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新课标版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第7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第1页
2014高考新课标版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第7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第2页
2014高考新课标版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第7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第3页
2014高考新课标版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第7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第4页
2014高考新课标版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第7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第三编,词语是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它包括词和短语。词语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一句话或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都是由一个个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一个个句子来表达的。,词语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关系思想内容的表达是否准确。常言道:“一字蹉跎,全篇为之失色”。要做到准确而恰如其分地用词造句,就得确切理解所用的词语的意义,掌握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义的变化规律,并按照它们在意义上和用法上的特点来使用它们。,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词语罗列出来,对词语的意义以及词语间的区别进行记诵

2、。这样做就使词语掌握走入单一化、机械化。这样单一的词语理解,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语文的美感消失殆尽。以至于有的学生能把词语的意思倒背如流,却不会真正的使用。 高考考查的正是“使用”这一层面,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在语境中掌握,而不能肢解开来。,1(2012广东高考)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

3、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解析:A项,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句中的意思是大自然在人们的心目中不神秘了,用在本句中不恰当。B项,肆意:放纵,毫无顾忌。C项,忤逆:违抗;冒犯: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不孝敬父母:忤逆之子/忤逆不孝/忤逆女将父母不认睬。D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用在句子中均可。 答案:A,2(2012北京高考)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菜籽油能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

4、此,它对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 C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解析: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加强命令语气。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必需: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抑止:制止。抑制:控制约束行为或意识,使不能为所欲为。,在医学上把与兴奋对立的状态称为抑制。“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防止: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防治:预防和治疗(疾病、病虫害等)。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

5、”但没法“防治”。 答案:D,3(2012山东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_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 沟通 喧哗 B溶化 勾通 喧闹 C融化 勾通 喧哗 D融化 沟通 喧闹,解析:融化:指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溶化: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中分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此过程不需加热,但必须有液体,所以用

6、三点水旁“溶”。题中应选“融化”。沟通: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勾通:暗中串通,贬义词。应用“沟通”。喧闹:喧哗热闹;喧哗吵闹。喧哗: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动词:喧嚷。侧重“热闹、吵闹”,与“起来”搭配,应用“喧闹”。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芝兰玉树:比喻优秀子弟或对别人子弟的美称。不合语境。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符合题意。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不合语境。D项,从一而终:本指妇女从属于一个丈夫而终其身,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望文生义。 答案:B,解析:A

7、项,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B项,尘埃落定:一指尘埃虽然在空中飘浮,最终要落到地面;又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C项,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D项,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答案:D,解析:A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故不合语境。B项,“自命不凡”,自以为很了不起。C项,“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缺少经验。D项,“讳莫如深”,紧紧隐瞒。B、C、D三项均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答案:A,一、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这一考

8、点的要求是: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1“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 2“正确使用词语”,主要包含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两层意思。,3辨析近义实词。近义实词的辨析,是考查的热点、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辨析时可以从词义的轻重、范围、词义的色彩、词语的用法等多个角度进行。 4易混虚词可以从其基本含义、语法作用、妥当位置等方面进行准确的推断。,5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俗语)格言等。要准确把握熟语误用的几种类型:望文生义,误用褒贬,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语境等。 6高考重在“正确使用”能力的考查,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二、考情分析 1命题特点。(1)弱化实词虚词的考查。就新课标全国卷来说,实词和虚词呈现出空前弱化的趋势,没有单独的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考查。(2)成语考查常态化。成语试题是新课标全国卷的必考题。选择题,3分。(3)能力点考查突出。近几年的命题,特别注重检测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设题时,常故意将词语的意义曲解得似是而非,试题的迷惑性非常大。,2命题前瞻。(1)命题将会继续保持稳定。试题的题型和分数方面,命题将会延续近几年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