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说课_第1页
高中历史说课_第2页
高中历史说课_第3页
高中历史说课_第4页
高中历史说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历史说课,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绥宁一中 杨向阳,一、说教材,(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两次战争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基础上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一次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另一次则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损失惨重超过了历次外祸之总和,中国被迫全方位开放,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两次战争彻底暴露了清王朝腐朽不堪和积贫积弱。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加快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危机也是转机,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重要的铺垫。,(1)掌握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

2、模侵华战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列强强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明白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是围绕着“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三部曲展开的,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学习历史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

3、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三)教学重点难点,二、说教法学法,讲授法、对比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粗浅学过,已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对本课教学有利。但如果不设置“创新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就只是简单重复以前内容,不能使学生深化知识,培养能力。因此,本课教学按“背景进程结果影响”三部曲的主线同步并行方式采用

4、以上教学法进行三个方面的探究活动。 ,(一)说教法,指导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学习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进行问题探究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法指导,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教学法。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初中因为普遍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学生对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三、学情分析:,(2004年上海高考题)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

5、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一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问题: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目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四、教学程序设计,(一)导入新课,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绥宁一中 杨向阳,(二)讲授新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2.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探究活动一,材料:“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朝鲜可唾手而得

6、矣。 佐田自茅征韩论(1870年),(1) 该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日本“大陆 政策”,明治天皇图,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日本“大陆政策” 第一期征服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 第三期征服满蒙 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 第五期侵占亚洲称霸世界,(1)日本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2)清政府政治腐败,寄望于“调停”,不认真备战,(3)欧美列强默许纵容,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4)朝鲜农民(东学党)起义,(有利的国际环境),(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材料1:为给慈禧太后60大寿,大修颐和园。(其款

7、)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两。其时正当中法战争失败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呼吁建设海军,却不料名义上作为海军之用的购船经费,大半都挪用于修建颐和园。因此,自光绪十四(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上册 第277页,材料2: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从以上材料中能获取什么信息呢?,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国难当头,慈禧太后,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人惊醒宜今醒,莫待

8、土分裂似瓜。 谢缵,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一八九六年春),材料: “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义和团揭贴,该材料体现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怎样的立场?,扶清灭洋,你如何看待这一立场?,进步性:,局限性:,爱国 、反帝,放松警惕、盲目排外,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加深,背景:,(2)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原因,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威胁其在华利益。,(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清剿匪),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

9、华的进程,1.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进程,探究活动二,第一阶段: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1、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18941895),威海卫战役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也宣告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破产。,第二阶段: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爆发标志:丰岛海战,当时中国是大国,有4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动脑筋:,主观 原因,中国社会制度落后,清朝统治腐败 避战求和政策 武器装备落后军备松弛,客观 原因,日本:制度先进,国力强大, 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列强:默许和纵容,貌似强大的清政府为什么

10、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被一个弱小的日本所打败?,2、八国联军侵华的进程,时 间: 侵华国家: 战争过程:,1900.6-1901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廊坊,天津,北京,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大沽登陆,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劫掠,中国人民遭受到空前的蹂躏。,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及影响,1.马关条约及其影响,2.辛丑条约及其影响,探究活动三,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课堂设问:,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1、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后,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马关条约及其影响,李鸿章伊藤博文,马关条约(1895年),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被迫开放的

12、通商口岸,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深,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余人,击毙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山根信成少将,台北,台中,台南,台湾军民展开反割台斗争痛击日本侵略军,刘 永 福,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农民阶级:,进行军事改革,戊戌变法,决心用暴力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国内政局造成怎样的影响?,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日本倾尽国力打赢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各是什么?,拓展提升,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 促进了经济的发

13、展和国力的增强;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使日本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宣告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中国损失惨重,掠夺不堪负担,更难发展;引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辛丑条约及其影响,赔款4.5亿 设使馆界 拆炮驻兵 惩禁反帝 改设外务部,加重中国人民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下; 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便于用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完全半殖民地化),内 容,影 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赔,设,拆,惩,改,清政府11国列强,辛丑条约,1901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进过程,阶段,鸦片

14、战争和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归纳提高,落后就要挨打!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 自强不息! 扬我军威, 卫我主权!,教训启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虚弱腐朽的清政府一幕幕的演绎着“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悲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农民运动的探索又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中国的强国之梦何时才能实现呢?,课堂小结:,1

15、、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A,巩固提高,学以致用,2、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 法国 俄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A、 B、 C、 D、 ,C,3、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清朝官员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C、列强在中国境内驻军 D、赔款4.5亿两白银,B,4、(04年全国)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

16、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B,5、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 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开天津为商埠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A、 B、 C、 D、 ,B,现在中日关系要想和睦、和谐、和平,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而且有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作为一名高中生应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课外探究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粗浅学过,已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如何在学生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有较大程度提高基础上,如何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因此,如何构思教学设计,设置“创新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合作探究,成为上好本课内容的关键。,(五)教学反思,再见,感谢光临,请在此键入您自己的内容,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丰岛,平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