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基础知识_第1页
病毒学基础知识_第2页
病毒学基础知识_第3页
病毒学基础知识_第4页
病毒学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根据病毒学的基本知识,病毒是最小的生物体,具有简单的结构,只有一种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对抗生素不敏感,严格的寄生生活和非细胞形态。第一节病毒形态和结构1。病毒大小和形态砖块(痘病毒)子弹(狂犬病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球体(大多数病毒)2。包涵体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形成特殊的“斑块”,在细胞3中增殖后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病毒结构和功能1。核酸(髓):单链或双链的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可被引入活细胞,形成新的完整病毒,并引起细胞病变效应。2.衣壳:围绕髓的蛋白质称为衣壳,是二十面体或螺旋对称的。它具有抗原性、保护性和吸附性。核酸和衣壳统称为核衣壳。3.膜: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组成,对

2、乙醚敏感。一些病毒在导管膜外有尖刺。4.触须:一些没有膜的病毒。在病毒增殖的第二个季度,病毒缺乏细胞器、酶系统和生物细胞代谢所必需的能量。它的增殖只能依靠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位点(细胞器)。在病毒核酸的作用下,它合成病毒核酸、蛋白质和其他成分,然后在宿主细胞中将它们组装成成熟的传染性病毒粒子,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将它们释放出细胞,从而感染其他易感细胞。这种病毒的扩散模式被称为复制。所需的时间称为复制周期。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首先,吸附是病毒和宿主细胞之间通过静电吸引进行的非特异性吸附。二是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具有选择性和特殊亲和力的特异性吸附。这是病毒感染具有明显选择性的理论基础。(2)

3、渗透,(1)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如牛痘病毒,(2)通过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进入细胞,如疱疹病毒,(3)通过病毒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相互作用进入细胞,如脊髓灰质炎病毒,(4)病毒直接和完全进入细胞,如呼肠孤病毒,(3)脱壳,病毒脱壳包括两个过程,即除去包膜和衣壳,(1)除去包膜,有些发生在与细胞膜融合并释放核衣壳,如疱疹病毒进入细胞质;其中一些是由吞咽囊泡中的痘病毒引起的。(2)剥脱发生在吞咽囊泡或细胞质中。生物合成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通常:脱氧核糖核酸病毒(除了痘病毒和彩虹病毒)在细胞核中复制。核糖核酸病毒(包括痘病毒和虹彩病毒)在细胞质中复制。当病毒在脱壳后释放核酸时,此时在细胞中找不到传染性

4、的完整病毒体。这个阶段被称为隐藏阶段或黑暗阶段。(5)组装和释放(1)非膜性的DNA病毒如腺病毒、核酸和衣壳在细胞核中组装,一旦细胞溶解就释放。(2)无包膜的核糖核酸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核酸和衣壳在细胞质中聚集,一旦细胞溶解就释放出来。(3)膜状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在细胞核内组装成核衣壳。有三种释放方式:一种是移动到核膜,通过芽的形成进入细胞质,获得核膜成分作为导管膜。并逐渐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二是通过核膜裂隙进入细胞质,从细胞浆膜中获得囊膜,囊膜沿着细胞核周围与内质网相通的部分从微细内部逐渐释放出来。第三,复杂病毒如痘苗病毒的DNA和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形成“未成熟颗粒”,然

5、后分化成成熟颗粒,其中一些通过细胞表面释放,大多数通过细胞间接触释放。(4)具有膜的核糖核酸病毒如副流感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细胞质中组装螺旋核衣壳,病毒特异性的银组分(如血凝素和神经氨酸)在感染过程中整合在细胞膜上。当病毒通过出芽穿过细胞膜时,就获得了导管膜,并产生了刺。第三节干扰和干扰素1。干扰当一种病毒(活病毒或灭活病毒)作用于宿主细胞时,会导致另一种免疫相关或不相关的病毒株无法在其中正常增殖。这是ca干扰素(IFN)是一种由病毒或其他因素如干扰素诱导剂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用于刺激脊椎动物组织细胞(体外或体内)以干扰病毒增殖。产生机制:病毒与细胞DNA中干扰素基因的“抑制剂”结合,从而消除抑

6、制,产生合成干扰素的特异性mRNA。(2)干扰素释放后,进入另一个细胞,与细胞的“作用因子约束”结合产生干扰素。作用机制:干扰素的作用机制不像抗病毒一样直接灭活病毒。干扰素对病毒体没有作用,也不能直接阻止其吸附或渗透,也不能阻止其释放,但它作用于宿主细胞,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该蛋白附着于细胞的核蛋白,并选择性地抑制病毒信使核糖核酸翻译成病毒蛋白,从而影响病毒结构蛋白和酶的合成,从而抑制复制并显示抗病毒效果。也就是说,最初被感染的细胞被病毒核酸刺激产生干扰素,干扰素通过细胞膜向外扩散,进入血液循环进入其他细胞。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并以细胞种类为特征。也就是说,动物产生的干扰素只能保护同一属

7、或相关物种的动物细胞。干扰素是一种生物制剂,具有很强的活性,但它没有银(或银很弱),所以它可以用来治疗病毒性疾病。还具有抗肿瘤和免疫功能调节作用。作用机制,第4节病毒抗性和分类,1、病毒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抗性,病毒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抗性以及细菌繁殖体与物理和化学因素相似使病毒失去传染性的过程,表示灭活的病毒仍保留其他生物活性,1、耐温、耐寒和耐热病毒。大多数病毒能在4以下存活很长时间,尤其是在干冰温度(-70)和液氮(-196)下。然而,大多数病毒在55-60灭活10-30分钟,在100快速灭活。有些在室温下只能存活几个小时(流感、麻疹病毒),有些在自然界可以存活几天或几个月(肠道病毒群、肝炎

8、病毒)。然而,猪瘟Vi可耐受502h、701h和1000.5-1h。大多数病毒在PH 6-8范围内保持稳定。在PH9.0环境中快速失活。不同的病毒种类具有不同的酸碱度稳定性。例如,呼肠孤病毒可以抵抗PH3.0;口蹄疫病毒在pH 6.0-6.5和pH8.0-9.0时迅速灭活,猪水疱病毒在PH2.2和24小时仍具有传染性。氧化剂:大多数病毒对氧化剂敏感,通常被H2O2、K2MO4、漂白粉、碘化物等灭活。苯酚可用于几种病毒的消毒,但不适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4.甘油和抗生素:通常使用50%甘油生理盐水,并添加“双抗体”以保存病毒疾病材料。(2)病毒分类,(1)根据病毒的性质分类:双链或单链,包被或未包被,立体或螺旋体对称,粒度,粒度,对乙醚的敏感性等。2.根据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