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2.风叶已鸣廊: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3.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4.眉头鬓上: 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5.贱: 质量低劣。6.妨: 遮蔽。7.孤光: 指独在中天的月亮。8.琖 : 同盏,酒杯。 世事犹如一场大梦,人生在世能有几个新的秋天到来?在这萧瑟清秋
2、的夜里,秋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取过镜子,看见自己两鬓己经爬满了如霜的白发。可能是酒质低劣的缘故吧,自己常常忧愁来看望自己的客人太稀少了;因此,本想在这中秋月明之夜,望月抒怀思念远方的亲人,但明月又被乌云遮挡。在这亲人团聚的中秋佳节的夜晚,有谁个能与我共赏这孤独的月光呢?我只有端起酒杯凄凉地向北方望去!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晚上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 酒并非好酒,却怕少有人陪,就像月亮一般,被云遮住了月光。中秋节里,谁能够和我共同度过这孤独寂寥的时光啊?无人回答,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以词为书信,
3、是宋词传播的一道风景线。此词即是苏轼兄弟的唱和之作,观其词察其人,无论文势文辞,我们都可发现一个视成规为草芥的缚不住的苏东坡。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具体写作年代,大概是元丰三年(1080)。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苏轼的几首中秋词中,本篇自有其特色。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
4、舍弃。人生风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力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
5、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渲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是这首中秋词的艺术特色。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东坡词中最悲情的一首,我认为当属在儋州时所作的西江月。又值中秋,子由被贬雷州,兄弟俩心事重重,隔海相望而不能相见。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6、。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这时东坡已是二度被迫害,流放地一路南迁,曾经官高三品的苏翰林,虽然豁达历练,也难掩郁愤凄凉之情,天真乐观坚强如他,在中秋一地如银的月色下,也感到了无限的凄清和孤独,发出了被小人谗言所害的月明多被云妨、怀念兄弟的中秋谁与共孤光、报国无门的把盏凄然北望,这一连串的怅叹和感慨,让人读着不觉心酸。 难怪苏轼发牢骚说月明多被云妨,并感慨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人生恍如大梦一场,纵使我们有心与明月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但世事无常,今年人共此月,明年月照何人? 醉了吗?我问我自己。醉了又何妨?倘若长能沈醉此夜,与月与酒相伴,倒也胜却人间烦恼无数! 不,不只是月亮,还有
7、那颗始终亦步亦趋地跟随在月亮身后的星星。他是那么的耀眼,又是那么的执着,想必他就是落九个太阳的后羿吧?传说中自嫦娥奔月起他便一直在后面追赶,只可惜的是他进三步月亮也前行三步,他退三步月亮也后退三步,自古至今始终都在原地徘徊,纠结着他们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未了情。 这是一种生生世世无法割舍的情怀,互相牵挂,互相遥望,互相感伤。 若世人皆能如此,那么花前月下,还会有谁黯然神伤: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呢? 云破月来花弄影,世事如梦,难怪苏轼也不免悲从中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秋天,更是一个离别的季节:叶子离别树梢,学子离别母校,游子离别父母,情侣也依依惜别。从客观上来说,秋天身上所背
8、负的浓重的离别色彩,与秋天的气候适宜人们出行有关,而这种客观现象又反过来加深了人们对秋天的主观印象。有时候我常常想:是否就是因为秋天是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季节,所以先民们才会将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期盼、庆贺亲友团圆的中秋节,要不每年都有十二个月圆之夜,为何就偏偏挑选秋月圆满之夜定为节日呢?就连以洒脱豁达著称的苏东坡面对秋月也发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千古慨叹。似乎是唯恐后人无法体会他在中秋之夜内心的郁闷,苏东坡还有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的词句。无独有偶,宋词豪放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辛弃疾也叹道: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悲、愁、深沉内敛、怅然若失、心海钩沉、黯然惜别难道我们眼
9、前的醉人秋色,千百年来真的在国人心中沉重如斯?! 在西方人眼里,相对来说一年四季就不像我们眼中的四季那样带有那么浓重的主观感情的色彩。在美国人的意识里,六十岁才是人生的开始,英国人则保守一点,他们认为五十岁才是人生的开始,对于乐天开朗的西方人来说,享受人生还唯恐来不及,他们可没有什么闲工夫悲秋。一个民族的整体性格往往跟这个民族的发展史密切相关,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部战争史、磨难史,这就使得我们在民族性格上带有明显的悲天悯人的特质,以致国人相对于崇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西方人来说活得较为沉重。反映在文艺作品上,同样是以秋天为题材,西方人的文艺作品就相对地显得轻快多了。流
10、风所及,就连曾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也深受影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现代诗人泰戈尔在其飞鸟集中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著名诗句,诗句直接触碰到人所讳言的死亡话题,却又能够使这个话题带上静谧神秘的美感。 按照中国玄学的说法,秋天在五行中属金,因而秋天常被称为金秋。春耕秋收,春华秋实,秋天,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落英飞舞的同时,人们却可收获金灿灿的稻穗和黄澄澄的果实;此外,秋天的代表方位为西,春风,常被称为东风,与之相对应,秋风,则被称为西风。君不见西风在吹落一树枯叶的同时不也染红了万山霜叶吗? 秋天,正是这么一个充满矛盾的季节,人的情绪也容易在两个极端之间游走。悲、愁、深沉内敛、怅然若
11、失、心海钩沉、黯然惜别,这些使人沉重的感觉说到底其实都与人们在秋天担心失去自己在乎的人或物、或者为失去了自己在乎的人或物而伤心、失落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失去与收获其实是秋天的一体两面,关键就是你要懂得取舍,花自飘零水自流,这都是自然法则,由不得我们情愿与否,所谓舍得,就是有所舍弃,方能有所获得;同时还得看你的人生态度,究竟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避世的。正如同样是描写秋色的诗词,雄才大略的曹操东临碣石俯观沧海之际发出的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由衷赞叹;抱负非凡的刘禹锡写的那首七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
12、情到碧霄,则可视为对秋天的礼赞;苏东坡在秋冬交替之际尚有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豁达胸怀,其他咏秋名句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等等,无一不是赞美秋天的华章!在秋意渐浓的时节,我们大可好好继承老祖宗敏锐的感受力,以一颗赤子之心好好收藏生活中值得收藏的点点滴滴;同时移植西方人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活在当下,珍惜此际,热爱生命,把握人生 话中秋道不完的中国心,诉不完的传统情,说不尽的节日话。于无声处,美丽的传统文化伴我走过了懵懂的孩提时代,陪我度过了无喜亦无忧的花季雨季。我在节日中成长,在成长中度节。蓦然回首,才发现生命中因此多了些文化的气息。贞观之年,赏月玩月之
13、气颇为盛行。北宋南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少,焚香祭月。南宋以饼相赠,以示团圆。明清以来,人们树中秋,点灯塔,走月亮。而今,人们寄情于月,把酒问天,共祝美好人生,太平盛世。静静徘徊于历史的天空,美丽的神话故事总湮没不了文人骚客对中秋的寄语。 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是对故乡的思念。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对亲人朋友的思念。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是孤独的写照。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是对未来的迷茫。 明月易近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是离愁别绪的真实表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对羁旅生活的无奈。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是愁的化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
14、团圆的祝福。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是愁与思的结合。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是寂寞的叹息。 我无法改变嫦娥的思念,但我可以将祝福寄寓人间;我无法给予少女如花似月的脸庞,但我可以将美德洒向心灵;我无法满足人们团圆的愿望,但我可以凭月寄思;我感动并理解文人的一片苦心,但我只能让他们留传百世。千年的情节,万年的思恋,都只化作一轮高挂苍穹的圆月,把幸福与团圆抛向人间,真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健康快乐! 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
15、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 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即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抽象意义的认识。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一切皆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飘蓬,所以不可执着于现实中的得失荣辱,而应超脱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使自己内心趋于平衡。人生几度新凉,用新凉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见诗人对节候变化的敏感,时间的流逝磨蚀着有限的生命,词人由此产生出真挚的惜时之情。新凉亦指诗人再次遭到排挤打击
16、的人生际遇,用一个凉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凄凉之情,所以,人生几度新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以自然的变幻来反衬出词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谓叹,寄意深刻,韵味悠远。开头两句词远远不止是苏东坡在记叙一时一地之事,或是一己一身之感,而是借写具体的事实,表达他对抽象意义上的人生命运的深沉思忖。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在冷落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词人取过镜子,看见两鬓爬满了白发,人生何处得秋霜?词人由此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读者同样可以感觉到阵阵寒意袭来。 过片两句,更可见牢骚。酒贱常愁客少,
17、月明多被云妨。酒贱是因为人贱,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月明句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苏轼远贬黄州,心中的失落与不满是以这种自我嘲讽的形式来表现的。因乌台诗案受苏轼牵连被贬的人太多,而苏轼也因此不愿连累友人,所以绝少与故人交往,这里的客少应是指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这静寂的夜里,在这皓月当空之时,清秋的寒气阵阵袭人,此时,苏轼心中的孤独凄凉之感是难以排遣的。中秋月明,而明月总是被乌云遮去光芒。有人认为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可见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是自然现象,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是在借自然之景抒写他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这里隐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愤懑情绪,云妨比喻小人当道,欺
18、瞒主上迷惑视听排斥忠良。作者为自己忠而被谤,谪居偏地黄州,政治抱负难于发挥而深感忧伤苦闷,而此情此景,唯有对月把孤盏聊以解忧愁了。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苏轼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北望点出了作词的主旨。北望的含义,历代论者有所争议,古今词话认为苏轼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而胡仔认为是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据记载这首词下原有注释寄子由,可见苏轼此词是在中秋之夜写给其兄弟苏辙的。其实,苏轼当时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寥,凄然北望之中,思弟之情,忧国之心,身世之感,或许交织在一起,作
19、为欣赏者,也不妨抛开考证,作宽泛理解。苏轼晚年饱受政治打击,他多以佛、道思想来超然物外,以消解现实的苦闷,但此词笼罩着一层悲凉的气氛,可见苏轼始终没能摆脱尘世的痛苦。在这热闹的中秋月明之时,唯一可以慰藉自己落寞孤寂情怀的是那真挚的手足深情。苏轼渴望着与兄弟一诉衷肠,无奈远贬黄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遥寄相思。天涯同一月,相思两地情,遥望却不能与之相聚,明天却又要面临现实中太多的痛苦与无奈,苏轼因而陷入更为深沉的悲凉之中。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与这首词意境
20、与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写天上人间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象天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苏轼这首词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读者首
21、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长廊,孤独的词人身影与孤独的黯淡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词人深沉的人生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读者并不感觉到说理、议论的空洞与枯燥,而是为词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动,然后体验出作者蕴含于词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然而这首词风格柔婉,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苏轼西江月黄州中秋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当时苏轼四十五岁,人到中年,被贬黄州。 苏东坡的思想经常在儒家、道家、佛家之间浮沉挣扎,他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却常常在文字流露出对人生的无奈感与对时间的荒谬感,有时他又以道家的超
22、然达观思想化解自己的痛苦,有时这种无奈感与荒谬感又如此强烈,让他无法解脱。在中秋这样的喜庆节日,词人苏轼在西江月黄州中秋中表达的就是这种无法解脱的痛苦。 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有时是自我排遣之语,有时是对往古来今的沉思,读来往往让人感受词人的放达,而不会觉得悲切。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这里却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刚经历过九死一生
23、的大劫,本想兼济天下服务苍生,但反遭奸臣诽谤排挤,难免有此人生世事如同一场大梦的感慨。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过片两句,更可见词人的牢骚,酒贱句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月明句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于是,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成了谁与共孤光的凄凉询问,此时,作者能做的,也只有把盏凄然北望而已。 北望的含义,历代论者有所争议,古今词话认为苏轼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而胡仔认为是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其实,苏轼当时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寥,凄然北望之中,思弟之情,忧国之心,身世之感,或许交织在一起,作为欣赏者,不妨抛开考证,作宽泛理解。 世事一场大
24、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西江月 一场秋雨一场凉,几分寂寞几分愁。几场秋雨,秋风萧瑟,树叶在无情的秋风中瑟缩颤抖,拼命的将大树攀住,充满了对生的渴求。阵阵的秋风将秋叶毫不怜惜的从树梢拽下,枯黄的秋叶在空中翻飞,无可奈何的随风飘散,是怎样的孤立无助看此景此情,心底一股莫名的惆怅和几许淡淡的忧伤油然而升,是悲悯岁月无情?还是慨叹铅华淡去?那些逝去的年华总是透着几分寂寞,几分无奈,几分欲说还休!流连在红尘中的我,却找不回来时的归路。也许顾影自怜,也许闲愁最苦 人生短短,几度秋凉,又有多少个是丰收的秋天,又有多少人的一生能收获几度秋实呢?又有多少人能面对生命的秋天将离象秋天的落叶那样飘洒释怀的离去呢?就算是
25、古代显赫一时的帝王在人生秋尽时也会发出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感叹呢?!对于平凡平淡的我,更是会有多少未如愿之事而叹呢?秋风拂面颊,秋意凉心头,人生几个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人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体会到苏子此时的情怀。我想我已经完全地度过了狂躁的时光,心了无遗憾,也无忧无惧。人生的路走到今天,对于我来说,可以用心安理得、志得意满、无怨无悔来形容。以往曾经努力过,付出过,追求过,苦累过,都有所收获。仿佛,我的人是秋日里的一束光,透明,透亮,不藏心机。仿佛,我的心是秋日里的一阵风,轻盈,清爽,不负重荷。仿佛,我的生命是秋日里一片叶,火热、奉献,幸福至极。其实人生在世,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
26、所求和所愿。但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幸福真的与贫富无关。要想得到幸福,就要挣脱种种世俗欲望的羁绊,知足常乐,尽可能让自己做一个简单的人,快乐的人,充实的人。以往我曾为那一段生活真心地感动过,亦领略了那一份自豪与美好,还有甜美,不应该留有遗憾人无论到什么时候,淡泊名利,无怨无悔地生活,才能感觉生活的真谛,才能不停歇的前行。 日子就象一只伸出的手,只要抚摸一下自己的故事,苦涩就在泛滥。时光多是苍茫的成分,已流失的记忆,可以唤回多少无助的温柔。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的这首西江月现在细细品来,竟感觉有股子化
27、不开的一腔惆怅,一种一份沧桑寞寞的心情逐渐蔓延开来,旧事重重,如今世事都已经过了境迁。若说我的人生是绿叶,落叶之后才明白,冷暖在心,人生几度秋凉? 落叶是一种宿命,我是否是在抗争着落叶的宿命,还是在接受着落叶的宿命呢?我想落叶或许是幸运的,至少还有落叶归根的结局来聊以自慰,落叶人生,我找不到宿命之根,蓦然中醒悟,秋光已渐老,青春零落成一窗的微寒。空叹此生已无奈兮!悔当初任性少年,几番冲动豪气。时已不再,机运已去,再看灯火阑珊处,几度暮云飘缈,嗟然之余,空有扼腕壮志意,世间万事皆轮回啊!阶前芳草又几回的岁岁绿。 曾经年少豪情迸溅意气风发,似乎满怀击剑断流之志,到如今早已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也许,人生,对我而言总无定数。经历了许多风雨,早已将身上的棱角磨平。在汹涌人潮的街头,我只是路人甲或路人乙,行走于高楼大厦之间,谦卑之意油然而生,如蚍蜉仰望高山,看尘世的喧嚣,卑微之余,不知悲喜,仔细揣摩人生,就犹如一场大梦一般,花开花落,叶落几秋,生命不过是短短的几回秋凉而已这些年,人来人往,起起落落,停停走走,是是非非、爱憎情仇、你恩我怨,反反复复,分分合合,频频繁繁,幕开幕谢。面红耳赤,唇枪舌剑,冷言讽语,若大的友情爱情之圈重重迭迭,或陌路相逢,洒脱豪情,或形同陌路,冷若冰霜,或客气执手,唇舌如蜜,狭窄于心,坦诚乎?说真话么?世故么?多少言小假大空之语。包括那些假话、废话与屁话就如同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二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宣传培训课件教学
- 冠心病健康知识课件素材
- 2025版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抵押合同
- 2025白酒年份酒收藏与拍卖合作合同
- 2025年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装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车辆挂靠租赁免责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生活APP应用委托开发协议
- 2025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保利地产集团-投资发展-东莞城市发展研究框架613课件1
- 20道游标卡尺题目及答案
- 独家(共21套)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时练习 同步练习题汇总+各章思维导图
- 汽车之旅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超越自我”作文讲评教学课件
- 房屋抵押借款合同电子版(5篇)
-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说明书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
- 反恐C-TPAT程序文件整套(通用)
- 2022年河南开封市通许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和特岗全科医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9766.7-2009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第7部分:零部件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