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1B答案_第1页
中医儿科学1B答案_第2页
中医儿科学1B答案_第3页
中医儿科学1B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南阳理工学院课程考试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考试课程:中医儿科学 学年学期:试卷类型:1B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 稚阴稚阳:“阴”,指机体的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指幼嫩而未曾成熟。稚阴稚阳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吴鞠通的稚阴稚阳理论,从阴阳学说方面进一步阐明了小儿时期的机体,无论在形体方面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都需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生长发育,才能逐步趋向完善和成熟。2脾常不足:小儿的脏腑娇嫩,是指

2、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儿出生后肺脏、脾脏、肾脏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更是因为小儿不仅与成人一样,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必须满足这一特殊的需求。所以,小儿对肾气生发、脾气运化、肺气宣发的功能状况要求更高。因此,相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需求,经常会出现肾、脾、肺气之不足,表现出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脾主运化,小儿脾常不足,表现为运化力弱,摄入的食物要软而易消化,饮食有常、有节,否则易出现食积、吐泻;3. 五迟、五软: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五迟指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五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

3、、肌肉软。五迟、五软病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本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当引起。4.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感受流行性乙型脑炎时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高热、抽搐、昏迷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7、8、9盛夏季节,2-6岁儿童发病率高,具有较强传染性。重症患儿,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容易出现内闭外脱、呼吸衰竭等危象,即使存活,往往留有后遗症,甚至造成终生残疾。5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以持续发热、多形红斑、球结膜充血、草莓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为特征。好发于婴幼儿,有1%-2%的死亡率。死亡原因为心肌炎、动脉瘤破裂、心

4、肌梗死,有些患儿的心血管症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急惊风治疗法则是_、_、_ 、_ 。2清代医家陈复正将小儿虎口脉纹辨证概括为“ 、 、 ”。3早期诊断麻疹的依据是 。4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以急性起病,_、_ 、_、 _为主要特征。5婴儿喂养方式有_ 、_、_三种,其中应特别倡导的是_。6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主证是发热、_、_ 、_ 、_ 。 1. 清热, 豁痰, 镇惊, 熄风。2. 浮沉分表里, 红紫辨寒热, 淡滞定虚实。3. 发热、泪水汪汪、口腔两侧颊部黏膜近臼齿处出现麻疹粘膜斑。4. 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5.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混合喂养

5、; 母乳喂养。6. 咳嗽; 痰壅; 气急; 鼻煽。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汇集宋代以前的儿科学术成就,为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是( )A. 幼幼新书 B. 活幼心书 C. 活幼心法 D.全幼心鉴 E.幼科发挥2小儿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幼童期 E儿童期3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纯阳无阴阳常有余阳亢阴亏肝常有余发育迅速4小儿开始出乳牙的年龄是( )A23个月B35个月C510个月D1012个月E12个月以上5小儿夏季特有的病证有( )暑风 暑痉 中暑 夏季热 暑温6小儿哭声宏亮而长,并有泪水说明了什么?( )A小儿身体健康

6、B小儿腹痛 C小儿饥饿 D小儿头痛 E虚证7时行疾病后,小儿阴液虚亏,津液耗损,宜用( )养阴生津法 镇惊开窍法 清热解毒法 培元补肾法 回阳救逆法8肺炎喘嗽好发年龄是( )A1岁以内 B3岁以内 C5岁以内 D7岁以内 E以上都不是9一患儿,男,3岁,咳嗽气喘,喉间哮吼痰鸣,畏寒、肢冷,流清涕,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治宜( )A祛邪扶正,化痰定喘 B泻肺降气,定喘涤痰 C辛温开肺,化痰止咳D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E解表清里,定喘止咳10鹅口疮心脾积热型的首选方剂是( )A.清胃散 B泻黄散 C黄连解毒汤 D导赤散 E清热泻脾散11在口疮治疗中,常配合外治为( )A熏洗法 B罨包法 C敷贴法

7、D涂敷法 E热熨法12患儿六个月,腹泄大便色黄,有泡沫,少许粘液,便前哭闹,日行10余次。其病机是( )A外感风寒 B脾湿不运 C脾阳不振 D.伤食泄泻 E湿热相干13治疗疳积的首选方剂是( )A资生健脾丸 B人参健脾丸C保和丸 D曲麦枳术丸E肥儿丸14小儿高热持续,频繁抽痉,神志昏迷,谵妄烦躁,腹痛拒按,呕吐不止,大便粘腻或夹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治疗方法是( )A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B解毒清肠,熄风开窍 C疏风情热,熄风镇惊D清气凉营,熄风开窍 E镇惊安神15列哪一项不是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特征( )A动作过多 B行为异常 C抽动过多D情绪异常 E注意力不集中16患儿,10岁。1周

8、来患感冒未愈。昨日起眼睑浮肿,舌苔白,脉浮。治疗应首选( )A.三仁汤 B.越婢汤 C.葱豉桔梗汤 D.藿香正气散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17猩红热邪毒主要蕴于( )肺脾 脾胃 脾肾 肺胃 心肝18下列哪项是水痘最具特点的症状( )A疱疹发于四肢头面 B疱疹空泡易破 C同一时期丘疹疱疹干痂并见D疱疹周围红晕 E疱疹痂盖脱落,不留瘢痕19流行性腮腺炎病变主要经脉是( )心经肝经肺经脾经胆经20七岁男性患儿紫斑反复发作,小腿及臀部较多,颜色较鲜明,伴有瘙痒,或伴发热,偶有腹痛,关节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治疗首选方剂是( )A犀角地黄汤 B归脾汤 C小蓟饮子 D大补阴丸 E.桃仁汤 1-5AAE

9、CD 6-10AABDE 11-15DEEBC 16-20EDCEA4、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钱乙创制的著名方剂是( )A. 异功散 B. 七味白术散 C. 六味地黄丸 D. 扶元散 E. 牡蛎散2小儿动作发育的顺序是( )由上到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由远而近由高级到低级3胎禀因素有( )孕母营养 产时损伤 孕母疾病 孕母用药 孕母接触放射线4乳婴儿添加辅食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食欲B避免饥饿C.补充营养的不足D减轻母亲负担E.增强婴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为断奶打基础5学龄期是( )A年龄7周岁到12周岁 B. 对各种时行疾病的抗病能力增强 C.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 D. 大脑思

10、维、分析能力、体力活动进一步发展,能适应学校、社会环境E. 疾病的种类及表现基本接近成人1ABC 2ABC 3ACDE 4CE 5ABCDE 5、 简答题:(共25分)幼儿急诊、风疹、猩红热如何鉴别?(6分)2如何从小儿大便的性状初步辨别常证的各型泄泻?(5分)3如何鉴别生理性胎黄和病理性胎黄?(4分)4. 试述疳证与积滞在临床表现上有何不同?二者之间又有何联系?(5分)5. 急惊风和癫痫如何鉴别?(5分)六、病案题:(共20分)评卷人得分1. 答:病 名 麻 疹 幼儿急疹 风 疹 猩红热 潜伏期 621天 717天 525天 17天 初期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 突然高热,一般情 发热,咳嗽

11、,流涕, 发热,咽喉红肿 泪水汪汪 况好 枕部淋巴结肿大 化脓疼痛 出疹与发 发热34天出疹, 发热34天出疹,发热12 1天 发热数小时1天 热的关系 出疹时发热更高 热退疹出 出疹 出疹,出疹时热高特殊体征 麻疹黏膜斑 无 无 环口苍白圈,草 莓舌,帕氏线皮疹特点 暗红色斑丘疹自耳 玫瑰色斑疹或斑丘 淡红色细小斑丘疹 细小红色丘疹,皮 后发际额面、颈 疹,较麻疹细小, 自头面躯干四 肤猩红,自颈、腋 部躯干四肢, 发疹无一定顺序, 肢,24小时布满全 下、腹股沟处开始, 3天左右出齐。疹 疹出后12天消 身。疹退后无色素 23天遍布全身。 退后遗留棕色色素 退。疹退后无色素 沉着,无脱屑

12、疹退后无色素沉 斑、糠麸样脱屑 沉着,无脱屑 着,有大片脱皮周围血象 白细胞总数下降, 白细胞总数下降, 白细胞总数下降, 白细胞总数升高, 淋巴细胞升高 淋巴细胞升高 淋巴细胞升高 中性粒细胞升高(1分)(2分)(1分)(2分)2. 答:凡大便稀溏夹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者,多为伤乳伤食所致,是为伤食泻(1分)。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黄,臭气不甚,多由感受风寒所致,是为风寒泻(1分)。大便水样或呈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粘液,腹痛时作,多为感受湿热所致,是为湿热泻(1分)。大便稀溏或烂糊,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是为脾虚所致,

13、属脾虚泻(1分)。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不臭,多为脾肾阳虚所致,是为脾肾阳虚泻(1分)。3. 生理性胎黄: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于46天最重,足月儿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长至第3周才消退,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2分)。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大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发展快、程度重、消退迟大多超过23周或黄疸退而复现(2分)。4. 疳证与积滞在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疳证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舌苔厚腻为特征;积滞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2.5分)。疳证与积滞二者之间有

14、着密切的联系。积滞积久不消,损伤脾胃,影响水谷精微化生,致形体日渐消瘦,可以转化为疳证。但是疳证并非全由积滞转化而来,其他多种病证如厌食、泄泻、肺痨等病程迁延日久皆可转化成疳。另一方面,疳证患儿脾胃薄弱,运化功能差,若有饮食不节,或进食难以消化之食物,又易于形成积滞之虚实夹杂证候(2.5分)。5. 癫癎:癫癎发作时抽搐反复发作,抽搐时口吐白沫或作畜鸣声,抽搐停止后神情如常。一般不发热,年长儿较为多见,有家族史,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癎波(2分)。急惊风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神志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有接触疫疠之邪,或暴受惊恐史,有明显的原发疾病,如感冒、肺炎喘嗽、疫毒痢、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

15、乙型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病理反射。必要时可作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血培养、脑脊液等检查协助诊断(3分)。六、病案题:(共20分) 病案一王,男,2岁。2003年10月15日入院,主诉:食欲不振、形体消瘦4月余。现症见:体重(Wt)10Kg,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如穗,食欲不振,精神欠佳,好发脾气,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试就本例患儿,作出西医诊断,中医病、证诊断,西医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1 西医诊断(1分)2中医诊断及证型(2分):3病机分析(2分):4治法(2分):5主方及方药(3分)病案二张某,男,2岁。2011年7月8日来诊。主

16、诉发热3天,咳喘2天。3天前开空调受凉后发热,体温高达39.5,第二天出现咳嗽而喘,呼吸困难,气急鼻煽,烦躁,口唇轻度发绀,喉间痰鸣,呕吐痰涎,口干面赤,舌红苔黄,指纹紫滞达气关。试就本例患儿,作出西医诊断,中医病、证诊断,西医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1西医诊断(1分)2中医诊断及证型(2分):3病机分析(2分):4治法(2分):5主方及方药(3分)1. 西医诊断:营养不良。(1分)中医诊断:疳证(1分) 证型:疳气(1分)证侯分析: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脾虚则不思饮食,精神欠佳,大便时干时溏;脾胃不健,气血化生不足,故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胃火内伏,则见好发脾气;舌脉为疳症病之初起,脾胃运化不健所致。(2分)治法:和脾健运。(2分)主方:资生健脾丸加减。(1.5分)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药、莲子肉、茯苓、薏苡仁、扁豆、泽泻、藿香、砂仁、麦芽、山楂、桔梗、神曲、枳实、黄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