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入网测试项目信息安全与功能PPT课件_第1页
终端入网测试项目信息安全与功能PPT课件_第2页
终端入网测试项目信息安全与功能PPT课件_第3页
终端入网测试项目信息安全与功能PPT课件_第4页
终端入网测试项目信息安全与功能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终端入网检测项目变化情况 信息安全与功能部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主要内容,标准概况介绍 信息安全与功能项目的选取 项目调整后的注意事项,标准概况介绍,GSM,YD/T 1215-2006,调整前各制式功能标准依据不同,CDMA1X,YD/T 023-2006,GC双模,YD/T 1395-2009,GSM双待,YDC 065-2009,cdma2000,YD/T 037-2004/YDC069-2008,cdma2000双模,YD/T 1891-2009,WCDMA,YD/T 1548.1-2009,TD-SCDMA,YD/T 1777.1-2008; YD/T 1841.1-2009

2、,WCDMA双模,YD/T 1844-2009,YD/T1779-2008; YDC 064-2007,TD双待,标准概况介绍,按卡槽数量分类,单卡槽,多卡槽,机卡一体,按支持制式数量分类,单模,多模,按待机数量分类,单待,多待,按形状、尺寸、用途分类,按同时待机信号数量分类,单通,双通,车载台,固定无线电话机,无线数据终端,移动电话机,终端类型众多,依据标准各异,标准概况介绍,对于一些移动终端功能的共同特性,不同规范的要求不尽相同; 有些部分的功能实际要求是一致的,在规范里却用了不同的描述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理解; 有的规范在技术要求中是一致的,测试方法却不尽相同; 对于多模终端,可能会导致对

3、于多模移动终端在不同制式下的要求发生冲突; 有的多模或者多待的移动终端,还没有相应的功能要求规范 随着技术的发展,当这些要求需要修订时,对这些规范进行一一修订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也很难做到修订后的各种制式规范的一致性。,通用功能各制式要求应一致,标准概况介绍,单卡单待时的功能,通用功能标准对移动终端功能的划分,多卡单待时的功能,单卡多待时的功能,多卡多待时的功能,通信类功能,信息安全类功能,显示/指示类功能,接口类功能,个人信息 类功能,通信类功能,用户识别卡选择,个人信息 类功能,显示/指示类功能,显示/指示类功能,同时处理并发业务的能力,用户识别卡选择,YD/T 2307-2011数字移

4、动终端通用功能标准,信息安全与功能项目的选取,增加信息安全相关项目(依据YD/T 1700-2007) 所有制式产品均采用通用功能标准(依据YD/T 2307-2011) 保留与网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互联互通相关的检测项目; 删减与信息安全和互联互通相关性较小的项目; 尽可能与原标准平滑过渡; 在保证最基本的要求的前提下,考虑终端涉及的灵活性; “显示/指示类”设置为C类项;,信息安全与功能检验项目选取的原则,信息安全与功能项目的选取,6.1.1.1.1语音通话 6.1.1.1.2紧急呼叫 6.1.1.1.3短消息发送和接收 6.1.1.1.4补充业务 6.1.1.5.1签约识别管理,信

5、息安全与功能检验项目,6.1.2.1口令认证-开机身份认证 6.1.2.2口令认证-屏保激活身份认证 6.3.2电话簿访问的安全性 6.3.4移动终端中“设置”信息访问的安全性,单卡单待时信息安全检验项目依据YD/T 2307-2011; 移动终端最基本的功能,单卡单待时信息安全检验项目依据YD/T 1700-2007; 涉及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与功能项目的选取,6.1.1.2.1主/被叫信息显示 6.1.1.2.2运营商标识C 6.1.1.2.6信号强度指示C 6.1.1.4.1短消息 6.1.1.4.2通话记录C 6.1.1.4.3电话簿C 6.1.1.4.4个人文件C 6.1.1.

6、6.1网络选择,6.2.1.1.1网络模式标识(单卡多待时)C 6.2.1.1.2信号强度指示(单卡多待时)C,6.2.2.2.1运营商标识(多卡多待时)C 6.2.2.2.2网络模式标识(多卡多待时)C 6.2.2.2.3信号强度指示(多卡多待时)C,对于显示指示类项目设置为类项; 电话簿、通话记录、个人文件设置为类项;,信息安全与功能检验项目,信息安全与功能项目的选取,6.2.2.3.1空闲状态,拨打非本机号码 6.2.2.3.2空闲状态,单个本机号码来电 6.2.2.3.3空闲状态,多个本机号码同时来电 6.2.2.3.4一个本机号码通话期间,其它本机号码来电 6.2.2.3.5一个本机

7、号码拨号过程中,其它本机号码来电 6.2.2.4.1空闲状态,发送短消息 6.2.2.4.2空闲状态,接收短消息 6.2.2.5 处理并发数据业务的功能 6.2.2.6.1 一个本机号码通话期间,其它本机号码发送短消息 6.2.2.6.2一个本机号码通话期间,其它本机号码接收短消息 6.2.2.6.3一个本机号码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其它本机号码来电 6.2.2.6.4一个本机号码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其它本机号码发送短消息 6.2.2.6.5一个本机号码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其它本机号码接收短消息,多卡多待时的功能,信息安全与功能项目的选取,6.1.1.1.1语音通话 移动终端应能提供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

8、拨号、接听、通话、挂机操作,所支持的操作方式正常有效。,信息安全与功能检验项目说明,6.1.1.1.3短消息发送和接收 短消息编辑、发送及接收正常。,6.1.1.1.4补充业务 支持语音业务时,应支持呼叫提供类和呼叫完成类补充业务 其它补充业务为可选,6.1.1.5.1签约识别管理 仅对开机过程中能取下用户识别卡的终端进行测试 用户识别卡被取下后,呼叫应中断,6.1.1.1.2紧急呼叫 在插卡和不插卡的情况下,均能正常拨打紧急呼叫号码,信息安全与功能项目的选取,6.1.2.1口令认证-开机身份认证 用户登录口令不能过短-少于等于3位数字 关闭身份认证时,不应提示用户输入口令,正常开机; 输入错

9、误口令时,提示登录口令错误; 终端应能自动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持续不断的非法攻击。,信息安全与功能检验项目说明,6.3.2电话簿访问的安全性 开启电话簿密码保护功能后,访问电话簿时提示用户输入口令; 输入错误口令时提示口令错误;输入正确口令时可以正常浏览; 关闭电话簿密码保护功能时应提示再次输入口令,6.1.2.2口令认证-屏保激活身份认证 开启屏保激活身份认证,超过等待时间应,应进入屏保状态; 通过关闭屏保激活身份认证时,应提示输入口令; 输入错误口令时,提示登录口令错误 处于屏保状态时,应能正常接听电话;,6.3.4移动终端中“设置”信息访问的安全性 输入错误密码时提示密码不正确;输入正确密

10、码时可以正常进行设置,信息安全与功能项目的选取,信息安全与功能检验项目说明,6.2.2.2.1运营商标识 6.2.2.2.2网络模式标识 6.2.2.2.3信号强度指示 显示指示类项目为C类项; 应能同时显示所有处于待机状态的运营商标识、信号强度;应能区分不同的网络模式,6.1.1.2.1主/被叫信息显示 至少识别11号码,6.1.1.6.1网络选择 被测移动终端应显示覆盖其所处位置所有的运营者标识。 被测移动终端应尝试在用户选择的网络中进行注册。,信息安全与功能项目的选取,6.2.2.3.1空闲状态,拨打非本机号码 6.2.2.3.2空闲状态,单个本机号码来电 6.2.2.4.1空闲状态,发

11、送短消息 6.2.2.4.2空闲状态,接收短消息 对于多待单通终端和多通多通终端,都必选支持此两项功能 仅对支持的插卡组合方式进行测试; 处于空闲状态时,任意号码能进行拨打/接听; 通话完成后能返回多待状态; 能指明主叫方和被叫方的号码或指示信息;,信息安全与功能检验项目说明,信息安全与功能项目的选取,信息安全与功能检验项目说明,6.2.2.3.3空闲状态,多个本机号码同时来电 6.2.2.3.4一个本机号码通话期间,其它本机号码来电 6.2.2.3.5一个本机号码拨号过程中,其它本机号码来电 6.2.2.5 处理并发数据业务的功能 6.2.2.6.1 一个本机号码通话期间,其它本机号码发送短消息 6.2.2.6.2一个本机号码通话期间,其它本机号码接收短消息 6.2.2.6.3一个本机号码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其它本机号码来电 6.2.2.6.4一个本机号码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其它本机号码发送短消息 6.2.2.6.5一个本机号码使用数据业务期间,其它本机号码接收短消息 对于多待多通终端进行测试 仅对支持的插卡组合方式进行测试; 各种情况下,应能给用户正确的显示和提示信息; 用户应能进行选择,项目调整后的注意事项,对于依据YD/T 170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