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化学动力学(1) 一、判断题:一、判断题: 1 1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2 2若化学反应的机理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 代数和。 3 3双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4 4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5 5若一个化学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该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 6 6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 2 倍。 7 7一个化学反应的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8 8若反应 A + BY + Z 的速率方程为:r=kcAcB,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是 双分子反应。 9.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H2+I2=2HI 是
2、2 分子反应; (2) 单分子反应都是一级反应,双分子反应都是二级反应。 (3) 反应级数是整数的反应一定是简单反应 (4) 反应级数是分数反应一定为复杂反应。 1010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 高温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 1111若反应(1)的活化能为E1,反应(2)的活化能为E2,且E1 E2,则在同一温度下 k1一定小于k2。 1212若某化学反应的 rUm 0,则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零。 1313对平衡反应 A Y,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不是反应速率相等。 1414平行反应 C B A 2 1 k k ,k1/
3、k2的比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515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步。 1616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于产物分子的能量,则此反应就不需要活化能。 1717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度都增大,则平衡常数不随温度而改变。 1818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含表面基元反应)。 1919基元反应的速率系数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20对于平行反应,各反应产物的浓度之比为各反应速率常数之比。 二、单选题:二、单选题: 1 1反应 3O2 2O3,其速率方程 -dO2/dt = kO32O2 或 dO3/dt = kO3 2O2, 那么k与k的关系是: (A) 2k = 3k ;(B
4、)k = k ; (C) 3k = 2k ;(D) k = k 。 2 2有如下简单反应 aA + bBdD,已知a b d,则速率常数kA、kB、kD的关系为: (A) d k b k a k DBA ;(B) kA kD ;(D) d k b k a k DBA 。 3 3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 (B) 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 (C)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D) 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 4 4反应 A + 2D3G 在 298K 及 2dm3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随时间变 化率为 0.3 mols 1 1,则此时 G
5、的生成速率为(单位:moldm3s1 1) : (A) 0.15 ;(B) 0.9 ;(C) 0.45 ;(D) 0.2 。 5 5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dA/dt = kAAaDd ;(B) -dD/dt = kDAaDd ; (C) dG/dt = kGGg ;(D) dG/dt = kGAaDd 。 6 6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0/k,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 7 7某一基元反应,2A(g) + B(g)E(g),将 2mol 的 A 与 1mol 的 B 放
6、入 1 升容器 中混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时速率的比值是: (A) 12 ;(B) 14 ;(C) 16 ;(D) 18 。 8 8关于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 ;(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 ; (C) 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 ;(D) 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 。 9 9某反应,其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则反应完成 87.5的时间t1与反应完成 50的时间t2之间的关系是: (A)t1 = 2t2 ;(B)t1 = 4t2 ; (C)t1 = 7t2 ;(D)t1 = 5t2 。 1010某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其转化率达到 7
7、5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 50的时间的两 倍,反应转化率达到 64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x的时间的两倍,则x为: (A) 32 ;(B) 36 ;(C) 40 ;(D) 60 。 1111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t1/2 ;若 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t1/2,那么: (A)t1/2 = t1/2 ;(B)t1/2 t1/2 ; (C)t1/2 k-1 。 2525某温度时,平行反应 C B A 2 1 k k 的k1和k2分别为 0.008 和 0.002 min 1 1, 那么 100min 后 A 的转化率为: (A) 100 ;(B) 81.9 ;(C) 44
8、.9 ;(D) 63.2 。 2626右图绘出物质G、F、E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 律,所对应的连串反应是: (A) GFE ; (B) EFG ; (C) GEF ; (D) FGE 。 272711 级对峙反应 1 1 k k AB ,由纯 A 开始,进行到 A = B 的时间t为: (A) 1 1 ln k k t ;(B) 1 1 11 ln 1 k k kk t ; (C) 11 1 11 2 ln 1 kk k kk t ; (D) 11 1 11 ln 1 kk k kk t 。 2828对复杂反应 1 2 -1 ABC k k k 可用平衡近似处理时,K = k k1 1/ /k
9、 k-1 -1 = B/A。 为了不致扰乱快速平衡, BC 必为慢步骤; BC 必为快步骤; k k-1 -1 = = k k1 1; k k-1 -1 k k2 2; k k-1 -1 k k2 2,其中正确的是: (A) ;(B) ; (C) ;(D) 。 2929乙酸高温分解时,实验测得 CH3COOH(A)、CO(B)、CH=CO(C) 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由此可以断定该反应是: (A) 基元反应 ; (B) 对峙反应 ; (C) 平行反应 ; (D) 连串反应 。 3030恒容的封闭体系中进行对峙反应:M N,M 与 N 的初始浓度分别为cM,0 = a, cN,0 =
10、0,反应终了时,认为(1) cM能降低到零;(2) cM不可能降低到零;(3) cN可 等于cM0;(4) cN只能小于cM0。正确的是: (A) (1)(3) ;(B) (2)(4) ;(C) (1)(4) ;(D) (3)(4) 。 3131对自由基反应 A+ BCAB + C,已知摩尔等压反应热为 -90kJmol 1 1, BC 的键能是 210 kJmol 1 1,那么逆向反应的活化能为: (A) 10.5 kJmol 1 1 ; (B) 100.5 kJmol 1 1 ; (C) 153kJmol 1 1 ; (D) 300 kJmol 1 1 。 3232一级平行反应 C B A
11、 2 1 k k ,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E1 E2,A1 E2,A1 E2,A1 A2 。 3333如果某一基元反应的 Hm为 -100 kJmol 1 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a是: (A)Ea -100 kJmol 1 1 ; (B)Ea -100 kJmol 1 1 ; (C)Ea = - 100 kJmol 1 1 ; (D) 无法确定 。 3434某反应的活化能是 33 kJmol 1 1,当T = 300 K 时,温度增加 1K,反应速率常数增 加的百分数约为: (A) 4.5 ;(B) 9.4 ;(C) 11 ;(D) 50 。 3535一
12、个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是逆反应活化能的 2 倍,反应时吸热 120 kJmol 1 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是(kJmol1 1): (A) 120 ;(B) 240 ;(C) 360 ;(D) 60 。 3636对于连串反应 DBA 21 kk ,巳知E1 E2,若想提高产品 B 的百分数,应: (A) 增加原料 A ;(B) 及时移去 D ; (C) 降低温度 ;(D) 升高温度 。 37对于支链爆炸反应, 其起始反应速率(rb)、中间反应速率(rm)与终了反应速率(re) 之间的关系是: (A) rb rm re (B) rb re rm (C) re rm rb (D) rm rerb
13、 3838反应: D CB A 2 31 E EE ,巳知E1 E2,E1 E2,指前因子A1 A2。那么(1)降低反 应温度;(2)提高反应温度;(3)加入适当催化剂;(4)延长反应时间;其中能增加产 物 P 比例的方法有: (A) (1)(3) ;(B) (2)(4) ; (C) (3)(4) ;(D) (2)(3) 。 4040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k = k2(k1/2k4)1/2, 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活化能Ei间的关系为: (A)Ea = E2 + (E1 - 2E4) ;(B)Ea = E2 + (E1 - E4) ; (C)Ea = E2 + (E
14、1 - E4)1/2 ;(D)Ea = E2 (E1/2E4) 。 1 1在 294.2K 时,一级反应 AC,直接进行时 A 的半衰期为 1000 分钟,温度升高 45.76 K,则反应开始 0.1 分钟后,A 的浓度降到初始浓度的 1/1024;若改变反应条 件,使反应分两步进行: CBA 21 kk ,巳知两步活化能E1 = 105.52 kJmol 1 1,E2 = 167.36 kJmol1 1,问 500K 时,该反应是直接进行,还是分步进行速 率快(假定 频率因子不变)?两者比值是多少? 2 2400时,反应 NO2(g) NO(g) + O2(g) 是二级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无
15、影响, NO2(g) 的消失表示反应速率的速率常数k(dm3 3mol 1 1s1 1) 与温度 (T/K) 的关系 式为:lgk = -25600/4.575T + 8.8。 (1) 若在 400 时,将压强为 26664Pa 的 NO2(g) 通入反应器中,使之发生上述 反应,试求反应器中压强达到 31997Pa 时所需要的时间? (2) 求此反应的活化能与指前因子。 3 3设乙醛热分解 CH3CHOCH4 + CO 是按下列历程进行的: CH3CHO 1 k CH3 + CHO; CH3 + CH3CHO 2 k CH4 + CH3CO(放热反应) CH3CO 3 k CH3 + CO
16、; CH3 + CH3 4 k C2H6 。 (1) 用稳态近似法求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dCH4/dt = ? (2) 巳知键焓 C- -C = 355.64 kJmol 1 1,C- -H = 422.58 kJmol1 1,求该反应的 表观活化能。 4 4弱酸 HA 的电离常数Ka = 310310 6 6,用浓度为 210 210 3 3moldm3 3的溶液作试验,在同 一温度下测得驰预时间 = 6.9106.910 6 6秒,计算 HA 的离解与生成速率常数k1与 k-1 。 5 5设某化合物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若此化合物分解 30 则无效,今测得温度 323K、 333K 时分解反
17、应速率常数分别是 7.08107.0810 4 4 hr hr 1 1与 1.710 1.710 3 3hr hr 1 1, ,计算这个 反应的活化能,并求温度为 298K 时此化合物有效期是多少? 6.6. 乙烯转化反应 C2H4一C2H2H2为一级反应。在 1073 K 时,要使 50 %的乙烯 分解,需要 10 h。已知该反应的活化能 E=250.8 kJmol 1 1,要求在 1.316103 3 h 内同样有 50乙烯转化,问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多少? 7 7对于加成反应 A + BP,在一定时间 t范围内有下列关系: P/A = krAm 1 1Bnt,其中kr为此反应的实验速率常数。
18、 进一步实验表明:P/A与A无关;P/B与B有关。当 t = 100h 时: B(p)105 P/B0.040.01 (1) 此反应对于每个反应物来说,级数各为若干? (2) 有人认为上述反应机理可能是: 2B 1 K B2 ,K1(平衡常数),快 B + A 2 k 络合物,K2(平衡常数), 快 B2 + 络合物 3 k P + B,k3(速率常数),慢 导出其速率方程,并说明此机理有无道理。 8 8试用稳态近似法导出下面气相反应历程的速率方程: A 1 2 k k B ,B + C 3 k D 并证明该反应在高压下呈一级反应,在低压下呈二级反应。 9 9对于平行反应 C B A 2 1
19、k k ,设Ea、E1、E2分别为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两个平行 反应的活化能,证明存在以下关系式: 1122 12 a k Ek E E kk 第七章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1 1)练习题答案)练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答案:一、判断题答案: 1 1错。若计量系数不同,则各反应组分表示的变化速率不相等,等于计量系数之比。 2 2错。总反应速率与其基元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有关,不一定是代数和关系。 3 3对。只有基元反应才有反应分子数,双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4 4对。dc/dtk0,零级反应一般是多相反应,例如 NH3在金属钨表面上分解反应, 反应速率只与吸附在钨表面上的 NH3多少有关,
20、与容器中 NH3的浓度无关。 5 5错。一级反应也可能有两种反应物,其中另一个反应物是大量的或浓度不改变。 6 6错。例如一级反应,反应时间为半衰期 2 倍时,反应物才消耗四分之三。 7 7错。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无直接关系。级数大,浓度对速率影响大。 8 8错。可能是双分子反应,也可能不是双分子反应。 9 9(1) 错。这是一个复杂反应,不能说几分子反应。 (2) 错。双分子反应,当一个反应物大量时,可以变成一级反应。 (3) 错。例如 H2I22HI 是 2 级反应,但不是简单反应。 (4) 对。因为简单反应即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 1,2,3,不可能是分数级反应。 1010错。不一定生成更多
21、的产物。如可逆反应,是放热的,温度升高则正逆反应速率 常 数都增加,但平衡常数减少,转化率减少,不利生成更多产物。 1111错,kAexp(E/RT),k 除了与 E 有关,还与 A 有关,若 A1A2, 就可能 k1k2。 1212错,热效应与活化能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是不会小于零的。 1313错,对于反应达平衡时,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1414错,k1/k2 = (A1 /A2)exp(ElE2)/RT。由于两个反应活化能不同,随温度而改变。 1515错,复杂反应中只有连续反应的速率才决定于其中最慢的一步,平行反应则不然。 1616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2、,但中间产物的能量比反应物高,需要活化能的。 1717错。正逆反应活化能不同,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倍数不同,平衡 常 数改变。 18. 错。对一些复杂反应,质量作用定律也适用,如 H2+I2=2HI。r=kH2I2,但复杂反 应的速率方程不能由质量作用定律得出。 19错。自由基反应是基元反应,A+B=AB 的活化能为 0, 。速率系数不随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 2020错。只有级数相同的平行反应,各反应产物的浓度之比才为各反应速率常数之比。 二、单选题答案:二、单选题答案: 1. A; 2. B; 3. C; 4. C; 5. C;6. A;7. D;8. D;9. C; 10.C;
23、11.D; 12.C; 13.B;14.B;15.A;16.B;17.B; 18.B; 19.D; 20.B; 21.C; 22.D; 23.C;24.C; 25.D;26.C; 27.C; 28.D; 29.C; 30.B; 31.B; 32.D; 33.D;34.A;35.B; 36.D;37.C; 38.C; 39.D; 40.B。 说明:说明: 1、3O2A A A AA AA A A AA A2O3 , 32 dO -dO r= = 3dt2dt 22 32 3232 dO -dO O O O O dtdt kk 32 kk 23kk 2、 ABDabd , AB d1 d ab i
24、 i c rkc c t , AB d d ab i ii c rk c c t , ABABAB d1 d ababab ibAD i ckkk rkc cc cc c tabd 所以 ABD kkk abd 。又因为 a b d,所以有 kA kB k2 快平衡,因此是正确。 29、根据浓度时间曲线,A 为为反应物,而 B、C 同时生成。因此是平行反应。 30、对峙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反应终了在平衡位置。cM不可能降低到零; cN只能小于 cM0。 31、正向是放热反应,可应用 5%规则, 1 B C 0.0510.5kJ molE 。 则 1 10.590100.5kJ molEEH 。
25、 32、 lnln a E kA RT ,由直线斜率 12 EE ,由截距 12 AA 。 33、 0EEH , 1 100 kJ molEE 。 E+ 是大于 100,还是小于 100,无法确定。 34、 212 12 1 ()33000 1 ln0.044 8.314 300 301 aa E TTk kRT T 2 1 1.045 k k 21 1 1.045 1.0 4.5% 1.0 kk k 35、 EEH 1 120kJ mol 2 E E E+=240 KJ/mol 36、E1E2,改变温度对活化能大的反应影响更大。要提高连串反应中间产品 B 的百分 数,应该提高反应温度。 37
26、37、对于支链爆炸反应,开始链引发最困难,速率最慢;支链反应,自由基越来越多, 速率也越来越大, 发生爆炸,终了反应速率最大。 38、在反应器入口处,是 B、D 的竞争反应,E1 E2,升温更有利于 B 的生成。出口处, B、C 的竞争 反应,E1 E2,A1 A2。提高温度、加入适当催化剂都可以 增大 k1,从而增加产物 P。 40、k = k2(k1/2k4)1/2 取对数 214 214 2 1 dlndlndlndln1 2 dd2dd EEE kkkk TTTTRT 四、计算及证明题答案:四、计算及证明题答案: 1 1解: 直接进行: T1 = 294.2 K k1 = 0.693/
27、1000 = 6.93 104 min1 T2 = 294.2 + 45.76 = 339.96 K 1 2 min 3 . 691024ln 1 . 0 1 ln 1 c a t k ) 10 2 . 209 exp(molkJ 2 . 209ln 3 1 - 1 2 12 21 a RT Ak k k TT TRT E , 两步进行: E1 k2 所以 dD/dt = k1A,呈一级反应 低压时,k2 k3C 所以 dD/dt = k1k3AC/k2 故呈二级反应 9 9证明: 总速率:dA/dt = k1A + k2A = (k1 + k2)A = kA 其中 k = k1 + k2 =
28、 Aexp(E/RT), 2 d lnd RT E T k 又 T kk kkT kk T k d )d(1 d )dln( d lnd 21 21 21 Tk kk Tk kk kkT k T k kkd d d d1 d d d d1 2 22 1 11 21 21 21 2 22 2 11 21 2 2 1 1 21 1 d lnd d lnd1 RT Ek RT Ek kkT k k T k k kk 21 2211 2 1 kk EkEk RT 所以 第八章化学动力学(2)练习题 一、判断题:一、判断题: 1 1碰撞理论成功处之一,是从微观上揭示了质量作用定律的本质。 2 2确切地说
29、:“温度升高,分子碰撞次数增大,反应速度也增大” 。 3 3过渡状态理论成功之处,只要知道活化络合物的结构,就可以计算出速率常数k。 4 4选择一种催化剂,可以使 rGm 0 的反应得以进行。 5 5多相催化一般都在界面上进行。 6 6光化学反应的初级阶段 A + hvP 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7 7酸碱催化的特征是反应中有酸或碱存在。 8 8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所有性质都不改变。 9 9按照光化当量定律,在整个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分子,因 此只能使一个分子发生反应。 10.10. 光化学反应可以使 rGm 0 的反应自发进行。 二、单选题:二、单选题: 1 1微观可逆性原则
30、不适用的反应是: (A) H2 + I2 = 2HI ; (B) Cl + Cl = Cl2 ; (C) 蔗糖 + H2O = C6H12O6(果糖) + C6H12O6(葡萄糖) ; (D) CH3COOC2H5 + OH=CH3COO + C2H5OH 。 2 2双分子气相反应 A + B = D,其阈能为 40 kJmol 1 1,有效碰撞分数是 6 104, 该反应进行的温度是: (A) 649K ;(B) 921K ;(C) 268K ;(D) 1202K 。 3 3双分子气相反应 A + B = D,其阈能为 50.0 kJmol 1 1,反应在 400K 时进行,该反 应的活化焓
31、 mrH为: (A) 46.674 kJmol 1 1 ; (B) 48.337 kJmol 1 1 ; (C) 45.012 kJmol 1 1 ; (D) 43.349 kJmol 1 1 。 4 4关于阈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阈能的概念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B) 阈能值与温度有关 ; (C) 阈能是宏观量,实验值; (D) 阈能是活化分子相对平动能的平均值 。 5 5在碰撞理论中,碰撞直径d,碰撞参数b与反射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0 b d,分子发生碰撞 ;(B) 0 mr H ;(B) mr H Ea Ec ; (C)Ec mr H Ea ; (D)Ec Ea m
32、r H 。 1313林德曼单分子反应机理如下:A + A 1 1 k k A A AA A A AA A + A*,A* 2 k B +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低压下表现为 1 级反应;(B) 在低压下表现为 2 级反应; (C) 在高压下表现为 2 级反应;(D) 在高压下表现为 1 级反应。 1414下列哪个光化学反应中,光的量子产率最大的是: (A) 2HIH2 + I2 ; (B) 3O22O3 ; (C) H2 + Cl22HCl ;(D) H2SH2 + S(g) 。 1515一定温度下,某液相反应 An n + + + Bm m 1 1 k k A A AA A A
33、 AA CP P + + + D,当在体系中加入某电解质 以增加离子强度时,则k1,k-1的变化为: (A)k k1 1不变,k-1 -1增加; (B)k k1 1不变,k k-1 -1减少; (C)k k1 1减少,k k-1 -1增加; (D)k k1 1减少,k k-1 -1不变。 1616溶剂对溶液中反应速率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有利于离子间的化合反应; (B) 生成物的极性比反应物大,在极性溶剂中反应速率较大; (C) 溶剂与反应物生成稳定的溶剂化物会增加反应速率; (D) 非极性溶剂对所有溶液中反应速率都无影响。 1717光化反应的初级阶段 A +
34、 hP,其反应速率: (A) 与反应物 A 的浓度无关 ; (B) 与反应物 A 的浓度有关 ; (C) 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 (D) 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 1818根据光化当量定律: (A) 在整个光化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 ; (B) 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中,一个光子活化 1mol 原子或分子 ; (C) 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中,一个光子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 ; (D) 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中,一爱因斯坦能量的光子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 。 1919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A) 引起化学反应 ;(B) 产生荧光 ; (C) 发生无辐射跃迁 ;(D)
35、 过程不能确定 。 2020用一束波长为 300500 nm 的光照射反应体系,有 40的光被吸收,其量子效率: (A) = 0.4 ;(B) 0.4 ; (C) 0 的非自发反应变成自发反应。 5 5对。多相反应是在相界面上进行的。 6 6对。光化学反应的初级阶段,反应速率只与吸收光的强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7 7错。酸碱催化的特征是反应过程中,有质子转移。 8 8错,催化剂在反应后的一些物理性质可以改变。 9 9错。在整个光化学反应初级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分子,在次级阶段可 以使多个分子发生反应。 10对。在光作用下,rGm 0 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例如: 二、单选题答案:二
36、、单选题答案: 1. A; 2. A; 3. C;4. A;5. C; 6. D; 7. C; 8. D; 9. B; 10.D; 11.C; 12.A; 13.D; 14.C;15.D; 16.B; 17.A; 18.C; 19.D;20.D; 1 23 3( )2( );161.4. hv rm O gO gGkJ mol 21.D; 22.C; 23.A; 24.B;25.C; 26.B; 27.D;28.B; 29.A;30.A。 说明:说明: 1 1、微观可逆性原则不适用复杂反应,仅适用基元反应,A 是复杂反应,因此不适用。 2、 0 exp E q RT , 4 40000 6.0
37、 10exp 8.314T T=649K。 3 3、 0rm 1 2 2 a EERTHRT rm0 3 2 HERT 31 50.0 1.5 8.314 400 1045.012kJ mol 4、阈能与温度无关。阈能是微观量,理论值。阈能是反应发生所必须的能量(临界能)。 5、若 b = 0,则 = 180,不是 b = 0,则 = 0 ; 6 6、由碰撞次数计算公式: 2 ABAB 8RT Zrr ,碰撞次数与绝对温度的 平方根成正比 。 7 7、该理论不能从理论上计算出速率常数与活化能,是半经验理论。 8 8、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不可能返回始态。 9 9、由公式: 1 Brmrm T
38、STexpexp n k TSHRT k hpRRT ,活化熵 rm S 越 负速率越小,因此能使反应速率变大的条件是: (3)活化焓 mrH越小; (4)分子有效碰撞直径越大。 1010、 1rmrm 2 (1)(2)10 expexp3.33 8.314 kSS kR 1111、液相分子重排反应与单分子反应计算公式一样。Ea = mr H + RT ; 1212、 crm 1 2 a EERTHnRT 因此 crma EEH 1313、 2 12 2 21 A A A k k rk kk ,在高压下,k1Ak2 因此表现为 1 级反应。 1414、H2 + Cl22HCl 反应是光引发的链
39、反应,量子产率最大。 15、根据原盐效应,正反应 ZAZB=mn t(K+);(B)t(H+) t(K+); (C)t(H+) = t(K+);(D) 无法比较。 1515已知 298K 时, m(CH3COO) = 4.0910 3 3Sm2mol1 1,若在极稀的醋酸盐溶 液中, 在相距 0.112m 的两电极上施加 5.60V 电压,那么 CH3COO离子的迁移速率(ms 1 1): (A) 4.23108 ;(B) 2.12106 ; (C) 8.47105 ;(D) 2.0410 3 3 。 1616离子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 (A) 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电量
40、越多,迁移数越大 ; (B) 同种离子运动速度是一定的,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其迁移数相同 ; (C) 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数就大; (D) 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只决定于外电场强度 。 1717LiCl 的极限摩尔电导为 115.03 104Sm2mol 1 1,在溶液里,25时阴离子 的迁移 数外推到无限稀释时值为 0.6636, 则 Li+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Li+)为 (Sm2mol 1 1): (A) 76.33104;(B) 38.70104; (C) 38.70102;(D) 76.33102。 181825时,浓度为 0.1M KCl 溶液中,K+离子
41、迁移数为t(K+),Cl离子迁移数为 t(Cl),这时t(K+) + t(Cl) = 1,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 0.1M NaCl, 则t(K+) + t(Cl)应为: (A) 小于 1 ;(B) 大于 1 ;(C) 等于 1 ;(D) 等于 1/2 。 1919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应选用下列哪一对电解质溶液: (A) HCl 与 CuSO4 ;(B) HCl 与 CdCl2 ; (C) CuCl2与 CuSO4 ;(D) H2SO4与 CdCl2 。 202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 m都可以由m与c1/2作图外推到c1/2 = 0 得到 ; (B)
42、 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 (C)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 1 ; (D) 若a(CaF2) = 0.5,则a(Ca2+) = 0.5,a(F) = 1 。 2121在 25,0.002molkg 1 1的 CaCl2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 1,0.002molkg 1 1 CaSO4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2,那么: (A) ()1 ()2 ; (C) ()1 = ()2 ;(D) 无法比较大小 。 2222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 H3PO4溶液,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则溶液中 H3PO4 的活度aB为: (A) 47(b/b 0 )44 ; (B) 4(b/b 0 )4
43、; (C) 27(b/b 0 )4 ;(D) 27(b/b 0 )44 。 2323将 AgCl 溶于下列电解质溶液中,在哪个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最大: (A) 0.1M NaNO3;(B) 0.1M NaCl; (C) 0.01M K2SO4;(D) 0.1M Ca(NO3)2。 2424一种 22 型电解质,其浓度为 2 10 3 3molkg1 1,在 298K 时,正离子的活度 系数为 0.6575,该电解质的活度为: (A) 1.73 106 ;(B) 2.99 109 ; (C) 1.32 10 3 3 ; (D) 0.190 。 2525电解质 B 的水溶液,设 B 电离后产生+个
44、正离子和个负离子, 且 = + + ,下列各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A)a = aB ;(B)a = aB1/ 1/ ; (C)a = (m/m) ; (D)a = (a+a )1/1/ 。 2626下列电解质溶液中,何者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 (A) 0.01M NaCl ;(B) 0.01M CaCl2 ; (C) 0.01M LaCl3 ;(D) 0.02M LaCl3 。 2727浓度为 1molkg 1 1的 CuSO4浓度的离子强度I1,浓度为 1molkg1 1的 NaCl 浓度 的 离子强度I2,那么I1与I2的关系为: (A)I1 = I2 ;(B)I1 = I2 ; (C)
45、I1 = 4I2 ;(D)I1 = 2I2 。 2828德拜休克尔理论导出时,未考虑的影响因素是: (A) 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电离 ; (B) 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 ; (C) 每一个离子都被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包围 ; (D) 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导致溶液与理想行为的偏差 。 2929能证明科尔劳乌施经验式 (m = - Ac1/2) 的理论是: (A) 阿仑尼乌斯(Arrhenius)的电离理论 ; (B) 德拜休克尔(Debye-Hckel)的离子互吸理论 ; (C) 布耶伦(Bjerrum)的缔合理论 ; (D) 昂萨格(Onsager)的电导理论 。 303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 1 ; (B) 电解池通过 lF电量时,可以使 1mol 物质电解 ; (C) 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 流电桥; (D)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 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四、计算及证明题:四、计算及证明题: 1 1用 Pt 作电极,通电于稀 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那么阴极部、阳极部、中间部 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何?若改用金属 Cu 作电极,情况又如何? 2 2粗略地绘出下列电导滴定的曲线: (1) 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 C6H5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会议出勤管理办法
- 养护工程变更管理办法
- 公路路政许可管理办法
- 前台接待班次管理办法
- 关于低保资金管理办法
- 信托理财资金管理办法
- 养殖园区基地管理办法
- 1-6 研判多元评价制度
- 脊柱裂磁共振诊断
- 鞋店橱窗展示设计策略
- 16个露天煤矿事故案例
- 装修设计文件消防专篇
- 八年级物理浮力压强专题经典计算题(含答案解析)
- GB/T 3211-2008金属铬
- GB/T 12703.7-2010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7部分:动态静电压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2023年韶关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革兰氏阴性菌课件
- 聘用证书合集通用PPT模板
-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管理明细表
- 海姆立克手法理论知识、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考核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