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_第1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_第2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_第3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_第4页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打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样本是总体中:da、任意一部分b、典型部分c、有意义的部分d、有代表性的部分 e、有价值的部分2、参数是指:ca、参与个体数b、研究个体数c、总体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 e、样本的统计指标3、抽样的目的是:e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 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4、脉搏数(次/分)是:b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5、疗效是:da、观察单位b、数值变量c、名义变量d、等级变量e、研究个体6、抽签的方法属于d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7、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ca收集资料、设计

2、、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8、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d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9、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属ea、相互对照b、标准对照 c、实验对照 d、自身对照 e、空白对照10、统计学常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da、必然事件 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 d、小概率事件e、偶然事件11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ea研究样本 b研究个体 c研究变量之

3、间的相关关系 d研究总体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12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13概率p=0,则表示 b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14总体应该由da研究对象组成b研究变量组成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e个体组成15. 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da变量b参与研究的数目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d总体的统计指标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16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

4、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 a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总体 d个体e样本17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a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 c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d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 e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18、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da、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b、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 c、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 d、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e、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19、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 )资

5、料。 b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20、红细胞数(1012l-1)是:b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21、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12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研究总体为:ca.所有成年男子 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 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 d120名该市成年男子 e120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22、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 a、集中型资料 b、数值变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 e、离散型资料23、抽样调查的目的是: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研究总体统计量 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

6、差 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2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2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 治愈 显效 好转 恶化 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 1该资料的类型是: d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26、样本是总体的 c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2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28、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

7、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责任事故 e以上都不对29、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a对照的原则 b随机原则 c重复原则 d交叉的原则 e以上都不对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编制频数表的步骤如下,除了:ea、找全距b、定组距c、分组段d、划记e、制分布图2.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aa.平均数 b.相对数 c.t值d.标准误 e.概率3、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da、身高变异大于体重 b、身高变异小于体重 c、身高变异等于体重d、无法比较 e、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4、一组变

8、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2,9,7,11,39,其中位数是:ca.9 b.7 c.10.5 d.11e、125、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ba.极差 b.标准差 c.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误6、随机抽取某市12名男孩,测得其体重均值为3.2公斤,标准差为0.5公斤,则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ca、3.2t0.05.11 0.5 b、3.2 t0.05.12 0.5/ c、3.2 t0.05.11 0.5/ d、3.21.960.5/ e、3.2 2.580.5/7.x=30,x2=190, 5. 某组资料共5例, 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da.6

9、 和 1.29 b.6.33 和 2.5 c.38 和 6.78 d.6 和 1.58 e 6和2.58以下指标中那一项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d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极差 e第50百分位数9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面那一项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c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10下面那一项可用于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变异度 ca方差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全距 e四分位数间距11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 到+的面积为。ca97.5% b95% c50% d5% e不能确定12、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da.95% b.45% c.97.5% d.4

10、7.5% e.49.5%13、一份考卷有3个问题,每个问题1分,班级中20%得3分,60%得2分,10%得1分,10%得0分,则平均得分c a、1.5b、1.9 c、2.1d、2e、不知道班级中有多少人,所以不能算出平均得分14下面那一项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ea对数正态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e正态15.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的95正常值范围,宜选用(b)a. 2.58s b. 1.96s c. 2.58 d. 1.96 e. 1.645 16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5,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aa0一,5一,10一, b05,5一10,10一,c一5,一10,一15, d04,59,10一,e

11、5一,7一,9一,17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18、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aa用该市8岁男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d不能作评价 e以上都不对19、来自同一总体中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a ) a.sx b.s c.x d.cv e s220、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a、观察个体之

12、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21、离散指标如下,除了:e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e、中位数22、常用平均数如下,除了:e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 d、众数 e、全距 :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百分位数离散趋势指标:全距、方差、标准差、四分位间距、变异系数23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b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算术均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例:大多数正常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数等)几何均数:非对称分布,按从小到大排

13、列,数据呈倍数关系或近似倍数关系;如:抗体的平均滴度、药物的平均效价中位数:资料呈明显偏态分布、一端或两端无确定数值、资料的分布情况不清楚;如:某些传染病或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人体的某些特殊测定指标(如发汞、尿铅等)全距:表示一组资料的离散程度24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ax b g c m d s e cv:x: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g:非正态分布、按大小排列后,各观察值呈倍数关系m:明显的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定值、资料情况分布不清楚s与cv均为离散趋势指标25、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

14、, 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a、5 b、5.5 c、6 d、lo e、12:按大小排列后为:30 24+ 16 10 6 3 2 2 2,取第5位的值,即为 626、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对27、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a、正态分布的资料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 e、不对称分布28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均值加(或减)同一数,标准差

15、不改变29.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小于等于多少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 a、0.01 b、o.05 c、0.1 d、0.5 e、1.o:小概率事件:p0.05或p0.01的随机事件,通常称作小概率事件,即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统计学上认为一次抽样是不可能发生的。30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变异程度的大小应选择变异系数。31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a ax1.96s bx1.96sx c 1.96sx d t0.05,sx e x2.58s:值的范围,并非区间范围,区间范围为:x1.96sx32标准

16、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对33正态分布是以e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34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b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 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35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e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17、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标准差越小,均数的代表性越好!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1.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aa标准误减小b标准误增大c标准误不改变 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e以上都对2、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da、成组设计u检验b、成组设计t检验 c、配对设计u检验 d、配对设计t检验e、x2检验3比较两种药物疗效时,对于下列哪项可作单侧检验( )。c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c.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d.不知a药与b药是否均有效 e.已

18、知a药与b药均无效4.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 |u|=1.98,则统计结论是da.p 0.05 b.p 0.05 d.p =0.05 e、p 0.0055.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t检验ca、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b、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c、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d、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e、t值符号与结论无关6下面那一项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cacv bs cs dr e四分位数间距7两个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假设,首先应考虑。eat检验 bu检验 c秩和检验 dt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 e资料符合

19、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8抽样误差是指d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e以上都不对9、统计推断的内容: d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a、b均不是d.a、b均是e、以上都错 10、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越小,说明:c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11. 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ca.标准差 b.方差 c.均数标准误 d.变异系数 e.极差12、反映

20、均数抽样误差的统计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全距 e、方差13、当自由度v时,to.05值:ca、l.96 b、1.96e、=2.5814、=0.05, tt0.05,统计上可认为(d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e、以上均不对15、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d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 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16、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a a、配对设计t

21、检验 b、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c、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 d、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 e、x2检验17、对两组大样本率的比较,可选用:ea、u检验 b、x2检验 c、四格表确切计算概率法 d、以上都不对 e、a,b都可以18、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ba、两 数值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 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19、抽样调查男生和女生各100名,并分别统计出身高与体重均数,其中同性别的身高与体重均数不可作假设检验,是因为:aa、资料不具备可比性 b、身高资料不呈正态分布 c、体重资料不呈正态分布 d、样本含量

22、较小20、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a、10 b、20 c、9 d、1821、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ca、19 b、20 c、38 d、40 e、3922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2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可以认为b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都不对:26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da资料应具备

23、可比性 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d分母不宜过小 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27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ba 标准差逐渐减少 b 标准误逐渐减少 c 标准差逐渐增大d 标准误逐渐增大 e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28tt0.05(v),统计上可认为c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均不是:tt0.05(v),则p0.05 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29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 ba 12 b1=2 cx1x2 d x1=x2 e x1=x230同一总体

24、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a. sx b .s c .x d .cv es2:标准误:一、用来衡量抽样误差大小,标准误越小,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越接近即样本均数的可信度越高;二、结合标准正态分布与t分布曲线下的面积规律,估计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三、用于假设检验。31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c a两者相等 b后者大于前者 c前者大于后者 d不一定 e 随样本例数不同:公式:sx=s32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理论上有95%的总体均数在何者范围内ca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 b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差c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 d均数加减2

25、.58倍的标准误 e以上都不对:区间范围,并非值的范围,值的范围为: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x1.96s33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 cat值不变 bt值增大ct值减小dt值与p值相等 e t值增大或减小:单侧u1.645,双侧u1.96,则p0.05单侧tt(0.05,v) 双侧tt(0.052,v)则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d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35、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ca标准差 b方差 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e、全距36、统

26、计推断的内容 d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a 、b 均不是 d、a 、b 均是 e. 以上都错37、下面( )是错误的: b标准误大,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标准误小,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标准差大,标准误也大样本含量大,标准误则小标准误常用来估计总计均数可信区间38、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20.01(3),可认为:a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 各总体率和各样本率均不同或不全相同12、 检验适用于比较:da、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 b、多个率差别的显著

27、性 c、两个或多个构成比差别的显著性 d、以上都可以 e、以上都错13、某研究者对50份痰液标本,每份分别接种在甲乙培养基上,观察结核杆菌的生长情况并想比较两种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是否一致,资料见下表。问应该选择的统计方法是:ca.确切概率法 b.四格表资料的 检验 c.配对计数资料的 检验 d.行乘列表资料的 检验 e.配对计量资料的t检验 甲培养基 乙培养基 合计 23 12 35 7 8 15合计 30 20 5014、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数的是da、甲区的急性传染病人数为乙区的1.25倍 b、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为382/10万c、甲区占某市急性传染病的比重为18% d

28、、某区某男身高168厘米e、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为52.2/10万15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c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l c一定等于1 d一定等于0e随资料而异16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c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c为了便于比较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相对比=甲指标计数乙指标计数*100%17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b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绝对数 e标化率18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 0.01(3),可以认为 a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

29、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p20.010.05,则有统计学意义,各总体率存在差异。19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da行数列数 bn-1 cn-k d(行数-1)(列数-1) e行数列数-120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ea t5 c t5 e 1t5:在样本例数n较小或1t5时,所得卡方值与理论拟合偏离较大,此时需对卡方值进行连续性校正。当n40,且5t时,不需进行连续性校正;当n40,且1t5时,需进行连续性校正;当n40或tx20.01(3),可以认为:a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

30、不同或不全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 37、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da、使大的率变小, b、使小的率变大 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 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38、出生率习惯上用:ba.百分率 b.千分率 c.万分率 d.十万分率 e无所谓39、百分率作比较,有1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它都大于5,ca只能作校正卡方检验 b不能作卡方检验 c作卡方检验不必校正d必须先作合理的合并 e可作四格表精确概率法40、四格表卡方检验中,x2x20.05(v),可认为da两样本率不同 b两样本率相同 c两总体率不同 d两总体率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不同统计

31、表与统计图1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a)。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散点图 e.统计地图2.某医院收集了近期门诊病人的病种构成情况资料,宜绘制:ba.直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半对数线图3. 图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da.条图 b.百分条图c.圆图 d.直方图 e.线图 4. 比较1995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ca.直方图 b.半对数图c.条图 d.线图 e.百分图5比较某地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ca直条图 b构成图 c普通线图 d直方图 e统计地图6关于统计资料

32、的列表原则,错误的是b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左侧;纵题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右侧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分析指标后有斜线和竖线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e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7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 aa直条图 b 线图 c 直方图 d 圆形图 e 百分条图8描述某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 ba直条图 b直方图c线图 d百分条图 e散点图9、对某市七个区的2年平均浓度作比较,应绘制( )图:ba构成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 d线图 e曲线图10、要反映某一

33、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应选用ca、直条图b、直方图 c、普通线图d、百分条图e、圆形构成图全科医生培训统计学试题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比较某地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ca、直条图 b、构成图 c、普通线图 d、直方图 e、统计地图3、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4、从

34、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 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5、概率p=0,则表示:aa、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b、某事件必然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6、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并制作成频数表,此资料属于: a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半定量资料 e、离散型资料7、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下列_c_适宜 a、x b、g c、m d、s e、cv8、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_c

35、_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l c、一定等于1 d、一定等于0e、随资料而异9、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10、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 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_c_(小时) a、5 b、55 c、6 d、lo e、1211、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12、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ea、 标题位于表的上方中央b、不宜

36、有竖线及斜线c、备注不必列入表内 d、线条要求三线式或四线式 e、无数字时可以不填13、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_b_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 a、001 b、o05 c、01 d、05 e、1o14、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b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15、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正常值范围(95): aa、x1.96s b、x1.96sx c、1.96sx d、t0.05,sx e、x2.58s16、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x20.01(3),可以认为:a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23、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 a、10 b、20 c、9 d、18 e、1924、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ca、19 b、20 c、38 d、39 e、4025、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da、资料应具备可比性 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d、分母不宜过小 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26、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ba标准差逐渐减少 b标准误逐渐减少 c标准差逐渐增大d标准误逐渐增大 e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