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月光曲》第2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_第1页
23《月光曲》第2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_第2页
23《月光曲》第2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_第3页
23《月光曲》第2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_第4页
23《月光曲》第2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月光曲》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精品|语文学科

23、《月光曲》第二课时分层练习(含答案)

新课标核心素养

1.人文素养: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的教育。

2.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幽()

恬静()

照耀()

陶醉()

苏醒()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

"在文中画出实际事物,用“~~”画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______

__

(2)______

__

(3)______

__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你还了解到贝多芬的什么故事?和大家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幽静安静照射沉醉醒悟

二、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恬静波涛汹涌

2.③

3.略

4.(1)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2)月亮升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3)海面波涛汹涌

5.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再一次听入神了,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三、略

()

23.月光曲

第二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

1.师生对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话。

新课导入

2.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不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即兴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

3.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层。

①盲姑娘作为穷苦大众中的一员,家庭贫困,这让贝多芬心生同情;②贝多芬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③贝多芬被穷鞋匠兄妹俩之间的手足情深感动了。

思考: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推门而入为陌生的盲姑娘弹奏曲子呢?联系相关资料及上文内容说一说。

品读课文

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知音,产生了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于是决定再给盲姑娘弹一首曲子。

思考: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呢?

阅读第9自然段,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了海上明月升起的哪几幅奇丽的画面?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根据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确排序。

3

1

2

第一幅: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来,海面上洒满了银光。此时音乐悠扬舒缓。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转折。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月光曲》

随着音乐读课文:

1.自己读。

2.齐读。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思考:怎样理解“她仿佛也看到了"?

这是皮鞋匠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边。这实际上是皮鞋匠的联想,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这些景象的,但她懂音乐,能感受到贝多芬弹奏的内容。

“陶醉”“醒过神来"体现了乐曲的美

妙,贝多芬琴艺的高超,音乐的魅力无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想象一下,贝多芬飞奔回客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从“飞奔”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贝多芬想记录曲子的急切心情。

学习了这个美妙的传说,我们知道了贝多芬对劳苦大众的感情是很深的。课文本身写的是关于《月光曲》创作的传说,其实这个传说本身也是一首动人的《月光曲》。

课堂小结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清]袁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

拓展一

有关“月"的古诗

拓展延伸

贝多芬的名言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

拓展二

拓展延伸

音乐家贝多芬pǔxiě(

)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一天夜晚,他在láiyīn(

)河边散步,听到茅屋里有琴声传来,推开门走了进去,正在按动qínjiàn(

)的是一位mánɡɡūniɑnɡ(

)。

谱写

莱茵

琴键

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

盲姑娘

随堂练习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为(

)弹琴,并即兴创作出(

)的传奇故事。既表现了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

),也表现了他卓越的(

)。

A.《月光曲》

B.同情和关爱

C.皮鞋匠兄妹俩

D.音乐才华

C

A

B

D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这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思念故乡的深情?

三、课外阅读。

1.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继续搜集贝多芬的其他作品并欣赏。

3.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课后作业/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精品|语文学科

23、《月光曲》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学期秋季

课题23、月光曲

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学校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3.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课前学习任务

1.回顾《月光曲》的创作过程。2.熟读第9自然段。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兄妹俩听《月光曲》后联想和想象的内容,并完成学习单。1.默读文中第9自然段。2.提取相关信息。3.填写表格。皮鞋匠联想和想象

画图音乐

【学习任务二】背诵第9自然段。小妙招:1.看图或听音乐想象画面背诵。2.借助文中关键词语背诵。【学习任务三】听《月光》并想象画面。

推荐的学习资源

听自己喜爱的音乐,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剪羊毛》《送别》等。

()

版权声明

(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_____________、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精品|语文学科

23、《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23、月光曲单元七学科语文年级六

学习目标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2.总结课文、练习。

重点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

难点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师生对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话。2.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不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即兴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3.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层。【设计意图:从上节课学的内容导入新课,做好衔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学生急于了解后来发生的事情,所以能够精力集中的学习后半部分的课文。】

二、品读课文1.思考: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推门而入为陌生的盲姑娘弹奏曲子呢?联系相关资料及上文内容说一说。学生思考、讨论、汇报。生汇报1:盲姑娘作为穷苦大众中的一员,家庭贫困,这让贝多芬心生同情;生汇报2:贝多芬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生汇报2:贝多芬被穷鞋匠兄妹俩之间的手足情深感动了。2.思考: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呢?学生思考、讨论、汇报。生: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知音,产生了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于是决定再给盲姑娘弹一首曲子。3.阅读第9自然段,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了海上明月升起的哪几幅奇丽的画面?(原文)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①根据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确排序。②教师对奇丽的画面进行生动的描述。4.随着音乐读课文。5.(原文)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思考:怎样理解“她仿佛也看到了”?这是皮鞋匠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边。这实际上是皮鞋匠的联想,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这些景象的,但她懂音乐,能感受到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学生思考、讨论、汇报。生:这是皮鞋匠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边。这实际上是皮鞋匠的联想,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这些景象的,但她懂音乐,能感受到贝多芬弹奏的内容。6.(原文)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教师:“陶醉"醒过神来”体现了什么?生:“陶醉"醒过神来”体现了乐曲的美妙,贝多芬琴艺的高超,音乐的魅力无穷。教师:想象一下,贝多芬飞奔回客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从“飞奔"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贝多芬想记录曲子的急切心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过程,使学生深入地感悟艺术带来的美好感受,激发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把语言文字和艺术之美结合起来,提高了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三、课堂小结【出示课件】

四、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五、随堂练习【出示课件】

六、课后作业【出示课件】1.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