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万花楼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玉林万花楼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玉林万花楼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玉林万花楼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玉林万花楼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林万花楼重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玉林万花楼原址重建工程,位于广西玉林市城西北州佩村豸堂岭北帝殿前。建筑形制参照南宋始建、清道光二十八年改建的三层八角砖木结构原型,按"修旧如旧"原则复原,同时结合现代文旅功能需求扩大规模。主体建筑高20米,采用传统八角形塔体设计,外立面覆佛山琉璃瓦,檐部装饰彩色花鸟浮雕,顶部安装朱红陶质葫芦宝顶。项目总用地面积3.7万平方米,包含地下两层(停车场及商业配套)、地上三层主体建筑,局部增设四层设备用房,配套建设古戏台、非遗展演区及数字文化馆等附属设施。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场地位于鬰林盆地边缘坡地,基岩为石灰岩与红黏土交互层,地下水位埋深2.3-5.8米。原建筑遗址保留南宋时期八角形夯土地基,经探测面积约58平方米,采用青砖、灰沙、竹炭复合防潮构造,需在保护古地基基础上进行加固处理。二、施工难点与关键技术(一)古地基保护与加固现状处理采用人工洛阳铲分层开挖(每层深度≤30cm),保留原地基青砖四方砖八角墙体结构,对酥碱砖体采用环氧树脂灌浆加固。基坑支护采用Φ600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桩长18-22米,嵌入中风化岩层≥2米。抗浮处理针对地下水位高问题,创新应用预应力岩石抗浮锚杆技术:在基底钻孔植入Φ32精轧螺纹钢锚杆,单根抗拔力≥300kN,锚杆间距1.5m×1.5m,呈梅花形布置。锚杆孔直径150mm,采用M30水泥浆灌注,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二)传统木构体系施工材料选择主体木构架选用进口菠萝格硬木,含水率控制在12%-15%,进场前需经碳化防腐处理。木材连接节点采用传统榫卯结构,关键部位增设隐蔽式不锈钢连接件,节点抗拔力需通过1.2倍设计荷载测试。斗拱制作安装按清式《工程做法则例》制作七踩斗拱,共需加工288攒。采用数控雕刻机预制构件,人工组装校正,斗拱总高1.2米,出挑长度0.8米,安装时使用全站仪三维定位,确保每攒斗拱中心线偏差≤2mm。(三)琉璃瓦屋面施工瓦件定制委托佛山传统窑口定制仿清式琉璃瓦,规格为1号筒瓦(长21cm×宽14cm)、板瓦(长28cm×宽22cm),颜色采用孔雀蓝底色配金黄釉边,瓦件吸水率≤3%,抗冻性经15次冻融循环无裂纹。铺设工艺采用"压七露三"传统铺设法,屋面坡度严格控制为26.5°(对应宋《营造法式》五举规制)。防水层采用三层做法:基层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厚2mm),中层铺油毡,面层用传统桐油灰泥卧瓦,瓦间用铜丝绑扎固定,沿屋脊每1.5米设置不锈钢避雷带隐蔽节点。(四)浮雕与壁画工程檐部浮雕采用GRC预制构件工艺,模具按原建筑遗存浮雕拓片翻制,构件内置Φ4钢筋网,安装时采用不锈钢干挂系统与主体结构连接,接缝处用聚合物砂浆填缝后进行传统髹漆贴金处理。内壁画绘制墙面基层处理采用"地仗"工艺:先抹两层麻刀灰(厚度分别为5mm、8mm),再刷桐油三遍。壁画颜料选用矿物颜料与植物胶混合剂,由敦煌研究院团队采用"重彩勾填法"绘制,绘制前需进行环境温湿度调控(温度18-22℃,湿度55%-65%)。三、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一)基础工程古地基加固对原地基进行地质雷达扫描,划分三个加固区域:核心区(古地基范围内)采用压力注浆(水泥浆水灰比1:0.8);过渡区(古地基外1.5米范围)采用高压旋喷桩(桩径600mm,间距1.2m);外围区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松散土层。新老基础连接采用植筋技术:在原地基青砖上钻孔植入Φ16螺纹钢,植入深度≥10d,采用结构胶锚固,节点处浇筑C30微膨胀混凝土过渡层。地下室结构地下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渗等级P8。底板厚度400mm,设置Φ1500集水井8个,采用"跳仓法"施工,分块面积≤400㎡,块间留800mm宽后浇带,60天后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浇筑。(二)主体结构施工木构架安装采用"先立后折"传统工艺:先安装八根金柱(截面尺寸600mm×600mm),校正垂直度(偏差≤1/1000柱高)后固定,再依次安装额枋、平板枋、斗拱及檩条。现代加固措施:在金柱内部设置Φ159钢套管,底部与钢筋混凝土承台锚固;枋材连接处增设钢板暗销,销孔深度≥1.5倍枋宽。砖石工程外墙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仿古青砖(规格240mm×115mm×53mm),灰缝宽度控制在8-10mm,采用"三顺一丁"组砌方式。内墙采用轻质隔墙板(容重≤8kN/m³),表面做仿砖涂料处理。(三)装饰与安装工程宝顶安装朱红陶质葫芦宝顶分三段预制(总高2米,直径1米),现场吊装采用25t汽车吊,吊点设置在宝顶1/3高度处,安装时用全站仪进行轴线定位,底座与钢结构支撑采用法兰盘连接,缝隙灌注环氧树脂密封。机电系统集成消防系统:采用隐蔽式喷淋头(装饰为传统莲花造型),火灾探测器伪装成斗拱构件,消防水管暗敷于木构架夹层,采用薄壁不锈钢管(DN25-DN100)。照明系统:檐部浮雕安装LED洗墙灯(色温3000K),内部采用仿宫灯造型灯具,智能控制系统与文旅演出系统联动。四、质量控制标准(一)材料验收要求木材:抗弯强度≥125MPa,弹性模量≥10GPa,经第三方检测含水率达标后方可进场。琉璃瓦:表面平整度误差≤1mm,色泽均匀度≥95%,每批次随机抽取3%进行抗折强度测试(≥20MPa)。古建砖:抗压强度≥15MPa,吸水率≤18%,表面不得有裂缝、缺棱掉角。(二)分项工程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木柱垂直度≤H/1000且≤15mm吊线坠+钢尺斗拱间距±5mm全站仪屋面坡度±1%设计值水准仪浮雕安装位置±3mm三维扫描仪(三)隐蔽工程验收古地基加固:注浆压力、锚杆抗拔力需留存检测报告,每50㎡留置一组试块。木构件连接:榫卯结合面需涂刷防虫药剂,隐蔽节点拍照存档,监理工程师旁站验收。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进行48小时闭水试验,渗漏点≤0.1处/100㎡。五、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高空作业防护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1.2m×1.2m,步距1.8m),铺设双层脚手板(下层为防滑钢板,上层为木脚手板),檐口外设置1.5m宽操作平台,配备防坠器(承载能力≥15kN)。文物保护措施古地基周边设置2米宽隔离带,配备恒温恒湿监测系统(精度±1℃/±5%RH),施工机械与遗址保持≥5米安全距离,夜间照明采用低照度LED泛光灯(≤30lux)。绿色施工施工现场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处理能力50m³/d),用于混凝土养护;木构件加工产生的木屑回收率≥90%,粉碎后作为文创材料再利用;噪声控制昼间≤70dB,夜间≤55dB,场界设置声屏障。六、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一)关键线路古地基处理(60天)→地下结构施工(120天)→主体木构架安装(90天)→屋面工程(60天)→装饰装修(150天)→设备安装调试(90天),总工期570天。(二)特殊季节施工雨季施工:基坑周边设置300mm×500mm排水沟,配备Φ150污水泵(扬程≥15m);木构件加工车间增设除湿机(除湿量≥20kg/h)。高温季节:琉璃瓦铺贴安排在每日16:00后施工,砂浆中掺加缓凝剂(掺量0.2%),现场设置遮阳棚(降温≥5℃)。七、技术创新应用GRC预制构件技术在露台及下沉广场护栏施工中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水泥预制构件,模具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构件强度达C40,重量较传统石雕减轻60%,安装效率提升3倍。数字建造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BIM),对斗拱、榫卯等复杂节点进行参数化设计,施工前进行4D进度模拟,关键工序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精度±2mm)进行质量核验。被动式节能设计外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