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候课要求,1、准备通史复习学案、相关资料、红黑双色笔 。,2、先自读考纲及通史专题二的内容。 3、保持安静,端正坐姿,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制作人:耿进臣,2014届高考通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专题二中国古代文明的初步发展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间跨度: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公元589年隋朝统一,【考纲考点】,【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确立并得到初步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东方特色。 1、政治上,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经过反复的斗争最终解除了王国的威胁,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官僚体系、监察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的冲击。 2、经济上,
2、农耕经济初步发展,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西汉形成了又一轮兴修水利的高潮;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激烈冲突,经过三百多年的融合,游牧文化大都融入中原文化。 3、文化上,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代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阶层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文人画、书法艺术出现,从此中国古代艺术的写意风格成为艺术发展的主流;两汉时期,中国古代的实用科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阶段特征】,一、秦汉时期 1秦朝时期 (1)政治: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确立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
3、:统一货币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3)文化: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两汉时期 (1)政治: 中央集权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解决了王国 问题,并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君主专制的强化: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选官制度: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经济: 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漕渠等水利工程。 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得“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商业: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4、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3)文化: 思想:由“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科技: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科技论著。 文学:汉赋集中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神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新儒学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董仲舒新儒学所继承,并适应了
5、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因此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能力提升,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1政治制度 三省体制开始形成;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2社会经济 (1)农业:均田制;耕耙耱技术。 (2)手工业:发明灌钢法;烧制出白瓷。 (3)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破坏。 3文化成就 (1)思想:佛教、道教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科技: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3)艺术: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文人画出现,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非
6、凡。,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基本内涵: 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针对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的,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权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权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权。 2. 主要特点: 皇权至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在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拥有决策权;宣扬“君权神授”;实行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3形成原因: (1)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
7、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2)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 (3)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4演变过程: (1)萌芽战国时期:(2)创立秦朝:(3)巩固西汉:(4)完善隋唐:(5)加强北宋:(6)新发展元朝: (7)强化(或顶峰)明清:(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发展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6评价 (1)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
8、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四、选官制度 (1)察举制汉朝: 形成:西汉时建立和发展,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称乡举里选。后由于豪强地主势力
9、的发展,逐渐由官僚家族所支配。 特点:是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影响:察举制拓宽了选官渠道,注意德才兼备,不拘一格,使西汉武帝时人才济济;这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 形成: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 特点:是一种家世、才能并重的选官制度。 影响: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五、儒家思想的完善与独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背景 客观: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主观:董仲舒把法家、道家思想糅合到儒家中加以改造。 (2)主张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提出“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3)推广 政治:地方政府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 教育:教科书:规定儒家“五经”为官方教科学,教育被儒家垄断。中央: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地方: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4)评价:有利于巩固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景区扩建筹备计划方案
- 高端酒店停车场经营管理合同
- 乾隆与皇后考试题及答案
- 数据日报面试题及答案
-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
- 调度中心管理方案模板
- 车辆无偿租赁给临时施工项目协议
- 石板保护处理方案
- 消防验收计划及方案
- 英国教育发展史纲
- 基本原理与性能特点多自由度电磁轴承课件
- Q∕SY 1836-2015 锅炉 加热炉燃油(气)燃烧器及安全联锁保护装置检测规范
- 北京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图册(图文并茂)
- 仪器使用记录表
-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综合测评方案-理学院
-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
- (高清正版)JJF(浙)1091—2014内测卡尺校准规范
- 伯杰氏细菌系统分类学手册
- 国际结算业务系列培训-福费廷业务课件
- 班组计件承包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