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_第1页
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_第2页
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_第3页
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_第4页
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2009年第6期Vol.31/133 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n Vertical Virescence in Guangzhou City 黄久香1 曾竞辉1 李忠超2,* (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50) HUANG Jiu-xiang1, ZENG Jing-hui1, LI Zhong-chao2,* (1. College of Forestr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

2、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China) 摘要:为了解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依据,对广州市代表性校园、公园、交通干道和立交桥以及住宅 小区4类环境41处场所的垂直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了垂直绿化植物40科63属66种,其中藤本植物30

3、种;一 种植物多种绿化方式和一种绿化方式使用多种绿化植物比较常见。按使用频率和生长良好状况排列,高校以五爪金龙 (Ipomoea cairica)最多,其次是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簕杜鹃(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和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公园为大花老鸦嘴(Thunbergia grandiflora)、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云南黄素馨(Jasminum mesnyi)、软枝黄婵(Allamanda catharitica)、簕杜鹃和地被植物合果芋(Syngonium podop

4、hyllum)及蟛蜞菊等;立交桥、 人行天桥和高架桥以簕杜鹃为主,生长状况也都较好;住宅小区虽然使用簕杜鹃频率较高,但生长状况差别较大。 结果表明,广州市现在垂直绿化常用的植物种类以藤本为主,新品种较少,但是后备植物资源丰富,需要加强对具 有抗大气污染、耐高温干旱、可富集重金属等性状品种的选育工作。广州市垂直绿化在整体绿化中所占比例不高,而且 应用场所、布局形式和植物应用种类单调,需要加快有关垂直绿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影响垂直绿化的主要因素是地 形、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需要调整政策引导和加强宣传力度。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

5、f vertical virescence in Guangzhou of representative fourty-one sites, including the parks, the main roads and bridges, the residential areas and campuses, were survey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6 species, belonging to 63 genera in 40 families, 30 species of which were liane. It was quite common th

6、at a species for various vertical virescence means and a kind of vertical virescence involving multi-species. Based on frequency and growth status, the top four species were Ipomoea cairica, Wedelia trilobata,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and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in university campuses. Thunberg

7、ia grandifl ora, Quisqualis indica, Allamanda catharitica, B. spectabilis, Syngonium podophyllum and W. trilobata were used more frequently than other species in parks. B. spectabilis was predominant in the main roads and bridges, and grew well but not in residential areas. Consequently, the vertica

8、l virescence species were commonly liana and few new varieties, but the reserve plant resources are rich. The breeding of the anti-air pollution, heavy metals enrichment varieties are urgently required. The vertical virescence is not enough in the proportion of overall green and the layout of plants

9、 is monotonou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the steps of vertical virescenc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xtension work. The major effect factors on vertical virescence are landform, cultural and policy environment. Some policies and propagation are required. Key words: Vertical virescenc;

10、Plant investigation; Guangzhou city 关键词:垂直绿化;植物调查;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671-2641(2009)06-0041-05 收稿日期:2009-05-05 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 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环境建设 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 的象征和文明标志。城市绿化可以美 化城市和生活环境,创造新的城市 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 规划的布局质量,保护风景名胜和历 史文化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吸引 投资,促进旅游事业发展1。2001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 知”强调,到2005年全

11、国城市规划建 成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到2010年 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 上2。现在我国多数城市绿化现状与 要求相距甚远,而且面临城市发展用 地紧张、地面绿化难以大幅度增长的 局面。因此,绿化如何与建筑及现存 环境相结合?如何拓展绿化空间、增 加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提高城市整体 的绿化水平?这些都成为城市园林建 设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对于地面绿化而言,垂直绿 化是相利用植物的攀缘性、垂枝性或 附生性等生物特性,通过各种手段使 绿化向立体方向发展,增加绿量、增 加绿化层次,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的 一种方法3。垂直绿化不仅可以绿化 墙面、软化建筑轮廓线、阳台和屋 顶,装饰灯柱、栅栏、亭

12、廊、花架和 出入口等,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效果, Cultivation & Application 42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 还能作为挡景遮挡不协调元素、分隔 空间,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 泼,并且相对于地面绿化,垂直绿化 费用低,管理容易,还能吸烟滞尘和 降温,吸收汽车有害尾气等45。科 学合理的垂直绿化能够以等面积甚至 几倍面积地偿还支撑建筑物所占的地 面,在占地和绿量上可以较好地满足 城市绿化的要求,在人口众多、建筑 密度大、绿化用地不足的城市,尤其 能显示出其优越性37。近几年来,我 国各地大小城市的园林绿化单位都对 如

13、何在本地实现城市垂直绿化进行了 探讨和研究,有些城市还进行了不少 实践,垂直绿化得到了较大发展89。 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化不断得 到重视和发展,但垂直绿化只是刚起 步,整体发展程度并不高。深圳市虽 然把垂直绿化提到了城市建设的政策 层面,但垂直绿化植物还是以几种常 见植物为主,品种比较单一,由于资 金等问题,新品种的研究和应用缺乏 后劲1011。而广州市垂直绿化的现状 这一方面的内容,目前还鲜见报道。 为此,本文通过对广州市代表性 地区和场所垂直绿化现状的调查,简 述广州市垂直绿化植物种类和使用方 式以及生长状况等,分析所得信息, 进而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为珠江三 角洲城市垂直绿化的发展提供

14、依据。 1 调查范围与方法 1.1 调查范围 为了达到一定覆盖范围和代表 性,选择了7所大学校园、7处公园或 保护区、8处立交桥、4处高架桥、9 处人行天桥和6个住宅小区等共40多 处场所进行调查。 高校: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 海珠校区、广州大学城、南方医科大 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 暨南大学。 公园:天河公园、越秀公园、烈 士陵园、流花湖公园、醉观公园、白 云山和华南植物园。 立交桥、高架桥和人行天桥:天 河立交、中山一立交、中山立交、黄 埔立交、客村立交、区庄立交、新港 东立交、新洲立交、三元里高架桥、 东风西路高架桥、禺东西路高架桥、 白云宾馆高架桥、白云宾馆人行天 桥、广东

15、工大人行天桥、广工五山校 区人行天桥、天河科技街人行天桥、 广州中医药大学人行天桥、中医学院 第一附院人行天桥、先烈南路人行天 桥、禺东西路人行天桥、客村人行天 桥。 住宅小区:五山花园、美林湖 畔、怡港花园、雅乐居、万科蓝山和 乐意居。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参照有关文献定义和方法7,采 用实地调查法,记录垂直绿化植物种 类、生长情况、应用形式以及管理现 状等,对所得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比 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垂直 绿化植物共40科63属66种,其中蕨类 植物9种,隶属7科;被子植物57种, 隶属33科。藤本27种(占种总量的 41%);附生植物7种(11%),

16、其 他32种(48%)。 2.1 高校 调查发现广州市高校垂直绿化植 物共有32种(隶属20科26属),出现 最多的为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 (21%),而且基本上是处于野生状 态,分布在人为活动较少、管理也相 对比较少的林丛和旧宿舍区;其次 是簕杜鹃(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16%)和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12%)。当中不乏一种植物多种绿 化方法的现象,以簕杜鹃(垂挂、篱 垣、墙面绿化3种)和落葵(Basella rubra)(篱垣、墙面绿化、棚架绿化 3种)为最多,其次是采用2种绿化 方式的炮仗花(Pyroste

17、gia venusta)、 肾蕨(Nephrolephis auriculata)、云南 黄素馨(Jasminum mesnyi)、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葡萄 (Vitis vinifera)、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和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等。校园内用于墙面绿 化的种类占的比例较大,一共有16种 植物被用于墙面绿化,占校园垂直绿 化植物种类的61.5%(表1)。 影响高校垂直绿化,甚至整体绿 化的主要因素是校园的大小和历史。 一般历史较长、校区较

18、大的高校的垂 直绿化总量较大和效果较好。在垂直 绿化的总量上,华南农业大学出现了 57次、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海珠 校区同为27次、南方医科大学和华南 师范大学同为16次、暨南大学为11 次、大学城为7次。在绿化效果上, 也可以发现历史较长的高校垂直绿化 明显比新建校区好。 地势对高校垂直绿化的影响也较 大。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地 势变化较大,护坡绿化在这两所高校 比较常见,坡度高差为垂直绿化植物 的生长创造了合适的环境,可以缓解 植物间的竞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 多层次生长空间。 2.2 公园 广州市公园用于垂直绿化的植物 共49种,隶属31科48属。公园垂直 绿化的主要场合是假山、

19、湖边坡面、 专设区域、棚架、树干、门和栏杆。 其中天河公园位于天河区,主要以乔 木和花卉造景,垂直绿化9处,集中 在阴棚区;烈士陵园位于越秀区,整 体绿化以松科和杉科对称布景为主, 垂直绿化7处;荔湾湖公园位于荔湾 区,主体为湖面,垂直绿化16处;越 秀公园位于越秀区,主体为越秀山, 园区范围较大,垂直绿化分布细而 散,有29处;醉观公园位于芳村区, 主要为群众日常活动使用,垂直绿化 432009年第6期Vol.31/133 Cultivation & Application 表1 广州市主要垂直绿化植物应用情况 种名形式和方式 场所和次数 高校公园桥梁小区 五爪金龙篱垣、树干攀缘34- 簕杜

20、鹃篱垣、墙面绿化26231516 蟛蜞菊坡岸绿化1910- 云南黄素馨篱垣、墙面绿化10331 合果芋树干攀缘101422 爬山虎墙面和棚架绿化81110- 鸡矢藤篱垣、墙面绿化5- 葡萄篱垣、墙面绿化51-1 马兜铃篱垣、墙面绿化4- 落葵篱垣、墙面和棚架绿化4- 金银花墙面绿化3-1 炮仗花墙面和棚架绿化34-1 何首乌篱垣、墙面绿化2- 肾蕨假山绿化25-1 使君子墙面绿化29-1 薜荔墙面绿化1171 绿萝树干攀缘18-3 10处,主要集中在假山区;白云山风 景区位于白云区,主体为白云山,垂 直绿化44处,以护坡、坡面和棚架为 主要依托;华南植物园位于天河区, 是华南地区植物种类比较丰

21、富的园 区,垂直绿化也比较丰富,有40处。 在公园所有的绿化方式中以垂 挂式出现最多(48次,37%),其次 是附壁式(26次,20%)、然后是棚 架式(25次,19%)、附柱式(24 次,19%)和篱垣式(6次,5%)。 簕杜鹃使用较多(出现了23次), 而且应用到不同绿化形式,其次是合 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14 次)、爬山虎(10次)、蟛蜞菊(10 次)、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9 次);多种兰科和蕨类植物采用垂挂 式低频(13次)出现。可以看出, 藤本植物在公园垂直绿化所占比例较 小,潜力较大(表1)。 公园内用于垂直绿化的植物一 般

22、都是人工种植,由于管理较好,生 长势都较好。其中白云山风景区把棚 架绿化方式和小餐厅、小茶座结合起 来,既利用了不利地势,又创造了游 玩休息的美感环境,值得借鉴。 2.3 立交桥、高架桥和人行天桥 广州市19处桥面用于垂直绿化 的植物共10科10种,使用了42次, 其中簕杜鹃使用了15次(35.7%), 爬山虎10次(23.8%),薜荔(Ficus pumila)7次(16.7%),其他共10次 (23.8%)(表1)。 调查发现生长在有攀缘铁网的 爬山虎比没有攀缘铁网的长势更好、 攀缘高度更高、绿化速度也更快,而 且如果没有铁网作为攀缘辅助,攀缘 到一定高度的爬山虎会大面积脱落。 而薜荔无论

23、是在路面还是柱面上攀缘 效果都较好,但其叶小,过分贴近墙 面,在吸附灰尘效果上不及爬山虎。 因此,2种植物组合种植效果较好。 薜荔可以作为攀缘网供爬山虎使用, 不但增加了叶片层次,还降低了因品 种单一带来的病虫害问题。 人行天桥一般采用构件组合种 植槽种植绿期长、落叶少、花色鲜艳 的植物。由于簕杜鹃耐修剪、容易扦 插繁殖,而且有一定的垂枝性、叶面 占整株的比例较大、密被柔毛枝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空气中的灰尘 和有害气体,被广泛使用;其他如 云南黄素馨、软枝黄婵(Allamanda cathartica)、大花老鸦嘴(Thunbergia grandiflora)等应用还较少,可以适当 发展

24、,以增加绿化种类和花期色彩变 化。 2.4 住宅小区 在所调查的几个住宅小区中垂直 绿化一般都比较少,即使有,规模也 不大。其中垂直绿化植物有15种,隶 属12科14属。以垂挂式为主要方式, 共出现垂直绿化38次,其中簕杜鹃使 用16次(42%),绿萝(Scindapsus aureus)3次(8%),其他种类如葡 萄、薜荔、软枝黄婵、绿萝、肾蕨、 使君子、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和紫藤(Wisteria sinensis)等一般不超 过3次,频率较低(表1)。 44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3 讨论 3.1 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垂直

25、绿化制度 化,拓展垂直绿化的应用空间 调查表明,垂直绿化在所调查的 广州市4种环境整体绿化中所占比例 不到10%,可见垂直绿化潜力巨大。 人行天桥、高架桥和立交桥是应用相 对最高的场所;高校和公园中垂直绿 化一般都会存在,但数量和面积比例 不固定;住宅小区垂直绿化较少。这 说明人们能普遍接受公共场所的垂直 绿化,但可能担心会造成室内潮湿、 损坏墙面、隐藏蚊虫、破坏建筑整体 色彩的协调性和管理不善等,对住宅 和办公建筑物周围的垂直绿化还存在 很多疑虑12。 但对外墙和桥墩等水泥混凝土构 件来说,破坏力最大的是温度的骤然 变动,而通过垂直绿化则可以有效地 缓和墙体温度变化,达到对建筑物的 保护作用

26、。同时,研究和实例表明, 垂直绿化植物不可能对墙体造成破坏 性的影响,只要管理得当,垂直绿化 不但不会存在上述问题,还会给我们 带来“环保”、“艺术”、“生态” 和“节能”效益1316,与建设部即将 颁布的建筑节能条例相一致17。 因此,通过借鉴日本、德国、法 国等国外先进管理经验1819,结合广 州市的气候特点及实际情况,政府制 订发展垂直绿化的地方性法规,提出 鼓励发展垂直绿化的政策,制定垂直 绿化若干工作规则,使垂直绿化工作 有法可依。城市建设和绿化行政主管 部门编制出垂直绿化建设和养护技术 规范,科学合理地建管垂直绿化;有 关部门和单位以各种形式生动、内容 具体的实例,宣传垂直绿化的重

27、要意 义,使之成为全民的共识,使垂直绿 化的应用在全市得以拓展。 3.2 增强植物新品种选育、垂直绿化新 技术和空间绿化规划设计研发力度 由结果可见,无论是在应用场所 还是在应用数量上,簕杜鹃一个种类 就占了广州市垂直绿化绝对地位。虽 然公园用于垂直绿化的植物种类(49 种)最多,但相当多种类是用于悬挂 装饰的兰科和蕨类植物。而得益于华 南热带亚热带优越的气候条件,广州 垂直绿化后备植物资源丰富。广州市 园林科研所近年来引种收集了31科54 属61种攀缘植物,并确定了36种广州 地区重点推广应用的绿化品种20,但 相关研究报道和应用都还不多见,因 此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另外,一些地方由于垂直绿

28、化 技术和管理配套不足,使植物生长较 差,达不到理想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限制了垂直绿化的发展。随着经济发 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环境也在不 断变化,如极端温度变化幅度增大, 空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等,如何选择有 效的垂直绿化植物,需要具有一定的 研究基础。不同建筑物、不同功能需 要的局部区域,应该采用不同形式的 垂直绿化模式,在植物的配置和规划 设计上亦要有所区别。因此,对于垂 直绿化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被绿化物与植物材料的色彩、形态、 质感的协调,施肥、供水、病虫害防 治、密度调整、支撑、修剪、牵引等 关键技术,必须加强前瞻性的基础 研究。如夏汉平等21对爬墙虎、凌 霄(Campsis

29、grandiflora)、薜荔、扶 芳藤(Euonymus fortunei)和蔓九节 (Psychotria serpens)5种爬藤植物研 究发现,薜荔是遮光环境下的首选植 物,扶芳藤和爬墙虎次之,而凌霄和 蔓九节则不适宜用于城市高架桥下的 垂直绿化。马跃良等22通过对广州市 区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 表明,植物叶片中Cu、Pb、Cd和Cr 元素污染都较严重。而拉支管网、墙 面贴植、自动滴灌等技术的发展和深 入23,不但会使藤本植物得到更广 泛应用,乔灌木植物也可得到充分应 用。因此,希望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 加大研发力度,选育出能够适应未来 的耐高温干旱、抗大气污染、吸收有 毒有害

30、气体、可富集重金属、适用于 不同场所(包括河涌堤岸)的垂直绿 化植物,开发出更多有利于垂直绿化 发展的新技术。 同时,垂直绿化是城市绿化的 一部分,要按照生态学、生物多样性 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学习和借 鉴景观生态学、环境园艺学、植物地 理学、动物行为学、恢复生态学、心 理学等学科知识,加强空间绿化规划 与设计能力,以便能适应新时代植物 造景的需求,设计出以生态平衡为主 导,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地带性 植物为特征,以乔灌草藤复层结构为 形式,以城乡一体化为保证的城市绿 化系统。 参考文献: 1 贾丽,赵毅. 北京城市的绿化与美化 EB. detail.asp?id=1058. 2 中国住

31、宅与房地产信息网EB. http:/ =3652&teamno=103&line=100. 3 徐筱昌,左丽萍,王百川. 发展垂直绿 化,增加城市绿量J. 中国园林,1999, 15(2):4950. 4 柴清玉. 建筑设计与绿色生态互动J.科 学决策. 2007(6):2930. 5 彭扬华,张国琴,张晓霞. 建筑师眼 中的城市绿化垂直绿化J. 中国城市林 业,2005,3(2):4346. 6 郭威,李湛东. 浅议绿量作为创建生 态园林城市绿化指标的可行性J. 广东园 林,2008(5):4143. 7 朱红霞 王铖. 垂直绿化拓宽城市 绿化空间的有效途径J. 中国园林,2004 (3):2831. 8 何健聪,张太平,李跃林. 我国城市 垂直绿化现状与垂直绿化新技术J. 城 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 289291. 9 王雪,任吉君,梁朝信. 城市垂直绿 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 北方园艺,2006 (6):104105. 10 张晓然,陈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