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_第1页
2017年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_第2页
2017年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_第3页
2017年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_第4页
2017年高一年级下期必修2地理试题(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高一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命题:覃绍均 审题:任灵芝 本试卷分为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卷之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第卷相应位置。2、将第卷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卷相应位置。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卷收回。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左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据图回答12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

2、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图中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读图回答34题。3.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 BC D4.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A时期和时期B时期和时期C时期和时期 D时期和时期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达到13亿。读图,完成56

3、题。5.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B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上升C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下降D我国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6.人口应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结构年轻化C人口性别比例失调D劳动力缺乏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78题。7.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8.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人口老龄化 B自然因素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下图为“我国2005年和预测的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910题。

4、9.关于我国20052050年人口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给我国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0.对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自然因素 生产力发展 社会观念 宗教信仰 国家政策 A B C D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1112题。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4亿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亿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

5、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8亿9亿1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 C8亿9亿 D14亿15亿1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并读图,完成1315题。13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14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是 A大庆 B攀枝花 C成都 D珠海15影响阶段人

6、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下图分别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读图回答1617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17.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2,农业时期为40人/km2,工业时期为160人/km2。据此回答1819题。18.该资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

7、一个重要因素是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1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的基础之上 A B C D下图为某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与空间转移的流向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20.该年中国农村劳动力 A主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B主要向服务业转移 C以县外、省外转移为主 D主要向

8、沿海省区转移21.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流出区人口压力,加强地区间联系 B弥补流入区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 C易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D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完成2223题。22.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平方米)有1000、1500、2000、2500。其中数据为2000元/平方米的等值线是 A线 B线C线 D线23.图中阴影部分应为A商业中心用地 B外围商业用地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2425题。24.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

9、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25.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处和处 B处和处C处和处 D处和处 读“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回答2627题。降水量(mm)径流总量(mm)地表径流(mm)地下径流(mm)蒸发量(mm)城市中心区675.040533768270郊外平原区644.02679617137726.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27.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下

10、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2829题。28.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29.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读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模式图,回答3031题。30.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 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所覆盖 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其等级成正比 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A B C D3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普通服装店、乙为家具商店、丙为五

11、星级宾馆 B.甲为汽车销售点、乙为早点店、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 C.甲为珠宝行、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早点店 D.甲为早点店、乙为五星级宾馆、丙为珠宝行下图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图。回答3233题。32.北京、唐山、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张家口六个城市按等级可分为A2级 B3级 C4级 D5级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唐山比张家口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承德比辛集的服务范围小C北京和天津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与廊坊相比,保定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某城市示意图”,完成3435题。34.据图判断,该城市最初形成的原因是 A位于河流沿岸 B位于铁路沿线C靠近海港 D矿产资源丰富35.滨海区的建设

12、,有利于 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状况 扩大城市规模,方便城市内部联系和管理 扩大对外开放 分散老城区城市职能,减轻环境污染 A B C D青浦新城是上海市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中“多核”的一个节点,总体规划以“产城一体、水城融合”为理念,总体布局形成“三轴、四心、六片”的发展结构。读图,回答3637题。36.图中甲、乙、丙、丁四中心规划建设为城市功能中心。四中心中规划最合理的是 A甲:公共服务中心 B乙:旅游休闲中心 C丙:老城商业中心 D丁:科技研发中心37.在城镇化进程中提出“产城一体”理念,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是A宜居宜业 B产业发展“孤岛化” C加大交通压力 D分散城市功能读“我国甲、乙两城市不

13、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3840题。38.两城市发展进入 A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39.甲城市发展水平比乙城市 A高 B低 C相同 D不确定40.导致两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B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的加快 C城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D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位号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1、请将第卷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卷相应位置。2、第卷的试题直接用钢笔或中性笔答在试卷上每个小题的相应位置。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单项选择题

14、:(每小题1分,共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0分)41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7分)(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2分)(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2分)(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3分)42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1:不同时期户籍迁

15、移记忆漫画 材料2: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 材料3:“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变化图”。(1)材料1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分)(2)根据材料2、3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2分)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4分)4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材料2:2006年8月11日,清华大学

16、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北京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人口政策。 材料3:新华社拉萨2007年6月28日电 自青藏铁路通车近一年来,有150万人次选择乘火车进藏旅游,就是在所谓“淡季”的今年1月至5月,还接待67万人次,同比增长82.7%。(1)胡鞍钢先生的“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人口政策”这番话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提出的?(2分)(2)青藏地区地广人稀,而我国东部则地狭人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否可以大量向青藏地区移民?为什么?(3分)(3)依据我国国情,谋求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哪些

17、措施?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又有哪些?(6分)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美国人口普查局称,2012年元旦时,美国总人口达到3亿1278万零968人,这数据比2011年元旦时增加了0.7%,也就是增加了225万零129人。如果从2010年4月1日美国人口普查日开始计算,那么全美人口增加了1.3%,即增加了403万5430人。 材料二: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2分)(2)描述出目前美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3分)(3)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1分)(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

18、,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2分)45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A(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地的判断依据。(2分)(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5分)(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试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3分)年份(年)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1

19、960100401248201210027413246城市改变我们的生活,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地区分布、就业领域及文化水平的比例如下表。(8分) 表1: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文化水平比例(%)小学及以下22初中64高中以上14表2: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地区分布地区比例(%)东部地区57西部地区18表3: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领域就业领域占总数(%)工业、交通、运输业34服务业(包括垃圾清运等)15商业服务业10其他41(1)简述进城农民在地区分布上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分)(2)进城农民从事的主要是 密集型工业,其原因是什么?(2分)(3)城市化改变了当地的人文环境,请从产

20、业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有怎样的改变。(2分)产业结构: 。土地利用方式: 。(4)城市化改变了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试从温度、生物等方面分析有怎样的改变。(2分)对温度的影响: 。对生物的影响: 。47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辐射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体系共有 级。简述该地区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2分)(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其原因有那些?(4分)(3)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理由是什么?(2分)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高一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23456789101112131

21、415BBDBCADDCCCDCD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DBDADCBBACDDDB31323334353637383940DBDACBABA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5分)41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7分)(1)从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看,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比低收入国家低。(1分)从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来看,如中国和印度,采取的人口政策不同,人口增长率也不同。(1分)(2)美国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移民涌入,导致人口的机械增长过快。(1分)

22、(3)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高于印度,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早,控制严格,效果显著。(1分)印度受民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困难。(1分)所以,人口增长不仅仅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人口政策、宗教信仰、文化等社会因素有关。(1分)42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2)人口流动特点:人口流动数量快速增长。人口流动方向: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3)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4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1分)(1)考虑到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

23、也确实带来了一些弊端;(1分)如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劳动力缺乏、当前性别比例失调以及一系列后续影响。(1分)(2)不可以(1分)因为青藏地区虽然地广人稀,但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1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小,不适合大规模移民。(1分)(3)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发展科技,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1分)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1分)保护生态环境等。(1分) 加大科技和经济投入,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1分)提高对外开放程度;(1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等。(1分)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1分)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1分)(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分)(3)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多。(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