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考刑法真题考点精解之第五章犯罪未完成形态_第1页
2018年法考刑法真题考点精解之第五章犯罪未完成形态_第2页
2018年法考刑法真题考点精解之第五章犯罪未完成形态_第3页
2018年法考刑法真题考点精解之第五章犯罪未完成形态_第4页
2018年法考刑法真题考点精解之第五章犯罪未完成形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年,第五章,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是对刑法真实试验场的完美解决对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来说,历年来真正的试题是最好的复习工具,它能完整、清晰地反映考试地点和命题的规律,也对考生的复习技能起到指导作用。这些年的真实试题真实地反映了以往考试的考试方向、考试重点和考试模式。因此,把这些年来真正的问题作为练习题,就是做未来的试题。2018刑法真题卷由希律王法律考试研究中心编写,其中包括2012年至2017年的司法考试问题。根据考试大纲中知识点的分布,为了使考生能够准确、透彻地掌握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每个问题进行了准确、全面的分析,并列出了考点,使考生在掌握真题的同时,能够掌握考点的考试方法。不用

2、说,内容请看真正的章节。在这里,我们汇编了2018刑法真题卷的一些内容供您参考。内容第一部分总则1第一章刑法导论1第二章犯罪概述11第三章犯罪构成11第四章排除犯罪的理由34第五章犯罪未完成形式40第二部分刑法分则81第十四章罪与罚理论导论81第十五章危害国家安全罪82第十六章危害公共安全罪83第十七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88第十八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二):走私罪91第十九章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三):扰乱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93第二十章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四):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罪94第三部分选择题149第40章2017不定选择题149

3、第41章2016年不定选择题152第42章2015不定选择题155第五章未完成犯罪的形式1.甲假扮业主王某与乙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同意将王某的房屋以220万元出售给乙,乙向甲支付首付款100万元,转让后支付剩余的120万元。在办理过户手续时,房管局的工作人员识破了A的欺诈行为,并报警。根据司法解释,在确定一个人的刑事责任方面,下列哪种选择是正确的?(2017-2-5,单选项)A.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未遂为220万元,酌情从重处罚B.合同诈骗罪为100万元,合同诈骗罪为120万元未遂C.合同诈骗罪未遂120万元,合同诈骗罪100万元不再单独处罚D.合同诈骗罪为100万元,合同诈骗罪为120万元测试地

4、点犯罪完成;犯罪未遂。犯罪数额的确定分析这个问题涉及到司法实践中的操作模式。在合同诈骗罪中,如果一部分金钱被诈骗,则犯罪数额应视为既遂。尝试的数额被认为是酌情处理的情况。答案 b2.甲方和乙方合法追捕吴某。吴某枪里只有一颗子弹,并意识到开枪可以杀死甲方或乙方。假设吴某有意杀死甲方和乙方。以下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2016年2月5日,单选项)A.如果吴某一枪未中甲和乙,子弹穿过甲和乙中间,甲和乙都被判故意杀人未遂罪B.如果吴某一枪打中甲,造成甲死亡,他将为甲设置故意杀人罪,并企图为乙设置故意杀人罪,并对数罪并罚C.如果吴某一枪同时击中甲、乙,造成甲死亡,乙重伤,则甲犯故意杀人罪,乙犯故意伤害罪D

5、.如果吴某一枪同时击中甲和乙,导致甲和乙死亡,甲和乙都被判故意杀人罪,并被处以数罪测试中心犯罪未遂;犯罪数量分析因为吴某实施了A.一个故意杀人的人把郝某推下了立交桥。看到郝某痛苦万分,他拦了一辆出租车,把郝某送到了医院。然而,郝并没有受致命伤,即使不送他去医院,他也不会死。一种属于犯罪未遂B.乙用刀抢了周。周说:“把刀放下,我给你钱”。b相信了,收起他的刀,向他要钱。周趁乙不备,踢了乙一脚就跑了。属于犯罪未遂C.c看到几个金元宝(30万元/件)陈列在商场的橱柜里。打开玻璃门,拿起一个就跑。事实上,这是一件价值300元的仿制品,真正的金元宝还在。是犯罪未遂丁丁支持牟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6、但牟林在从事相关犯罪活动前被抓获。是企图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犯罪未遂a项有误。为了防止结果的中止,不需要结果的不发生和中止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b项是正确的。b已经开始抢劫,但由于超出他意愿的原因(受害者的抵抗),抢劫没有完成。然而,把刀掉在中间的行为不能被视为暂停,因为暂停需要完全放弃。c项是正确的。尽管最终获得的财产数额相对较小,但其目标是巨额财产,因此针对巨额财产的犯罪未遂成立。d项错误。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以资助行为的实施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被资助者是否犯有危害国家安全罪无关紧要。换句话说,这种犯罪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帮凶,而是一种独立的犯罪。公元前4.下列哪种行为构成犯罪未遂?(2

7、015年2月5日,单选项)a .以贩运为目的在互联网上订购毒品,毒品在付款后获得之前被没收。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他人现金支票后,在到银行提取现金前被发现。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他给了国家工作人员价值5万元的财产,但第二天又被退回。D.发送欺诈短信,受害者被骗后汇了5万元,但由于操作失误,汇到了一个无关的第三方账户犯罪未遂决议a项是错误的。长期以来,人们对买药销售行为是贩毒罪的预备行为还是贩毒罪的实施行为一直存在误解。一方面,刑法第347条只规定了贩毒罪,而没有将相应的购买行为规定为购买毒品罪。这意味着单纯购买毒品的行为不受刑法的管制。另一方面,“出售”毒品并不以购买毒品为先决条件。如果犯罪人拿起

8、毒品并向他人出售,则销售毒品罪也成立。由此可以看出,只有贩运的实际实施才是贩运毒品罪的实施,而以贩运为目的非法购买毒品不是贩运毒品罪的实施,而是贩运毒品罪的预备行为(当然,这也可能触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因此,备选案文A确立了贩毒犯罪的犯罪准备,而不是犯罪未遂。b错误。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他人现金支票,不从银行提取现金而被扣押的,该行为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违反了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成立受贿罪,已经完成犯罪。这种情况与国家的情况相同:工作人员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后,该财物被小偷小摸窃取,无疑构成受贿罪的既遂。c项错误。从行贿者的角度来看,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他给了国家工作人员5万元的财产,这些财产

9、被送出,违反了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所以贿赂罪成立。虽然返还了5万元财产,但这并不能改变犯罪已经完成的事实。从受贿者的角度来看,只要受贿者没有明显的拒绝(拒绝必须是其真实意思的表达,或者存在明显的当时难以拒绝的情形),受贿者接受财产本身就表明他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这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侵犯了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并确立了受贿罪。至于第二天返还的财产,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事后处理赃物的行为,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d错误。被骗者发送虚假短信,被骗后汇回5万元,因操作失误汇至无关的第三方账户。由于欺诈者未能获得财产,欺诈行为不符合欺诈罪的结构,即“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另一方产生或继续保持对另

10、一方的错误理解,受害人因基于错误理解处分行为人获得的财产而遭受财产损失”,这只能被视为欺诈未遂。答案 d5.故意让一条毒蛇通过杀人来咬乙。看到乙痛苦和后悔后,他开车送乙去医院。在路上等红灯时,B声称他一直想死,突然跳下车,三个小时后就死了。发现后,只要他们被送到医院,他们就不会死。在这种情况下,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2月6日,单选项)A.甲对乙的死亡不负责任,犯罪中止B.未能有效防止死亡结果的发生,而犯罪成立。C.死亡的结果不能归因于甲的行为,甲成立了犯罪未遂D.如果甲未能阻止乙跳出车外,应作为故意不作为杀人罪处罚测试中心犯罪中止;因果关系解析a项正确,d项错误。谋杀发生后,甲忏悔

11、并开车送受害者乙去医院。当时只要送到医院,乙就不会死。这些条件表明,A的行为在客观上属于故意杀人罪的中止,中止犯能否成立取决于死亡结果与A的杀人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不能要求甲方对死亡结果负责,甲方有空间设立死缓罪。b错误。甲让毒蛇咬乙的行为有导致乙死亡的危险。然而,标题写道“只要他们当时被送进医院,他们就不会死”,所以甲的行为足以避免乙的死亡。b声称想死并放弃治疗。这种干预因素太不正常,大多数人会积极配合治疗。异常干预因素(自愿放弃治疗)导致死亡的发生。根据等效因果关系理论,应该得出死亡与A的杀人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结论。由于甲方开车送乙方去医院的行为足以避

12、免乙方死亡,甲方应被视为“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其行为应作为犯罪中止。c项错误。根据客观归责理论中的被害人自我回答理论,只要被害人选择自愿死亡,刑法并不要求具有正常精神状态的成年公民的纯自杀行为。那么,受害者应该对死亡结果的发生负责,而不是其他人。尽管甲的行为也造成了乙死亡的危险,但只要乙被送进医院,这种危险就可以完全消除。受害者“一直想死”,突然跳下车。死亡结果是由他的自杀行为造成的,这种行为不应归于甲,而应由乙承担。在能够杀死乙的前提下,甲自动消除了犯罪既遂的危险,这符合法律规定C.故意杀人罪(缓刑)和过失致人死亡罪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犯罪中止了。既遂犯罪【

13、解析】一把准备杀死b的枪,入侵b生命的紧迫性,表明它已经“出发”去犯罪。之后,甲方看到乙方可怜地认为没有必要再杀人和放枪了。这是在犯罪过程中对犯罪的自动放弃,也就是说,“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是为了达到目的”。认定故意杀人罪被中止,而不是谋杀未遂。但是,甲方的停职导致乙方死亡,由于甲方无意杀人,只是过失杀人,故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c项正确,ABD项错误。答案 c7.甲杀死乙并毒死乙.看到乙方被毒死后,甲方感到极度痛苦和怜悯。他开车送乙去医院。然而,由于车速太快,汽车的右侧撞到了电线杆,坐在副驾驶位上的B被撞死了。关于这个案例的分析,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2月53日,多项选择)A.如果你

14、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归因于驾驶行为,那么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中止B.如果你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该归因于中毒行为,那么甲的行为就是故意杀人C.只要构成要件的结果发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立中止犯,所以A不成立中止犯D.只要行为人真心实意地阻止结果的发生,即使不能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也应视为中止犯,因此A确立了中止犯测试中心犯罪中止决议 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如果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则犯罪中止。因此,可以知道,犯罪中止的时间可以在犯罪过程中中止,即在犯罪开始实施之后,在犯罪结束之前;中止要求是自动的,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暂停要求客观的暂停

15、行为;中止应该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必须没有犯罪结果作为完成的标志,否则它将不会成立。a项是正确的。如果你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归因于驾驶行为,即中止行为导致死亡结果,这与甲的中毒行为无关;但中毒后,甲方实施了客观中止行为,因此甲方的行为因故意杀人被中止。b项是正确的。在本课题中,如果乙的死亡结果归因于甲的中毒行为,那么既遂的迹象就出现了,那么甲的行为就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的既遂。c项错误。如果构成要件的结果发生并且与甲的投毒行为有因果关系,就不可能成立犯罪既遂和犯罪中止;如果甲的中毒行为与构成要件的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是其他原因导致了结果,那么只要甲有客观中止行为,就可以确定其行为是犯罪中止。d项

16、错误。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取决于行为人阻止结果发生的态度是否真诚,而是取决于犯罪行为与结果的发生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干预因素在结果发生中的作用。犯罪中止的成立要求没有犯罪结果作为实现的标志。如果干预因素切断了其有害行为,并直接导致受害者死亡,那么犯罪人此时确立犯罪中止。如果甲方真诚希望不发生不良后果并采取补救措施,但乙方仍因其以前的不良行为而死亡,仍构成故意杀人罪。AB8.以下哪个选项属于犯罪未遂?(2014-2-54,多项选择)A.甲方要求行贿人乙方以乙方名义办理银行卡,并存入50万元D.甲和乙一起杀了丙,以为丙已经死了,甲立即离开了现场。一个小时后,乙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丙没有死,于是用刀杀了丙犯罪未遂【决议】已经开始犯罪,但由于犯罪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失败,这是犯罪未遂。错误a.收受他人财物的国家工作人员被判受贿罪。如果收到的货物毫无价值,则构成受贿罪未遂。在本项中,甲方收到乙方交付的银行卡,实际上违反了其义务行为。此时,甲方被判受贿罪。之后,“甲在使用卡的时候忘记了密码,所以很抱歉再次问乙。乙方得知甲方被辞退后,挂失并追回50万元。”不影响原受贿罪的成立。b错误。在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