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心理干预技术课件_第1页
第四章-心理干预技术课件_第2页
第四章-心理干预技术课件_第3页
第四章-心理干预技术课件_第4页
第四章-心理干预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机和丧失,Zhouheng 2013.04,1,PPT学习交流,本章关键词,危机 危机干预 认知转变法 个人危机干预:自杀,2,PPT学习交流,教学大纲,一、心理危机 二、丧失与危机 三、安全感的心理学理论 四、危机的心理学理论 五、自杀的心理干预 六、自杀后心理危机干预,3,PPT学习交流,2、落后就要挨打,4,PPT学习交流,思考,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危机 有哪些危机是与丧失联系的,5,PPT学习交流,一、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当事人对某一事件或境遇的认识,他认为这一事件或境遇是无法忍受的困难,无法应用个人资源或应付机制来解决。除非当事人获得帮助,否则危机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

2、面的功能障碍。(Gilliland & James, 1997) 危机是一种混乱和解体的暂时状态;主要是指个体使用常规处理问题的方法无法处理的一个特定状况;也预示着一个潜在积极或消极的结果。(Slaiku, 1990),6,PPT学习交流,心理危机概念和构成P54,危机是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是产生的一种状态,这种阻碍是在已定时间内使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危机由两部分组成 1、危机的存在 2、对危机的主观感受,7,PPT学习交流,引发心理危机的事件,威胁个体或群体生命或生命完整性的事件:洪水、山崩、泥石流、火灾、地震、海啸、龙卷风或台风或飓风、火山爆发、旱灾、战争、火车相撞、被劫

3、持、被伤害、矿难、核泄漏、强奸等 威胁个体的家庭、家人、财产或健康感的情形或经历:失去、威胁要失去亲人或对自己重要的人或一段亲密关系,8,PPT学习交流,危机时的症状表现,情绪改变:焦虑、烦躁、暴躁易怒、愤怒、紧张、恐惧、怕见人、抑郁或情绪不稳、兴趣减退、脆弱、哭泣、惊慌失措或表面平静却给人感觉眼神游离 认知改变:侵入性画面、声音或气味,注意力不集中,遗忘,过度警觉,不信任他人,自责,罪恶感 躯体不适:失眠、食欲改变、头痛、腰酸背痛、疲劳 行为改变:躲避、回避,呆坐沉思,麻木,模仿行为,或过分投入其它事情或活动,严重时可出现自杀、他杀、物质滥用等,9,PPT学习交流,二、丧失与危机,思考:我们

4、一生当中,从出生到死亡,你们认为有哪些丧失呢? 丧失是危机存在的最普遍形式,10,PPT学习交流,丧失的分类,1、亲密关系的丧失 2、机遇的丧失 3、健康的丧失,11,PPT学习交流,三、安全感相关理论 鲍比“依恋理论”,鲍尔比认为如果孩子啊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任的,然而,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不好印象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知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也不受其他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不知相信自己是可爱的,也会相信他人能给予自己爱”鲍比,12,PPT学习交流,艾力沃斯“陌生情景”研究,根据婴儿在陌生环境下不同的反应,分三

5、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 回避型 矛盾性 儿时形成的依恋关系会一直影响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13,PPT学习交流,思考:安全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建立,关系核心 关系的替代物 1、钱 2、权利 3、名望,14,PPT学习交流,四、危机的心理学理论,危机=危险+机会 危机的解决和你的认识和资源有关 第一:对待危机的认识能不能改变我们如何应对危机 第二:危机不能解决不是缺乏资源的方法,可能是不愿意承担责任应对危机的途径、为自己承担责任,15,PPT学习交流,合理情绪疗法,理念:人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及信念,既有合理、理性的一面,也有不合理,非理性的一面 合理信念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 不合理信念

6、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16,PPT学习交流,“认知” 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危机能否改变-认知疗法,17,PPT学习交流,ABC理论,A:诱发事件 B:个体在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信念 C:在特定环境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18,PPT学习交流,A B C 理 论,事件A,信念B,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被老板批评,“他没有权利这么对我说话,我不能忍受!” “我不喜欢他这么对我说话,但是我可以忍受!”,焦虑、愤怒和抑郁 没有明显的情绪困扰,只

7、是轻微的烦恼,19,PPT学习交流,不合理信念,1、绝对化要求过高标准,苛刻要求 我们应该得到每一位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我们应该努力,在各个方面都有成就,才是个有价值的人 2、过分概况对人不对事 有些人是卑鄙的,丑陋的,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是很可怕的,也是很悲惨的 因为生活是危险的,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的保持警惕 我们不要去依靠他人,要靠自己 3、糟糕至极百分之120%的糟糕 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要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答案,一旦得不到答案就会痛苦;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按照预定发展。 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我的人生全毁了,20,PPT学习交流,危机中的信念,缺乏客观条件 缺乏可以

8、提供帮助的人 缺乏能力和知识的储备 缺乏类似情况应对的经历 缺乏应变能力 缺乏自信心 悲观主义:事情就是那么糟糕 危机意识不能转变成合理意识,21,PPT学习交流,理性情绪疗法,Step1:让来访者知道不合理信念和他们生活困扰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直接介绍ABC理论 Step2:让来访者知道现状不是由于早期生活的影响,而是现状的信念 Step3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改变认知,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Step4:要改变常见不合理信念入手,以合理思维方式来代替合理思维方式,22,PPT学习交流,A:诱发性事件,C:情绪和行为,B:对事件A的解释评价 (不合理信念),D:与不合理信念辩论,E: 正

9、性的情绪与行为,ABC理论的扩展,23,PPT学习交流,Beck的认知转变法,从20世纪60年来从事认知治疗,1985年总结了一套方法,和ABC相比更强调改变深层的认知结构 采用交谈和行为矫正相结合的方法 Beck认为,应激导致认知结构正常活动功能的损害,让个体原始的、自我中心的认知系统被激活,使之作出极端、绝对和单向的判断 由此,改变不良思维是治疗的关键。要从三个水平来矫正患者的错误认知,24,PPT学习交流,纠正的三个水平,1、检测自动性思维:是思维的表层,自动出现 2、潜在的设想:是较深的思维,是自动化思维的来源 3、测定并干预个体思维的策略:最深层次的核心基础信念,常常是坚定不移的,也

10、是治疗的焦点和难点,25,PPT学习交流,信念、自动思维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核心信念,中间信念(态度、规则假设),我各方面都很无能,如果我这次考试通不过,就更证 明我不行,我很恐惧,我生了重病,故我 不能参加考试,情绪和行为,自动思维,拒绝参加考试,26,PPT学习交流,认知歪曲五种形式和治疗基本技术,任意推断 选择性概括 过度引申 夸大或缩小 全或者无,识别自动化思维 识别认知错误 真实性检验(核心) 去中心化 监视苦恼和焦虑水平,27,PPT学习交流,认知疗法具体咨询步骤,工作程序,28,PPT学习交流,提问:ABC疗法和认知转变法在心身疾病中有哪些作用,很多心身疾病的产生不仅是应激源的关系

11、,更和认知加工有关 错误的认知加工产生的负性情绪是心身疾病的重要诱因 纠正不良情绪,发展理性情绪可以帮助病人发展自我接纳,证实现实,29,PPT学习交流,现实疗法格拉瑟,观点: 1、危机能不能解决,看我们的主观意识 2、要求个体接受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和快乐 3、人为什么有心理危机和困扰,主要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4、正是因为不负责任才导致了问题行为或者精神疾病的发生,而病不过是不负责任的借口,30,PPT学习交流,关于心理困惑的现实解释,格拉瑟认为,人是自己沮丧、生气,而不是因为被逼而感到沮丧和生气 格拉斯认为选择沮丧或者病的理由 1、如果生气了,我们就能得到控制

12、 2、控制住我们或者别人 3、促使别人的关注 4、为自己不愿意做更有效的事情找借口,31,PPT学习交流,负责任和不负责任的表达方式,我感到沮丧 感到头痛 感到生气 感到焦虑,沮丧着 头疼着 生气着 焦虑着,32,PPT学习交流,应对重大危机的几种途径,重大危机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心理咨询的帮助 离婚打官司请律师 自杀危机干预,33,PPT学习交流,平均每年:28.7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 平均每天:548人自杀(包括自杀未遂者。自杀成 功者和未遂者的比例约为1:10)。 每两分钟:1 人自杀死亡,8 人自杀未遂。 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 16.2万小于1

13、8岁的孩子经历过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我国的情况:每年自杀影响着我国数百万人的生活。,五、自杀的危机干预,34,PPT学习交流,怎么知道谁要自杀呢?,对于绝大多数经受心理的巨大痛苦而想自杀的人来说,自杀前常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迹象: 语言上的迹象: 直接说出:我希望我已经死去,我再也不想活了 间接说出: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人能帮我;没有我,别人会生活的更好;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35,PPT学习交流,行为上的迹象 :,出现突然、明显的行为改变或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危险行为增加 抑郁症表现(情绪改变睡眠食欲改变) 有条理地安排后事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饮酒和吸毒的量增

14、加,36,PPT学习交流,自杀者的心理历程和心理状态:,认知狭窄化 绝望 身心耗竭,活力尽失 孤独感、无助感 重新解释死亡的含义 犹豫(矛盾心情)和自我鼓励 发出各种求助信号 决定后的冷静,37,PPT学习交流,对自杀的误解:,自杀无法预防 谈论自杀的人不自杀 自杀前没有任何自杀征兆 有过一次自杀,以后肯定不会自杀 大多数自杀者是文化程度低的穷人,Not True!,38,PPT学习交流,与有抑郁情绪的人提及自杀会导致他产生自杀的想法 如果一个人的抑郁情绪突然好转,他就没有自杀危险了 多数自杀缘于一个突发的创伤事件 非致命性的自杀行为只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所有自杀者都有精神病,39,PPT学

15、习交流,需要重点关注的大学生:,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3.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5.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支持的学生。,40,PPT学习交流,6. 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 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8. 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 的学生。 9.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 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 性精神病等疾

16、病的学生。 10.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 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41,PPT学习交流,自杀死亡的青少年在自杀前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 (A) 10-19岁青少年 N=40,在自杀前1年对心理有影响的慢性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前2天经历的急性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 N % 生活事件 N %,与父母(继父母)不和 16 40.0 被父母(继父母)殴打 6 15.0 丢面子、受人歧视 15 37.5 与父母(继父母)不和 5 12.5 经济困难 11 27.5 与父母、配偶、子女以外的家人不和 3 7.5 对工作或学习状况不满 11 27.5 丢面子、受人歧视 3 7.5 与父

17、母、配偶、子女以外的家人不和 9 22.5 被殴打、被强奸 2 5.0 生活规律的重大变化,如睡眠、饮食 8 20.0 因他人怀疑自己有外遇而受到批评 1 2.5 失恋或找不到对象 7 17.5 父母以外的主要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 1 2.5 被父母(继父母)殴打 7 17.5 生活规律的重大变化,如睡眠、饮食 1 2.5 配偶以外的家人死亡 6 15.0 大量欠债 6 15.0,42,PPT学习交流,自杀危机干预的步骤,保证安全:远离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器械、地点,实施24小时监护;送往医院;打破保密原则,通知家人和学校。 提供支持:危机干预者要秉承中立和不评判的原则,不在理性上评判,但在感情

18、上接纳、共情、支持和爱护。 给予希望:帮助来访者发现被其忽略的其他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扩展人生选择的视野。 获得承诺:让来访者复述计划内容,承诺如产生伤害自己的冲动,要在行为前和咨询师取得联系,寻求帮助。,43,PPT学习交流,危机干预模型的六个步骤 摘自 B. Gilliland, et al. 危机干预策略,1. 界定问题 2. 保证求助者安全 3. 提供支持,4. 检验可替代的办法 5. 制定计划 6. 得到承诺,评估,倾听,共情,行动,建立信任的关系,44,44,PPT学习交流,自杀干预着力点,生活是可预期的 我只是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生活是有意义的 自己的是有价值的,45,

19、PPT学习交流,自杀干预着力点-认识自杀的本质,自杀只是自己已有的资源无法应对的时候,危机处理的方法之一,认为自杀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杀中有两个危机 1、当事人遇到了他解决不了的困难,又找不到解决的资源 2、他想用选择自杀的方法来解决问题,46,PPT学习交流,为何富士康人群?,(1)以18-24岁之间的年轻人为主,平均年龄21-22岁。这一年龄是自杀传染的最高发年龄。 (2)高人口密度的厂区,约2平方公里的龙华厂区有超过20万人。带来高外部压力。 (3)深圳,以及富士康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大,节奏快。 (4)多数年轻人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富士康,熟悉的生活环境骤变,容易出现适应困难。 (5)多数

20、打工者缺乏社会支持,遇到困难,无人协助,关心,支持,90后孩子因为教育缺失,独生子女,缺乏人际关心和支持。也缺乏理想信仰支持。,47,PPT学习交流,从富士康事件看危机,(1)富士康媒体关系差,此前就有血汗工厂之说,形成公众的刻板印象。 (2)自杀事件发生之后,媒体一开始的导向就是寻因,并一边倒的倾向于血汗工厂,管理粗暴等,引发公众关注和不满。 (3)中国处在动荡转型期,高速的经济发展同时积聚了很多社会矛盾,富士康在中国具有符号化的代表性: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厂,严格管理,高劳动强度,增长迅猛,贫富差距巨大。社会矛盾在此找到集中的爆发口。这种简单归因的社会情绪进而将自杀行为美化,正义化,高尚化,甚至被塑造成英雄行为。,48,PPT学习交流,自杀行为的传染性: (Gatan Girouard事件),1999年1月14日,魁北克知名电视记者 Gatan Girouard在 Ste-foy上吊身亡。当时魁北克的各种传播媒体持续报道他自杀的消息长达一个月。 结果发现,在自杀报道后的一个月内,至少有14%的自杀者使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