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汕尾市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报批稿)汕尾市水务局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9月25日 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除水害、兴水利,治水、理水,历来是富民安邦的大事,事关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汕尾市的水利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1988年(建市)2009年间,全市以年均超过1亿元的投入,兴建、维修加固了大批水利工程,区域内逐渐形成防洪(潮)、治涝、节水、灌溉、供水、发电、环保、水土保持、旅游、渔业及航运等多功能的水利体系,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洪潮涝旱灾害频繁仍然是汕尾市的心腹大患,农田水利
2、建设滞后一直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严重硬伤,水利设施薄弱是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水资源供需矛盾深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新形势下,水利是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的基本生存体系,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汕尾市流域水利改革发展并进行规划,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次规划修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利部关于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4号),并根据省水利厅有关要
3、求,针对汕尾市当前和今后水利建设中的紧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综合调查研究,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致力全面规划、统筹协调、开发与保护并重,突出综合治理、因地制宜、远近结合,提出了广东省汕尾市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附图、附表)。这一修编成果,覆盖近期、远期以及可以展望的未来,对于汕尾市的流域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汕尾特色的民生水利道路,应当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次规划方针概括为十六个字:兴利除害,疏蓄结合,调丰保枯,循环利用。我们不仅要关注防洪安全,同时要关心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安全。疏、蓄的出发点,应力求符合水的
4、自然属性和人对于水的依存性,不应该简单地求泄,将宝贵的水资源泄于无形。在疏的过程中找到蓄的所在,疏而不漏,是疏蓄结合的要义。水有丰枯,丰时能够减少弃泄,才会有枯时不竭的源头,疏蓄结合的主要任务是供水灌溉,即为调丰保枯服务。要大力改善蓄的能力,而大型水库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建设是提高蓄水能力的重要举措和保障。水来水去,绿色的水资源和水能蕴藏其间,人类、自然和环境造化其间。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水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利用水,让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实现人水和谐,是流域综合规划应尽的职责。规划目标概括为四丰:河丰,海丰,陆丰,人丰。体现了让汕尾市江河丰沛、湖海丰饶、陆地丰茂、人民丰盛的理念。
5、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涉及面广,十分复杂。市水利局认真组织并委托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担,有关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凝结了广泛的智慧,四易其稿,历时一年半完成。规划成果经过市水务局组织的内部评审,经过省水利厅特邀7人专家组的审查,并根据有关专家以及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反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修编工作得到省、市水利有关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深表感谢。编制这样的综合性规划报告书,是一件浩繁的工作。能否于浩繁的数字,洞见无限可能的未来?修编人员以务实性与前瞻性兼修的规划思路从事这次综合规划修编,为了力求全面、准确、严肃、科学、合理、可行,有限的修编人
6、员已尽了莫大的努力,但由于技术水平、经费、时间等条件限制,难免有疏漏和谬误之处。今后应根据汕尾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水利提出的更高需求及时进行补充和调整,使之更臻完善。修编者2011年3月1日目录前言i内容提要11基本情况特征151.1 地形地貌特征151.2 河流特征161.3 水文气象和水资源特征231.4 地质土壤特征271.5 社会经济特征291.6 水利建设现状302 规划方针、标准与任务312.1 方针、原则312.2 标准、依据322.3 目标、任务363 综合分析与配置383.1 问题分析383.2 水文分析与计算473.3 发展态势与需求分析503.4 水资源配置574 综合
7、规划654.1 总体规划654.1.1 概述654.1.2 控制性指标664.1.3 规划体系684.1.4 规划方案要点734.2 河流功能区划844.3 防洪(潮)规划884.3.1 概况884.3.2 原则904.3.3 防洪工程措施914.3.4 小流域综合治理1094.3.5 山洪灾害防治1154.3.6 问题与建议1194.4河湖岸线利用规划1204.4.1 范围和要求1204.4.2 岸线功能区划1224.4.3 存在问题1254.4.4 岸线利用管理意见及保障措施1264.5治涝规划1274.5.1 概况1274.5.2 原则1304.5.3 治涝工程措施1304.5.4 城区
8、排洪渠1344.6 节水规划1434.6.1 概况1434.6.2 节水指标1444.6.3 节水措施1464.7 灌溉规划1484.7.1 概况1484.7.2 灌溉工程措施1504.7.3 问题与建议1674.8 城乡生活与工业供水规划1694.8.1 概况1694.8.2 供水工程措施1714.8.3 问题与建议1784.9 水力发电规划1794.9.1 水能资源1794.9.2 电力负荷与需求1824.9.3 工程措施1834.9.4 问题与建议1864.10 水资源保护规划1874.10.1 概况1874.10.2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1894.10.3 问题2004.11 水土保持规
9、划2004.11.1 概况2004.11.2 措施2014.12 航运、渔业、旅游及滩涂利用规划2064.12.1 概况2064.12.2 措施和建议2094.13 2030年后水利水电发展展望(远景展望)2114.13.1 战略目标2114.13.2 海陆丰水道路由2134.13.3 远景水资源配置格局2154.13.4 重点工程规划方案2175 环境影响评价2285.1 评价依据及环境保护目标2285.1.1 评价依据2285.1.2 评价范围2295.1.3 环境保护目标2305.2 环境现状调查分析2305.2.1 环境现状调查2305.2.2 环境现状分析2375.3 规划环境影响分
10、析与评价2415.3.1 规划协调性分析2415.3.2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2435.4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2515.4.1 对策措施2515.4.2 环境监测2535.5 评价建议与结论2535.5.1 评价建议2535.5.2 评价结论2566 流域综合管理2576.1 概述2576.2 措施2596.3 问题2616.4 水管体制改革2636.5 推进流域综合管理2687 规划实施意见2767.1 规划分期实施意见2767.2 近期工程安排意见2778 结论2868.1 评价2868.2 问题及建议288附图 成果图图1 汕尾市水系图图2 汕尾市现状水利工程分布图图3 汕尾市规划蓄水工
11、程分布图图4 汕尾市规划引水工程分布图图5 汕尾市规划提水工程分布图图6 汕尾市规划水电站工程分布图图7 汕尾市堤围规划示意图图8 汕尾市灌区规划示意图图9 汕尾市涝区规划示意图图10 汕尾市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图图11 汕尾市河道岸线功能区划图图12 汕尾市水功能区划图附表 成果表表1、规划总表表2、集水面积100K m2及以上河流流域规划总表表3、实测降雨特征值表表4、实测水位流量特征值表表5、2000年2005年新增供水工程供水情况表表6、2000年2005年水旱灾害损失统计表表7、设计24小时点暴雨量、年雨量成果表表8、设计年径流、洪峰流量、枯水流量成果表表9、灌溉定额及单位集水面积季调节
12、库容极限灌溉面积表表10、供水水源工程建设规划表表11、河流功能区划表表12、蓄水工程主要技经指标表表13、引水灌溉工程主要技经指标表表14、机电排灌工程(包括水轮泵、井、喷灌)主要技经指标表表15、各水平年新增大型及重点中型引、提水工程特性表表16、堤防工程主要技经指标表表17、分洪闸、排水闸工程主要技经指标表表18、分洪、截洪、裁弯取顺程主要技经指标表表19、河段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及规划统计表表20、重点城市排涝基本情况表表21、涝区水量平衡表表22、灌区水量平衡表表23、农村饮水工程规划表表24、水电工程主要技经指标表表25、水质规划主要指标表表26、2005年水土流失分布情况表表27、水
13、土流失治理建设项目完成(实施)及规划工程情况统计表内容提要一、基本情况1、流域概况“汕尾:在广州之东海岸,香港、汕头之间。”(孙中山建国方略)汕尾市地处粤东沿海,西接惠州、与深圳和广州相望,东连揭阳、与汕头相近,北交河源、梅州,南临南海,位于东经114 54 至116 14 ,北纬22 37 至23 29 之间。在地图上呈三角状,螺河纵贯南北,莲花山脉北东-西南耸立,龙潭河、鳌江北西-东南而下。由于历次地壳运动褶皱、断裂和火山隆起的影响,造成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兼有的复杂地形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丘地,峰峦重叠,千米以上高山有23座,最高峰是海拔1337m的莲花峰;中部多丘陵、台地;
14、南部沿海多台地、平原。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43.7%。东南沿海一般海拔220m,最低海拔-1m,沿海多滩涂。汕尾市总面积5271km2,耕地总资源数159.6万亩,常用耕地面积90.0万亩,森林覆盖率51.3%。海岸线总长455km,辖内海域面积2.38万km2,汕尾渔港是全国六大渔港之一。汕尾市境内河流较为短小,集雨面积100km2以上的干、支流共有15条:螺河、螺溪、南北溪、新田水、黄江、西坑水、吊贡水、大液河、乌坎河、长山河、水东河、龙潭河、鳌江、赤石河、明热河。其中,独流入海河流有5条:螺河、黄江、乌砍河、赤石河、鳌江;流向外市的河流有2条:水东河、龙潭河。螺河和黄江是汕尾市集雨面积
15、超过1000km2的两大河流。汕尾市背倚莲花山脉,是广东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是热带气旋影响较多的地区之一,既赋予汕尾市丰富的水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又易造成洪涝潮灾,且危害较重。据统计,汕尾市多年平均暴雨日数约12天,最多达23天,实测最大日降雨量622mm和一次连续性降雨量达1192mm;对汕尾市有影响的热带气旋多年平均为4.7个,最多年份达10个。汕尾市江河流域面积4815km2,多年平均降雨量2146mm,径流深1301mm,常规水能可装机容量16.5万kw。汕尾市江河流域水资源较为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62.6亿m3,参看表1。 表1、汕尾市各行政区水资源总量行政区降水量(亿m3)地表水资
16、源量(亿m3)地下水资源量(亿m3)水资源总量(亿m3)人均水资源量(m3/人)不同频率水资源总量(亿m3)产水系数产水模数(万m3/km2)资源量其中不重复量20%50%75%90%95%汕尾市103.962.614.4062.6198678.860.448.038.433.40.60130.1海丰县39.925.25.2025.2327231.824.219.215.313.30.63143.8陆丰市34.018.85.0018.8116023.818.014.211.29.70.55111.6陆河县22.415.03.0015.0494618.514.611.99.88.70.67152
17、.8城区7.53.71.203.77944.73.52.72.11.80.4992.0值得注意的是,汕尾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986m3,而且时空分布不均,陆丰和城区更低,个别区域如碣石、三甲一带,人均水资源量甚至低于400m3,远低于人均1700m3的全球缺水警戒线。由于枯水期的平均降雨量只占全年降雨量的15%,使得秋冬春连旱甚至大旱。其中,1943年特大旱灾,陆丰51万多亩耕地中有5成抛荒,全县55万多人因灾死亡人数超过11万人;1962年秋至1963年夏的特大旱灾,蕉坑水文站243天实测降雨63毫米,实测最小流量0.15m3/s,龙潭水库仅存死库容90万立方米,陆丰受旱面积达到45万亩。2
18、、流域规划回顾及实施情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首次河流规划,六十年代的小流域规划,八十年代的河流规划复查等,对海陆丰水利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九十年代末的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新世纪初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等,进一步揭示了汕尾市的水利体系、水资源状况和趋势。汕尾市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促进工农业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参看表2。以1997年为基准年的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 广东省人大议案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机电排灌工程;移民议案。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21个项目。 灌区改造工程:
19、7个灌区。 粮食安全:海丰县纳入广东省40个产粮大县之一。 小水电:陆河成为中国水电之乡。 百里海堤加固建设(即将开始)。 表2、汕尾市现有水利设施效益表(集水面积100km2以上河流单列) 单位:万亩、万人、万kw河流名称河流级别人口耕地其它生产用地灌溉防(潮)洪治涝旱涝保收小计其中农业人口小计其中水田小计其中保灌原有洪潮泛区其中原有易涝面积其中小计其中水田已治理其中达标已治理其中达标全市合计315.36156.54159.6359.7773.23112.5160.1477.1171.343.6547.2932.206.4936.7825.01螺 河干77.6242.6946.3015.03
20、24.06 25.1312.82 23.90 18.34 1.62 14.28 3.49 1.40 6.79 6.34 螺溪1支3.35 2.81 1.18 0.82 1.97 1.180.41 0.16 0.11 0.80 0.07 0.75 0.70 南北溪1支5.15 4.15 2.57 1.79 4.31 2.831.49 0.21 0.13 0.60 0.06 0.96 0.90 新田河1支6.79 5.06 3.36 2.34 5.64 3.701.34 0.37 0.23 0.70 0.06 1.11 1.04 黄 江干76.58 41.35 55.80 24.38 16.30
21、39.2725.40 30.50 27.45 20.34 18.89 4.69 18.74 10.32 西坑水1支1.25 1.20 1.30 0.72 0.53 1.300.90 0.50 0.50 0.30 0.70 0.39 吊贡水1支2.30 1.80 2.20 1.20 0.88 2.751.40 0.70 0.50 0.30 1.30 0.72 大液河1支3.42 2.86 2.50 1.44 0.96 1.881.20 0.30 1.50 0.50 1.20 0.66 乌坎河干30.06 21.04 26.45 10.29 14.98 17.116.81 6.81 6.53 3.
22、00 2.17 3.62 3.13 长山河1支10.03 7.52 9.34 4.24 6.17 7.703.06 1.32 0.94 0.72 0.46 1.99 1.56 赤石河干4.43 3.50 7.13 3.13 2.09 4.882.84 3.25 0.30 0.20 2.28 1.22 明热河1支0.67 0.55 1.48 0.65 0.43 0.620.36 0.60 0.20 0.10 0.40 0.30 鳌 江干38.27 22.96 8.57 2.59 3.77 4.631.57 2.03 1.97 1.50 0.98 1.15 0.89 水东河干6.49 6.09 2
23、.60 1.81 4.36 2.481.12 0.35 0.23 0.30 0.09 0.51 0.45 龙潭河干2.33 1.90 0.86 0.52 0.76 1.160.87 0.43 0.37 注:表中耕地栏小计数据指2005年耕地资源数。汕尾市的水利工程设施尤其是蓄水工程,大多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建设的。近年主要在除险加固和堤防达标建设上有所突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需水量不断增长而人均供水能力逐渐下降,至2005年人均供水能力不足350m3,城区不到200m3,陆丰沿海更是少得可怜。城区依赖挖潜海丰公平水库及中小水库群的供水能力,不是长远之计。陆丰龙潭水库的供水能力从建库
24、初期就无法满足需求,枯水季仅陆丰沿海缺水量在1.0亿m3以上。以往的规划和建设,以防洪、灌溉为重,强调上蓄下泄、外挡内排。以螺河为例,受制于蓄的可能,主张以泄为主,于是以直化曲(裁湾取直),以堤束水,堵旧河开新河,于是三河归一,防洪能力固然得以提高,但出海口的改变也影响了河流与河口生态。大禹理水重在一个疏字,远古时代仅凭人力,非堵即疏,难以为蓄。疏是要求按照水的自然属性来理水,不单是泄,而应疏蓄兼施。蓄不进,泄有余,多少出离了疏的本义。由于历史原因,汕尾市河流规划的深度和广度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1990年代末的第三次河流规划,仍局限于建市前河流规划复查的认识,基本满足于已有的水工程,调蓄能力没
25、有实质性提高,尚未展现汕尾市独有的河流特点和开发潜力,部分区域尤其是陆丰沿海地区的灌溉与供水水源长期不足,限制了区域发展,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谈不上为汕尾地级市量水图谋,因水施策,以水兴市。近年在防灾减灾等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显著进步,有的已超出了原有规划的范畴,客观说明了规划修编的必要性。3、流域形势与挑战1)流域开发、治理与保护现状流域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保障了供水需求。全市现有水利工程:大型水库2宗、中型18宗、小型370宗;兴利库容7.7亿m3(占地表水资源量的12.3);引水工程700多宗;提水工程230多宗。这些蓄引提工程,尤其是公平、龙潭两大水库为汕尾市社会
26、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流域治理初见成效,初步形成河海防洪(潮)体系。全市现有江海堤围总长595km,其中江堤长355km,海堤长240km,堤围上还有穿堤挡潮及泄洪、排涝水闸234宗(其中大型水闸5宗),捍卫耕地118万亩,捍卫人口274万人。流域保护依然较好。2)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旱灾害频繁,防汛抗旱形势严峻、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水污染加重、水土流失未好转、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综合管理薄弱,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2005年末总人口31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6.5万人;GDP22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78元; 深汕合作,海岸经
27、济,产业集聚,城乡宜居; 活力汕尾、人文汕尾、和谐汕尾、清新汕尾; 未来二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充满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人口、GDP将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预测2020年GDP可达2000亿元。 4)流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防汛抗旱保障供水日显重要; 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加快,水体污染潜在威胁加大; 用水增长和气候变化,带来新的地域水资源短缺问题; 流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水利支撑和加强地域水利协作。二、规划思路1、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维护河流健康”的要求,协调流域兴利与除害、开发与
28、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的关系,为减轻洪、涝、旱等灾害损失,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流域综合管理水平,为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与利用; 坚持开发与保护统一、强化管理;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2、规划目标、方针建立四项体系: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流域综合管理体系。战略目标:河丰(河流丰沛);海丰(湖海丰饶);陆丰(陆地丰茂);人丰(人民丰盛)。理水方针:兴利除害;疏蓄结合;调丰保枯;循环利用。3、规划水平年规划修编以2005年为规划基准年;2020年为近
29、期规划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对防洪(潮)、治涝、供水、灌溉、水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力发电等进行重点和全面规划。规划实现后取得的成就和效益参看表3。另外,对2030年以后主要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课题进行远景展望。4、河流保护、治理与开发任务 螺河:上游以发电、水资源保护与配置为主,结合防洪、供水、旅游、灌溉等; 螺河中下游以防洪治涝、水土保持、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等。黄江:上游(公平水库)以供水、防洪、灌溉、水资源配置与保护为主,结合发电、旅游等;中下游:以防洪治涝、供水、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兼顾旅游、养殖、灌溉等。龙潭河(龙潭水库):灌溉、供水、防
30、洪、水资源保护等。赤石河:以供水、水资源保护为主,兼顾灌溉、防洪治涝、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品清湖水系:以宜居、防潮、渔港、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治涝、水土保持等。表3、规划实现后水利设施效益表(集水面积100km2以上河流单列) 单位:万亩、万kw河流名称河流级别耕地其它生产用地灌溉防洪(潮)治涝旱涝保收原有易涝面积其中小计其中水田小计其中保灌已治理其中达标已治理其中达标小计其中水田全市合计86.00 60.80 81.97 108.54 108.54 70.51 70.51 47.29 40.91 32.36 93.6154.28螺河干19.21 15.28 26.93
31、 24.24 24.24 23.90 23.90 14.28 11.00 8.36 18.3213.30其中螺溪1支0.90 0.83 2.21 1.13 1.13 0.16 0.16 0.80 0.68 0.58 0.91 0.71 南北溪1支2.16 1.82 4.83 3.57 3.57 0.21 0.21 0.60 0.51 0.43 2.56 1.55 新田河1支2.832.38 6.31 2.73 2.73 0.37 0.37 0.70 0.60 0.51 3.38 2.02 黄江干30.02 24.80 18.25 37.89 37.89 30.50 30.50 20.34 18
32、.31 14.64 32.19 22.56 其中西坑水1支0.99 0.73 0.59 1.25 1.25 0.50 0.50 0.50 0.45 0.36 1.11 0.67 吊贡水1支2.10 1.220.992.65 2.65 0.70 0.70 0.50 0.45 0.36 2.51 1.11 大液河1支1.43 1.38 1.08 1.81 1.81 0.30 0.30 1.50 1.35 1.08 1.39 1.33 乌坎河干13.08 10.46 16.76 16.51 16.51 6.81 6.81 3.00 2.40 1.92 15.43 9.21 其中长山河1支5.89 4
33、.316.91 7.43 7.431.32 1.32 0.72 0.58 0.46 7.17 3.79 赤石河干3.73 3.19 2.34 4.71 4.71 3.25 3.25 0.30 0.24 0.19 4.60 2.87 其中明热河1支0.84 0.66 0.49 1.07 1.07 0.60 0.60 0.20 0.16 0.13 0.99 0.59 鳌江干3.54 2.64 4.224.47 4.47 2.03 2.03 1.50 1.13 0.82 3.79 2.24 水东河干1.89 1.84 4.88 2.39 2.39 0.35 0.35 0.30 0.26 0.20 2
34、.29 1.56 龙潭河干0.89 0.53 0.85 1.12 1.12 1.12 0.47 注:表中耕地栏、灌溉栏数据源于汕尾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三、治理规划(防洪减灾保障体系)1、防洪(潮)规划在上次河流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兴起的防灾减灾项目加以调整,结合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分析洪水资源利用的条件,对大型水库工程防洪和利用洪水资源的潜力进行分析,提出洪水资源利用规划及原则意见。规划期内堤围总长805km,其中江堤长486km,海堤长319km。在现有水库的除险加固、达标恢复其防洪效益的同时,规划(含远景展望)在河流上游新建一批蓄水工程,增加防洪库容,加强汛期洪水调节能
35、力。堤库结合,对减轻防洪压力和降低洪水水位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海陆丰水道的4宗新建大型水库与公平水库联合调度,将显著提高区域防洪能力;而诸多中小型水库还可提高局部防御山洪灾害能力。2、治涝规划因地制宜,排、截、蓄结合,综合治理涝区。按涝区水量平衡,针对涝灾成因,提出城镇、农田易涝区的治涝规划成果,达到10年一遇产生的径流按不同对象13天排干的排涝标准。我市原有易涝面积47万亩,主要分布在螺河、黄江、乌坎河、鳌江等中下游地区。治涝工程措施主要是电排工程和截(排)洪渠。陆丰市以电排工程为主,城区以排洪渠为主,海丰县发扬自排为主的特点,陆河县加强蓄水蓄能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治涝能力。3、其它分析重
36、要河口及河段的治理和开发,按河流功能区划及河湖岸线利用规划确定管理范围,提出河口综合整治总体布局,重点对品清湖、螺河及黄江的河口进行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通过对小流域的清淤、疏浚、堤防加固、两岸护坡衬砌、修建电排站、实施水土保持等手段,减轻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突发性强,应以非工程措施防治为主,结合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四、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1、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配置为基础,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化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1)规划水平年社会经济指标、土地利用指标、需水预测成果等与水资源综合规划一致;2005年需水量13.5亿m3,2020年需水量1
37、4.1亿m3,2030年需水量14.6亿m3;主要依赖以公平水库为主的北水南调供水系统,以龙潭水库为主的东南沿海调水系统;上游区:加强水资源保护,合理布局骨干水库调控工程,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下游区: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加强水污染防治,提高枯水期生态流量。2)远景展望拟建设海陆丰水道工程,其中,长坑水库(1.66亿m3 ),吉石溪水库(3.05亿m3 ),九龙口水库(3.06亿m3 ),大德宝楼水库(1.95亿m3 );社会经济指标、土地利用指标可能明显增长,在海陆丰水道的推动下,供水能力预测可达20亿m3以上。 2、供水规划规划水平年:挖潜现有水利工程,尤其是充分利用北水南调供水系统、东南沿海
38、调水系统;新建若干中型水库;推进城镇供水工程建设,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特殊枯水年应急保障措施;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措施。远景展望:以海陆丰水道为重要供水水源地,解决城乡及工农业需水。重点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即海陆丰水道工程进行规划、分析和论证,初步拟定重点枢纽工程、疏理最佳路由,提出意见和建议。3、灌溉规划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当新建一批中、小型蓄水工程,建设和完善灌区配套工程,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效能,搞好渠道防渗,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推广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和节水技术,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规划水平年:中型灌区21个,其中5万亩以上6个;海丰县7个,陆丰市10个
39、,陆河县2个,城区2个;远景展望:海陆丰灌区(灌溉面积100万亩)。4、节水规划建设节水型社会。农业节水的重点是对大中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6左右。农业节水的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地膜覆盖、抗旱节水品种、节水增产栽培、农业结构调整等。工业节水的重点行业是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纺织等。加强需水和用水管理,加强污水治理和污水回用,严格控制和减少废污水排放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镇生活节水重点是减少供水管网漏失率,推广节水器具和减少配水、用水环节的跑、冒、滴、漏。制定合理水价,普及全民节水意识和节约用水。5、水力发电规划根据流域特点,结合干流、主要支流水电开发现
40、状及开发潜力,推进小水电可持续开发。研究水能资源在能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远景展望内容初步提出抽水蓄能开发方案。常规水力资源:已开发14.3万kw,规划开发19.7万kw。远景展望:建设海陆丰水道蓄能工程。五、保护规划(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1、河流保护1)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恢复上游区:重点生态村镇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减少水土流失;控制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减少人类活动对河库、湿地的干扰,增强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下游区:开展水库生态调度,提供鱼类产卵期间所需要的条件和满足其水环境要求;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2)水土流失防治农业措施;林业措施;水利措施;预防监督措施; 3)其它
41、限制螺河、沿海的过度采砂;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控制开采地下水。 2、河流功能区划范围:螺河、黄江、榕江、龙江、乌砍河、赤石河、鳌江、品清水、碣石水;还有海陆丰水道。 河流功能区:25个; 其中,保护段7个;保留段6个;重点开发段9个;优化开发段3个。另,海陆丰水道功能区:8个保护段。 3、河湖岸线利用规划范围:螺河、黄江、品清湖。 岸线功能区划:15个; 其中,保护区6个;保留区1个;控制利用区1个;开发利用区7个。4、水资源保护规划1)地表水功能区划按广东省水功能区划:汕尾市河流水功能一级区7个;水库水功能一级区23个。修编建议:调整河流水功能区,拟定河流水功能一级区27个。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
42、保护区:已划定12个,建议划定33个,待划定11个,规划待划定16个。 2)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有效防治点源、面源污染;生态恢复工程建设;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环境管理能力建设。3)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入河排污口共70个;明确河段水域水质目标控制标准;水体纳污能力计算; 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削减。4)加强以源头控制为主的水污染综合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点污染源治理;实施生态农业,控制面源污染;综合河道整治,治理水体内源污染;强化严重污染河流和城市河段的治理;推行节水减污与污水资源化。5)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强化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确保河流、
43、湿地的生态环境用水;提出生态保护目标,以及保障生态用水的水资源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6)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同步建设发挥水利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进行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统一开发;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和完善环境管理,坚持“三同时”。5、水土保持规划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518km2,另有人为侵蚀60km2。搞好水土保持,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促进生态平衡。完善水土流失监测手段和对策,规划到2030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基本得到治理。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城区、陆丰沿海的小流域;螺河流域大安、新田、螺溪;黄江流域公平、黄羌;乌砍河流域八万、陂洋;赤石河流域鹅埠、园墩。 重点预防保护区:预
44、防为主,保护优先;林场、森林公园、风景林、防护林、水库水源涵养林、水保林等。 重点监督区: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和监理制度。六、管理规划(流域综合管理体系)1、完善管理体制近期提出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调度运行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近期提出水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相关制度,包括水事矛盾协调、协商机制及制度;提出特枯水年的应对预案和措施,抗旱应急管理制度,区域内主要水体水资源量的保障和应急补水方案,包括相关建议和设想;提出水污染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3、加强监测以满足水资源管理、调配和水生态保护为目标,提出满足流域管
45、理需要的监测体系建设意见,重点是河流控制断面、跨流域引水的水质、水量监测系统。4、推进信息化提出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内容和意见,包括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系统安全、保障措施等,以实现水利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全面服务于水利事业。5、重视能力建设提出能力建设规划,包括对水利规划及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能力,水行政执法能力,防灾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抢险能力,监测能力,水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机制,需要研究的水利宏观战略问题、关键技术问题等。七、环境影响评价1)评价范围、保护目标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与流域规划范围一致,包括规划中各专项规划及远景展望
46、涉及和影响的范围,规划实施的敏感性因素和重要保护对象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环境与生态功能目标及环境敏感目标,覆盖5个环境主体、16个环境保护目标、20项评价指标。2)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规划协调性分析:分析了水功能区划的协调性,河流功能区划的协调性,岸线功能区划的协调性,海陆丰水道工程的协调性,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协调性,水力发电规划的协调性,其它专项规划的协调性。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包括对环境系统的宏观影响,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的影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典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3)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按流域管好现有水利工程;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实施规划
47、成果;认真贯彻实施水法等法律、法规和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搞好水利工程环境整治工作;防止水利工程的负面影响;实施生态补偿措施;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环境监测,根据需要增加或调整监测点;建立河流湖库综合管理数据库,及时掌握水文、水质、生态等环境要素状况;建立跟踪评价计划。4)评价建议和结论建议: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保护河湖岸线、不得随意占用河滩地;旅游业与水工程协调发展;建立统一调水机制;防治水土流失;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结论:本次规划修编内容丰富,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划,协调性较好。对自然环境、生态、经济社会和开发利用现状,对环境与生态问题,进行
48、了调查和分析。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适当,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与评价是比较具体的。所提出的对策措施和评价建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从环境影响视野的广度,本次规划修编所提出的战略规划和专项规划,不存在制约性的环境影响因素。规划的水工程项目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控制的,水工程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积极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可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从而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利工程体系。规划工程的建设,不仅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而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因而环境效益同样明显。八、规划实施1、实施方案与效果 1)投资匡算表4、投资匡算表规划期建设性质工程类别建设内容工程费(万元
49、)近期和远期加固、续建蓄水工程除险加固、灌区改造加固、续建引水工程除险加固、灌区改造55556新建蓄水工程中型7宗,小型88宗重建、新建提水工程机组、泵房、管道11209续建、新建堤防工程达标、加固重建、新建电排站机组、泵房25781加固、重建水闸达标44199续建、新建截洪渠、河道整治排洪渠、清淤疏通62380扩建水电站装机1.11万kw5650新建水电站装机4.30万kw34758扩建、新建农村饮水工程供水工程68682扩建、新建城镇供水工程供水工程新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工程措施22439新建饮用水源保护工程保护、监测等16963新建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污水处理厂与管网等总计远景展望新建海陆丰
50、水道大中型水库、蓄能电站等2)近期实施安排按照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近期实施安排,近期投资108亿元,占总投资的78,分项投资见下表。表5、近期分项投资安排表项目近期投资金额(万元)比例(%)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35.9 防洪减灾保障体系26.6 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15.9 合计78.3 3)实施效果环境效益: 减少因洪水泛滥产生的环境问题; 环境需水保障程度大大提高; 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 改善宜居环境; 扩大湿地效应; 改善流域的植被条件; 清洁可再生水电资源有利减轻环境污染; 2) 社会经济效益 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和不利的政治影响; 保障未来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
51、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防洪经济效益,流域受洪潮威胁人口、耕地、GDP将受益; 山洪灾害防治效益; 治涝面积增加; 促进地域发展; 保障城镇供水安全,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发电效益,稳定华南能源大局,带动当地发展; 水土保持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2、保障措施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领导,推进规划实施; 强化依法管水,确保规划实施; 积极筹措资金,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规划工程技术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监督能力。 3、今后工作意见1)加快、落实前期及可研工作抓经落实百里海堤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灌区改造、防洪排涝工程立项等;加快海陆丰水道枢纽工程、蓄能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部分中型水库工程,如松竹寮水库及其库群连通,宝楼下水库,锅盖水库等,应尽早实施;应加快水利非工程体系建设。2)重视、开展基础和专题研究工作主要是加强水文、勘测等基础资料积累,对公平、龙潭骨干水库调度及其影响问题、海陆丰水道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主要河口的保护工程、流域综合管理运行机制保障问题、入河排污口的管理问题、湿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沿海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等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1基本情况特征1.1 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 老年护理初级课件
- 绿色环保新能源公交车驾驶员聘用合同
- 出国劳务人员意外伤害赔偿担保合同样本
- 部分应收账款处置及回款合同
- 老人清洁护理课件
- 美术课件介绍视频
- 美术消防员课件图片
- 美术教师技能大赛课件
- 美术图案分析课件
- 期末作文预测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5-2030中国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格局与投资方向报告
- 统编版五年级升六年级语文暑期衔接《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 烟草陕西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老年教育课程设置:艺术修养与审美教学探索报告
- 译林版一年级下册全册英语知识点梳理
- 2025年河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参考版)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2025至2030中国数字出版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中药材种植行业运作模式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武汉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物理试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