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墙壁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盾构隧道墙壁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盾构隧道墙壁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盾构隧道墙壁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盾构隧道墙壁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盾构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一)技术准备组织技术团队进行图纸会审,重点复核隧道衬砌结构尺寸、管片排版设计及防水构造细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管片生产、运输、拼装、注浆等关键工序的技术参数,针对穿越富水地层段制定特殊防水措施。建立BIM模型进行管片预拼装模拟,提前发现并解决管片错缝拼装可能出现的几何尺寸冲突问题。(二)资源配置根据隧道直径6.2m的设计参数,配置土压平衡盾构机1台,配备直径6.4m的复合式刀盘(刀具配置:中心滚刀18把、边缘刮刀24把)。组建专业施工班组,包括盾构司机2名、管片拼装工6名、注浆作业工4名、测量工程师3名,所有人员需通过2025年新版《盾构隧道施工安全培训考核标准》认证。(三)现场布置设置管片预制厂,配置全自动模具3套(精度误差≤0.5mm)、蒸汽养护系统及混凝土强度检测实验室。管片存放区采用15cm厚C20混凝土硬化,设置3%排水坡度,分区存放标准环、左转环、右转环管片,最大堆码高度不超过3层。盾构始发井周边布置双轨运输系统,配备20t龙门吊2台用于管片吊装。二、管片预制与验收(一)原材料控制水泥选用P.O42.5R级硅酸盐水泥,碱含量≤0.6%;细骨料采用河砂,含泥量≤2%;粗骨料选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压碎值≤10%。钢筋采用HRB400E级,力学性能需符合GB/T1499.2-2018标准,每批钢筋进场需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检测。(二)模具管理采用钢制活络模具,模腔尺寸偏差控制在±0.3mm内。每次使用前进行三维扫描检测,周而复始使用50次后进行全面检修。模具组装后,接缝处用0.05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得超过20mm。(三)混凝土施工采用C50P12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外加剂=1:1.82:2.65:0.42:0.012。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30℃,采用高频振捣棒(频率≥150Hz)分层振捣,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为准。蒸汽养护分为静停(2h)、升温(≤15℃/h)、恒温(60℃,4h)、降温(≤10℃/h)四个阶段。(四)质量检测管片出厂前需进行外观、尺寸、强度及抗渗性能检测。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面积≤0.2%),裂缝宽度≤0.1mm;尺寸允许偏差:直径±2mm,厚度±1mm,环向缝间隙≤1mm。每50环管片抽取1组进行抗渗试验,试验压力0.6MPa,恒压30min无渗漏。三、盾构掘进参数控制(一)土压平衡管理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在粘土层段设定土舱压力0.8-1.2bar,推进速度30-40mm/min;砂层段土舱压力1.2-1.5bar,推进速度20-30mm/min。采用自动出土控制系统,出土量偏差控制在±5%以内,螺旋输送机转速与推进速度联动调节(转速范围1-6r/min)。(二)姿态控制盾构机水平偏差≤50mm,垂直偏差≤30mm,滚动角≤3°。每环推进后进行姿态测量,采用激光导向系统实时监测,当偏差超过30mm时启动纠偏程序,纠偏量控制在每环≤5mm。曲线段施工时,采用“割线法”推进,提前3环开始预偏。(三)同步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合比为水泥浆:水玻璃=1:0.5(体积比),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注浆量为理论建筑空隙的120-150%(每环注浆量约5.2m³)。注浆速度与推进速度匹配,确保管片脱出盾尾后30min内完成注浆。四、管片拼装工艺(一)拼装准备管片进场时检查三环试拼装记录,止水条粘贴前需进行基面清理(油污、浮灰清除率100%)。止水条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宽度30mm,厚度8mm,粘贴后按压时间≥30s,粘结强度≥0.2MPa。(二)拼装顺序采用“先下后上、左右对称”的拼装顺序:标准块(B1、B2、B3)→邻接块(L1、L2)→封顶块(F)。封顶块安装时,径向插入量≥150mm,然后纵向推到位,相邻管片环面间隙≤2mm,纵缝错台≤3mm。(三)螺栓连接环向螺栓16根(M30×600mm),纵向螺栓12根(M30×500mm),采用扭矩扳手分两次紧固:初拧扭矩300N·m,复拧扭矩450N·m。螺栓拧紧顺序为“对称交叉”,复拧完成后标记红色油漆,24h后进行扭矩复查。五、壁后注浆加固(一)二次注浆在同步注浆完成72h后进行二次注浆,采用水泥-粉煤灰浆液(配合比1:0.5),注浆压力0.5-0.8MPa。每个注浆孔注浆量控制在0.3-0.5m³,注浆结束标准为压力达到设计值并稳定5min。(二)注浆效果检测采用地质雷达对注浆体进行无损检测,注浆体厚度≥100mm,缺陷面积≤5%。每50环选取1环进行钻孔取芯,芯样完整性≥90%,抗压强度≥5MPa。六、防水施工技术(一)接缝防水管片接缝处设置三道防水防线:①遇水膨胀止水条;②嵌缝密封胶(聚硫密封胶,宽度20mm,深度15mm);③不锈钢止水带(厚度1.2mm)。嵌缝施工前需清理槽内杂物,密封胶施工温度控制在5-40℃,固化时间≥7d。(二)管片修补表面缺陷采用环氧修补砂浆(抗压强度≥50MPa),修补面积≤0.1m²/块。裂缝宽度<0.2mm时采用表面涂刷环氧树脂;≥0.2mm时进行压力注浆处理,注浆材料为低粘度环氧树脂(粘度<50mPa·s)。(三)特殊部位处理盾构始发与接收段(各50环)采用加强防水措施:管片内侧增加3mm厚EVA防水板,环向间距5m设置一道膨胀止水环。联络通道接口处采用遇水膨胀螺栓(膨胀倍率≥200%),周边注浆加固范围3m。七、质量控制体系(一)监测项目施工期间监测频率:掘进阶段1次/天,贯通后1次/周,持续1个月。监测项目包括:地表沉降(允许值-30mm~+10mm)隧道结构收敛(允许值≤50mm)管片应力(主筋应力≤200MPa)周边建筑沉降(差异沉降≤2‰)(二)验收标准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按《公路盾构隧道施工技术规范》(2025征求意见稿)执行:管片安装允许偏差:轴线偏差≤100mm,高程偏差≤50mm防水性能:隧道不允许滴漏,湿渍面积≤0.1㎡/100㎡结构强度:管片混凝土抗压强度≥50MPa,抗渗等级≥P12(三)资料归档施工资料包括:管片出厂合格证、注浆记录、姿态测量报告、防水检测记录等。资料归档需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要求,电子档案采用PDF/A格式存储,备份3套。八、安全文明施工(一)风险防控针对富水砂层施工可能出现的涌水涌砂风险,配备应急注浆系统(响应时间≤15min),储备水泥、水玻璃各50t。盾构机内设置应急避难室,配备4h氧气供应系统及通讯设备。(二)环保措施施工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处理能力50m³/h),pH值达标(6-9)后排放。出土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出场前进行冲洗(冲洗水压≥0.8MPa)。噪声控制:昼间≤70dB,夜间≤55dB,超标时采用隔声屏障(降噪量≥25dB)。(三)应急管理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1次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包括:柴油发电机(200kW)1台、潜水泵(流量100m³/h)2台、应急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