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临工程建设方案_第1页
铁路大临工程建设方案_第2页
铁路大临工程建设方案_第3页
铁路大临工程建设方案_第4页
铁路大临工程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三南铁路土建标(一分部) 大临设施实施性施工方案 三南铁路土建标一分部 2013 年 1 月 . . 目目 录录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 2.大临建设概况大临建设概况.- 1 - 2.1 总体施工布置平面图.- 1 - 2.2 主要大型临时设施数量表.- 2 - 3.施工临时用电施工临时用电.- 2 - 3.1 临时用电的设置原则及要求.- 2 - 3.2 供电方式及防雷与接地.- 3 - 3.3 导线架设.- 3 - 3.4 配电线路要求.- 4 - 3.5 电气专职人员的职责.- 5 - 4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 5 - 4.1.施工用水安排.- 5 - 4.2.施工供水

2、临时设施表.- 6 - 5.施工便道、栈桥施工便道、栈桥.- 7 - 5.1 临时道路布置原则及标准.- 7 - 5.2 施工栈桥.11 6.混凝土拌合站建设混凝土拌合站建设 .12 6.1.选址原则.12 6.2.拌合站建设规划.12 . . 6.3.生产能力确定.12 6.4 人员配置.13 6.5 设备配置.13 6.6 拌合站及辅助工程施工 .14 6.7 场地平整及硬化.15 6.8 排水设计与施工.15 6.9 板房设施建设.15 6.10 围墙及围栏设计与施工.15 6.11 设备基础设计与施工 .16 6.12 场区标识牌施工.16 6.13 工地试验室建设.16 6.14 钢

3、筋加工场施工.16 7.弃渣场弃渣场.17 7.1 路基弃渣场.17 7.2 隧道弃渣场.17 8.文明施工文明施工 .18 8.1 文物保护措施.18 8.2 文明施工措施.19 8.3 节约用地措施.19 9.铺架基底铺架基底 .19 . . 10.附图附图.20 . . 三南铁路土建标(二分部) 大临设施实施性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重庆市东南侧的綦江县和万盛、南川区境,线路自既有川黔线 三江站起,经万盛与在建的南涪铁路南川站相接。新改建线路共计 65.916km,站前土建施工标范围:三江(含)川黔线 K76+881.3(设计起 点 K0+000)K1+617.53=D1

4、K1+617.53白塔寺隧道中部(D1K26+160) 、 三江东火车联络线(HDK0+000HDK3+134) 、万盛西联络线 (LDK0+000LDK3+261.22) ,对应里程的站前工程及全线铺架工程。 站前工程对应设计范围各线共计长度 34.038Km,其中三南正线长 25.27847km、三江东和万盛西联络线长 6.451km、三万线万盛西改建及干坝 子连接线长 2.308km。 我分部承担三江至南川扩能改造工程 D1K0+000DK20+715 及三江东货 车联络线(HDK0+000LDK3+133.56) 、三江东至干坝子连接线 (K0+000K0+920)所辖范围内工程与三南

5、全段铺架工程。 2.大临建设概况大临建设概况 本工程主要大临建设包括:施工用电、施工栈桥、施工便道、混凝土拌 和站、钢筋加工厂、弃渣场、炸药库等。 2.1 总体施工布置平面图 见附图一。 . . 2.2 主要大型临时设施数量表 表 2.2-1 主要大型临时设施数量表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 1施工便道Km16.5 2施工栈桥m176 3混凝土拌和站处2+1(备选) 4电力干线Km12 5钢筋加工厂处2 3.施工临时用电施工临时用电 3.1 临时用电的设置原则及要求 本管段所有隧道、大桥、钢筋加工场、混凝土拌和站均设变压器;路基 工程比较零散,段落长度短,路基工程用电主要利用就近从各隧道、桥梁变 压器

6、接引,并配备移动式发电机供电;其它剩余大、中桥、涵洞就近从隧道 变压器接引。 经与綦南电力部门协商,高压线从附近 10 千伏高压线处接入。距离较远 的供电局提出设置专用干线。 在本管段内需要设 10KV 电力专线 12km。 管段内共设置变压器 12 台。 表 3-1 变压器设置一览表 序号工作站名称数量(台)容量(KVA)供电范围 11#变压器1500三江东隧道进口、三江桥等 22#变压器16301#拌合站、圈圈河桥路基等 33#变压器1250蒲河 1 号桥、路基等 44#变压器1630瓦窑坝中桥、瓦窑坝隧道进口等 55#变压器1800石角隧道进口、大土坪桥、蒲河 4 号桥等 66#变压器1

7、1000竹子湾 1 号隧道出口、竹子湾 2 号进口等 77#变压器1400蒲河 3 号桥、施工便线、路基等 . . 序号工作站名称数量(台)容量(KVA)供电范围 88#变压器1800蒲河 4 号桥、干坝子隧道进口等 99#变压器1630干坝子隧道出口、长岗坡桥等 1010#变压器11000 后山河桥、楼瓦湾隧道出口、温泉隧道进口 等 1111#变压器1800温泉隧道出口、科华桥、平山桥等 1212#变压器1800万盛站及 2#拌合站 3.2 供电方式及防雷与接地 3.2.1.现场临时用电采电 TN-S 系统 即三相五线制。380/220v 电源引入 N 线在现场配电室重复接地,接地总 电阻不

8、得大于 4,其中中端和末端不得大于 10,单独引出 PE 线. 3.2.2.接地 利用-L505 角钢做一组接地装置,-404 镀锌扁钢引入现场配电室, 作为接地干线。接地电阻4 欧姆。所有电动机具都进行保护接零或重复接 地,接地装置采用拆除螺栓的 50 镀锌钢管进行连接,接地线为 10mm2 以下 铜芯线。 3.2.3.防雷 拌合站最顶部做避雷针,利用 12 镀锌圆钢长度为 1.5m 左右,焊接在水 泥罐顶部,引下与地基内预埋 16 钢筋贯通焊接。 3.3 导线架设 施工现场干线导线沿线路做支架固定、明敷。施工现场设置总动力配电 柜、动力分配电箱、动力开关箱。照明总配电箱 1 个,照明分配电

9、箱 3 个, 均采用三级配电 ,二级保护,变压器旁设置配电室。 分配电箱及开关箱采用铁皮制作,铁皮厚度不小于 1.5mm;规格尺寸 分别为:分配电箱 1200800250,开关箱 8001000250。 . . 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的配电室内,减少配电线路距离。 分配电箱设置在用电设备集中处。 开关箱设在与其控制的固定用电设备处。根据用电设备的不同,分别 配置 100A、60A、30A 闸口,漏电保护器选用 DZ15LE、DZ20LE 型。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有足够的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其周围不 得堆放施工材料和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配电箱、开关箱。开关箱应装设 牢固、端正、移动式配电箱

10、,开关箱设在专剔的移动式动支架上,采用五芯 电缆向上行线,其额定漏电工作电流不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 于 0.10s。采用三证齐全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安装前后进行测试,并定 期检测。 配电箱、开关箱进出口设在箱体下部,严禁设在其上部位,并在电源 进出线处装防水弯头,箱内配电线路应整齐,接线牢固,所有配电箱、开关 箱都安进行编号。注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好分路标记,附线路简图,箱体设 锁,断电拉闸后将箱门锁好。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及开关箱应依次分级设置,以防止个别设备发生 短路故障而造成配电系统大面积停电。 3.4 配电线路要求 单相回路零线截面和相线相同,三相四线中零线截面不得小

11、于相线的 50%,三相五线制中保护零线截面不得小于工作零线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 强度要求。 主电缆采用五芯电缆。 电缆线埋地深度不得小于 0.7m,上下各铺 50mm 细砂上部覆盖硬度保 护层,严禁将电缆沿地面照设。应避免损伤和腐蚀。 埋地敷设的电缆,其接头应设在地面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 防尘,防机械损伤,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 . 电缆线接头牢固,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承受张力。 电缆线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场所及电缆引易地 面的 1-2m,高度至地下 0.2m 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对于移动式设备的电缆 应妥善保管,避免损坏。 3.5 电气专职人员的职责 负

12、责保护所有设备的负荷线,配电箱及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移动用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并经妥善处理后解决。 对临时用电线路定期检查,每周一次,重点复查接地电阻,并详细认 真记录。 4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 本管段沿线河流水流常年丰沛,施工时将对水源检测,符合要求才能用 于施工。对于受污染严重不能用于施工时,建立储水站,从附近可以利用的 水源点取水。 4.1.施工用水安排 4.1.1.桥梁施工用水安排 因混凝土集中供应,桥梁施工用水主要是养护和钻孔桩用水,如果现场 附近有水源的工点可就近用水泵取水,如果附近无水源,则用供水车从储水 站运至桥梁施工现场,或打井利用地下水。 4.1.2.路基及防护工程

13、施工用水安排 路基及防护工程施工用水主要采用水车运水,如果现场附近有水源的工 点可就近用水泵取水。如果现场附近无水源,则用供水车从附近储水站运至 路基及防护工程施工现场。 . . 4.1.3.隧道、混凝土拌和站供水 隧道及砼拌和站采用 80150m3水池蓄水,以确保重点构件的施工用水 质量和连续供水得到保证。 4.1.4.生活用水水源 生活用水主要采取城镇自来水。地下水使用前先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饮用。 4.1.5.消防用水安排 在生活区、材料库按管线供水设计,在管线布置时设消防栓。 4.2.施工供水临时设施表 按施工平面布置及现场调查,沿线需设水井、水池数量见表 4.2-1。 主要工程数量见表

14、4.2-2。 表 4.2-1 管段内供水情况设置表 序 号 名称设置位置 数量 (座) 容量 (m3) 供应范围 1拌合站 1#水池D1K2+15011501#拌合站 2拌合站 2#水池DK19+80011502#拌合站 3干坝子隧道蓄水池DK12+900180干坝子隧道 4楼瓦湾隧道蓄水池DK15+170180楼瓦湾隧道 5温泉隧道蓄水池DK16+270180温泉隧道 6三江东隧道蓄水池HDK1+500180三江东隧道 7石角隧道蓄水池D1K6+590180石角隧道 8竹子弯 1#隧道蓄水池D1K8+300180竹子弯 1#隧道 9竹子弯 2#隧道蓄水池DK10+580180竹子弯 2#隧道

15、 10瓦窑坝隧道蓄水池D1K5+580180瓦窑坝隧道 11拌合站 3#水池D1K8+40011501#拌合站 表 4.2-2 施工用水主要工程数量表 . .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一)新建机井处3拌合站 (二)新建水池 150m3处3拌合站 (三)新建水池 80m3 处8地面外露 1.5m 1挖土方m3920 2砌砖m3190 3M10 砂浆抹面m2980 4C20 混凝土(浇筑池底)m360 (四)给水管路km5.3 =100mm 5.施工便道、栈桥施工便道、栈桥 5.1 临时道路布置原则及标准 5.1.1.临时便道布置原则 贯通便道:根据物流方向和方便机械进出场需要,原则上在全标段范

16、围内设贯通便道,即利用沿线既有省道、县道、乡镇道路为骨架,增修部分 主干便道,形成全场性贯通便道,以满足施工期物流和施工进度要求。 主干便道或专用便道:凡进入钢筋加工厂、主要料场、集中借土场、 集中弃土场设专用道路,至隧道、大桥梁管段范围内路网连接线等必须布置 主干道。 支线便道:由主干道或贯通便道进入一般路基、桥涵工点便道为支线 便道,原则上支线便道在征地红线内修建。 便道选线尽量满足环保要求,满足少占良田、林地,尽量利用荒地、 山坡地和少拆迁的原则;满足当地居民方便出行的原则。 本工程在利用当地道路加宽或新建前,按先规划,后审批,再开工的 程序进行,防止引起纠纷。 . . 5.1.2.便道

17、设置标准 便道标准必须满足铁路修建除梁体以外的最大构件运输要求。路面采 用砂石路面,宽 4 米,最大纵坡 6%,每 200 米设置避车台一处,长度 15 米 扩宽便道至 7.5 米。 便道断面结构:施工便道断面结构图如下: 图 5.1-1 施工便道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便道地基处理:便道经过软弱地基段,基层采用填筑 80cm 卵石土, 再铺设砂石路面;便道经过沟塘段,采用抛石挤淤至高出水面 50cm 以上, 再铺设石灰土基层和泥结碎石面层;便道经过河流、冲沟时,采用埋设便涵 通过。 5.1.3.便道养护标准 每 1.5km 安排一名养护人员,砂石路面补充材料按每月每公里 3 方进 行备料,确保路面

18、平整。 洒水:安排洒水车每天早晚对路面进行洒水一次,确保不扬尘。 根据上述便道布置原则及总体平面规划,经过沿线实地调查,我分部共 设计 11 条便道,计 20.6km。 . . 表 5.2-1 施工便道设置及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便道长度 占地面 积 主要工程量 序 号 设置位置 标准(km)(m2) 便道挖 土方 (m3) 开挖 水沟 土方 (m3 ) 砂砾 垫层 (m3 ) 泥结 碎石 路面 (m3 ) 浆砌 片石 (m3 ) 涵管 (m ) 涵管基 础 (m3) 便道维修 1 省道修建施工便道通向三江 东隧道出口至三江大桥 宽度 4.5m0.754500375084022502250300

19、8536 个月 2三江大桥 0#台至联络线终点宽度 4.5m2.1126001050023526300630084012936 个月 3 蒲河 1 号大桥右岸公路桥桥 头修建施工便道至 0#台 宽度 4.5m1.378003500784210021002806436 个月 4DK1+600 至蒲河 1 号大桥宽度 4.5m21200010000224060006000800241736 个月 5 蒲河 1 号桥台尾至瓦窑坝隧 道 宽度 4.5m2.213200110002464660066008808536 个月 6 瓦窑坝隧道至蒲河 2 号大桥 以及蒲河 2 号大桥至石角隧 道 宽度 4.5

20、m0.8480025005601500150020036 个月 7 省道 303 到竹子湾大桥及竹 子湾大桥沿线路修建施工便 道 宽度 4.5m1.81080050001120300030004004236 个月 8蒲河 3#大桥、4#大桥及路基宽度 4.5m2.515000125002800750075001000201536 个月 9乡村道路到达长岗坡大桥宽度 4.5m3.319800650014563900390052010736 个月 10 303 省道至后山河大桥至温泉 隧道进口 宽度 4.5m0.9540025005601500150020036 个月 11温泉隧道出口至 DK20

21、+715宽度 4.5m31800015000336090009000120036 个月 . . 5.2 施工栈桥 栈桥施工:栈桥搭设宽度为 6 米,即行车道宽度 4 米,人行道各 1 米。 梁部采用贝雷梁或工字钢,孔跨按 12 米。施工前要实测现有水位标高, 并要考虑汛期水位标高,考虑到汛期水流速大,在下游增设斜撑钢管。若 钢管桩打入河床深度不足,单排钢管桩可变成双排,加强钢管桩的纵、横 向连接,像板凳样坐在河床上。 . . 6.混凝土拌合站建设混凝土拌合站建设 6.1.选址原则 拌合站选址原则:位置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方便、砼用量相对集中。 根据施工需要,本管段设置大型混凝土搅拌站 3 处。具

22、体布置详见附 图1#、2#、3#拌合站场地平面布置图1#拌合站位于圈圈河大桥附近荒 废砖厂,场地较为平整占地约 20 亩。2#拌合站位于三南铁路正线万盛车 站 DK20+500 线路右侧,场地为水田、鱼塘低洼地带,占地约 20 亩。3# 拌合站位于竹子湾 1#隧道出口附近蒲河旁边空地,场地平整占地约 20 亩。 6.2.拌合站建设规划 管段内桥隧砼总量约 16.3 万立方,加涵洞、路基挡护及附属工程 4.05 万立方,总计 20 余万立方。拟在圈圈河大桥处(1#拌合站) 、万盛站(2# 拌合站) 、竹子湾 1#隧道出口(3#拌合站)各设一座。 依据现场实际地形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原有场,四周

23、砌筑 2.3m 高的隔离墙进行全封闭管理,围栏坚实、稳固、整齐美观。 场内划分出办公区、生活区、搅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及材料库。各 区分开,合理布局,划分清楚,环境整洁。钢筋加工区位于拌合站进场便 道西北侧。具体布置详见附图1#拌合站场地平面布置图 、 2#拌合站场 地平面布置图 、 1#拌合站场地平面布置图 6.3.生产能力确定 起点到蒲河 2#大桥 0#桥台桥隧 10 座,砼量 4.8 万立方,铁路距离 4 公里,S303 道与既有铁路基本平行,公路运距约 5 公里。由 1#拌和站供 应。 万盛站拌合站到干坝隧道出口桥隧 8 座,砼量 4.88 万立方。铁路距离 . . 5 公里,公路距离

24、 12 公里,由 2#拌和站供应。 蒲河 2#大桥到蒲河 4#大桥桥隧 9 座,砼量 6.53 万立方。铁路距离 5 公里,公路距离 10 公里,由 3#拌和站供应。 混凝土高峰期极值约为 3500m每天,固单个拌合站配置,实际生产 能力为 60m/小时的 HLS90 型拌合机一台,每天可生产不少于 1500m成 品混凝土。 (三个拌合站共计 4500m/天)可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6.4 人员配置 (单个拌合站人员配置) 工种 人员 副经 理 设备部物资部 技术 员 安全 员 砼工 模板 工 司机普工 数量11132105625 任务 进度 安排、 管理 设备调 配 物资准 备 技术 指导、

25、质量 监控 安全 管理 砼浇 注及 养护 模板 安装 机械 操作、 调试 及维 修 围墙 砌筑、 板房 施工 等 6.5 设备配置 (单个拌合站设备配置)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吊车25T台2 2装载机ZL50台2 3挖机CAT320台2 4自卸汽车20T台4 . . 5压路机XSMS202台1 6电焊机AX-500台4 7推土机TY220台1 8拌合机HLS90台1 6.6 拌合站及辅助工程施工 1#、2#、3#搅拌站配置 1 个 HLS90 型拌合机,采用料斗提升上料,全 封闭式生产。每个拌合机配置 5 个储存罐,水泥罐。水泥(粉煤灰)罐安装 避雷针,接地线。在拌合楼中安装除尘设

26、备。单个拌合站生产能力 60m/ 小时。 6.5.1 搅拌站基础处理 搅拌站基础用 C20 混凝土处理,基础内设有双层钢筋网片,同时在原 有设计基础连接成整体,增加基础的承载力。保证搅拌机的顺利安装。依 据厂家提供的底座设置图进行砼及各种预埋件施工。 6.5.2 水泥储存罐基础 水泥储存罐按厂家提供的基础设计图组织施工。采用 C20 砼浇注,并 预埋连接构件。为确保水泥储存罐稳定性,在罐体四周设置地锚基础,同 时将基础加大加深,基础内设有双层钢筋网片,加大基础的承载力,并将 5 个储存罐基础进行整体连结浇筑,在硬化之前进行施工。地基施工时需 设防雷接地装置。 6.5.3 砂石料料仓施工 砂石料

27、分料仓围墙下部用“50”墙的方式砌筑,高度为 1m,上接 1.3m“37”墙。用水泥砂浆抹面,仓内中间高,四周低,墙下预留了排水 沟,砂石料仓均采用棚架结构彩钢瓦屋面,起到遮光挡雨及避免扬尘。场 地东北侧并排设立 6 个料仓,其中碎石仓 4 个(2 个待检仓 2 个合格仓) , 砂仓 2 个(1 个待检仓 1 个合格仓) 。 . . 6.7 场地平整及硬化 2#拌合站原场地范围内为水田及鱼塘低洼地带,我标段计划先对原地 表进行腐殖土和淤泥清理,然后回填砂砾土。1#、3#拌合站地势平坦无需 换填。采用推土机配合装载机对场地平整处理,压路机碾压至规定压实度, 其中重车道、上料区、备料场、洗料场采用

28、 30cm 厚 C20 混凝土硬化,生 活区采用 15cm 厚 C20 混凝土硬化。料场隔墙、围墙采用 37 砖墙砌筑。 为了场地排水通畅,地面设置 2%的排水横坡。对于线槽和给排水设 施提前预留。砼部分采用商品砼,砼浇筑后做好保温养护工作。 6.8 排水设计与施工 为排水的便利,在场地硬化过程中将排水渠道预留出来,水沟顶面标 高和场坪标高应统一考虑,水沟底部设置 2%左右的排水纵坡,将水全部 引至污水处理处,经沉淀处理后排出场外。 6.9 板房设施建设 站内办公楼、宿舍楼、试验室集中修建,食堂、餐厅、洗漱间、厕所 单独分区修建。所有房屋建设均采用阻燃型钢彩板房,板房每间尺寸为 3.6m5.4

29、m,一层室内采用陶瓷地板砖铺地。灯管、门窗、职责规范等按 施工图纸进行安装。 彩钢板房按人员配备数量合理排布。房门前设置消防器材和垃圾桶, 将垃圾倒入垃圾桶后,再集中到垃圾池,然后由专车运到站外指定地点处 理。 6.10 围墙及围栏设计与施工 围墙采用红砖砌筑,栏杆底座为 24 砖墙,其上安装围栏,围栏采用 定型的钢护栏。 6.11 设备基础设计与施工 搅拌机、上料斗、水泥储灰罐基坑开挖及支架基角的预埋钢板在场地 . . 硬化过程中按照厂家的基础施工图纸进行准确定位预埋。防止定位不准确, 给设备安装带来不便。 6.12 场区标识牌施工 场区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进出场设置大门隔离开,并

30、悬 挂安全生产标语。 “五牌一图”及各类标示牌、警示牌齐全标准美观。 “五牌 一图”放在办公楼门口,其他承建标牌、进出管区指示牌、工点名称牌、 配合比牌、交通、安全警示牌,形象进度牌,材料牌,机械设备状态牌, 操作规程牌按安全标识牌功能布置。 6.13 工地试验室建设 工地试验室按工作性质及范围拟建集料室、标准养护室、力学室等。 占地面积 230。房屋为彩钢板房结构,地面硬化,各室根据需要建试验 台及存料仓。各个房间门口挂标识牌,张贴仪器操作规程。 (具体布置见 2#拌合站平面布置图中实验室) 6.14 钢筋加工场施工 钢筋加工场场地用 C20 混凝土硬化,场地设计为四周低,中间高,面 层排水

31、坡度为 2%,利于排水。采取棚架结构,隔离堆放,全部予以围护, 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蚀。场区内设置有原材料堆放区、钢筋加工区、成 品堆放区,半成品堆放区,装卸区。供电、供水由拌合站接入。原材料及 成品堆放区设置支垫方木。 7.弃渣场弃渣场 7.1 路基弃渣场 本段工程路基及站场共计约 11 公里,站场及路基占线路总长的 52.8%,总土石方 237.4 万 m3,砼浆砌圬工方 10.3 万 m3。其中区间 路基土石方 75.2 万 m3,路基挡护砼 4.1 万 m3,浆砌石 3.8 万 m3;三 . . 江东站土石方 56.7 万 m3;万盛站土石方 105.5 万 m3,浆砌石 2.4 万

32、m3。 总计弃方 21.6 万 m,共设置 6 处弃渣场,如下表: 序序 号号 铁路里程铁路里程位置位置 距中线距中线 距离距离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 弃土数量弃土数量 (万(万 m )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 (亩)(亩) 土地复土地复 垦(亩)垦(亩) 1DK2+700800左侧 5010 0m 綦江县三江镇宅门村2.43.83.8 2DK3+650800右侧 1003 00m 綦江县镇大山村3.29.39.3 3HDK2+000200右侧 4005 00m 纂江县三江镇大山村6.015.68 4DK5+010右侧 1002 50m 綦江县三江镇大山村5.513.813.8 5DK8+300400右

33、侧 5015 0m 綦江县石角镇砖房村1.44.14.1 6 DK11+900 DK12+000 右侧 1502 00m 綦江县石角镇桃花村3.17.87.8 7.2 隧道弃渣场 本段隧道工程共计 8 座,长度小于 1 km 4 座、1-2 km 3 座、2 km以 上 1 座。总计:9977 延长米。 隧道弃渣共计 53.88m,弃渣场占地面积约为 127.7 亩。最大运距 3.5 公里最小运距 0.1 公里。 序号序号隧道名称隧道名称 弃碴总量弃碴总量 (万方(万方/ /实方)实方)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 (亩)(亩) 弃弃 碴碴 位位 置置 运距运距 (KMKM) 1 三江东隧道 (出口工区) 7.640 弃于正线D1K5+100线路前进方向 右侧50m处 3.5 2 瓦窑坝隧道 (出口工区) 3.4-弃于D1K5+100.0线路右侧50m处1.5 . . 序号序号隧道名称隧道名称 弃碴总量弃碴总量 (万方(万方/ /实方)实方)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 (亩)(亩) 弃弃 碴碴 位位 置置 运距运距 (KMKM) 3 石角隧道 (进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