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018-20192018-2019 学年高一(下)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学年高一(下)期开学考试物理试 卷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919小题,共 57.057.0分) 1.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坐在甲车内的同学看到乙车相对甲车不动,而坐在乙车内的同学看 到路旁的树木相对乙车向东移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速度大小不同 2.进行 10m 跳台跳水训练时,某运动员从跳台边缘竖直跳起0.6m,最后竖直落入水中。若将

2、运动员视为 质点,从起跳至入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 10mB.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 C.运动员的路程是D.运动员的路程是 10m 3.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3s末的速度为 7.0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60m/s,运动员在百米 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A.B.C.D. 4.力学单位制中,下列哪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为基本单位() A.质量、时间和力B.质量、长度和力C.时间、长度和力D.质量、时间和长度 5.甲、乙圆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条图线相互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和 Q叠在一起,11. 如图所示,静止

3、在水平桌面上, 下列各对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 A.P 所受的重力和 Q对 P的支持力B.Q 所受的重力和 Q 对 P的支持力 C.P对 Q的压力和 Q对 P的支持力D.Q 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 12. 运输物资的汽车以额定功率上坡时,为增大汽车的牵引力,司机应使汽车的速度() A.减小B.增大C.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13. 某同学为配合值日生打扫地面,将凳子向上搬起后再缓慢放回原处,此过程中该同学对凳子做功的情 况是() A.一直做正功 C.一直做负功 B.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D.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A.两物体初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 C.两物体初速度相同、加速度

4、不同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B.两物体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 D.两物体初速度不同、加速度不同 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14.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50J,则物体的() A.重力势能减少 50JB.重力势能增加 50JC.动能一定减少 50JD.动能一定增加 50J 2 15. 质量 m=0.05kg的金属小球,由空中某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经2s 落地,取 g=10m/s,落地前瞬间 小球重力的功率为() A.B.1WC.5WD.10W 16. 人站在电梯中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的是() A.电梯加速上升B.电梯加速下降C.电梯匀速上升D

5、.电梯匀速下降 17. 在神舟号载人飞船发射和返回的下列阶段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飞船加速升空阶段 B.返回舱在大气层以外向着地球做无动力飞行的阶段 C.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的下降阶段 D.返回舱在减速伞打开后的下降阶段 18. 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 为 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6.A 物体的质量是 B物体质量的 10倍,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物体在 F=10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

6、2 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0.2,物体质量 m=5kg,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m/s )() A.10N,水平向左B.10N,水平向右C.2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右 8.下列关于加速度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等于零 C.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B.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D.大小为 mg,方向沿斜面向上 19. 如图,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大程度的过程中,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公式 可知,a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B.由公式 可知,a 与成反比、与成正比 C.由公式 可知,a 与 F成正比、与 m成反比 D.由公式 可知,a与 F 成反

7、比、与 m成正比 9.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表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B.小球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小球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小球的机械能减少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 1 小题,共 3.03.0分) 20.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 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 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 1 小题,共 14.014.0 分) 21. 某实

8、验小组采用如图 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质量和合力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电火花打 点计时器、纸带、砂桶、细砂、细线、小车及砝码、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及垫块。某同学打出了一条 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 个点取 1个计数点,得到了 A、B、 C、D、E等几个计数点。 (1)为完成此实验,下列不需要的器材是_(填下列仪器前的字母代号)。 A天平B秒表C毫米刻度尺 (2) 实验时, 为了使小车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 为此, 一方面要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第 1 页,共 8 页 A.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B.能量不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9、一个物体 C.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人类可以利用的能源永不枯竭 D.能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能量耗散现象,这表明自然界的能量不守恒 10. 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最早测定了元电荷的数量值 C.物体带电,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 个电子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 另一方面还应使砂和砂桶的质量_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小于”或“远大于”)。 (3)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打C点时的瞬时速度 Vc=_m/s,则此次 2 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甲同学

10、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一 F 图线,如图(a)所示。则实验 存在的问题是_。 (5)乙、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 一 F图线,如图(b) 所示。则是两同学做实验时_取值不同造成的。 (6)随着 F的增大,a一 F 图线最后会略微向_弯曲(填上或下)。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 2 小题,共 26.026.0分) 22. 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质量m=75kg,沿倾角 =30的山坡匀加速滑下,经过1s 的时间速度由 3m/s增加到 7m/s,g 取 10m/s2,求: (1)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沿山坡下滑加速度和位移分别是多少? (2)运动员

11、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23. 在水平力 F作用下,质量为 0.4kg的小物块从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2s运动的距 离为 6m,随即撤掉 F,小物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已知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 g=10m/s2求: (1)物块运动的最大速度; (2)F的大小; (3)撤去 F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第 2 页,共 8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4.【答案】D 【解析】 解: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故 D 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

12、流、光强度、物 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 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 拉、摩尔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 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5.【答案】B 【解析】 解:由于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同。又由于乙车内的同学看见 路旁的树木向东移动,说明乙车相对地面向西运动,则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 都向西运动,故 ABD错误,C 正确。 故选:C。 乙车内的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东移动,说明乙车相对地

13、面向西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 没有运动,说明甲乙两车的速度相同。 掌握参考系的概念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本题中乙车内的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说 明该同学是以自己作为参考系。 2.【答案】A 【解析】 解:由图知,两物体初速度不同、甲的初速度比乙的大。由于两条图线相互平行,斜率相同,所 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故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由 v-t 图象能直接读出初速度的大小,根据图象斜率关系分析加速度关系。 对于 v-t图象,关键要知道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能根据斜率关系分析加速度的大小。 6.【答案】C 【解析】 解:AB、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可知运动员的位移大小

14、等于跳台的高度 10m。故 A 正确,B错误; CD、运动员的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大小为:s=10+20.6=11.2m。故 C 错误,D错误 故选:A。 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3.【答案】B 【解析】 解: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为g。根据 错误,C 正确; ,高度相同,落地时间相同。故ABD 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故选:B。 =8.00m/s 则 ACD均错误,B正确。故选:C。 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为 g高度相同,则落地时间相同,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在下落

15、的过程中位移相同 该题比较简单,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下落 的时间、速度与质量无关,只与高度有关 7.【答案】A 【解析】 第 3 页,共 8 页 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等于质点发生的位移除以发生这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百 米竞赛的位移就是 100m,12.5s 到达终点,时间就为 12.5s。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不要被题目的一些数据迷惑,此题属于基础题,也是易 错题。 解:物体相对地面运动,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f=FN=mg=0.2510N=10N;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摩擦力方向向

16、左,故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由题意可知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由 f=FN可求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在求摩擦力的题目时,要先明确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再根据其不同性质进行求解。 8.【答案】C 【解析】 括煤、原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包括核燃料、地热能、太阳能等)。 本题关键是区分能量与能源,能量是守恒的,能源是要节约的,不是一个概念。 10.【答案】A 【解析】 解:A、所有带电电荷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而不是任意的,故 A错误; B、电荷 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使用重力与电场力平衡法测得的,为此他获得 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7、故 B正确; C、元电荷 e=1.610-19C,物体带电+1.6010-9C=1.01010e,故 C 正确;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 1.610-19 C,故 D正确; 可知,加速度的大小与 v、 t 无关,故 AB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电子带电量是最小的,物体带电量只能是电子带电量的整数倍,电子带电量 e=1.610-19C。 本题关键明确电荷守恒定律,知道物体带电量是量子化的,基础题。 11.【答案】C 【解析】 解:A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a= C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 比,故 C 正确、D错误。 故选:C。 可知,加速度与合力、质量有关,加速度与 F成正比,与

18、m 成反 加速度的大小与 v、 t 无关,由 F和 m 决定,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与 F的方向相同。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影响加速度的因素,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变化的时 间无关。 9.【答案】A 【解析】 解:A、P所受到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很显然,这两个力都作用在一个物体P上,它们是一 对平衡力,故 A错误。 B、Q所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是 Q与地球之间的作用,而 Q 对 P 的支持力是 Q与 P 之 间的作用,显然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 B 错误。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它们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故 C 正确。 D

19、、Q所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是 Q与地球之间的作用,而桌面对 Q的支持力是 Q 与桌 解: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故 A正确;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 B 错误; C、能量与能源不同;能量是守恒的,但随着能量的耗散,能量可以利用的品质会下降,故依然 面之间的作用,显然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 D错误 要节约能源,故 C 错误; 故选:C。 D、能源在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但能量是守恒的,故 D错误;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来判断,要注意区分开“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 故选:A。 能量是物质的重要属性之

20、一,它有许多形式,如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核能和化学能等等。 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能源,如按使用状况分类,有常规能源(包 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 时消失,而平衡力不会同时产生和消失。 第 4 页,共 8 页 12.【答案】A 【解析】 2m/s=20m/s,解:落地时速度为:v=gt=10 则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v=0.051020W=10W,故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落地的速度,结合平瞬时功率公式求出重力的瞬时功率大小 本题考查瞬时功率的计算以及自由落体的

21、规律,要注意明确求解瞬时功率只能利用公式 P=FV 计算。 16.【答案】A 【解析】 解:由功率公式 P=Fv可知,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当速度减小时,汽车的牵引力就会增大,此 时更容易上坡。 故选:A。 司机用“换挡”的办法来减速行驶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牵引力来上坡,由 P=FV可知,在功率一定 的情况下,当速度减小时,汽车的牵引力就会增大 本题很好的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结合了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答案】B 【解析】 解:A、电梯加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上,故人超重,故 A 正确; B、电梯加速下降时,加速度向下,故人失重,故 B错误;解:将课桌向上搬起过程中,人对课桌

22、的有向上的作用力,课桌向上运动;故人对课桌做正功; 放下过程,人对课桌的力仍然向上,但运动方向向下;故人对课桌做负功;故 B正确,ACD 错误;C、电梯匀速上升时,加速度为零;人不超重也不失重;故 C 错误; 故选:B。 根据课桌的运动分析人对课桌力的方向;再根据功的定义即可明确该同学对课桌做功情况。 本题考查功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功的正负只表示力是动力还是阻力,负功表示力是阻力做功; 同时注意课桌向下放时人对课桌的作用力是向上的,与重力相互平衡从而使课桌缓慢放下。 14.【答案】A 【解析】 D、电梯匀速下降时,加速度为零;人不超重也不失重;故 D错误; 故选:A。 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

23、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加速度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本题考查超重与失重的性质,注意明确加速度向上有两种可能: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 17.【答案】B 【解析】 解:AB、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50J,因此其重力势能将减小 50J,故 A正确,B错误。 CD、由于物体运动过程中,可能不只是重力做功,因此物体动能变化情况无法确定,故 CD 错 误; 故选:A。 解决本题要掌握:合外力做功对应着物体动能的变化;重力做功对应着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 解:只有重力(万有引力)或只有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则有: A、飞船升空阶段发动机做功,飞船的机械能增加,故 A错误。 B、在太空中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后,在大气层

24、以外向着地球做无动力飞行过程中只有重力 (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 B正确。 C、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的下降阶段,由于空气阻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 C 错误; D、降落伞打开后返回舱下降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 D错误。 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故选:B。 本题考查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间的关系,要注意明确一种功对应着一种能量的转化,明确高中 只有重力(或万有引力)或弹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才守恒,由此可判定返回舱的机械能是否守 阶段所学的各种功能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 第 5 页,共 8 页 恒 本题重点掌握机械能守恒条

25、件:只有重力(或万有引力)或弹力做功,物体机械能守恒重力之 外的其他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其他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 18.【答案】A 【解析】 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变化,从而明确速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认为物体一接触弹簧就减速。 对弹簧的动态分析也是学生的易错点,在学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20.【答案】BD 【解析】 解:弹簧竖直悬挂物体时,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 F=mg 根据胡克定律 F=kL 物体放在斜面上时,再次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f-2mgsin30=0 其中

26、 F=kL 由以上四式解得 f=0 故选:A。 弹簧竖直悬挂物体时,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弹簧拉力;物体放在斜面上 时,再次对物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摩擦力 本题关键对物体受力分析,然后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19.【答案】C 【解析】 解:A、速度与加速度同向,速度增加,速度与加速度反向,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越来越大,速 度不一定增大。故 A错误。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故 B正确。 C、加速度的正负不表示运动的方向,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故 C 错误。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

27、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故 D正确。 故选:BD。 判断速度的增大还是减小,看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速度与加速度同向,速度增加,速度 与加速度反向,速度减小 本题考查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判断速度的增大还是减小:速度与加速 度同向,速度增加,速度与加速度反向,速度减小 21.【答案】B 远小于0.541.0平衡摩擦力过度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下 【解析】 解:(1)实验过程需要测出砂与砂桶、以及小车的质量,要用到天平。还需要用刻度尺测出纸带 上计数点间的距离,有了打点计时器后不需要秒表。故 AC 错误,B正确。 故选:B。 (2)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

28、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改变木板 的倾角,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 重物加速下滑,处于失重状态,其对细线的拉力小于重力,设拉力为 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重物,有 mg-T=ma,对小车,有 T=Ma,解得:T=,当 Mm时,有 Tmg,所以, 解:ABC、开始阶段,弹簧的压缩量较小,因此弹簧对小球向上的弹力小于向下重力,此时合外 力大小:F=mg-kx,方向向下,随着压缩量的增加,弹力增大,故合外力减小,则加速度减小,由 于合外力与速度方向相同,小球的速度增大;当 mg=kx 时,合外力为零,此时速度最大;由于惯 性物体继续向下运动,此时合外力大小为:F=kx-mg,方向向上,物体减速

29、,随着压缩量增大, 物体合外力增大,加速度增大。 故整个过程中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 AB错误,C 正确。 D、弹簧的压缩量逐渐增大,弹性势能增大,弹簧对小球做负功,小球的机械能减小,故 D 错误; 实验时应使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故选:C。 本题要正确分析小球下落与弹簧接触过程中弹力变化,即可求出小球合外力的变化情况,进一 (3)打 C 点时的瞬时速度 Vc=0.54m/s 第 6 页,共 8 页 22 根据 xCE-xAC=a(2T) ,解得 a=1.0m/s (4)如图(a)所示,当 F=0 时 a0,则知平衡摩擦力过度。 (5)根据 a=,知图线的

30、斜率不同,是由于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不同造成的。 mgsin-f=ma 所以运动受到的阻力: f=mgsin-ma=75100.5-754N=75N 2 答:(1)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沿山坡下滑的加速度为4m/s ,距离为 5m; (2)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为75N 【解析】 (6)随着 F的增大,即砂和砂桶的质量增大,将破坏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 量这个条件,a-F图线最后会略微向下弯曲。 (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得下滑时的加速度,再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得下滑的位移; (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得下滑时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下滑时受到的阻力。 故答案为: (1)B(2)远小于。(3)0.54m/s,1.0m/s (4)平衡摩擦力过度。(5)小车和砝码的质量。(6)下。 定律或运动学的计算公式求解加速度,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知道加速度是联系静力学和 (1)根据实验原理确定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 运动学的桥梁。 (2)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 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故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