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 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 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 基本内容。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 抽象思维。 奇数 2 的倍数的特征 偶数 5 的倍数的特征 倍数 3 的倍数的特征 整数的性质 质数 因数 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2、通过自主探究,掌握 2、3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 2、3 和 5 的
2、倍数,促 进数感的发展。 3、了解质数(素数)与合数,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质数与合数,并能熟练 判断 20 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4、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 学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5、了解奇数与偶数,能准确判断奇数与偶数,通过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结果是奇 数还是偶数(奇偶性),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 1、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5、3 的倍数的特征。 2、自主探索,掌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 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3、能根据 2、
3、5、3 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 2、5、3 的倍数。 课时安排: 因数和倍数 2 课时 2、3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3 课时 质数和因数 2 课时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 课时 单元检测 1 课时 检测讲解 1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P5 例 1 内容,P7 练习二的第 1 题 教学课题认识因数和倍数课型新授课 1、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知道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目标2、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3、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课件出示口算
4、题。 二次备课 105 162 123 10025 1504 2204 184 254 243 2086 2、创设情境。 (1)提问:你们能说说老师和你们是什么关系吗? (2)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是相互的,你们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3、揭示课题。 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 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 在除法算式中, 两个数相除, 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 习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 二、探究新知 除尽:被除数 1、学
5、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 出示教材 5 页的例题 1,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和除数(不等 (2)你能把这些算式按照结果分类吗? 于0)不一定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是整数,商不 数的分为一类。 一定是整数, (3)板书:1226。 说明: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 没有余数。 以说 12 是 2 和 6 的倍数,2 和 6 是 12 的因数。 整除:被除数 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和除数(不为 生回答。 0)都是整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 数,商是整 具备哪几个条件
6、? 3、引导学生讨论除尽与整除的区别和联系。 数,没有余 4、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 数。 系。 如:MNP,M、N、P 都是非 0 自然数,那么 N 和 P 是 M 的因数, M 是 N 和 P 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 0 自然数,那么 A 和 B 是 C 的因数, C 是 A 和 B 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吗?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5 页“做一做”、第 7 页练习二第 1 题。 1、“做一做”: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第 1 题:
7、让学生说,集体订正后填书。 3、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 是 6 的倍数。 (2)在 134=31 中,13 是 4 的倍数。 (3)因为 36=18,所以 18 是倍数,3 和 6 是因数。 四、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 被除数的因数。 1226 12 是 2 的倍数,2 是 12 的因数。 1262 12 是 6 的倍数,6 是 12 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 0。 课后作业 反
8、思 1.写一写。 (1)351515()()15()() (2)9763( )( )( )( )( )( ) 答案:(1)3553(2)63976379 2.判断。 (1)9545,所以 45 是倍数,5 和 9 是因数。() (2)在 1836 中,18 是 3 的倍数。() (3)48 是 8 的倍数。() (4)在 40.52 中,4 和 0.5 是 2 的因数。() 答案:(1)(2)(3)(4) 3.填空。 (1)因为 2464,所以()和()是()的因数, ()是()和()的倍数。 (2)5 是 35 的()数,35 是 5 的()数。72 是 8 的() 数,8 是 72 的()
9、数。 (3)1 的因数是()。 答案:(1)64242446 (2)因倍倍因(3)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P6 例 2、例 3,P78 页练习二第 28 题 教学课题因数和倍数(2)课型新授课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2、使学生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下面两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045 6318 2、思考:我们在学习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时要注意些
10、什么?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 法。(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2,找因数。 (1)出示例 2:18 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尝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 (2)提问: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 怎样写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明确: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地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3)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 36 的因数有哪些?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 的因数有: 1,2,3,4,6,9,12, 18,36 举错例(1,2,3,4,6,6,9,12,18,36) 提问: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 写一
11、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 6) 仔细看看,36 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你有什么发现?明确: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是 1,最大的 是它本身,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指导用集合图表示 18 的因数。 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出 18 的因数,强化认识。 2、教学例 3,找倍数。 (1)出示例 3:2 的倍数有哪些?指导如何找 2 的倍数。 汇报自己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可能答出:用 2 去乘 1,乘 2,乘 3,乘 4 你能都找出来吗?为什么? (2)介绍用集合图表示 2 的倍数。 (3)找出 3、5 的倍数。 二次备课 注意:在整数 除法中,商是 整数而没有余 数;数指的是 不是
12、零的自然 数;因数和倍 数是相互依存 的。 明确: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倍数 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7、8 页练习二 3、7、8、你知道吗。 1、第 3 题:学生涂色,指名说说,集体订正。 2、第 5 题:指名判断说明理由。 3、第 7 题:学生思考后,一一讲述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 4、第 8 题:引导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如果两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也 是这个数的倍数。 推广为:如果 n 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 N 个数的和也 是这个数的倍数。 5、你知道吗?:运用 PPT 课件简介。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
13、计 课后作业 教材第 7 页练习二第 2、4、6 题 1、填一填。 (1)根据 2438,我们可以说()是()和()的倍 数,()和()是()的因数。 (2)在 6 和 78 中,()是()的倍数,()是()的 因数。 答案:(1)24383824(2)786678 2、精挑细选。(填序号) (1)10 以内,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不同因数的数共有( )个。 A.3B.4C.5 (2)在下列各数中,不是 48 的因数的是()。 A.1B.6C.16D.18 答案:(1)B(2)D 3、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数(0 除外),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相同。() (2)一个
14、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 (3)任何数都没有最大的倍数。() (4)40 以内 6 的倍数只有 12。() 答案:(1)(2)(3)(4) 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P9 例 1,“做一做”,练习三第 1、2、6 题 教学课题2、5 的倍数的特征课型新授课 1、通过自主探究,掌握 2、5 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5 的倍数。 教学目标2、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增强探究意识,进一步感 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 2、5 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2、5的倍数的特征去判断一个数是
15、不是2、5的倍数。 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你们能说说 2 的倍数有哪些吗? 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2、5 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 吧!(板书课题:2、5 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 5 的倍数特征 1、引导学生打开教材第 9 页,在百数表中,按一定的顺序把 5 的倍数涂上红色。 2、提问:谁能说一说你找出了哪些 5 的倍数?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4、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是不是任何一个自然数,只要是 5 的 倍数,个位上就一定是 0 或 5。 5、得出结论:个位上是 0 或 5
16、 的数,一定是 5 的倍数。 (二)探究 2 的倍数特征 1、课件出示教材第 9 页百数表。 (1)在百数表中找出 2 的倍数,并把它们涂上黄色。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发现 2 的倍数的特征,以及这些数 与 2 之间的关系。 2、验证发现。 (1)任何整数,只要个位上是 2,4,6,8 或 0,这个数就一定 是 2 的倍数吗?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验证了哪些数,得出了什么结论,并 用一句话总结 2 的倍数的特征。 (3)结论: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 (三)探究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1、指导自学:阅读教材第 9 页,看看是 2 的倍数的数叫什么, 不是 2 的
17、倍数的数叫什么。 2、总结:自然数按是不是 2 的倍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0 二次备课 练一练:下面 哪些数是 的 倍数 填一填:下面 哪些数是 的 倍数 是最小的偶数。 (四)探究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1、在 5 的倍数中找出 2 的倍数; 2、在 2 的倍数中找到 5 的倍数。 3、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都是看什么? 4、结论:个位上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9 页“做一做”、第11 页练习三第 1、2、6 题。 独立思考,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
18、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填一填。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倍数的个数是()的。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答案:(1)有限无限(2)它本身它本身 2、下面的数哪些是 2 的倍数?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24、35、67、78、99、106、521、280 答案:24、78、106 和 280 是 2 的倍数。理由是:不管是几位数, 只要个位上是 0、2、4、6 或 8,这个数就一定是 2 的倍数。 3、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78、69、0、883、2000、655、8062、777 奇数: 偶数: 答案:69、883、655、777。78
19、、0、2000、8062。 4、从 120 中找出符合要求的数填在横线上。 (1)2 的倍数: (2)5 的倍数: (3)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答案:(1)2、4、6、8、10、12、14、16、18、20 (2)5、10、15、20(3)10、20 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P10 例 2,“做一做”,练习三第 3、4、5 题 教学课题3 的倍数的特征课型新授课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2、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 3 整除。 3、培养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
20、数。 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 2 的倍数?哪些是 5 的倍数?哪些既是 2 二次备课 补充口算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75 84 54 42 50 100 230 615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3 的倍数与 2、 5 的倍数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你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 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 3 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引导猜想: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 计算,先找出 10 个 3 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
21、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观察:3 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 能判断呢? 根据汇报小结:3 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像 2、5 的倍数的特征那 样只看个位,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2、引导学生用列举法或查百数表找一找 3 的倍数,看一看 3 的 倍数有什么特征。 观察百数表中圈出的 3 的倍数(课件出示),让学生把观察 到的内容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3、提出新的思考问题:观察 3 的倍数中每个数各位上的数与 3 有什么关系,将每个数各位上的数加起来看一看会怎样。 4、鼓励学生试着概括出 3 的倍数的特征。 5、根据学生的
22、汇报,教师总结概括出 3 的倍数的特征。 6、检验结论。 要求学生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讨论,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 相同。 板书: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 3 的倍数, 那么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10 页“做一做”、第 11 页第 4、5 题 1、“做一做”: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2、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交流。 3、第 5 题: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四、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将下面的数分类。 15、548、820118、452、460
23、、507210 2 的倍数: 5 的倍数: 同时是 2、5 的倍数: 答案:548、820118、452、460、50721015、460、507210 460、507210 2、下面哪些数是 5 的倍数?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35、28、67、90、8815、60、75 答案:35、90、8815、60、75 是 5 的倍数。个位上是0 或 5 的数 是 5 的倍数。 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列数中,()是 3 的倍数。 A.70B.80C.90 (2)19 加上( )就是 3 的倍数,再加上( )就是 2 的倍数。 A.2B.3C.4 (3)一个三位数 42,它是
24、 3 的倍数,里有( )种填法。 A.2B.3C.4 答案:(1)C(2)AB(3)C 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P1213 练习三第 7、8、9、10、11、12 题 教学课题2、5、3 的倍数的特征综合练习课型练习课 1、使学生熟练掌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并会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2、使学生根据掌握的2、5、3 的倍数的特征,能快速、准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 教学目标是 2、5、3 的倍数。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 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PPT
25、 课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 的倍数特征的练习 一、基本练习 1、补充口算 2、2、5 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 的倍 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 2、3、5 的倍数特征。 3、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 除外),为什 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4、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5、(1)在 8,35,96,102,3.2,111,840,1060,14 中,奇数 二次备课 有( ),偶数有( ),是 3 的倍数有( ),是 5 的倍 数有(
26、 ),同时是 2、5、3 的倍数有( )。 (2)最大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 (3)同时是 2、3、5 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二、指导练习 1、第7 题:(PPT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 莲和郁金香,马蹄莲 10 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 10 的倍数,也 小结: 5的倍 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 5 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 5 的倍数,个 数的和还是 5 位上是 0 或 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的倍数。那么 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2的倍数的和 2、第 8 题:指名说说判断的理由 3、第9 题:启发学生理
27、解条件和问题:原来人数是多少, 3 人分 (还是2的倍 成一组会怎样?问题是什么意思?理解题意求得是: 22 至少加上 数),3的倍数 几是 3 的倍数?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的和 (还是3的 思考的。 倍数 ) 4、第 10 题:(1)首先让学生思考,要从四张数字卡片中取出 三张,有几种不同的取法? (2)组织学生把每种取法组成的三位数都一一列举出来,再按 照要求进行分类,就不会出现漏掉或重复的情况。 (3)在找出 3 的倍数时,可以先判断取出的三张数字卡片的和 是否为 3 的倍数,如果不是 3 的倍数,就可以不考虑。 5、第 11 题: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28、。汇报时要 求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6、第 12 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判断并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小组代表汇报结论,教师评价归纳。 三、提高练习 1、补充练习 教师出示 5、 8、 7、 6、 3这 5 张数字卡片。 (1)任意从其中取出 2 张、3 张、4 张组成不同的数,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哪些是 3 的倍数?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分别写出这样的数。 (2)提问:怎样取出的卡片不能组成 2 的倍数,或 3 的倍数, 或 5 的倍数? 四、课堂总结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交流、讨论教材第 13 页“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 2、5、3
29、的倍数的特征的综合练习 课后作业 1、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哪些数既是 2 的倍数,也是 5 的倍数? 903845103 360 172 75 答案:2 的倍数:90,38,360,172;5 的倍数:90,45,360, 75;同时是 2、5 的倍数:90,360。 2、将下面的数填在合适的图中。 75、84、125、35、165、630、3474、99、210 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反思 3 的倍数5 的倍数 答案: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3 的倍数5 的倍数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P14 例 1、练习四第 1、2、3 题 教学课题质
30、数和合数课型新授课 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会正确判断一 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目标 2、知道 100 以内的质数,熟悉 20 以内的质数。 3、培养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次备课 补充口算思考后汇报: 1、什么是因数? 自然数可以分 2、了解自然数的分类,以及分类的依据。 为奇数和偶 3、引入新课。 通过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来进一步探究自然数。(板书课题:质数 数。分类的依 和合数(1) 据是:看一个 二、探究新知数是不是2的
31、(一)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倍数,是2的 1、引导学生按顺序正确地找出 1-20 各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倍数就是偶 2、引导学生按照数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根据自己找出的 120 各自然数的因数进行分类,完成教材中的 数,不是2的 表格,观察后说出分类的依据。倍数就是奇 (1)只有一个因数的是:1 数。 (2)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是:2、3、5、7、11、13、17、 19 (3)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是:4、6、8、9、10、12、14、15、16、 18、20 3、师生共同总结概念。 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
32、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 合数。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 数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二)制作 100 以内的质数表。 课件出示教材第 14 页例 1。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找出 100 以内的质数。 2、总结:质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质数的倍数(质数本 身除外)都是合数。 3、出示 100 以内的质数,加强学生对 100 以内质数的认识。 默读 100 以内的质数,熟记 20 以内的质数。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16 页第 1、2、3 题 1、第 1 题。 要求学生判断时要说明理由或举出反例。 2、第 2 题
33、。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中交流检查。 3、第 3 题。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作出正确选择。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填空。 (1)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2)12 的因数有();25 的因数有()。 (3)15 的最小倍数是(),最大因数是()。 答案:(1)10(2)1,2,3,4,6,121,5,25(3)1515 2、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质数 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2)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 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
34、) ,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 ) 。 答案:(1)01204(2)349 3、把下面各数写成几个质数相加的形式。 (1)10( )( ) (2)16( )( ) (3)21( )( )( )( ) 答案:(1)37(2)313(或 511)(3)23511 第七课时 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 P15 例 2,练习四的第 4、5、6、77 题 教学课题探究和的奇偶性课型新授课 1、.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 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2、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
35、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探索精神,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课件出示: (1)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2)什么样的数叫做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做合数? 3、找出 20 以内的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课件出示) (1)奇数有: (2)偶数有: (3)质数有: (4)合数有: 4、填空 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 小的奇数是()。 5、判断 148 的全部因数是 2、3、4、6、8、12、16、24 和 48,共 有 9 个,所以是
36、合数。() 2任何一个自然数最少有两个因数。() 3一个数如果能被 11 整除,则这个数一定合数。() 4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总结探究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1、课件出示例 2,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找几个奇数、偶数然后加起来,通过探究,你们发 现了什么规律? 3、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 4、验证猜想 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 二次备课 练一练: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3721+2007 2
37、2280+102 38800-345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第 4、5、6、7 题 1、第 4 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 2、第 6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交流检查,小组推选代表 发言。 3、第 5 题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探究,谈后集体交流总结归纳。 说说探究的方法、探究过程中自己的体会。 4、第 7 题 两人合作完成第 7 题游戏。提出猜想:大于 2 的偶数,都能表示 为两个质数的和。 5、你知道吗? 介绍“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我国数学家陈景润的研究成果。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
38、1)在 2,3,4,5中,除了合数以外都是质数。( ) (2) 所有的偶数一定是合数, 并且所有的质数一定是奇数。 () (3)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和都是偶数。() 答案:(1)(2)(3)(4) 2.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在结果是奇 数的算式下画横线,在结果是偶数的算式下面画波浪线) 328736836655 1000427144 123419 2316117 答案:328736836655 1000427144 123419 2316117 反思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补充例题和习题 教学课题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39、。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1、集体交流总结归纳。 因数、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表示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列举法、集合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 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3、5 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制作 100 以内质数 表的方法。 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和差的奇偶性;积的奇偶性。 2、学生归纳本单元知识点结构图 二、易错知识警示 1、学生列举错例,集体评析。 2、教师出示几个错例,集体评析。
40、判断:500 的因数的个数比 5 的倍数的个数多。()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 是有限的,而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与数本身的大小无关。 规避策略: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却是无限的。 判断:在整数范围内,最小的奇数是 1,最小的偶数是 2。()答案: 错点警示:在整数范围内,忽略 0 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 0,不是 2。 规避策略:0 是最小的偶数。 判断:3 的倍数一定不是偶数。()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理解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3 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可以是 0,2, 4,6,8。例如:12 是
41、 3 的倍数,且 12 是偶数。 规避策略:3 的倍数也可以是偶数。 判断:质数都是奇数。()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遗漏了 2 这个特殊的质数,强调 2 是唯一的偶质数。 规避策略:2 是最小的质数,也是唯一的偶质数。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单元知识归纳 整数的性质 2 的倍数的特征 倍数 5 的倍数的特征 3 的倍数的特征 因数 质数 合数 奇数 偶数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归纳本单元的知识,查疑补漏讲解易错题,综合练习。 课后作业 1、填空。 (1)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 合数是(),最小的质数是()。 (2)在一位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42、。 (3)24 的最小倍数是(),最大因数是()。 (4)16 的因数有(),25 的倍数有()(写 5 个)。 (5)在 1,2,3,5,8,13,21,34 这些数中,奇数有(),偶数 有(),质数有(),合数有()。 (6)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 33,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7)一个两位数同时是 2 和 3 的倍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这 个两位数是()。 答案:(1)0 1 4 2(2)9(3)24 24 (4)1、2、4、8、 1625、50、75、100、125 (5)1、3、5、13、212、8、342、3、5、138、 21、34 (6)9 11 13(7)24 2
4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7 个偶数的和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无法判断 (2)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一定是( )。 A.合数 B.质数 C.都有可能 (3)几个质数连乘的积是()。 A.质数 B.合数 C.奇数 (4)两个不同奇数的积一定是()。 A.奇数 B.偶数 C.合数 (5)一个奇数如果(),结果一定还是奇数。 A.加上 1 B.乘 2 C.加上 2 答案:(1)B(2)C(3)B(4)A(5)C 3.解决问题。 (1)小芳要把 20 个苹果分成两堆,并且每堆苹果的个数都是质数。这 两堆苹果可能各有几个? (2) 张老师到文具店买了三副同样的乒乓球拍
44、, 售货员说应付 134 元, 张老师认为售货员算错账了。你认为张老师说的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3)有一箱饮料,无论是平均分给 6 个人还是平均分给 4 个人都正好 分完。这箱饮料至少有多少瓶? 答案:(1)31720(个)71320(个)这两堆苹果可能是 3 和 17 个,也可能是 7 和 13 个。 (2)张老师说的对。1348 8322 因为三副乒乓球拍的单价相同,所以总价应是3 的倍数。而134 不是 3 的倍数,所以张老师说的对。 (3)6 的倍数有:6、12、18、244 的倍数有:4、8、12、16 答:这箱饮料至少有 12 瓶。 反思: 第九课时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45、复印测试题 单元检测 考察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的程度。 课型独立练习课 一、讲解独立练习要求 二、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 填空 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 2、12 有()个不同的因数。 3、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 ();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 既是 2 和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4、120 各数中,有()个偶数,有()个奇数,有()个质数,有() 个合数。 5、120 各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和()。 6、8 的因数有(),40 以内 7 的倍数有()。 7、任意两个奇数的和是( )数,仟意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和是( )数。 8、一个数的个位是质数,又是 5 的倍数,十位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9、一个两位数,既是 5 的倍数,又是 2 的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 )。 10、100 以内最小合数与最大质数的和是()。 11、20可以写成质数()与质数( )的和。 12、既是 3 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同时也是5的倍数,其中最小的是( )。 13、一个数除以 4、5、6 都余 1,这个数最小是()。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铁精深加工基地项目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 餐饮训练员培训
- 表面活性剂项目申请报告(参考)
- 医院健康教育比赛课件
- 医院保洁知识培训课件
- 压疮老人护理攻略
- 医院6S管理课件
- 心脏超声基本操作规范
- 春节前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截肢患者的功能锻炼护理
- 会务服务培训课件
- 股权质押项目交易方案
- 江河治理与防洪工程课件
-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带答案
- 同业培训课件
- 中试平台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02
- DB13T 1347-2010 城镇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规范
- 2024–2025年中国数据标注产业深度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