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8∕T 35-2024 活禽生产管理规范_第1页
DB4408∕T 35-2024 活禽生产管理规范_第2页
DB4408∕T 35-2024 活禽生产管理规范_第3页
DB4408∕T 35-2024 活禽生产管理规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30

CCSB43

4408

湛江市地方标准

DB4408/T35—2024

活禽生产管理规范

Productionmanagementspecificationoflivepoultry

2024-01-08发布2024-02-07实施

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8/T3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湛江海关技术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湛江海关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艳辉、张娜、李家侨、郑羽茜、杨金金、李红权、卢乃会。

I

DB4408/T35—2024

活禽生产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活禽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场区环境、雏禽来源、人员管理、养殖管理以及

记录及文件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鸡、鸭、鹅规模化活禽养殖场的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2843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兽医卫生规范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活禽livepoultry

指人工饲养可供人类食肉用的鸡、鸭、鹅。

3.2

全进全出all-in,alloutsystem

同一禽场或同一禽舍在同一时间段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禽,养成后在同一时间统一运出。

3.3

净道non-pollutionpassage

供人员进出、活禽周转、运送饲料和物资等的通道。

3.4

脏道pollutionpassage

禽排泄物、病死禽、垫料、兽药和疫苗废弃物等运输通道。

3.5

1

DB4408/T35—2024

禽场废弃物avianfarmwaste

禽排泄物、病死禽、污水和垫料等。

4场区环境

4.1选址

4.1.1养殖场选址避开风景区、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地势要求

排水良好、采光充足、隔离条件好。

4.1.2养殖场与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诊疗场所

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

4.1.3养殖场运输线路应避开可能导致禽感染疫病的地区。

4.1.4根据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的不同,除满足上述条件外,选址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

势。

4.2养殖场布局

4.2.1养殖场生产能力与面积相适应,应设场区大门,生产区与生活区、办公区分离,标识清楚。生

产区设禽舍、消毒通道、更衣室、饲料库、兽医室以及死禽、粪便污水及废弃物处理设施等。鹅、鸭等

水禽若采用地面平养的方式养殖,除禽舍外,还应设陆上运动场、水上运动场,这三部分面积的比例一

般为1∶(1.5~2)∶(1.5~2)。在每部分的连接处均需用围栏围成一个独立体系,避免混杂。

4.2.2场区周围建有围墙等隔离设施,场区主干道应适于车辆通行,路面平整、易冲洗、无积水,排

水方向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

4.3基础设施

4.3.1养殖场应设有动物运输车辆和工具清洗、消毒的专门区域及相关设施。

4.3.2场区排水系统通畅。

4.3.3养殖场应分设净道和脏道,生产区入口及其他关键位置应设有标识或警示牌。

4.3.4禽舍地面应防滑、坚固、不渗水、不积水、无裂缝,易于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

4.3.5禽舍内应设有通风设施、温控设施、照明设施、供水系统、防虫、防鸟、防鼠等设备及相应的

清洗消毒设施。

4.3.6生产区内走地禽的饲养应设置防护栏和防护篷。

4.3.7生产区内的设备、工具和容器,应采用无毒、无气味、不吸水、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

坚固的材料制作,其结构应易于拆洗。容器应有明显的标识或区别。

4.3.8企业应备有供水网络图,供水能力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生产用水应符合NY5027的规定。

5雏禽来源

5.1雏禽进场前做好禽舍内消毒及所需设备、用品的准备工作。

5.2雏禽应来源于持有有效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禽场,并有检疫合格证明,

能进行追溯。

5.3运输工具使用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运输过程应符合NY/T2843的要求。

5.4不得从禽病疫区引进雏禽。

5.5按照全进全出原则,同一禽舍应进同一种禽场同一批次的雏禽。

2

DB4408/T35—2024

6人员管理

6.1养殖场配备与其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执业兽医师或兽医技术人员。

6.2养殖场内工作人员每年应进行1次健康检查,体检合格方可上岗,并建立人员档案。

6.3应对全体职工进行生物安全及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理解掌握质量管理的要求、岗

位要求及相关工作技能。

6.4工作人员进生产区应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工作服定期清洗和消毒,不得将与生产无关

的物品带入生产区。

6.5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养殖场,如确有必要进入场区,应消毒后方可进入,并登记。

7养殖管理

7.1饲养方式

可地面平养、网上平养或笼养,地面平养需铺垫料。养殖过程中应尽量保证禽群的动物福利,如为

禽群提供一个有利于健康生长的环境、合理的密度、良好的空气、清洁充足的饮水以及全价饲料等。

7.2温度、湿度与通风

禽舍内温度、湿度应满足不同禽种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密闭式禽舍进风口大小应可调节,在进风

口处应安装导风板,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向禽体导致应激,禽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要求。

7.3光照

应根据家禽品种和饲养方式制定科学的光照计划并实施。开放式禽舍以自然光照为主,密闭式禽舍

以人工光照为主,光照时间的增减应逐渐进行,每次增减最多不应超过1h,光照强度不超过10lux,以

禽群能看见采食为原则。灯泡和灯罩应每周擦拭1次,及时更换损坏的灯泡。

7.4饲养密度

依据饲养品种、阶段和方式等确定饲养密度,不同生长阶段根据饲养禽大小、强弱、采食等情况合

理分群,及时淘汰发育不良和瘦弱个体。

7.5饲喂和饮水

雏禽开食应在雏禽群有50%以上表现啄食行为时进行,出壳后24小时内开食为宜,最长不得超过36h,

开食前应先饮水,育雏期和生长期饲喂均采用自由采食和饮水,饮水质量应符合NY5027的规定。

7.6饲料及添加剂管理

饲料和添加剂的采购应通过正规渠道,品质符合NY5032的要求。堆放饲料和添加剂的仓库应保证

通风良好,并做好防虫、防鼠、防潮、防霉工作。

7.7疫病监测

7.7.1定期对禽群进行健康检测,对环境条件、管理制度进行兽医生物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饲

养管理制度和免疫预防措施。

7.7.2每6周~7周对禽流感、新城疫等对禽威胁较大的传染病进行1次免疫抗体水平监测。

7.8免疫接种

3

DB4408/T35—2024

7.8.1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禽群的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实施。

7.8.2超过免疫保护期或免疫效果不好的禽及时补充免疫。

7.8.3建立免疫档案,记录免疫的疫苗种类、产地、生产厂家、有效期、产品批号、接种日期、接种

用量等,存档备查。

7.8.4免疫接种剂量应准确,接种方法应科学,应保证每只禽接受足量的疫苗,不得使用过期、变质

的疫苗。

7.8.5疫苗采购、保管应符合NY/T5030的要求。

7.9重大疫病应急

7.9.1制定重大疫病应急预案,发现一类传染病或疑似一类传染病时,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7.9.2迅速封锁疫区,对感染禽及疑似感染禽进行隔离。

7.10工作检查及鼠害蚊虫防治

7.10.1检查工作时要遵守先小日龄禽、再大日龄禽,先无病禽群、后有病禽群的原则,工作人员禁止

串舍。

7.10.2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灭鼠、灭蚊等工作,防止疾病传播。所用鼠药和杀虫剂避免接触到饮

水、饲料和禽体。

7.11废弃物及病、死禽处理

7.11.1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料的处理和排放应符合GB18596的要求。

7.11.2病、死禽由技术员依照相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需要剖检时应在兽医室内的动物解剖室进行。

7.12产品检疫

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开展相关安全风险监控项目检测和疫情监测,活禽出栏前按规定进行产地检疫,

持有检疫合格证明方可上市。

7.13出栏

按照全进全出原则,活禽养成后同一禽舍的禽统一出栏,出栏后对用具(如开食盘、饮水器等)、

禽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空舍1周~2周,进雏前进行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

7.14运输

运输工具应利于活禽防护、消毒,并防止排泄物漏洒。工具运输前需进行清洗和消毒。

7.15场区消毒

7.15.1专人负责大门口周围、生活区及进场物资的消毒工作。定期配制并更换消毒水。

7.15.2运输动物及投入品的车辆进入生产区时,应在场区入口外进行全面清洁及消毒后,经入口消毒

池缓慢驶入。应保持消毒池内的消毒液持续有效。

7.15.3每天打扫禽舍卫生,保持地面和笼具、水槽等设施设备清洁。定期对禽舍进行带禽喷雾消毒及

料槽、水槽等饲喂用具消毒,疫病多发季节适当加大消毒频率。

7.15.4保持场内道路和禽舍周边环境清洁,道路及禽舍周围至少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