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变革一直息息相关,而政治制度的变革也与皇权的强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无论是先秦时期的分封制,秦汉时期的郡县制还是元朝的行省制,都是为了方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步增强中央集权。而选官制度从一开始的世袭制到察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和最后的科举制,也都是为了巩固皇权,为国家提供更优秀的人才。关键字:制度、分封制、郡县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作为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华夏文明,虽然起步较晚,却成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其他三个古文明都已经烟消云散,连文字都已经失传。这不仅与地理位置有关系,而且还与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系。从夏朝开始,政治权利正式由“禅让
2、制“转化为”世袭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初步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实行分封制,派遣诸侯到地方进行有效的管理。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并且定期朝贡。但这一切都是以中央权力强盛为前提的,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到了后期中央积贫积弱,而地方武装逐渐强大,中央便无法控制地方诸侯,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到了分封制的末期,周天子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而这些称王称霸者都是分封的诸侯。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中央权威下降,地方势力崛起。此时的分封制已经与实施它的时候的愿望相背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帝制王朝
3、秦朝。秦始皇吸取了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的教训,没有继续沿袭分封制,而是采取了法家所推崇的郡县制,将土地归为中央所有。看似是土地所有权归属的问题,其实其中包含的含义远非如此,要知道在农耕社会,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作物。实行郡县制表明了全国的土地赋税尽归中央所有,不存在有地方诸侯可以和中央分食赋税,地方没有了强大的财政支持,地方武装便不可能与中央相抗衡。郡县制其实是把行政权和军权分开的重要标志,地方官员全部由中央委派,并且地方官员在所任地方只享有行政权,没有军权,没有了军权,地方只能听从中央的管理。这几乎算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无缺的,现在
4、是这样,过去也是这样。秦朝统一天下之后,权力欲望达到了顶峰,认为天下无不可胜之物,修长城,驱匈奴,大兴土木,不懂得休养生息,不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项羽就曾说过“我依名族,亡秦必矣”。陈胜吴广算是“打响了推翻暴秦的第一枪”,但是对秦朝造成根本性伤害的还是项羽。项羽之所以这么有自信,是因为项氏家族在当时是名门望族,威望高,号召力强。所以才给秦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胁。可见,除了地方诸侯,名门望族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秦朝灭亡后,大汉王朝建立,汉高祖刘邦深知项羽家族此类门阀大族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有多大,但是国家总还是需要人才来治理,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
5、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创了察举制的先河。察举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门阀大族势力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彻底的触碰到大家族的利益。察举制发展到后期,已经与社会不相适应,积重难返。首先,在察举制下,虽然察举科目很多,但天下之大,贤人之众,不可能把所有贤人都推荐给朝廷,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贤才被埋没在乡村野流中,终身未得任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其二,对士人道德品质的考察是察举制的前提,但这不易作好,因为很难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中肯的评价。人的道德品质须通过对他言行的长期考察才能得出较客观的评价,而且这种言行还可能是假的,抑或他以后发生蜕变。其三,
6、察举制广泛推行,地方乡闾因之有了评议之风,“清议”名士,好品评臧否人物,不重实际,空发议论。这种恶劣风气还遗留给了后世,在魏晋时尤为明显。其四,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以至于到了东汉末年,形成了像袁绍这样的名门望族,他们不仅在朝廷拥有极大的权利,而且已经掌握了超过中央的地方武装。到了三国末期,随着曹操的去世,魏蜀吴相继称帝,曹丕为了获得支持当上皇帝,开始笼络以司马家族为首的门阀大族,九品中正制正式登场。相对于之前的察举制,九品
7、中正制其实是一种倒退,因为它是根据出身来决定你的职位,再一次提高了门阀家族的利益。九品中正制的实施造成了两个后果,第一,由于曹魏的选官制度发生了改变,所以曹魏再攻打蜀汉和东吴的时候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本来与曹魏敌对的大家族开始向曹魏倾斜;第二,由于曹氏家族在当时并不属于门阀家族这一类,与他们的利益不一致,所以他们更愿意推举一个出身门阀的皇帝,这也就导致了三国归晋的结果。像这种逆势而为的制度也最终给西晋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在晋朝建立24年之后,便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不仅导致了西晋王朝的覆灭,也导致了五胡乱华的灾难性事件。直至后来杨坚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建立隋朝之后,中华大地才再一次出现了一个大
8、一统王朝。南北朝时期为了选拔有用人才已萌生出“举明经”等类似科举制的制度,但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仍然继续实施。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但是科举制并没有正式形成,一直到唐朝科举制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但由于大唐帝国也刚刚建立不久,朝野中存在大量跟随李世民东征西战,为大唐建立万世基业的关陇贵族,武断的取消他们的利益势必造成刚刚稳定的国家再次燃起战火。所以从唐高祖至唐高宗时期,虽有科举制但是只有少数官员是从科举制中脱颖而出的
9、。直至武则天执政时期,由于武则天出身卑微,再加上她过多干预朝政,已经引起了朝廷中关陇贵族的不满,因此武则天亟需培养自己的势力,而科举制无疑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不仅如此,武则天还开创了武举,从此彻底打破了门阀大族对朝廷权利的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唐王朝最后亡于藩镇,但是却是因为唐朝的版图空前的辽阔,鼎盛时期达1237万平方公里,而古代的通讯也远没有现在发达,所以封疆大吏便集兵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在所属地方拥有极高的权利,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后,中央权力衰微,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自唐开始,科举制逐步发展,科举制的出现不仅给国家提供了大量具有经世治国的官员,而且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更让朝廷摆脱了世家大族的影响。像之后的宋金元明清的灭亡都不是地方割据造成的,而是外族入侵或是农民起义。遍观整个中国的帝制时代,除了君权与相权的争斗,还有一个就是中央与地方的争斗,不管是把分封制改成了郡县制、行省制,还是从察举制到科举制,都是不断地把权利向中央靠拢,向皇权靠拢,也正是由于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利才能使得中华文明传承千年而不败,才能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货物配送与物流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场馆场地租赁及文化交流协议
- 2025版拆迁安置房买卖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金融衍生品三方合同
- 2025版离婚协议书起草与婚姻家庭法律咨询、调解、援助一站式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与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临时裁判员派遣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劳动合同案例分析百项问答
- 九年级圆数学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企业车辆外包及市场拓展合同
- 视觉设备考试题目及答案
- 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
- 2025年初中英语教师进城考试试卷含答案(三套)
- 新能源技能测试考试题及答案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新版gcp考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半导体洁净室静电防控
- 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查房
- 税务舆情课件
- 2025年广安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