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题: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技法一“三重比对”,做好筛选信息题步骤解说第一重比对题干与选项进行比较。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是否答非所问。如果题干中出现了“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需要第一重比对;如果题干中仅是“不符合原文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可以不用考虑这一比对第二重比对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相对照,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这一重比对在三重比对中最为重要,每一个选项都要和对应句认真比对,才能确定选项的对错 第三重比对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不正确或正确的一项 1 2018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所谓“被遗忘

2、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

3、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

4、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

5、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答题演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一重比对选项要求是选择“正确的”一项,需要认真比对原文内容第二重比对a选项句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与原文观点一致,选项正确对应句在大数据时代,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 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b选项句人的主体身份之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选项前后两句单独理解都正确,但它们不构成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对应句使得海量的

6、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c选项句“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文中并没有提及“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并没有说“被遗忘权”“更积极一些”,选项无中生有对应句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d选项句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曲解文意对应句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第三重比对本题让选正确的一项,所以答案可以确定为a【对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

7、字,完成题目。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上。但乡土社会不是“无治而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

8、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

9、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能逃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的,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

10、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只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至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的社会。 b.礼和法律同

11、中有异:它们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两者用以维持行为规范的力量不同。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约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先由“人们”的观点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并强调了礼治和人治的不同。 b.第二段首先阐述礼的内涵,然后比较礼和法的异同,最后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d.文章引用了论语中“颜渊问仁”的相关文字,这是为了说明古人遵

12、循礼一般具有主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乡土社会中,礼的运行并不需要有形的国家机构来维持,它依靠的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 b.乡土社会虽然从某种角度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混乱的,它依然是个有秩序的社会。 c.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反之就可能受挫。 d.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缺乏变化。技法二三步走,把握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步骤解说第一步:带着两个问题去读文把握论述文常见的结构类型释义总分式这种结构模式是指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分式包括三种:总分、分总

13、、总分总。注意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如果开头段提出问题(或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因为正文多半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段和结尾段互相呼应,那么就是“总分总”式并列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行文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出现“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层进式这种结构模式又叫递进式。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层次之间的关系往往由浅入深。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递进式的标志“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对照式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

14、物或意思来比照另一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照式明确 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在读懂文本时,除了弄清文本的论证结构和思路外,还需要细致把握以下问题:论点是什么(根据文章的结构形式可知,“总分总”式结构的文本论点往往在首段或尾段,而“总分”式的一般在首段,“分总”式的一般在尾段)、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论点的(分几个角度或层面来分开论述中心论点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据(关注文本中材料类型,把握材料运用的目的)和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在解答相关论证分析类题目时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续表)步骤解说第二步:剖析选项明关键在通读文本之后,回归原文细比对之前,

15、要先明白每个选项特点:一是清楚每个选项是考查什么,二是清楚选项的关键点(敏感点)是什么。其次才是回归原文进行仔细比对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有了前两步的铺垫,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也就简单了很多,注意比对时要多方分析,不要急于下定论 2 2018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

16、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做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

17、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

18、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答题演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步骤解说第一步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第一段写诸子之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二段重点写“新子学”

19、与“诸子之学”一样,具有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可从“照着讲”“接着讲”两方面来理解,接着引出如何“照着讲”;第三段主要讲如何“接着讲”;第四段主要讲“照着讲”和“接着讲”无法分离的关系第二、三步第二步:剖析选项明关键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选项是对文章论点和论证方式的总体概括,对应答题范围是全文,但选项概括错误,第一是没有采用对比论证手法,第二是论点理解不正确,本文论证的是如何发展诸子之学,使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得到承继、创造和突破。所以选项不正确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

20、证对文章论证思路的概括,对应答题范围是24段,相关语句为“新子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等,概括正确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对文章论据的理解,对应答题范围是第3段,相关语句为“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等,概括正确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对文章论据的理解,对应答题范围是第4段,由“从逻辑上说”“从现

21、实的过程看”可判定其正确【对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微旨例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而必自远以证其始;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

22、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

23、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习惯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

24、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烦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c.“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重要特

25、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做总结。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

26、,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技法三三步骤,完胜分析推断类题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三道客观题,在通常情况下,四个选项的表述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有时甚至会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根据原文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这类题目由于信息较分散,概括性较强,观点较隐蔽,故难度较大。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步骤释义第一步:确定选项区域把握选项对原文的再

27、分析运用或所陈述现象或事件背后隐含的观点,从而确定选项区域。选项都很难在文本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匹配的文字,做题时需要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域。根据文章观点或结论进行推断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这是一种推理。有时选项中虽然也引用文本中的某些语言表述,但不是侧重于确认表述是否符合原意、语言转换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而是侧重于思考由原文能否推断出某一方面的新的认知或结论。因此,仅仅把选项与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词语、句子等)进行简单对照的方式,将无法保证推断的正确;还要考虑推断的合理性,以及推断的倾向性与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否一致第二步:吃透原文观点考生要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如每段的首句

28、或尾句,这些语句中蕴含着观点或结论。考生还要区分文本中的观点句与论据句。还要区分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有时文本中会列出若干人的观点,有的赞同,有的否定,要注意区分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观点是作者的。吃透文本,还要挖掘文本材料中的隐含信息,这是解答这类试题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文本中,作者对某一方面的认知或结论,虽然没有直接、现成的表述,但总会有一定的暗示。解题中就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暗示,细致体会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或者是作者在文章中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要注意观点间的异同及作者的看法;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第

29、三步:比对分析两观点根据原文对观点的论证分析与选项进行比对,看选项的观点(分析论证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文外所设论据所要证明的观点)是否与原文的观点匹配;有的选项还不能只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文意,还应当注意推断关系是否成立,要求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由此推彼、由已知推未知的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合理推断。这种推断关系,往往表现为论据与观点的推断,具体做题时还是需要比对,不过多侧重于比对依据和结论,看内容是否符合、推断是否成立特别提示这三步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很难截然分开,在找对应区域时,往往就要把握选项观点和原文的观点以及它们的推断方式 3 2018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对城市

30、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

31、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

32、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综

33、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答题演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选项对应答题区间比对分析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文章全部内容原文没有提到“意义弹性”与前两者有关系, 不能得出选项的结论,强加关系选项对应答题区间比对分析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第三段“城市有其发展周期稳定功能”根据对应句可以推出选项的结论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

34、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第四段“启蒙主义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对应句可知,不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就会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选项推断正确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第四段“没有直接关系”的表述与原文第四段中的“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衰落”“也往往会丧失活力”的观点一致,所以选项推断正确【对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第一,“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的文化背景。“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

35、诚如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为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构成“生生美学”之文化背景。“天人合一”最早来源于原始宗教的“神人合一”,发展为老子的“道法自然”、周易中的“与天地合其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等。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追求一种宏阔的东方式“中和之美”的诉求,相异于西方古代希腊对于微观的物质的“和谐之美”的诉求。第二,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美学是“生生美学”的基本内涵。“天人合一”之“一”就是“生”,即生命也,“天人合一”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周易泰卦所

36、谓“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交万物通是说风调雨顺万物繁茂,生命繁盛。“生”的甲骨文即为“”,草生地上,万物繁育。这里的“生”有一个中间环节就是“气”,阴阳二气相交,万物诞育。周易咸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说明阴阳之气为生命化生之本,阴阳之气交感诞育万物生命,成为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周易系辞上言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之道成为万事万物社会人生,包括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这种阴阳之道,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无所不在,书法的黑白对比、绘画的线条曲折伸张、诗文的比兴、文辞的抑扬顿挫、音乐戏曲的起承转合等无不是阴阳相生的体现,成为中国特有的美学智慧。第三,“太极图示

37、”的文化模式是“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关系呈现一种极为复杂的“太极图示”。宋初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阐述了太极的基本特点。这是对于生命的产生与终止、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形态的描述,是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之所在,中国传统艺术均表现为一种圆柔的包含生命张力的形态。有学者将之视为艺术的圆形思维模式,其言有理。这种圆形艺术思维使得艺术极富张力,如嫦娥之奔月,飞天之以s形升空,汉画像中两只拱背相向蓄势待发的虎豹等。第四,线型的艺术特征是“生生美学”的艺术特性。根据宗白华的论述,中国传统艺术是一种线型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而西方古代艺术总体上说是一种块的艺术、空间的雕塑的艺术。线

38、型艺术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时间音乐之美,一切都犹如乐音在时间中流淌,一切艺术内容都在时间与线型中呈现,化空间为时间。比如国画中的多点透视,清明上河图就在动态的多点透视中呈现了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完整的风情画面。而最能反映线型艺术特点的书法,被称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一种时间之流中笔的生命之舞,成为中国传统线型艺术的典型代表。 (摘编自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光明日报2018年1月7日,有删改)1. 下列选项不符合“生生美学”的一项是(3分)()a.在论语中,孔子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在离骚中,屈原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c.在荀子中,荀子说:“天行有常,不

39、为尧存,不为桀亡。”d.在望岳中,杜甫写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文化背景、基本内涵和思维模式等方面,论述了“生生美学”的基本特点。b.文章首段对“生生美学”进行概述,引出对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的论述。c.文章第三段主要对“天人合一”的“一”进行阐释,然后引用周易进行例证。d.文章论述“太极图示”,认为其是“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是对生命形态的描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者的著述想要体现“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则须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b.如果说“神人合一”“天人感应”还带有原始宗教色彩,那么“天人合一”已极大地削弱了宗教色彩。c.在书法和绘画中多用s形,可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