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探究_第1页
中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探究_第2页
中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探究_第3页
中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探究_第4页
中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中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探究

摘要保单所有人在自己持有的保单到期之前,将保单的受益权出售给其他人,从而获得自己对现金的需求就是保单贴现。中国目前还没有成型的保单贴现业务,国内的保单所有人一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将保单“变现”:将保单抵押向保险公司或者银行提出贷款要求和直接向保险公司退保。这两种“变现”方式,尤其是退保,对保单的现金价值有着较大的损失,对保单所有人来说,并不划算。再加上自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空巢老人增多,社会养老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中国重疾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在2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重大疾病的高昂治疗费以及金融市场对新型投资手段的需求都在推动着中国保单贴现业务的开展。本论文通过从中国的老龄化、重疾患病率的升高以及投资市场的内在需求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对保单贴现业务的需求。关键词:保单贴现;人口老龄化;重疾险,金融投资

AbstractViaticalSettlementreferstomeetthedemandforcashofthepolicyholdersbysellingtheirpolicybeneficiarytootherpeoplebeforethepolicyholdingexpires.Atpresent,thereisnoestablishedviaticalsettlementbusinessinChina.Domesticpolicyholders"realize"theirpoliciesmainlythroughtwoways:mortgagetheirpolicytoinsurancecompaniesorbankforloanorsurrendertoinsurancecompanies.Butthesetwokindsofmethods,especiallysurrender,havebiggerlosstothecashvalueofthepolicy.Inaddition,sinceChinaenteredtheagingsociety,theelderlypopulationhasincreasedyearbyyear,thenumberofemptynestshasincreasedandthepressureonsocialprovisionhasincreased.Becauseof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environmentaldegradation,theprevalenceofseriousdiseasesinChinahasincreasedyearbyyear,andithasgraduallyincreasedinpeopleover45yearsofage.DemandisdrivingthedevelopmentofChina'spolicydiscountingbusiness.ThispaperanalyzesChina'sdemandforpolicydiscountbusinessfromtheaspectsofaginginourcountry,increasingprevalenceofseverediseases,andtheinherentneedsoftheinvestmentmarket.Keywords:ViaticalSettlement;Agingofpopulation;Criticalillnessinsurance;financialinvestment目录目录 51.绪论 61.1研究背景 61.2研究意义 62.文献综述 62.1国外研究现状 72.2国内研究现状 73.保单贴现 83.1什么是保单贴现 83.2保单贴现的运作方式 83.3保单贷款与保单贴现 114.中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 114.1人口老龄化 124.2重大疾病的威胁 134.3保单贴现地下市场 154.4寿险市场的内在需求 164.5投资市场的需求 175.我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法律分析 185.1保险利益 185.2保单转让 196.结论 19参考文献 20绪论研究背景保单贴现业务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早是出现在1980年左右的美国,那个时候,美国艾滋病泛滥,艾滋病患者缺乏资金治疗。于是出现了一些人以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治疗基金为条件向艾滋病患者收购他们的人人寿保单。到后来越来越多的重疾患者、失业人员或者老年人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而选择将保单贴现。保单贴现业务也凭借其收益高、风险小的特点成为欧美众多投资人喜爱的投资手段,但保单贴现业务在中国却还是一片空白。然而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以及重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无一不在说明中国需要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研究意义国内现在很少有关于保单贴现相关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补充了一下中国在保单贴现业务方面的研究。其次,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以及由于历史政策遗留问题,使得80、90后这一代养老压力大,保单贴现业务的研究和未来开展可以缓解中国的养老压力。再有,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人们重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提升,高昂的治疗费用使人们陷入财务困境,保单贴现业务的开展有助于人们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另外,保单贴现业务早已在中国广东、香港等地区地下开展,早日规范化也是形式所趋。除此之外,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理财观念的普及,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储蓄,对新型的投资方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保单贴现与金融市场的相关性极低,风险低,收益高,是一种符合人们偏好的投资方式。文献综述国外研究现状Wolk,GloriaGrening(1997)向投资人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注意价格的合理性和保险费索赔程序以及购买的折扣政策,同时解释了保单贴现销售的状态,分析了整个保单贴现市场的变化。Giacalone(2001)从供求的角度分析了政治折扣对市场的不同限制。包括消费者和投资人可能面临的有争议的问题以及法律限制等都进行了格外详细的分析。EmmanuelModu(2009)详细描述更新贴现业务证券化的方法和程序。他强调,更新资本市场上的保险单可以产生客观优势,也可以使某些机构希望以折扣价证券化保险单。他还用结构图的形式描述了贴现业务证券化过程中各方的参与情况。并且将贝氏评级引入到了保单贴现的证券化过程当中。国内研究现状由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较为落后,中国目前还未正式开展保单贴现业务,所以中国国内对保单贴现的研究比较少。姚新超、阎彬(2005)、陈亮(2005)对美国的保单贴现市场有着较为完整的描述。建议在中国的存款利率较低且潜在的市场需求较高时引导并逐步促进保单贴现市场的构建。由保险公司担任贴现公司的角色进行交易。陈凯(2008)分析了中国开展寿险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从重大疾病的提前给付、养老费用的提前支取和保单价值损失的规避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开展寿险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又从利率的波动、寿险业的内在需求和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可能性。洪春常(2009)对在中国现有法制下引进贴现业务的可能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中国现在的《保险法》还没有对保单贴现者得利益和保单贴现受益权转让方面有相关阻碍。保单贴现什么是保单贴现保单贴现,用较书面的方式来讲,这意味着,保单所有人可以通过在保单所有人到期之前将合同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来获得现金。纵观它的发展史,这一业务最早是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伦敦的,当时部分英国伦敦的老年人为了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晚年生活,通过在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后出卖自己的人寿保单的受益权获取现金。而现代意义上的保单贴现则起源于1980年左右的美国。当时的美国艾滋病泛滥,被诊断为艾滋病的病人通常只有不足两年的寿命,而面对高昂的医疗费又手足无措,于是逐渐出现一批人以向艾滋病人提供现金,满足治疗花费为条件,获得他们寿险保单的受益权,这也是保单贴现在最初被称为“归途安置”的原因,即给临终的病人送去关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艾滋病存活率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使得许多基于被保险人预期寿命而对保单贴现的公司遭遇了大量的死亡不确定性风险,加上保单贴现市场欺诈现象的出现和蔓延,保单贴现市场开始逐渐萎靡。出于金融市场内部对新型投资方式的需求,贴现公司逐渐把保单贴现资格扩大到其他慢性病患者和身体受损的老年人,再加上美国官方出台的一系列针对保单贴现的监管措施和法律条规,这一业务又再度活跃起来。2001年11月左右,随着保单贴现业务的发展和投资市场对保单贴现的需求,为了促进贴现业务的发展,逐渐减少了对贴现的范围限制,贴现业务逐渐包括健康的老年人。拥有人寿保险单的老年人可以通过提前签订贴现合同获得一笔高于保单现金价值的现金,从而增加他们在晚年的幸福。。保单贴现的运作方式保单贴现的一般操作流程保单贴现的操作流程主要涉及三个团体:卖方、买方以及其他参与者(如律师、医疗机构等)。卖方:即保单所有人,保单所有人是保险合同中对保单有权利进行相关转让或出售的人,出售或转让的保单既包括个人保单又包括团体保单(一般情况下,人身险合同的保单所有人和受益人是同一人,但当不是同一人时,由具有保单所有权的保单所有人进行保单贴现交易)。保单所有人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办理保单贴现业务,一种是自己直接与保单贴现公司进行商谈,另一种则是通过委托保单贴现经纪人进行保单的出售。买方:保单贴现公司保单贴现公司一般是作为交易中枢,购买保单并且评估保单所有人的贴现资格,最终卖给投资人赚取差价或者仅仅充当中间商,赚取佣金费。在整个保单贴现过程中主要是将保单所有人和投资人联系起来。可以说是连接保单所有人和投资人的桥梁,是整个保单贴现交易过程中的枢纽。投资人在保单贴现交易中,保单贴现公司通常只是起到中介的作用,很少自己持有报道直至被保险人死亡。因此,投资人通常才是保单贴现的最终买方。最初的投资人都是个体,随着保单贴现业务的逐渐普及,逐渐出现了许多投资机构。与个体投资人相比,投资机构使得交易更具有规模效益,降低了保单贴现的交易成本。又因为投资机构更具有专业性,会在投资前进行大量的调研从而把控交易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交易过程让那个中欺诈的发生,其他参与方:律师(起草保单贴现合同,保障双方的相关权益等)、代理人(帮助贴现公司寻找潜在交易对象)、医疗评定机构(对保单所有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保单贴现经纪人(代表保单持有者,为其寻找感兴趣的保单贴现公司)。保单贴现的主要运作流程如下图1所示:图1:保单贴现运作流程保单所有人通过委托经纪商(即保单经纪人)寻找有意向的贴现公司,用高于保单现金价值但是低于保险金的价格,将自己的人寿保单受益权转让给保单贴现公司。在这期间,会通过律师起草相关协议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也会委托医疗机构对保单所有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出评估,因为保险金的赔付是以保单所有人的死亡为给付条件的。在保单受益权转让给贴现公司后,少数贴现公司会保留保单直至收到保险金,大部分的贴现公司会将保单转让给金融市场中有投资意愿的投资人来赚取差价,也有部分贴现公司会代替经纪商的职能,充当保单所有人和投资人之间的中间商,负责双方的联络和交易,从而收取佣金。贴现业务证券化因为保单贴现交易有着流动性不足和保单贴现人的死亡时间不确定等缺点,为了减少这些缺点而引起的各种风险,贴现市场逐渐发展出了更为复杂的交易架构——贴现业务证券化。贴现公司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向保单所有人购买保单,并依据和投资人签订的协议用定期给付利息或不定期给付本利和的方式,将投资收益分配给投资人,就是所谓的贴现业务证券化。贴现业务证券化与简单的保单贴现流程相比,是保单贴现公司(或保单贴现公司设立的特殊目的机构,即SPV,一般为信托机构)将贴现保单的受益权作为担保,用发行债券的方式向投资人募集资金的。在贴现业务证券化过程中,SPV是贴现的主要负责机构,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将投资人的利益与其他保单贴现参与机构的破产风险隔离开来,从而有利于贴现业务证券化的实现。3.3保单贷款与保单贴现保单贷款指的是保单所有人以自己持有的寿险保单的现金价值作为担保,然后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利率从保险公司获得贷款。而将人寿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作为银行贷款的抵押品,则是保单质押贷款。虽然保单贷款的利率一般低于保单质押贷款的利率,但是保单贷款的贷款金额也一般比银行质押贷款的金额要低。中国各大寿险公司都有开展保单贷款业务,但根据各公司自己的情况,保单贷款的金额会有些许差别,不过差别不大,最大额度一般都为保单现金价值的70%~80%左右。例如,中国的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保单贷款额度就是保单现金价值的70%左右,\o"保单贷"贷款的时间一般为180天,保单的贷款还款利率略高于银行贷款6个月的还款利率(6%)。如果贷款人在贷款期限到期之前没有还清贷款,则会从保单的保险金中扣除本金以及利息。保单贷款与保单贴现有着本质的区别。保单贷款是将持有的寿险保单作为抵押品,只要在贷款期限到期之前还清本金以及利息即可;而保单贴现则是保单受益权的转让,且是不可逆转的。保单贷款的贷款额度一般较低,仅为保单现金价值的一部分,而保单贴现所获得现金要高于保单现金价值,且不用偿还本金和利息。中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得到很大的提升,理财观念的盛行使得人们对新型投资方式的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自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又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遭到日益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患重大疾病的风险也不断增加,物价水平的上涨使得医疗花费也不断增加。严峻的现实和不断增加的需求皆在说明中国需要开展保单贴现业务。接下来,将从人口老龄化、重大疾病、保单贴现地下市场、寿险市场的内在需求以及投资市场的需求5个方面来讲述中国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4.1人口老龄化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对中国也不例外。表1: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表指标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年末总人口(亿人)13.4713.5413.6113.6813.7513.8313.9013.950-14岁人口(亿人)32.262.272.302.332.3515-64岁人口(亿人)10.0310.0410.0610.0510.0410.039.989.9465岁及以上人口(亿人)1.231.271.321.381.441.501.581.67总抚养比(%)34.4034.9035.3036.2037.0037.9039.2040.40少儿抚养比(%)22.1022.2022.2022.5022.6022.9023.4023.70老年抚养比(%)12.3012.7013.1013.7014.3015.0015.9016.8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表1显示,自从2000年开始,中国正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因为这一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达到7%,,并且自此之后,这一比重始终呈上升的趋势。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1.23亿人,占了全国总人口数量的9.12%比2010年增长了3.31%。到2018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1.67亿左右,占总人口数量的11%,是当今世界上老年人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总体来说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比较大,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老龄化进程超前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等特点。另外,中国老龄化还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困难老人数量多:身体处于半失能状态、空巢化现象中国不仅老年人口数量多,而且大部分老年人困难老人,不是身体存在部分缺陷,处于半失能状态就是空巢老人,自己独自居住,生活困难。2:未富先老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超前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生活水平还未达到发到国家的水平,老龄化进程就已经赶超了部分发达国家,可以说是典型的未富先老了。3: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421家庭结构普遍存在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这一代的中年人大多为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就需要负担四个老人一个小孩,家庭压力巨大。4: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11年的12.3%的占比增加到了2018年的16.8%。5:人口老龄化区域分布不均匀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较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相对较晚,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城市,例如上海,早在198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如青海、宁夏等西部省区则在2010年左右才进入老龄化社会。6:高龄化趋势明显按照国际惯例,一般将80岁及以上的老人称为“高龄”老年人。而据中国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2018年中国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达到了2972.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17.84%。虽然日本等国家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是因为与经济发展程度较匹配,因此社会养老压力并不大。而中国则因为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没有跟上来,社会养老压力大,单纯的家庭养老和政府社保不足以完全解决老龄化问题。举例来说,在四川农村地区,老年人每月的社保仅有100多,完全满足不了生活所需。“以房养老”型保险产品的推出也在侧面说明中国在养老方面急需变革。老年人可以将自己持有的寿险保单贴现,获取较为可观的资金安度晚年,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压力。4.2重大疾病的威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健康稳定的发展,医疗事业也有明显的进步,从下表可以看出中国卫生总费用历年不断增加。但是在医疗事业进步的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环境破坏使人们的身体素质水平明显下降,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不断增加,再加上城市化造成的人口流动、职业病、意外伤害的加剧,都使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表2数据显示,表2:中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统计中国主要年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统计(1998-2013)单位:‰指标名称年份1998200320082013慢性病患病率

按人数计算128.20123.30157.40245.20

按例数计算157.50151.10199.90330.70分性别慢性病患病率

男性141.60133.50177.30310.00

女性173.90169.00222.50350.50年龄别慢性病患病率

0-4岁13.406.306.40

5-14岁18.609.608.70

15-24岁25.8018.0020.2014.40

25-34岁72.5058.3051.3038.30

35-44岁142.20117.10121.70115.00

45-54岁232.20219.50259.50235.40

55-64岁386.50362.10419.90389.00

65岁及以上517.90538.80645.40539.90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卫生与健康统计年鉴近几年来中国居民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反而在不断上升,人数比例由1998年的128.2‰增长到了2013年的245.2‰。其中4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有着显著的上升,由1998年的517.9‰增长到了2008年的645.4‰,虽然2013年有着下降趋势,但仍然高于1998年和2003年。除此之外,女性患慢性病的概率普遍高于男性,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存在扩大的趋势,由1998年的32.3‰增加到了2013年的40.5‰.除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之外,重大疾病也仍然困扰着多数普通民众。据中国卫生统计局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治疗重大疾病的医疗花费一般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此外,中国历年来患者的住院费用、药费以及检查费也在不断增加,2010年的住院病人的人均医药费约为6193.3元,2016年就增长到了人均8604.7元,增长率约为38.92%;药品费用由2010年的人均2670.2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2977.5元;检查费由2010年的441.6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740.7元。其中,检查费的增长幅度最大,达到了67.73%。病人的治疗压力逐年增加。表3:中国历年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年份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元药费/元检查费/元占住院医药费%药费/元检查费/元20106193.902670.20441.6043.107.1020126980.402867.40533.9041.107.6020137442.302939.10590.2039.507.9020147832.302998.50640.6038.308.2020158268.103042.00697.2036.808.4020168604.702977.50740.7034.608.60数据来源: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虽然近年来。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断提升,但是对于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始终是杯水车薪。再加上,在患重大疾病的同时,很可能会因为治疗、陪护等失去经济来源,从而陷入财务困境。中国重疾险的购买率不高,并且保险公司在重疾险的赔付方面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因此很多人即使购买了重疾险,也可能因为不满足保单条款而得不到赔偿。患者将自己持有的寿险保单贴现可以获得一笔快速、可观的资金,从而缓解因患病引起的资金困难。4.3保单贴现地下市场虽然中国目前并未开展保单贴现业务,仅仅在着手准备上海保单贴现试点的建立,但是在远离上海千里之遥的广东、香港等地区,早已经有不少地下组织在暗暗开展保单贴现业务。新浪财经和搜狐等新闻网站均有相关报道,讲述在广东部分地区,由于大量的香港人来到广东以及福建等省份谋生和每年价值几乎上百亿的香港地下保单的销售,导致逐渐出现了一些由香港保险人士操作的非正式的保单贴现市场。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国外的许多保单贴现产品通过相关不法机构在国内进行销售,例如《全璟全球人寿保险精选基金》,其投资方向是以FOF模式投资于多只保单贴现基金,基金规模高达2000万美元。这些交易行为都是钻了中国相关法律方面的漏洞,交易并不受中国法律的保护。因此早日规范化保单贴现市场行为,保护相关者的权益,也是当前形势所需的。4.4寿险市场的内在需求图2:近十年中国人身保险费收入折线图从和保单贴现业务有着密切关系的人身保险业务来看,中国近十年来,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且增长幅度逐年递增,2016年的增加额度达到最大值58924357.06万元。此外,中国的人身保险密度和人身保险深度也呈不断增长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人身保险事业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GDP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也将变得越来越高。表4:中国人身保险费收入、保险密度、深度表年份人身险保费收入(亿元)GDP(亿)总人口数(亿)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元/人)20098261.47348517.7013.350.02619.07201010632.33412119.3013.410.03792.9220119721.43487940.2013.470.02721.52201210157.00538580.0013.540.0275098592963.2013.610.0280943643563.1013.680.02952.72201516287.55688858.2013.750.021184.88201622179.99746395.1013.830.031604.10201726743.20832035.9013.900.031923.86201827242.70919281.1013.950.031952.35数据来源:中国国家数据库又如前文中所述,中国寿险行业目前已经开通了保单贷款、生前给付等业务。但是保单贷款具有贷款期限短、金额较小等弊端,而生前给付则规定被保险人预期寿命低于6个月,才能被支付部分或者全部保险金,并且这一业务并没有被广泛推行。仅仅是部分公司为了展现公司的人文关怀精神而开办。这些条件的限制阻碍了保险人在需要资金时对资金的获取,因此多数人选择了退保。中国寿险行业的退保率目前来说是较高的,较高的退保率并不有利于寿险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为了更有利于寿险行业的发展,保单贴现业务的开展是必需的。相较于保单贷款和生前给付,保单贴现具有可获得资金数额较大,不必再缴纳保险费,对于预期寿命的限制条件没有那么严格等优点。4.5投资市场的需求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均GDP不断提升,再加上几年来理财观念的盛行,使得人们对理财投资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2019年中国居民的PCDI达到30733元,比2018年增长了8.9%,在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了5.8%,其中城镇居民的PCDI达到了42359元,比去年增长了7.9%。2019年全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28.%,相比于比2018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27.6%。图3:2015—2019年全国居民PCDI及其增长速度分析图PCDI的增长和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使得人们手中大的空闲资金越来越多,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就日渐增长。投资市场中的理财产品花样百出,而贴现业务则因为主要与人的存活寿命相关联,主要风险是死亡率,不受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与金融市场的相关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