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课件模板-013(共62)_第1页
本草纲目课件模板-013(共62)_第2页
本草纲目课件模板-013(共62)_第3页
本草纲目课件模板-013(共62)_第4页
本草纲目课件模板-013(共6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草纲目 课件模板-13,本草纲目:牛膝,牛膝:,释名亦名牛茎、百倍、山苋菜、对节菜。 气味(根)苦、酸、平、无毒。 主治 1、劳疟积久。用长牛膝一把,生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服完(清晨一服,未发疟前一服,临发疟时一服。) 2、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用牛膝五两,研细,浸入生地黄汁五升中。日晒夜浸,直到汁尽。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本草纲目:牛膝,牛膝:,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久服于身体有益。 3、妇女血病(月经淋闭,月经不来,绕脐寒疝痛,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结症瘕不散诸病)。用牛膝在酒中浸一夜,取出焙干;另用漆炒令烟尽。各一两为末,加生地黄汁一升,慢火上熬成浓糊,团成丸子,如梧子大

2、。每服三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万病丸”。,本草纲目:牛膝,牛膝:,4、胞衣不下。用牛膝八两、葵子一合,加水九升,煎成三升。分三次服。 5、产后尿血。用川牛膝水煎常服。 6、喉痹乳蛾。用新鲜牛膝根一把、艾叶七片,同人乳捣和,取汗灌入鼻内。不久,痰涎从口鼻流出即愈。不用艾叶亦可。又方:牛膝捣汁和陈醋灌病人。 7、口舌疮烂。用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饮。,本草纲目:牛膝,牛膝:,8、牙齿疼痛。用牛膝研末含漱,也可以用牛膝烧灰敷患处。 9、恶疮(人不知名)。用牛膝根捣敷。 10、痈疖已溃。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把,捣烂后涂疮上。,本草纲目:紫菀,紫菀:,释名

3、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牵牛。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肺伤咳嗽。用紫菀花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三次。 2、久咳不愈,用紫菀、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捣、筛为末。每服三钱,以姜三片、乌梅一个,煎汤调下。一天服两次。 3、吐血咳嗽。用紫苑、五味子炒过,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本草纲目:紫菀,紫菀:,每次含化一丸。 4、产后下血。用紫菀末五撮,水冲服。 5、缠喉风痹。用紫菀根一条,洗净,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渐愈。,本草纲目:麦门冬,麦门冬:,释名亦名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 1、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

4、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一天服两次。两天后当可见效。 2、吐血、鼻血。用麦门冬(去心)一斤,捣烂取汁,加蜜三合,调匀,分二次服下。,本草纲目:麦门冬,麦门冬:,3、齿缝出血。用麦门冬煎汤漱口。 4、喉疮。用麦门冬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煎汤送下。 5、下痢口渴。用麦门冬(去心)三两、乌梅肉二十个,锉细,加水一升,煮成七合,细细饮下,有效。,本草纲目:萱草,萱草:,释名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 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

5、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 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本草纲目:淡竹叶,淡竹叶:,释名根名碎骨子。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根)堕胎、催生。,本草纲目:鸭跖草,鸭跖草:,释名亦名芩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主治 1、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2、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3、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4、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本草纲目:葵,葵:,释名亦名露葵、滑菜。 气味(苗)甘

6、、寒、滑、无毒。 主治 1、流行性斑疮(斑疮很快传遍全身,疮中有白浆)。煮葵菜叶,与蒜齑合吃,有效。 2、瘘疮不合。先以温热的淘米水洗净患处,再用葵叶微火烘暖贴上,贴过二、三百叶,把脓引尽,即可合口生肉。忌鱼、蒜、房事。 3、汤火伤成疮。,本草纲目:葵,葵:,用葵叶研为末,敷患处。 4、二便不通。用生冬葵根二斤,捣汁三合,生姜四两,取汁一合,和匀后分二次服。连服数剂即通。 5、消渴,小便不利。用葵根五两,加水三碗煮汁,天明后服下。一天服一次。 6、漏胎下血,血尽子死。用葵根、茎烧灰,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乳痈。用葵茎及子为末,酒冲服一匙。,本草纲目:葵,葵:,一天服二次。 8、身面疳疮

7、,出黄汁。用葵根烧灰,和猪油涂搽。 9、产后淋沥。用葵子(亦作冬葵子)一合、朴硝八分,加水二升,煎成八合(先煎葵子,后下朴硝),一顿服。 10、催产。用葵子一合,捣破,加水二升,煮成半升,一次服,不久便可分娩。 11、乳汁不通(或乳房胀痛)。用蔡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送服二钱,极验。,本草纲目:葵,葵:,12、胞衣不下。用葵子一合、牛膝一两,加水二升,煎成一升服下。 13、脸上疮疖。用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本草纲目:蜀葵,蜀葵:,释名戎葵、吴葵。 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花)咸、寒、无毒。(子)甘、冷、无毒。 主治

8、 1、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2、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本草纲目:蜀葵,蜀葵:,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4、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5、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两,捣烂,加麝香半钱,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6、妇女带下(脐腹冷痛,面色萎黄)。用蜀葵花一两,阴干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治赤事宜和

9、红花,治白带用白花。,本草纲目:蜀葵,蜀葵:,7、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8、痈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本草纲目:龙葵,龙葵:,释名苦葵、苦菜、天茄子、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老鸦眼睛草。 气味(苗、茎、叶、根)苦、微甘、滑、寒、无毒。 主治 1、去热少睡。用龙葵菜同米煮稀饭吃。 2、小便不通。用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服。 3、坠伤。用龙葵茎、叶捣汁服,以渣敷伤处。 4、火焰丹毒。用龙葵叶加醋研为细末敷涂,能消红肿。,本草纲目:龙葵,龙葵:,5、背痈。用龙葵一两,研为末,加入麝香一分,研匀敷痈上。又方:用是蟆一个,同龙葵茎、叶捣烂敷痈上。

10、6、诸疮恶肿。用龙葵茎叶捣烂,酒送服;另以药渣敷患处。 7、天泡湿疮,用龙葵苗叶捣敷。 8、吐血不止。用龙葵苗叶半两、人参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亲朋汲水送下。 9、除蚤虱。用龙葵叶铺席下,次日脐虱尽死。,本草纲目:酸浆,酸浆:,释名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 气味(苗、叶、茎、根)苦、寒、无毒。(子)酸、平、无毒。 主治 1、热咳咽痛。用酸浆草为末,开水送服。此方名“清心丸”。同时还以醋调药末敷喉外。 2、痔疮。用酸浆叶贴疮上。 3、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

11、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本草纲目:酸浆,酸浆:,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本草纲目:蜀羊泉,蜀羊泉:,释名羊泉、羊饴、漆姑草。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 1、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 2、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来。,本草纲目:败酱,败酱:,释名苦菜、泽败、鹿肠、鹿首、马草。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腹痈有脓。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2、产后恶露。用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八分,芎穷、竹茹各四分,生地黄(炒)十二分,加水二升煮成八合,空心服下。,本草纲目:败酱,败酱:,

12、3、产后腹痛。用败酱五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 4、蠼螋尿疮。用败酱煎汁涂搽,有效。,本草纲目:款冬花,款冬花:,释名款冻、颗冻、氏冬、钻冻、菟奚、虎须。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 1、久咳不愈。用早晨取款冬花一小团,拌蜜少许,放有在瓦罐内烧烟,缺罐留一忆,让烟出,以口吸烟咽下。如此五日,至第六日,吃一餐羊肉包子,从此病愈。 2、痰嗽带血。用款冬花、百俣,经蒸、焙后,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龙眼大。,本草纲目:款冬花,款冬花:,每天临睡时嚼服一丸,姜汤送下。 3、口中疳疮。用款冬花、黄连,等分为末,以唾液调成饼子,将蛇床子煎汤漱口将饼子敷患处。,本草纲目:鼠曲草,鼠曲草

13、:,释名米曲、鼠耳、佛耳草、无心草、香茅、黄蒿、茸母。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同款冬花。,本草纲目:决明,决明:,释名马蹄决明。 气味(子)咸、平、无毒。 主治 1、多年失明。用决明子二升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稀粥送下。 2、青盲、雀目(按:青盲是外观正常,但不见物,雀目即夜盲)。用决明一程序、地肤子五两,共研为末,加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 3、眼睛红肿。,本草纲目:决明,决明:,用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肿消。 4、头风热痛。治方同上。 5、鼻血不止。用决明子末,加水调交,敷胸口处。 6、癣疮蔓延。用决明子一两末。加水银、轻粉少许,研至极细,看不到水银星。擦破癣疮后再敷药。 7、背疮初起。用决明子一升(捣碎)、生甘草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分二次服下。,本草纲目:地肤,地肤:,释名地葵、地麦、落帚、独帚、王帚、扫帚、益明、涎衣草、白地草、鸭舌草。 气味(子)苦、寒、无毒。 主治 1、风热赤眼。有地肤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享饼,晒干,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2、目痛、眯目。用地肤子榨汁点眼。 3、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本草纲目:地肤,地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