱、合唱部分充满活力。*和声语言清晰:运用清晰的功能和声,音响和谐悦耳。*配器色彩丰富:善于运用不同乐器组合,色彩鲜明,表现力强。*复调技巧纯熟:在重唱、合唱等段落中,运用复调手法,音响丰富,相互呼应。*符合古典主义规范:音乐结构严谨,形式完美,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3.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在情感表达和创作手法上与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不同:*情感表达:浪漫主义音乐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追求强烈的、主观的、个性化的情感表达,题材广泛,包括爱情、自然、民族、宗教等。古典主义音乐则相对理性、客观,情感表达较为克制、典雅。*创作手法:*旋律:浪漫主义旋律更加自由、悠长、抒情,常带有即兴色彩;古典主义旋律规整、清晰,结构感强。*和声:浪漫主义和声更丰富、自由,常用不协和和弦、远关系转调等手法,色彩感强;古典主义和声逻辑性强,功能明确。*节奏与节拍:浪漫主义节奏更灵活、自由,常有速度和节拍的变化;古典主义节奏规整、稳定。*配器:浪漫主义配器色彩丰富,音响更宏大、饱满,强调乐器的个性音色;古典主义配器相对简洁、均衡。*曲式:浪漫主义在古典主义曲式基础上进行扩展、变形和创新,有时打破传统曲式结构,追求更大的表现力。*民族主义: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主义思潮兴起,许多作曲家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使用民族音调、调式和节奏。五、论述题(以下为一个示例方向,考生可自行选择其他方向并结合具体例子展开)以贝多芬交响曲为例,论述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演变。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桥梁,其作品体现了从古典主义规范向浪漫主义情感和表现力的演变。在早期交响曲(如第三、第四交响曲)中,贝多芬仍然遵循古典主义奏鸣曲式等曲式结构,旋律清晰、逻辑严谨,情感表达相对克制、典雅,与海顿、莫扎特等古典主义大师一脉相承。例如,第三交响曲《英雄》虽然标题已带有英雄气概,但其基本结构仍较规整。然而,在贝多芬中后期交响曲(如第五、第六《田园》、第七、第九交响曲)中,音乐风格发生了显著变化,展现出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1.情感表达的深化与强烈化:贝多芬将个人情感、经历和哲思融入音乐,情感表达更为深刻、强烈、富有戏剧性。第五交响曲《命运》开篇的“命运敲门”动机,以及第九交响曲末乐章《欢乐颂》所表达的宏大的人类博爱主题,都体现了情感的极致抒发,这超越了古典主义相对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2.旋律与节奏的自由化:旋律更加悠长、自由,富于歌唱性,节奏更加灵活多变,常出现速度和节拍的突然变化,以适应强烈的情感波动。例如,第六交响曲《田园》模仿自然音响,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更为频繁自由。3.和声与配器的丰富性与色彩感:和声语言更加丰富,运用了更多不协和和弦、远关系转调,增加了音乐的色彩感和紧张度。配器更加宏大、饱满,注重乐器的个性音色和对比效果,音响效果更具冲击力。第九交响曲末乐章加入人声合唱和独唱,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极大地扩展了交响乐的表现力。4.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