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形象.ppt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ppt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ppt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ppt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学习目标:,1、学习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2、明确考点,规范答题步骤,一、考查方向,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二、题目类型,1、“的寓意是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2、“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营造了怎样的气氛”。3、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人(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中的物),景(写景诗中的景),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1

2、)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2)具体分析诗句中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典型的细节。,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1)从外貌、动作、心理方面(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

3、小孩的聪明(机灵)。,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诗中作者写了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04全国,1思亲怀友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3怀才不遇、壮志难酬4献身边塞;反对征伐5.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6.豪放洒脱,诗歌中常见抒情主人公形象,二、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此类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

4、意等)。,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客观之象,所抒之情,所言之志,主观之意,粤秀峰晚望(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艭(shung)小船。海幢,即海幢寺。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晚:归艭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06广东,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05浙江

5、,西风,傍晚,“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传统文化中审美的习惯:,刚性之物:柔性之物:,豪壮,婉约,正宫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注侬:我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06浙江,流水,白云,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1)这首送别诗写到的“水”,有什么寓意

6、?请作简要说明。,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06湖北,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03春招,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0

7、4全国,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表哀怨、凄恻、思归。,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羌笛、琵琶: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

8、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1、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3、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4、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漫成一首(杜甫)(1999)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东坡(苏轼)(2006)雨洗东坡

9、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写景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1、抓住并概括景物的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2、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05江苏,答案清冷、幽静孤单、寂寞,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

10、缺处明。分析三、四句中作者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案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表达了女诗人幽居的忧愁、营造了一个孤寂落寞的意境。,04福建,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04广东,【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

11、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05年辽宁,江宁夹口(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

12、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06年全国卷2,(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元杂剧汉宫秋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05湖北)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

13、;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寒蜇:寒蝉。(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答案】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结合两诗意象的不同特点,分析两诗各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王勃山中:秋风萧

14、瑟,黄叶飘零,一片凄凉之景,表现了诗人羁旅之悲,思乡之苦。王维山中:溪流婉转,红叶鲜明,翠色浓郁,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喜爱之情。,三、鉴赏诗歌的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