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九章 电力系统工频过电压_第1页
10 第九章 电力系统工频过电压_第2页
10 第九章 电力系统工频过电压_第3页
10 第九章 电力系统工频过电压_第4页
10 第九章 电力系统工频过电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笫九章,电力系统的工频过电压,一.过电压的分类,过电压,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内部过电压的特点,过电压的能量来源于系统本身,其幅值与系统标称电压成正比,用Kn表征过电压的高低,影响因数有系统结构、中性点运行方式、元件的性能参数、故障性质及操作过程等 系统参数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内部过电压的幅值、振荡频率、持续时间不相同,内部过电压的分类,操作过电压 因操作或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暂时过电压 暂态电压后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工频电压升高或谐振现象,过电压具有稳态性质,工频过电压 在正常或故障时出现幅值超过最大工作相电压、频率为工频或接近工频的电压升高,或称工频电压升高 谐振过电压 由于

2、操作或故障使系统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参数匹配时,发生谐振,产生过电压,内部过电压,二、工频过电压,1、定义 在正常或故障时,电力系统中所出现的幅值超过最大工作相电压、频率为工频(50Hz)的过电压称为工频过电压,工频过电压的分类,空载长线路的电容效应,当首端的输入阻抗为容性,计及电源内阻抗的影响(感性)时,不仅使线路末端电压高于首端,而且使线路首、末端电压高于电源电动势,以单相接地故障最为常见,且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也最严重,不对称接地故障,负荷突变,断路器跳闸前输送负荷的大小、空载长线路的电容效应、发电机励磁系统及电压调整器的特性、原动机调速器及制动设备的惰性,2、特点 (1)它的大小会直接影响

3、操作过电压的实际幅值 (2)它的大小会影响保护电器的工作条件和保护效果 (3)持续时间长,对设备绝缘及其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3、分析结论,(1)工频过电压就其过电压倍数的大小来讲,对系统中正常绝缘的电气设备一般不够成危险,(2)对于超高压系统,决定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将起愈来愈大的作用,讨论工频过电压的意义,母线侧 1.3p.u. 线路侧 1.4p.u.,直接影响操作过电压的幅值 持续时间长的工频电压升高仍可能危及设备的安全运行(油纸绝缘局放、绝缘子污闪、电晕等) 在超高压系统中,为降低电气设备绝缘水平,不但要对工频电压升高的数值予以限制,对持续时间也给予规定,500kV空载变压器1.3p.u.

4、允许持续1min 500kV并联电抗器1.4p.u.允许持续1min,讨论工频过电压的意义,决定避雷器额定电压(灭弧电压)的重要依据,3、6、l0kV系统 工频电压升高可达系统最高运行线电压的1.1倍,避雷器额定电压规定为系统最高运行线电压的1.1倍,称为110避雷器 例如10kV系统的最高运行线电压按1.15Ue考虑,避雷器额定电压为12.7kV,决定避雷器额定电压(灭弧电压)的重要依据,3560kV系统,工频电压升高可达系统最高运行线电压,避雷器额定电压规定为系统最高运行电压的100,称为100避雷器 例如35kV阀型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为41kV,110、220kV系统,工频电压升高可达系统

5、最高电压的0.8倍,避雷器额定电压按系统最高电压的80确定,称为80避雷器 例如:FZ-110J的灭弧电压为100kV,决定避雷器额定电压(灭弧电压)的重要依据,330kV及以上系统,输送距离较长,计及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时,线路末端工频电压升高可能超过系统最高电压的80,则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电站型避雷器(即80避雷器)及线路型避雷器(即90避雷器)两种,三、空载线路电容效应引起的工频过电压,1、线路较短时,(1)等值电路图和相量图,从相量图看出: 由于空载线路的电容效应,空载线路末端电压较线路首端电压有较大的升高,(3)线路末端电压最高,线路长度L越长,末端电压升得越高。但由于受线路电阻和电晕损耗的限制,一般不会超过2.9倍,(4)沿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