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止水降水方案_第1页
基坑止水降水方案_第2页
基坑止水降水方案_第3页
基坑止水降水方案_第4页
基坑止水降水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衡水市未来大厦基坑支护、降水止水工程设计方案设 计:审 核:审 定:项目负责:河北大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11月29日目 录1、工程概况2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23、基坑防渗帷幕、降水方案53.1、防渗止水帷幕设计53.2、疏干井、抽水实验井设计54、水泥土双轴搅拌桩防渗止水帷幕施工工艺64.1、水泥土桩施工工艺主要步骤74.2、疏干井施工流程75、施工质量要求75.1、坑内降水施工技术要求75.2、降水结束后封井措施85.3、搅拌桩施工质量要求81、工程概况衡水桃城区人民政府河东街道办事处干马村村委会拟建衡水市未来大厦工程。该工程位于衡水市红旗大街以西,北侧为知春家园,南侧为天玺香颂小

2、区。1.2基坑概况该基坑长约105.0m,宽约86.0m,周长约382m,基坑面积约9030m2。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其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自上而下主要分层分述如下:钻孔揭露深度内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层粘土:黄褐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粉质粘土,含锈斑,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可塑,中压缩性,层厚0.80-4.20米,底板埋深0.80-4.20米。1层素填土:浅黄色,土质不均匀,以粉土为主,夹粉质粘土。层厚0.30-2.20米,底板埋深0.30-2.20米。2层粉土:浅黄色,土质均匀,含云母, 强度较低,湿,稍密,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中压缩性,层厚0.30-1.1

3、0米,底板埋深1.70-1.80米。层粉土:浅黄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质粘土,含云母, 强度较低,湿,中密,摇震反应中等-迅速,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中压缩性,层厚1.20-2.60米,底板埋深3.30-5.40米。层粘土:黄褐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粉质粘土,含锈斑,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可塑,中压缩性,层厚1.00-3.60米,底板埋深5.80-7.90米。层粉土:浅黄色,土质不均匀, 夹薄层粘土,含云母,湿,密实,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中压缩性,层厚1.00-2.00米,底板埋深6.90-9.10米。层粉砂:浅黄色,夹薄层细砂,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

4、与暗色矿物,饱和,稍密,层厚0.50-2.80米,底板埋深8.80-10.60米。层粉土:浅黄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粘土,含云母,湿,密实,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中压缩性,层厚4.60-6.80米,底板埋深15.00-16.80米。1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土质不均匀,含锈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可塑,中压缩性,层厚0.70-1.90米,底板埋深10.20-12.20米。2层粉砂:浅黄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与暗色矿物,级配一般,饱和,稍密,层厚1.40-1.60米,底板埋深15.40米。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土,含锈斑,稍有光泽,韧性中

5、等,干强度中等,可塑,中压缩性,层厚3.40-7.30米,底板埋深20.00-23.50米。1层粉土:浅黄色,土质不均匀,含云母,湿,密实,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中压缩性,层厚1.00-2.20米,底板埋深18.00-20.00米。2层粉砂:浅黄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与暗色矿物,级配一般,饱和,中密,层厚0.90-2.00米,底板埋深20.00-21.30米。层粉土:浅黄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粘土,含云母,湿,密实,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中压缩性,层厚3.50-4.00米,底板埋深26.00-27.20米。层粉砂:浅黄色,夹薄层细砂,矿物成分以

6、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与暗色矿物,级配一般,饱和,中密-密实,层厚6.20-6.80米,底板埋深32.50-34.00米。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土,含锈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可塑,中压缩性,层厚1.50-3.10米,底板埋深35.00-37.00米。层粉土:浅黄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粘土,含云母,湿,密实,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中压缩性,层厚3.80-4.20米,底板埋深39.70-41.20米。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土,含锈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可塑,中压缩性,层厚3.30-3.90米,底板埋深43.00-44

7、.50米。层粉土:浅黄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粘土,含云母,湿,密实,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中压缩性,层厚3.30-4.40米,底板埋深47.00-48.80米。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土,含锈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硬塑,中压缩性,揭露最大层厚8.00米,最大底板埋深55.00米。本次勘探未穿透该层。根据工程勘察报告,浅层地下水埋藏浅,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微承压水,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工业、民用弃水入渗回归。由于区内地形平坦,坡降小,侧向径流微弱。地下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因素的影响,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2.70-4.30米。年高水位多出现在汛

8、期的8-9月份或稍滞后些时间,低水位多出现在5-6月份。年水位变幅约2-3m。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层、层、层、层、层,-1层中,层为相对隔水层。场区地下水为孔隙潜水,根据地方经验结合有关资料,各工程地质层渗透系数可参考以下值:表12 渗透系数参数表层号及名称渗透系数(m/d)层粉土0.20层粘土0.005层粉土0.30层粉砂0.30层粉土0.30层粉质粘土0.05层粉土0.353、基坑防渗帷幕、降水方案根据场地外围环境条件,结合同类工程经验和当地施工经验,本次降水拟采用水泥土双轴搅拌桩防渗止水帷幕结合基坑内井点疏干方案。3.1、防渗止水帷幕设计3.1.1、选择防渗止水帷幕的形式根据本工程情况,拟选

9、用水泥土双轴搅拌桩防渗止水帷幕,其主要作用是防渗止水,同时分担部分侧压力。这种结构形式,防水性能好,施工速度快,不但可以减小工程量,而且可增加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度。3.1.2、水泥土搅拌桩直径选择选择直径为0.7m,止水帷幕厚度为1.2m。3.1.3、插入深度计算根据基坑支护规范,悬挂式截水帷幕底端位于粉土含水层时,对均质含水层,地下水渗流的流土稳定性按下式计算:(2ld+0.8D1)r/hrw=(28.2+0.83.8)(19.7-10)/(3.810)=4.961.5 所以取插入坑底以下的深度为8.2m,止水帷幕总长度为13.7m。基坑西侧距离楼房较近,为保证止水效果,此处的止水帷幕总长度增

10、长至16.0m。3.1.4、工程布置沿基坑周边采用水泥土双轴搅拌桩防渗帷幕,距离基坑上口线1.0m。3.2、疏干井、抽水实验井设计本方案设计参照勘察报告中提供的水文参数和经验值,因勘察时未作抽水实验,疏干井设计方案为预订方案,待现场抽水实验完成后根据实验结果相应调整该方案。疏干井布置与基坑内,采用内径300mm、外径500mm水泥虑管管井,初步拟定井深13.0m,井距20m。计算数据如下:(1) 渗透系数 按k=0.3m/d计算。(2) 管井的单井出水能力q120rsl(k)1/3 =120 3.140.256(0.3)1/3 =378.3 m3/dq 单井出水能力;l 过滤器淹没长度; l=

11、6mrs过滤器半径; d=0.25m(3) 布井数量在基坑内以井间距20m左右布井,疏干井共布设12眼。(4)抽水数据采集疏干井的抽水施工中应测量并记录以下参数:成井初见水位、降水井稳定水位、抽水开始时间、流量、流速,观测井水位等数据。绘制Q-t(抽水量与时间)与S-t(水位下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由现场抽水实验数据,确定场地水文参数,为后续施工设计提供依据,如现场实验测得参数于勘察报告或设计中使用的经验参数有不符时,应及时调整各方案,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4、水泥土双轴搅拌桩防渗止水帷幕施工工艺4.1、水泥土桩施工工艺主要步骤(1)搅拌机械就位、调平(2)预搅下沉至设计深度(3)边喷浆

12、,边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面(4)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5)关闭搅拌机械4.2、疏干井施工流程 疏干井井点施工、抽水-基坑围护施工完毕-基坑土方开挖-管井井点维持降水到基坑砼底板施工完毕后、基坑回填超出原地下水位后停止降水5、施工质量要求5.1、坑内降水施工技术要求5.1.1、采用回转钻机成孔;5.1.2、钻进到设计预定孔深后,应加大泵量冲洗,将孔内土块及泥浆冲洗出孔口,使孔内水体的含泥量不大于5%;5.1.3、成孔后应立即下入井点管,井点管应居孔中心,严禁将井点管强行压入孔中;5.1.4、在井点管周围投入滤料,采用边向孔内送水边投滤料的办法,以保证填入的滤料孔隙不被泥砂堵塞,有利于上层地下

13、水通过井点向下部疏导。滤料投量应不少于计算的95%;5.1.5、井点施工结束后,立即组织洗井。洗井自上而下进行,洗至水清基本不出砂,出水正常,井点底部不存砂为止;5.1.6、当降水井施工结束,即着手安装水泵;5.1.7、降水系统各部件要保证连接严密,不得漏水、漏气、漏电,检查水泵正反转,防止反转;5.1.8、降水系统安装完毕,应及时组织试抽,全面检查管路连接质量,泵点的出水情况等,如发现不正常状况及时排除;5.1.9、试抽过程中,应定时观测抽水流量,工作水压力,真空度以及观测孔的水位等,并作好记录,核检抽水量与设计计算值是否相符,一般试抽阶段的出水量要大于设计计算值。根据水位下降的趋势,分析降水效果。如出现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及时调整降水设计方。5.1.10、排水沟、集水井不应泄漏。5.2、降水结束后封井措施对于废弃降水井,应采用以下方案进行处理:降水井水位以下部分采用级配砾石回填,当回填至水位以上后采用级配砂砾(砂:砾3:7)回填并分层夯实。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