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解析_第1页
2009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解析_第2页
2009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解析_第3页
2009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解析_第4页
2009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试题 Paper One 试卷一Part Dialogue Communication (略)Part VocabularySection A11.【答案】A【解析】abundant:丰富的,充裕的。A项“丰富的,充足的,多的”;B项“足够的, 充足的,充分的”;C项“足够的,充足的”;D项“可数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译文】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非常丰富,选择一种适合这种情况的相当困难 12.【答案】B【解析】pledge:保证,发誓。A项“准备”;B项“答应给予、C项“(以处置、送 人、出售等方式)把处理掉”;D项“投递,交出”。因此正

2、确答案为B项。【译文】新当选的总统承诺要投入1300万美元拯救汽车工业。13.【答案】A【解析】channel:渠道,途径。A项“媒介”;B项“地方”;C项“常去的地方”;D项 “隧道,地道”。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译文】美国承认联合国会成为更大外交活动的渠道。14.【答案】B【解析】take advantage of:利用。A项“赶做,补做,抓紧处理(某事)”;B项“利 用”;C项“使显得更加清楚,使更易于理解”;D项“去掉,排除,除去(某 物)”。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译文】增长的业余时间以及灵活的工作模式允许更多的妇女好好利用工作机会。15.【答案】D【解析】fascinate:迷住;强

3、烈地吸引住。A项“给留下深刻印象,使钦佩,使感 动”;B项“(使)觉得有趣,使发笑,使高兴”;C项“使迷惑不解,使困惑,使伤脑 筋”;D项“吸引”。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译文】没有人能够忍住不被科幻小说迷人的世界所吸引。16.【答案】C【解析】call off:停止,放弃。A项“要求归还,收回”;B项“提议”;C项“取消”; D项“纵容”。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译文】参议员詹姆士米克取消了芝加哥公立大学的一场联合抵制。这场抵制是为了反对伊利诺伊州的教育基金制度的。17.【答案】A【解析】achieve:实现,达成。A项“达到,获得”;B项“得到”;C项“获得”;D项 “收集”。因此正确答案为A

4、项。【译文】这本新书聚焦于这样一个概念,即要想获得和保持身体全面健康,人们需要生理、社会及情感上的幸福康乐。18.【答案】A【解析】in line with:符合。A项“符合”;B项“与合作”;C项“与有关,连 同”;D项“与联合”。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译文】票价上涨16%会使芝加哥与其他城市的票价保持一致。19.【答案】D【解析】damp:潮湿的。A项“温和的,宜人的”;B项“寒冷的”;C项“多云的,阴 天的,阴沉的”;D项“潮湿的”。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译文】伦敦确实是经常没有阳光,潮湿阴冷,然而相比之下偶尔有阳光的日子似乎更迷人。20.【答案】C【解析】blossom:开花。A项“幸

5、存,生还、B项“吹微风”;C项“(使)开花”;D 项“(使)复兴,(使)复活”。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译文】像鲜花酝酿了整个冬天才绽放一样,游客们迫不及待地拿着照相机照相。 Section B21.【答案】B【解析】词义辨析题。A项“比例”;B项“比例,面积,部分”;C项“比率”;D项 “小部分”。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译文】一大部分阳光从未到达地球,但是地球放射的红外线却可以自由地穿过大气层。22.【答案】A【解析】句意理解题。A项“继承”;B项“保留”;C项“保护”;D项“维持”。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译文】有趣的是,她继承了父亲的坏脾气和母亲的美貌。23.【答案】C【解析】词义辨析题。A

6、项“不管”;B项“要不是”;C项“除之外”;D项“为 了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译文】除了几个在这次考试中不及格的人外,其他在大厅里的学生都情绪高昂。24.【答案】D【解析】句意理解题。A项“澄清,阐明”;B项“培养”;C项“辨别,描述的性 质或特性”;D项“引起(注意)并吸引住”。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译文】长期为社会分析家所关注的道德标准的降低,最终引起了普通美国民众的注意。25.【答案】C【解析】句意理解题。A项“简而言之”;B项“秘密地”;C项“徒然”;D项“在危险 中,垂危”。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译文】我们的邻居约翰逊大叔是个固执的人。不必说,我们试图让他 改变主意,又是一场徒劳。2

7、6.【答案】C【解析】形近识别题。A项“繁荣”;B项“浮动,漂浮”;C项“剧增”;D项“吼叫, 怒号”。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译文】西方媒体看到中国的GDP在两年之内猛增了近40%,都很惊讶。27.【答案】A【解析】形近识别题。A项“流行的,盛行的”;B项“原始的,简单的”;.C项“早先 的”;D项“早熟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译文】失业似乎是这个地区普遍的社会问题,这有可能会破坏社会稳定。28.【答案】B【解析】形近识别题。A项“描述”;B项“开(药)”;C项“修正,修订”;D项“设 计,作出(计划)”。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译文】许多人在生病的时候去看医生,并让他们给自己开点药来缓解病

8、情。29.【答案】D【解析】句意理解题。A项“预算”;B项“收集”;C项“利润”;D项“收入”。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译文】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成本和日益减少的税收,政府可能会减少环保项巨的资金。30.【答案】B【解析】词义辨析题。A项“与比较”;B项“与有关”;C项“归因于”;D项“查阅,提到,谈到”。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译文】研究发现大量喝咖啡因与血压微量升高有关系,但还不至于增加高血压的风险。Part Reading ComprehensionPassage One 31.【答案】D【解析】 细节题。从第一段最后两句话和第二段都可以看出作者很不放心她儿子独自 出门。“虽然我让儿子骑自行车

9、去上学,但是我会开车送女儿去学校,这样我能在路 上看着他,确保他安全到达。”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32.【答案】A【解析】推断题。见第三段第一句:我很想给孩子们一些自由,就像我小时候享受的 自由一样。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33.【答案】C【解析】推断题。见第二段前两句:我丈夫觉得我过分保护他们了。没有我们的陪护, 我不敢让我的孩子们独自出门。由此可见丈夫认为我太过于保护孩子们了,应该多给 孩子一些自由。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34.【答案】B【解析】细节题。见第二段和第三段。“The cars fly around the corner like theyre driving in a car ra

10、ce. What if he gets hit?”(车子就像在赛车一样飞驰而过,如果他被撞了 怎么办?),由此可以排除 D 项;“What if some teenage bullies are hanging out in the parking lot?”(如果停车场有些十几岁的小混混怎么办?),由此可以排除A项;“I went online and discovered there are 41 sex offenders in my area alone”(我上网发现仅 仅在我居住的这个地方就有41个性侵犯者),由此可以排除C项。35.【答案】D【解析】细节题。最后一段的内容都是讲20

11、世纪70年代的治安比现在好,70年代的孩 子有更多自由,由此可以得知正确答案为D项。36.【答案】C【解析】主旨题。通读全文,作者先介绍她不放心让她的孩子单独出门,为什么她会 这样担心,然后对比她成长的那个年代和现在的环境,都是在描述她犹豫到底该给她 儿子多少自由。参考译文前几天,我儿子问我他是否能骑着自行车去学校见他的朋友,然后他们俩骑车来我们 家一起玩游戏机和蹦床。我不得不承认,我有点想说不。因为我认为,我们可以去学校接 他的朋友或者他朋友的父母能把他送到我们这里来。但是我的儿子现在已经11岁了,我 得给他一些自由。毕竟,平常我都让他骑着车去学校,不过我还是开车送女儿去学校以便 在路上能看

12、着他,确保他安全到达。我丈夫认为我对孩子太过于保护了。可是,没有我们俩其中一个的陪护,我不敢让孩 子单独去任何地方。在我家附近,过一条街有一个购物中心,我儿子总是问我他能否骑车 或自己步行去药店。但是穿越这条街道实在太危险了,汽车飞一般地越过拐角,像在开赛 车似的。如果他被撞了怎么办,如果一些十几岁的小混混在停车场转悠怎么办?我非常想给我的孩子们自由,就像我小时候享受的自由一样。但这么做我很犹豫,因 为每个角落都有危险。太多的拐骗,太多的性侵犯。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单就我们居 住的这个地方就有41个性侵犯者。坦白地说,我认为我妈妈在她的孩子小的时候不用担心这些事情。我成长在20世纪70年代,

13、那确实是个不一样的年代。骑车时我从来不用戴头盔。我 们经常骑着车或步行四处溜达,回家吃个饭然后出去到天黑才回来。我们在卡车后部坐 着,不系安全带。我每天步行上下学Passage Two 37.【答案】C【解析】细节题。从第一段第二句:过去爱国主义是阻碍人们学习外语的主要障碍。 由此得知正确答案为C项。38.【答案】B【解析】推断题。从第一段最后几句话可以得知语言技巧和IT、职业技巧一样重要。学会一门外语对个人、企业都至关重要。39.【答案】D【解析】词义理解题。to make an impression意为“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选 D项。40.【答案】C【解析】细节题。第二段第二句:当今

14、世界经济一体化消除了种族、性别、肤色、宗 教所带来的隔阂,也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由此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41.【答案】A【解析】细节题。第二段倒数第二句:因特网的快速发展更增加了对外语的需求。由 此可以得出A项为正确答案。42.【答案】B【解析】细节题。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这些国家的人立刻尊重你了,因为他们认为你 跟他们一样关心他们的文化,而在任何文化中,语言都是关键的标志。参考译文在一个世纪前,大多数人都不会像今天这样重视外语学习。在过去,关于自己语言的 爱国主义是学习外语的主要障碍,那时候大多数国家在争取自由的过程中都试图把外国侵 略者赶出他们的国家。在过去人民为他们的母语感到自豪,认为他

15、们的本国语言足够满足 他们的生活需要了。这些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语言技能变得和其他商业、职业技能一 样重要,如IT技能、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因此在现在对一个人来说,学习一门外语是 一项基本要求,无论是为了职业发展、做生意,还是给人留下好印象。如今人们需要拥有的就是学习一门外语的动力,有各种机构和课程来教大家学习各种 外语,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消除了种族、性别、肤色、 宗教所带来的隔阂,也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生意人需要外语技能来开拓、发展其他国 家的市场。在世界范围内,成百上千的公司依靠开拓发展非本国市场而让生意越做越大。 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对外语的需求。在

16、加拿大,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的商业机构所拥 有的网站必须有英语和法语两种版本,这两种语言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语言还能消除种族、地域限制。在国外,如果你懂他们的语言并能很地道地说出来, 那么你将会很受欢迎。他们会对你肃然起敬,因为他们觉得你同他们一样心他们的文 化,而在任何文化中,语言都是关键的标志。Passage Three43.【答案】B【解析J细节题。第二段第一、二句话:在超市里,人的思维要过一会儿才能进入购 物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紧挨着入口处的地方就是所谓的“减压区”。由此可见正确答 案为B项。44.【答案】D【分析】推断题。第三段最后一句:挑选新鲜的食品是一种开始购物的方式,它让人 们在之后

17、去拿不健康的食品时觉得心安理得。由此可以推断,.这是一种购物的心理。45.【答案】B【解析】细节题。第五段最后一句:这家公司发现当逗留时间增加时,销售额增加 了 1.3%。由此可见,Path Intelligence是用一种技术来测量人们在一家超市能待 多久。46.【答案】A【解析】推断题。第五段最后一句:这家公司发现当逗留时间增加时,销售额增加 了 1.3%。由此可见,销售额跟人们在超市逗留的时间成正比。47.【答案】C【解析】推断题。本文最后一句:但是,潜意识的力量,包括情感和记忆,很明显也 产生了作用。由此可以推断出C项为正确答案。48.【答案】D【解析】主旨题。通读全文,可以得知本文主

18、要描述了超市是如何布局,以及这样布 局的原因。由此可以得知正确答案为D项。参考译文你可能会想知道为什么超市都是一样的。这不是由于经营公司缺乏想象力,而是由于 他们都致力于说服人们购物。在超市里,人们总是要过一会儿才会进入购物的状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把入口 处的一小段区域叫做“减压区”。即使他们是常客,他们也需要慢慢走并且到处看看才能 开始购物。从销售的角度看,这个区域是会造成一点损失,所以它通常被用来做促销。随后,购物者就来到了水果和蔬菜区。对于他们来说,这一点儿意义也没有。水果和 蔬菜很容易损坏,因此他们应该最后买水果和蔬菜,而不是一开始就买。但是它的作用是 什么呢?那就是人们一开始就挑

19、选新鲜食品,这样才能在后来买不健康食品时心安理得。其实消费者已经知道了每天的所需品,比如像牛奶,无一例外地被摆在了超市的最里 面,以此来制造更多的机会,促使消费者购物。但是超市知道购物者清楚这点,所以他们 使用了另外一些技巧,比如把热销的商品沿路摆放,那么人们为了找它们就不得不沿着过 道走一圈了。这是为了增加顾客的滞留时间,即人们待在超市里的时间。通常零售商们会衡量“客流量”,由于他们清楚进入商店的人数,但这与人们去了哪 儿以及在里面待了多久无关。但是现在,一项技术能够填补该项空白了:移动电话。智能 路径(一家英国公司)在Gunwharf Quays (在朴次茅斯的一家大型零售中心)里追踪人

20、们的手机,并不是监视手机,而是当手机自动向网络传输信号时定位手机。这家公司发现 滞留时间多1%,销售额就上涨1.3%。这项技术越来越流行主要由于对消费者如何选择的深入理解。人们告诉市场调研员, 当他们在购物的时候会作出理性的选择,会考虑譬如价格、选择的余地或者便利因素。但 潜意识的力量,包括情感和记忆,很明显也在起作用。Passage Four 49.【答案】C【解析】细节题。第二段第二句话:实际上是因为“死亡控制”知识的普及以及应用。 由此可以得知正确答案为C项。50.【答案】C,【解析】词义辨析题。incurable:不能治愈的。A项“普通的”;B项“流行的”;C项 “不能治愈的”;D项“

21、未知的”。由此可以得知正确答案为C项。51.【答案】B【解析】细节题。第三段最后一句话:世界上3/5以上的土地都不能生产粮食。由此可 见B项“世界上大多数的土地都是不可用的”为正确答案。52.【答案】D【解析】细节题。见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话:not usually thought of as being nonrenewable.53.【答案】D【解析】词义理解题。reproduction意为“繁殖”。限制繁殖(limit their reproduction) 就是要控制生育(practice birth control)。由此可见正确答案为D项。54.【答案】C【解析】主旨题。通读全文,虽

22、然本文一直在围绕人口过多及造成人口过多的原因在 讨论,但是基本主线是人口过多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口过多,所以土 地不够用,资源不能合理开发,而且最后一句也点明了主旨:发达国家的人口对自然 的影响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要大得多。 参考译文一个很重要的全球问题是:在这个星球上居住的人越来越多。而如果继续按照现有的 增长率发展下去,那么有限的土地及土地资源将很快不能养活这么巨大的人口。那么为什么人口会大量增长呢?这实际上是因为“死亡控制”知识的广泛传播及应 用。不用怀疑,你肯定听过“计划生育”。“死亡控制”却和它大不一样。医生和科学家的 工作就是让患上各种绝症的人活下去,而在不久以前,病人们

23、可能会死于这些绝症。通过 大量的技术革新,包括耕作方法及控制致命性疾病的方法,我们已经发现了降低死亡率的 办法,但是,这却造成了对人类最大的威胁。如果我们计算一下可支持人口增长的土地总量,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这个星球 上的每个人都平均分一块土地,我们每个人会拥有50 000平方米。这个数字看似相当振 奋人心,但我们计算一下每个人的实际可用耕地之后,就知道情况不乐观了。因为世界上 超过3/5的土地都不能生产粮食。很明显,能够养活我们的土地是那么的少,我们不应该再任其减少。但我们没有做 到!我们正在消耗它的资产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及其他一些要经过数百万年才能形成 的矿产储备,我们却在短短的几十年

24、里破坏了它们。我们同样消耗着其他重要的资源,如 肥沃的土地、地下水资源及其他数百万和我们同住地球的物种。而它们通常都不被认为是 不可再生资源。人们普遍相信人口爆炸问题主要是由那些居住在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造成的,他们没 有足够的知识,不知道怎样控制他们的生育。其实并非如此。一个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并 不等同于他们对自然界所产生的效应。发展中国家确实对它们的环境有影响,但富国的人 口却在整体上对地球造成了更大的影响。Passage Five 55.【答案】D【解析】细节题。第一段提到了 genes,social dynamics, instantaneous perceptions,.由 此可知正确

25、答案为D项。56.【答案】B【解析】细节题。第二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分别表明:乍看之下,这本书描述了一些 才华横溢的人,但实际上他们是社会各种条件安排下的幸运儿。57.【答案】A【解析】推断题。第五段第一句话指出:格莱德威尔的书受到了评论家的广泛支持, 他们认为该书号召大家为了奥巴马时代的到来而行动起来。第五段其他几句话都是讨 论这本书对政策制定人的影响。58.【答案】B【解析】细节题,。第七段倒数第三句话:Controrof attention is the ultimate individual power.(对注意力的控制是个人根本的力量。)59.【答案】C【解析】推断题。最后一段作者评论

26、:格莱德威尔的社会决定论忽略了个人性格和个 人创造力的重要性,不能解释人类才能的真正伟大之处。由此可以推断个人的伟大之 处与其性格和创造力关系密切。60.【答案】A【解析】文体考查题。本文围绕格莱德威尔的书做了简单的介绍(如第三段),并且从 正反两方面做了评论(如第五段和最后一段)。由此可见,这是一篇书评。参考译文你一整天都会受到巨大力量的影响。基因影响了你的智力还有你主动接受风险的能 力。社会力量无形中左右了你的选择。瞬间的直觉引发了你脑中的中性反应,这些反应你 甚至一点儿都意识不到。在过去几年中,关于这些深层模式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家们有了一连串 令人兴奋的发现。而麦克姆格莱德威

27、尔则是在将这类发现引入公众视线方面做得最多 的人。乍看之下,人们会以为格莱德威尔的新书局外人是描述一群才华横溢的人。但实 际上,它是一本关于深层模式的书。他认为,这些特别成功的人士不是孤独的先驱,仅仅 成就了自己。他们只是社会力量的幸运儿。格莱德威尔无可争议地声称有些人比其他人的机会多。比尔盖茨能进入一家很好的 私立学校巳经很幸运了,而且这家学校在信息革命之初就有了自己的电脑。评论家们认为格莱德威尔的书在号召大家为了奥巴马时代的到来行动起来。假设人们 都是冷静地、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体,那么这本书会使得政策制定者们最终反对这 些基于这种假设的政策。它也会使他们更加关注能促进人际关系、社会联

28、系和文化成就的 政策。然而,我禁不住认为格莱德威尔和那些跟他有一样想法的人都是因为这些发现才会如 此冷静而又先人为主。他们没有看到社会力量不再起作用,而自我模仿的个人力量开始影 响的那一刻。大多数成功人士最初都是抱着两种信念:将来会比现在更好,我有能力做到。他们常 常都好运相随,但在关键时刻总是靠着个人意志取得了成功。这些人也有一种超凡的能 力,能够自觉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注意力的控制是一个人根本的力量。能做到全神贯 注的人才不会被外界刺激所影响,他们能够从世界中选择一种模式,延长他们的时间范围。格莱德威尔的社会决定论忽略了个人性格和个人创造力的重要性。它也不能完全解释 人类才能的真正伟大之

29、处。正如古典哲学家所了解的一样,个人伟大之处比其他任何一种 形式的教育更能激励人们成功。Part Cloze61.【答案】B【解析】句意理解题。本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确定这些地方(有传统形式能源的地 方)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努力。所以此处应该选B项。62.【答案】C【解析】词义辨析题。A项“指向”;B项“认可,承认”;C项“确定”;D项“分类, 标注”。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63.【答案】A【解析】近义词辨析题。a项“隔离的,孤立的”;b项“单独的”;c项“单独的,唯 一的”;D项“孤独的”。此处是指这些蕴藏大量能源的地方通常都比较偏远,与世隔 绝。所以应该选A项。64.【答案】C【解析】词义辨析题

30、。A项“检测”;B项“挑选”;C项“利用”;D项“集中,浓 缩”。上文提到这些地方比较偏远,所以此处应该指这增加了利用这些能源的困难。 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65.【答案】B【解析】词义辨析题。A项“潜力,潜能”;B项“能量”;C项“优势”;D项“力 量”。此处意为核电站可以建在任何地方,不需要考虑该地自然条件的限制(是否能 获得能源)。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66.【答案】D【解析】句子衔接关系题。本句为因果关系,意为因为核能是在原子裂变的基础上产 生的,所以污染很少。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67.【答案】A【解析】句意理解题。由上下文可知核能产生的过程中,很少或者几乎不会产生污染。 因此正确答案为A

31、项。68.【答案】C【解析】句子衔接关系题。前文讲的是核能污染少,跟传统能源不一样,所以这里应 该是表示转折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69.【答案】A【解析】词义辨析题。A项“过程”;B项“规则”;C项“原理”;D项“功能”。此处 是指核能是在原子裂变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70.【答案】C【解析】词义辨析题。A项“不完整的”;B项“一定的”;C项“极大的”;D项“详 细的”。原子裂变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71.【答案】A【解析】固定搭配题。run out指“被用完”。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72.【答案】B【解析】语法题。后一句为将来时态,可见此处应该选B。73.

32、【答案】D【解析】固定搭配题。“exception to.”意为“的例外”。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74.【答案】D【分析】词义辨析题。A项“本质上”;B项“加之”;C项“有效地”;D项“理论 上”。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75.【答案】B【解析】词义辨析题。A项“使用”;B项“潜力,潜能”;C项“普及,流行”;D项 “转换”。此处意为:作为一种无穷无尽的能量来源,核能的潜力的确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参考译文对于常规能源形式来说,核能源是一种髙效并且方便的替代品。常规形式的能源只能 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勘测到,而且要探明这些能源所在的地方还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精力。一 旦找到了能源所在的位置,工人

33、和设备必须到位,以开采和利用这些能源。然而,大部分 蕴藏能源的地方位于遥远、荒芜的地区,这就增加了利用这些能源的难度。有了核能源, 这类困难便不复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很方便地建起核反应堆,人类不必再为了获得能源 而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抗争。与常规能源相比,为获得相同数量的能童,利用核能可以更方 便,而且费用也更低。有了核能,污染量会大大减少。因为核能是基于原子裂变产生的,所以污染可以被保 持在非常低的水平。核反应堆所产生的能量被转化为热能和电能,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污染 很少,甚至完全没有污染。与此相反的是,各种常规形式的燃料却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核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产生的,因此可以从中获得无穷无尽的能量。这个世界的石 油、煤炭和天然气的储备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被消耗着。根据目前的一些评估可以预测,到 21世纪末,这些常规燃料中的大部分将被消耗殆尽。但这种令人沮丧的预测没有将核能 包括在内。通过分裂和融合原子,大量的能量得以产生。理论上来说,这种过程可以不停 地持续下去,直到我们所有的能量需求都得到满足。作为一种无限的能量来源,核能的潜 力的确是非常巨大的。只要有可能,我们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