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性测试报告编写规范及示例_第1页
产品特性测试报告编写规范及示例_第2页
产品特性测试报告编写规范及示例_第3页
产品特性测试报告编写规范及示例_第4页
产品特性测试报告编写规范及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特性测试报告编写规范及示例一、引言产品特性测试报告是验证产品功能、功能、兼容性等特性是否满足需求的重要文档,为产品上线、迭代优化及质量追溯提供依据。本规范旨在统一测试报告的编写标准,保证内容完整、数据准确、逻辑清晰,帮助测试团队、产品团队及开发团队高效沟通协作。二、适用范围与典型应用场景(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各类产品(包括软件、硬件、软硬件结合产品)的特性测试报告编写,涵盖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测试、易用性测试等不同测试类型的报告输出。(二)典型应用场景需求评审阶段:作为测试目标与范围的明确依据,辅助产品经理与开发团队对需求达成共识。测试执行阶段: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跟踪缺陷状态,保证测试覆盖完整。上线前决策:提供产品特性是否达标的客观结论,支撑产品是否上线的决策。迭代优化阶段:分析测试数据与缺陷趋势,为产品版本迭代提供改进方向。质量追溯:作为产品质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便于后续问题复盘与责任追溯。三、测试报告编写流程与操作步骤(一)准备阶段:明确测试目标与依据梳理测试需求产品经理提供《产品需求文档(PRD)》《原型图》等需求资料,测试团队需逐条确认待测试特性的具体要求(如功能逻辑、功能指标、兼容范围等)。示例:若测试“用户登录”特性,需明确支持的登录方式(手机号/邮箱/第三方)、密码加密规则、登录失败提示语、并发登录限制等。制定测试策略根据需求优先级与风险等级,确定测试类型(功能/功能/兼容性等)、测试环境(硬件配置、软件版本、网络环境)、测试数据(正常数据、异常数据、边界数据)及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边界值、场景法等)。收集测试依据整理测试过程中参考的文档,包括需求文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行业标准(如GB/T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等,保证测试过程有据可依。(二)执行阶段: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执行测试用例严格按照测试用例步骤执行测试,每条用例需记录“执行状态”(通过/失败/阻塞)、“实际结果”及“缺陷编号”(若失败)。示例:测试用例“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输入正确手机号与密码”,若实际结果为“登录成功,跳转至个人主页”,则状态为“通过”;若提示“密码错误”但预期为“登录成功”,则状态为“失败”,需关联缺陷编号。记录缺陷信息对测试中发觉的缺陷,按《缺陷管理规范》填写缺陷单,内容包括:缺陷标题、所属模块、严重级别(致命/严重/一般/轻微)、优先级(高/中/低)、前置条件、复现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附件(截图/日志/录屏)等。示例:缺陷标题为“用户登录-输入错误密码5次后未触发账号锁定”,严重级别为“严重”(涉及账户安全),复现步骤需详细描述操作过程(如“输入错误密码1次→登录→提示密码错误;重复至第5次→仍可登录”)。收集测试数据量化测试结果,包括:测试用例总数、通过数、失败数、阻塞数、通过率;缺陷按模块、严重级别、优先级的分布情况;功能测试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占用率等数据。(三)编写阶段:整合内容并撰写报告填写报告基本信息按模板要求填写报告编号、项目名称、产品版本、测试周期、测试人员()、审核人员()、报告日期等基础信息,保证唯一性与可追溯性。描述测试环境与范围测试环境:详细说明硬件环境(如服务器型号、CPU、内存、操作系统版本)、软件环境(如数据库版本、中间件、依赖服务版本)、网络环境(如局域网/广域网、带宽限制)。测试范围:明确本次测试包含的特性列表(如“用户管理模块:注册、登录、信息修改”)及不包含的特性(如“第三方登录接口暂未测试”)。汇总测试结果用表格展示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示例见表1),统计通过率、失败原因分析(如“功能逻辑缺陷占60%,环境问题占20%”)。按严重级别统计缺陷数量(示例见表2),分析缺陷集中模块(如“支付模块缺陷占比最高,需重点关注”)。编写结论与建议测试结论:基于测试结果,明确产品特性是否达标(如“本次测试的5个核心特性均满足需求,达到上线标准”或“部分特性存在缺陷,需修复后重新测试”)。改进建议:针对测试中发觉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如“建议优化登录接口的并发处理能力,避免高负载下响应超时”“产品需求中需补充异常场景的详细说明”)。(四)审核与归档阶段内部审核测试人员完成报告初稿后,需进行自检(检查数据准确性、逻辑一致性、格式规范性),然后提交给测试负责人(*)审核,重点审核测试结论的客观性、缺陷分析的全面性及建议的可行性。跨部门评审根据需要组织产品、开发团队进行评审,确认测试结果与需求的一致性,缺陷修复方案的可行性,并记录评审意见(如“开发团队确认支付模块缺陷将在下个版本修复”)。报告归档审核通过后的报告需按公司文档管理规范进行归档,存储路径(如“服务器/项目文档/测试报告/2024年/”),同时备份至指定系统(如Confluence、禅道),保证查阅权限与安全性。四、测试报告模板结构与填写说明(一)模板结构模块包含内容报告基本信息报告编号、项目名称、产品版本、测试周期、测试人员、审核人员、报告日期测试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网络环境测试范围包含特性列表、不包含特性列表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用例编号、特性名称、用例标题、执行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状态、缺陷编号缺陷统计与分析按严重级别统计(致命/严重/一般/轻微)、按模块分布、缺陷原因分析测试结论与建议测试结论(达标/不达标)、具体改进建议、后续测试计划(如需回归测试)附件测试用例集、缺陷清单、测试数据记录表、截图/日志等(二)填写说明与示例1.报告基本信息字段填写说明示例报告编号格式:项目简称-版本号-测试阶段-流水号CRM-V2.1-功能测试-001测试周期起止日期2024-03-01至2024-03-10测试人员填写实际测试人姓名,用*代替*2.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示例)用例编号特性名称用例标题执行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状态缺陷编号TC-LOGIN-001用户登录手机号+密码登录-正常场景1.打开登录页;2.输入正确手机号;3.输入正确密码;4.登录登录成功,跳转至个人主页登录成功,跳转至个人主页通过-TC-LOGIN-002用户登录手机号+密码登录-错误密码1.打开登录页;2.输入正确手机号;3.输入错误密码;4.登录提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提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通过-TC-PAY-001在线支付订单支付-余额不足场景1.创建订单;2.选择余额支付;3.输入支付密码;4.确认支付提示“余额不足,请更换支付方式”提示“支付失败,请重试”失败DEF-0053.缺陷统计与分析(示例)严重级别数量占比主要模块致命00%-严重220%支付模块、订单模块一般660%用户登录、商品搜索轻微220%个人中心(UI显示问题)合计10100%-4.测试结论与建议测试结论:本次测试覆盖产品核心特性(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订单支付、个人中心)共45个测试用例,通过率88.9%(40/45),发觉缺陷10个,其中严重级别缺陷2个(支付模块余额不足提示错误、订单模块状态更新延迟)。经修复后回归测试,核心功能已满足需求,建议产品V2.1版本在修复支付模块缺陷后可上线发布。改进建议:开发团队:优化支付接口的异常处理逻辑,保证余额不足时返回明确提示;修复订单模块状态更新的延迟问题。产品团队:在需求文档中补充支付场景的异常处理说明(如网络中断、重复支付等情况)。五、编写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一)保证数据准确性与客观性测试结果需基于实际执行情况记录,避免主观臆断或夸大/缩小问题。例如“响应时间较快”应量化为“平均响应时间800ms,满足≤1s的指标要求”。缺陷描述需包含复现步骤,保证开发团队可准确复现问题,避免模糊表述(如“登录有问题”)。(二)保持内容完整性与逻辑性报告需包含模板规定的所有模块,无遗漏关键信息(如测试环境、测试范围)。结论与建议需基于测试数据推导,逻辑清晰。例如若通过率低于80%,需说明主要原因(如用例设计覆盖不全、缺陷未修复),并给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三)注重可读性与可追溯性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专业术语堆砌(若需使用术语,需在附件中说明)。关键信息(如报告编号、缺陷编号)需唯一,便于后续查询与追溯;附件中的测试用例、缺陷清单需与报告内容关联一致。(四)及时性与动态更新测试报告需在测试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