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幼儿园常规教育之我见_第1页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幼儿园常规教育之我见_第2页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幼儿园常规教育之我见_第3页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幼儿园常规教育之我见_第4页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幼儿园常规教育之我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教育论文之幼儿园常规教育之我见 一、对常规和常规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生活环境中,为保证幼儿生活和一切活动正常进行,保证幼儿健康发展,常规的建立和常规教育是必需的。常规是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而常规教育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施行教育的过程。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正确掌握这些常规,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幼儿对常规的理解和掌握有习得性和生成性的统一的特点。对大多数常规而言,它们往往以预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关

2、系或组织中,是要求幼儿必须适应、内化和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通常需要保教人员按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科学地、有阶段地来教育幼儿,逐步帮助幼儿不断习得这些常规,这是常规教育的必要性所在。常规和常规教育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不同文化区域,它的内容和要求是有所不同的。这是因为常规往往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对个体素质的不同要求,因而常规和常规教育具有时代特征。如在计划经济年代,需要遵守纪律、遵道德、认真、勤恳工作的人,而现在需要高素质、高文化、有创新精神的人。因此,过去的常规教育和现在的常规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常规不是预先就存在着的,它们往往一开始就蕴涵在幼儿的交往和实践活动之中,在幼

3、儿的交往和实践中生成,并在类似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反复运用巩固下来,具有自律性质。我们教师应当非常重视这种常规,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和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幼儿习得这些常规,帮助幼儿逐步建立高尚的人格,培养社会需要的人。这是我们幼儿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二、我园常规教育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常规教育也随着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常规教育内容、要求、方法被以人性化、发展化的观念所代替。如过去那些入厕、喝水、盥洗、端饭等都要排队的规则没有了,教师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接纳孩子的一些行为,并进行研究分析,合理地建立常规,正确地实施常规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4、常规的建立,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但任何人无法提供一个可以套用的完美的常规教育模式,事实上也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模式,因为每个人执教者面对着一个个不同的孩子,每个执教者头脑中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念。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一是以管理为目的,有过多的成人管理行为。有些教师总是把“常规教育”与“严格遵守纪律”“如何管好孩子”挂上钩,常规教育也就成了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管理者,她们设计着一个能对幼儿的行为起控制作用的外部环境,寻找着“有效”的手段。因此就出现了对幼儿行为过分的限制和统一的管理,如同一时间入厕、睡觉、起

5、床等,有时有幼儿起床时不能醒,也强令起床。坐姿要求统一,鞋脱放在床边规定的地方等。有的教师生怕“乱”,为了有一个安静、有序的教学环境,强制性地要求幼儿遵守她的规定,限制幼儿自由、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操作材料、活动形式以及合作伙伴。似乎只要孩子听老师的话,按部就班地按要求进行活动,就是成功的常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解放心灵,而不是压迫使人服从。这种强制只能导致儿童心灵的压抑与封闭,甚至是心理的麻木。这种教育培养的孩子不是支配人就是服从人,不是奴隶就是暴君,是扼杀人发展的教育。这些教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往往也是单一的。常规教育需要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而且在一日活动的许多环节都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发现和把握

6、常规教育的契机。可有的教师不能发现或不会把握这些契机,即使发现了,也只会用批评、命令、说教、甚至惩罚的方法。以喝水关保温桶为例。教师虽然教过如何开关保温桶,但总有些幼儿接完水后不注意把开关的把手放平关好。有的老师只是一味斥责幼儿,有的老师只是提醒幼儿关好,有的干脆不闻不问,自己关掉算了。如果这时老师让幼儿在龙头下放一个空杯,让幼儿亲眼看到数分钟后,杯子里的水就满了,明白滴水成多,时间一长,白白流掉的水不知有多少呢?再结合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认识,效果会怎样呢?只有当幼儿真正理解了某些行为造成了直接和间接后果时,才会将规则“内化”为自觉的要求。而其中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则显得尤为重要。我想,管理是手段

7、,管理的真正目的是“育人”,是精神自由发展的人,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人。二是漠视常规教育,放任自流。有些教师为了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有充分愉悦的体验,便让孩子在无任何要求的情境中“自由活动”,漠视或否定常规教育。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在一些自由的区域活动中,有些孩子会争吵、大喊大叫。这时会有孩子捂着耳朵说:“吵死了”“别吵了”这是他们对活动中不快的情感体验的一种发泄,是对某些幼儿破坏活动常规的不满和反抗。放任自流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因此常规教育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三、实施常规教育的新思路新纲要为幼儿园常规教育指引了方向,它指出:“建立良

8、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它包含了科学的生活常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包含了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教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三个方面。常规教育是一个塑造人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常规教育的过程中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发展的前提是在良好的保教秩序中实现幼儿自律、自控和精神上的自由,这样才能培养能够自律,且具有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常规教育也是幼儿园保教工作和幼儿自身安全的需要。它对幼儿的行为是有一定限制的,但限制并不是把幼儿管死,失去自我。这就有一个收和放的平衡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用人文主义精神和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和反思常规教育。1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9、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个体差异也很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教师一般会根据规则的性质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面对集体统一规则和要求,这种集体性的要求,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有其有利一面,但统一的规则往往会扼杀幼儿的个性,损害其身心健康。如吃饭有规定的时间,使用剪刀有许多限制等,有的幼儿生理上有缺陷,吃饭慢、饭量小,如果对这些幼儿有同样的要求显然是不利的;有的幼儿使用剪刀习惯用左手,有的用右手,有的用手指的方法可能也不尽相同,如果限制过多,幼儿对操作就会失去兴趣。在每个幼儿面对相同的常规时,在规则遵守上每个幼儿需要的指导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差异面前必须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要注重个别教育的作用,个

10、别教育指导这种方式与孩子更亲近,更尊重孩子的个性,更有助于将常规要求转化为自身意愿的一部分。 2尊重幼儿认知特点,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建立和评价。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解释: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就记住了;亲手做了,就自然理解了。在常规教育中,有许多规则是要幼儿记住并执行的,让幼儿执行规则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意识到自己是规则的受益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规则是他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强加的,也更乐意接受、遵守。如玩具的摆放,玩游戏的规则,教师可以把它交由幼儿自己讨论建立,只有在他们的参与下建立的常规要求,才能真正被其接受。为加强记忆,还可在环境布置上加以暗示,提醒幼儿注意。幼儿在这种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的、有序的环境里才能快乐。对于常规的评价,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建设性的评价往往会让幼儿有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情绪。而同样的评价如果由同伴来说时,幼儿却有认同感。这说明评价的主体会影响评价效果。所以我们应当注意让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教师作为鼓励者、引导者,营造宽松氛围,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态度。3与家长配合,实现家园共育。常规教育的效果与家长的配合有很大关系。老师常常有这样的抱怨,幼儿在园养成的习惯,过了一个假期又得重来。因此,幼儿园的常规教育还应延伸到家庭。在家里,家长就是老师。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本、家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