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九章泌尿系统福建省福清卫生学校俞龙辉,第一节概要,第一,排泄概念和途径,排泄:身体通过血液循环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和过剩物质等从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器官:人体的排泄器官主要包括肾脏、肺、消化器官和皮肤等。 泌尿系统的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女性、二、泌尿系统的构成和功能、第一节的概要、泌尿系统的功能:产生肾-尿、输送输尿管-尿、膀胱-尿,通过尿的产生和排出调节体内的盐分代谢和酸碱平衡,生物体内环境第一节的概要、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腹腔前、第一节的概要、第一、肾的形态和位置1、肾的形态:肾是实质的器官,左、右分别类似蚕豆,可分
2、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侧、外侧两缘。 肾门:内侧缘中部凹陷的地方。第二节肾的结构、第二节肾的结构、肾门、上端、下端、外侧缘、肾的形态和位置、两端上、下端(钝圆)、肾茎: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淋巴管等构成。 肾动脉、肾盂、肾静脉、肾茎、第二节肾的结构,肾位于腹腔后部上部,紧贴腹后壁脊柱两侧,是腹膜外位器官。 右肾是左肾、肾、2、肾的位置,第二节肾的结构,第12胸椎体上缘,第3腰椎体上缘,肾的位置,T10、T11、T12、L1、L2,第二节肾的结构,肾区:肾门体表投影在背上,脊柱竖立肌的外侧缘和第12肋所成的角度。 肾脏病在该区出现压痛和敲打痛。 肾门体表投影,第二节肾的构造,肾的被膜
3、,肾的表面从内向外有三层被膜纤维囊:附着在肾上的表面脂肪囊:具有保护肾的功能的肾筋膜:前后两层,肾和肾上腺,第二节肾的构造,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肾的被膜,第二节肾的构造,肾实质,二、二肾髓质:位于深部,由1520个肾椎体组成。 (1)肾的断面构造,第二节肾的构造,髓质、皮质、肾柱、肾锥体、2-3个肾小康合成肾大康,2-3个肾大康合成肾盂,肾盂向内侧移动进行输尿管。 肾椎体、第二节肾的构造、肾锥体、肾冠状截面、肾盂、肾小杯、肾大杯、肾皮质、输尿管、肾乳头、第二节肾的构造、肾的微细构造、肾实质:大量泌尿小管、肾组织、肾单位、集合管、肾间质:泌尿小管间的结合组织、第二节肾的构造、肾的微细构造、实
4、质、间质、第二节肾肾脏单位: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小体、肾小管、肾脏单位、肾小管、肾小体、第二节肾的结构,肾脏单位的组成:肾小体、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管、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曲部、直线部、曲部、髓接头部、第二节肾的结构、肾脏单位的组成:集合小第二节肾的结构为,(1)肾小体、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血管球、肾小囊,第二节肾的结构为进入微小动脉和出球微小动脉之间的一块螭曲毛细血管。 入球微小动脉粗而短,出球微小动脉细长。 血管球、进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血管球、第二节肾的构造,肾小囊、肾球的起端凹陷的双盲囊。 二楼之间的间隙是肾小囊腔。 肾小囊腔,第二节肾的结构,肾小囊,肾小囊形成过程,血管球
5、,肾小囊盲端,第二节肾的结构,足细胞,基膜,内皮,过滤膜: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和足细胞裂孔膜构成。过滤膜的结构,第二节肾的结构,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2)肾小球,细段,近端小管,远端小管,第二节肾的结构,近端小管,糖,H 2O氨基酸等,nh4,曲部直线部,近端小管弯曲部,近端小管直线部,细段:管径远位小管,K H,H2 O Na,远位小管直部,远位小管弯曲部,曲部,直部,第二节肾的结构,肾小管壁结构:近位小管,细段,远位小管,近位小管,细段,远位小管,第二节肾的结构,2 .集合管,与远位小管弯曲部相接第二节肾的结构,3 .球旁复合体、致密斑、球旁细胞、入球微小动脉是位于肾小球旁边的结构,
6、包括球旁细胞、致密斑。远位小管,第二节肾的结构,(1)球旁细胞,球旁细胞:进入微小动脉接近肾小球,管壁的平滑肌细胞变形。 功能:分泌肾素和红色素。 球旁细胞、第二节肾的结构,(2)致密斑、致密斑、致密斑:远位小管接近血管球,管壁的细胞变形。 功能:感受肾小管内小管液中的Na含量的变化,调节球旁细胞的肾素分泌。 第二节肾结构,三、肾血液循环特征,1 .肾血液供应丰富,肾动脉粗,血压高,血流量大。 2 .进球微动脉粗,出球微动脉细,血管球压力大。 3 .肾动脉进入肾后再形成毛细血管、血管球和毛细血管网。第二节肾的结构、第三节肾的血液循环的特征、血管球、肾动脉、毛细血管网、第二节肾的结构、第三节尿的
7、生成过程、尿生成过程、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球和集合管的再吸收、肾小球和集合管的分泌、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尿生成过程、第一节肾小球的过滤功能、肾小球的过滤:血液在肾小球毛细血管中流动肾小囊腔、肾小管、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一)过滤膜的结构,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肾小囊污水层:裂孔膜、三层、过滤膜、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足细胞、基膜、内皮、过滤膜的渗透性,机械屏障:血球和分子量不能通过超过7万的物质。 电子屏障:使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 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有效过滤压=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质渗透压囊内压),(二)有效过滤压,肾小球有效过滤压是过滤原尿的动力,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二)有效过滤压,第
8、三节尿的生成过程,(二)血浆胶质渗透压:过滤的阻力,约25-35mmHg。 (1)毛细血管血压:血压高,约45mmHg,(3)囊内压:过滤阻力,约10mmHg。 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终点侧过滤:有效过滤压力=45 -(25 10)=10mmHg) 0生成原尿,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终点侧过滤:有效过滤压力=45 -(35 10)=0mmHg不发生过滤,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3)肾小球过滤率(GFR )是肾小球过滤功能成人=125 ml/min,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1)过滤膜病变,穿透性增加,蛋白质和红血球过滤,蛋白尿或血尿的产生。 (2)有效过滤面积: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滤面积减少,无少尿或尿。
9、 1、过滤膜的渗透性和有效过滤面积、(4)影响肾小球过滤的因素、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4)过滤膜的渗透性和有效过滤面积、(4)影响肾小球过滤的因素、内皮、基膜、足细胞、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压80180mmHg,肾小球滤过率相对稳定大出血(血压4050mmHg )时,2 .有效过滤压、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肾小球血流量、有效过滤压、少尿或无尿、(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2)血浆胶质渗透压正常时的变动不大、尿量、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 有效滤过压、滤过率、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3)肾小囊内压正常时比较稳定,尿量,尿路结石,肿瘤压迫等堵塞尿流,囊内压
10、、有效滤过压、滤过率,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正常时肾血浆流量比较稳定。 生理因素(如剧烈运动)和病理因素(如大出血、O2不足等)能使交感神经兴奋,使肾脏血管收缩,减少肾脏血浆流量,减少尿量。 肾动脉、3 .肾血浆流量: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1)重吸收的部位:主要近端小管、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被近端小管重吸收。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近端小管、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1 .选择性:各种物质的重吸收的比例不同,主要吸收营养物质。 2 .有限性:某些物质的浓度过高,超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再吸收的界限,全部不被再吸收的近位小管、肾小管、再吸收的特征、毛细血管网、肾
11、小管、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3)再吸收的方式、积极再吸收:被动再吸收:葡萄糖尿素和大部分的Cl-等,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三)重吸收的方式,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四)一些主要物质的重吸收,1 .丝输尿管重吸收的选择性全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 大部分重吸收: Na、Cl-、水等。 部分重吸收:尿素等。 完全不吸收:肌酐。 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糖H 2O氨基酸等,nh4,远位小管,近位小管,1 .肾小管重吸收的选择性,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2.Na,Cl-的重吸收: Na和Cl-主要是肾小管重吸收,吸收率99%。 3 .葡萄糖重吸收:主要用近位部的小管吸收,吸收率为100%。 4 .水的重吸收:
12、主要用近位部的小管吸收,吸收率为99%。 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葡萄糖重吸收特征:近位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葡萄糖浓度过高,无法吸收,从尿中排出,成为糖尿病。 肾糖阈值: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正常值: 160180毫克% (8.889.99毫升/l )。 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糖尿病并发症、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5)影响重吸收的因素、1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是影响肾小管水重吸收的因素。 2 .球和管的平衡,无论肾小管过滤率增加还是减少,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量吸收量总是占肾小管过滤率的65%70%,这种现象被称为球和管的平衡。 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五
13、)影响再吸收的因素,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第三节尿细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把细胞内或血浆中的物质排出管腔的过程。 肾小管和集合管主要分泌k、h、NH3,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第三节尿的分泌功能,(一) h的分泌部位:近端小管(主)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机制:积极的运输(H - Na交换)意义:排出酸,维持体内的酸和碱的平衡。 近端小管、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二) k的分泌、部位:远曲小管分泌机构:被动输送(K - Na交换)、临床:给患者投用利尿药时,应注意适当补充钾以防止低血钾症的发生。 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三)氨的分泌(NH3 ),部位: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的
14、分泌。机制:单纯扩散的意义:有维持酸和碱的平衡的作用。 远端小管,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四,尿的浓缩和稀释,肾浓缩和稀释尿的能力强。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再吸收尿的调节性,能大幅度改变尿的渗透压,浓缩或稀释尿。 远端小管、集合管、第三节尿的生成过程,肾血流量为每分钟1.01.2L,占心排放量的20%25%。 肾血流量是肾小球过滤的前提。 肾血流量增大过滤率增加肾血流量减少过滤率减少,一、肾血流量的调节,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的血压变动范围(80180mmHg )内能维持一定的现象称为自我调节。 1 .自我调节,血压上升肾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大,血压下降肾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减少,血流稳定,肾动
15、脉、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1 .自我调节,血压上升肾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大,血压下降肾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减少,血流稳定,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1 )神经调节:肾受交感神经支配(2)体液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使肾动脉收缩,减少肾血流量。 2、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意义:全身血液再分配,保证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给。 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2 .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肾动脉,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1)抗利尿激素(ADH ) :合成:丘脑下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释放:垂体后叶(神经下垂体),2,尿细管和集管功能的调节,室旁核,视上核,神经下垂体,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作用抗利尿激素(ADH ) :作用于远位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促进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大动脉的外周阻力,使动脉血压上升,也称为加压素。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调节、抗利尿激素因子、血浆结晶渗透压、循环血量、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1 .血浆结晶渗透压是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的重要因素感受器:下丘脑对核及其周围的渗透压感受器、血浆结晶渗透压(原尿NaCl浓度)的变化敏感。 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1 .血浆结晶渗透压、生物水分减少原尿NaCl浓度血浆结晶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根据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水重量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原理:大量喝清水后血液稀释血浆结晶渗透渗透压感受器抑制ADH合成释放根据尿细管的水第四节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公司退费管理办法
- 舟山企业能耗管理办法
- 土壤检测资质管理办法
-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 肥胖慢病课件
- 广东24年一模数学试卷
- 疯狂李老师课堂数学试卷
- 巅峰训练初一数学试卷
- 东林中学数学试卷
- 广东到福建中考数学试卷
- 2025年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终极押题(附范文5篇)
- 一网一平台电大《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形考任务1-6终结性考试题库答案
- 股权质押合同违约处理协议
- 初中德育教育家长会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管理英语1》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解读
- 人民调解文书规范制作
- 安全生产检查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河南省新郑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试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