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大师董仲舒》PPT课件_第1页
《公羊大师董仲舒》PPT课件_第2页
《公羊大师董仲舒》PPT课件_第3页
《公羊大师董仲舒》PPT课件_第4页
《公羊大师董仲舒》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董仲舒及其教育思想,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亲见四世孝惠、文帝、景帝、武帝,除“挟书之律”,置写书之官;广开献书之路。三年不窥园下帏讲诵汉书儒林传载: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董仲舒,公羊大师,春秋师说汉代流行有五家: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左氏春秋、邹氏、夹氏邹氏无师传,夹氏未有书,左氏藏于秘府,只有公羊、谷梁二传,文美义富,最先流行开来,而公羊传的大宏于世,则端赖董仲舒和胡毋生的首倡。,董仲舒与胡毋生,景帝时博士,是汉代最早传公羊学的大师之一,也是首先将公羊师说著之竹帛的人。胡毋生本虽以公羊经传传授董氏,犹自别作条例。史记:“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胡毋生笔录公

2、羊传,并总结公羊例义,使其更加系统。限于说经,是学问家,是经师。董仲舒则在发挥公羊传微言大义,引经论事,甚至用春秋断狱,将经书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发明独多。长于论事搞实用经学,是鸿儒。司马迁说:“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援经以致用用老学生带新学生的方式讲授公羊春秋,下马陵和董子祠,思想,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黑统、白统、赤统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君权神授”王者受命于天针对土地兼并现实,“限田、薄敛、

3、省役”针对为人处世,倡孝道“三纲五常”,“天”的学说“天”是最高的哲学概念,主要指神灵之天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感应说神学的灾异谴告说,被认为是天对君。“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人性善人是宇宙的缩影,是天的副本。人的性情禀受于天,具有先天的善质,但这种善质是潜在的,要经过教育才能转化为人道之善。性三品人性划分为“三品”,认为“圣人之性”是善性,“斗筲之性”是下愚者,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

4、性”才可以名性。他认为被统治者的大多数属于“中民之性”,需要统治者加强道德教育。,人性论,伦理学说性与情,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出发,并明确指出人性包括“性”与“情”两个方面“性”表现于外则为仁,可以产生善;“情”表现于外则为贪,可以产生恶。,以“性”控制“情”,“损其欲以辍其情以应天”义利观,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的主张,强调义重于利。在志与功的关系上,他强调志,主张“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认为动机不善就可以惩罚,不必等到酿成事实。,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被称为儒家传统承前启后的中介者,汉代文教理论的奠基者班固所说: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群举考廉,皆自仲舒发之,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理论的再创造者,三纲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高的政治原则,而且还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为了实行“三纲”之道,还规定了相应的忠、孝、顺三种道德规范臣事君要忠,子事父要孝,妻事夫要顺。其中孝是基础,移孝作忠是目的,其实质是强化家族的宗法统治和封建君权。,经学和经学教育的开创者,确定经学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内容。从“独尊儒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