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界定及阐述 一、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历史上中外教育家的界定,1,“教育学之父” 夸美纽斯: 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 人的全部艺术”。,2,卢梭: 教育就是要让儿童的天性 获得率性的发展。,3,斯宾塞: 教育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4,赫尔巴特: 按教育者的意图主动影响他人的 思想和行为。,5,6,2020/6/27,总结,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包含传统教学)理论体系的代表。,杜威是“现代教育”(含现代教学)理论体系的代表。,1,2,6,传统教育,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教学体系强调教师、教材、学生三个中心。 传统教育理论体系,7,现代教育,杜威
2、:教育就是生活。 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教学体系强调儿童、经验、活动三个中心。 现代教育理论体系,8,中国教育者的观点: 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 培养青年一代的活动。,9,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10,韩愈师说: 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11,中国大百科全书: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增进 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 思想,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活动。,12,教育大辞典: 教育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3,美利坚百科全书: 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教育就是 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
3、程,就是 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14,教育(广义): 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总结: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说,15,教育(狭义): 专门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 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 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 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 的教育活动。,16,二、什么是教育学 (一)教育学的归属问题 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双 重性。 个人认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要求, 一些技术和手段的引入,教育学具有 了更多的科学技术特征,这就使得教 育学的归属更加复杂。,17,(二)我国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义 宏观:一门学科
4、总称。应该归属于带 有人文学科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目的 是揭示教育规律。 中观:教育学作为单一学科来看,是 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 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微观:一门师范的专业基础课。,18,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产生的历史演进 一、教育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产生的原因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9,教育起 源说,教育与人类生活相始终,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20,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不同观点,21,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不同观点,22,23,24,教育内容简单,教育包含在生产劳动中,教育平等,能者为师、口手相
5、传,1,2,3,4,(二)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原始教育特征:,25,26,学校教育是以生产力的发展, 脑力劳动独立,文字等作为基础,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27,教育阶级性出现,学校教育专门机构出现,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家、教育思想出现,1,2,3,4,奴隶社会教育特征:学校教育的出现,最早大概应该是在两河流域。 我国大致是在夏朝。,28,封建社会教育特征,1,2,3,学校体制趋于完备,教育功能扩展,教育的等级性和宗教性,29,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民主理念的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
6、化并进,-,现代教育特征,教育技术不断更新,二、教育学的历史演进 (一)教育学的萌芽。 教育教育理论 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 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 失者也。 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31,教育的词源 甲骨文中的“教”和“育”,32,“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3)中国古代文献中对“教育”一词使用的情况 “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33,教学功能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方法原则
7、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篇集中论事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34,西方:教育有引出的意思。 教育是教育者采取某种手段, 把人身上本来蕴含的潜质引导出来, 转变为现实的素养和能力。,35,雅典智者: 人是万物的尺度,教育应该以人 的本性为前提,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和 谐发展。,36,37,古希腊三杰人物,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38,外铄论: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内发论: 西方认为,儿童本身蕴藏着善性, 教育就是将这种善性引导出来而已。,39,苏格拉底:人人接受教育。 “美德即知识”、“德行可教”。 贡献:苏格拉
8、底教学法,又称为 “产婆术”。,40,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一前347)著有理想国(The Republic) 一书。 理想国,总结了当时的雅典和斯 巴达的教育经验,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 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 教育内容。,41,柏拉图理想国: 通过教育使得每个人找到自己 的合适位置,具有国家本位的教育 思想。,42,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 一前322)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 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 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43,亚里士多德: 认为教育应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 公民;同时教育还应该顺应儿童的天 性,这是西方“内发论”
9、和自由教育思 想的起源之一。,44,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论演说家的培养 ),大约写于公元90年前后,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1415年在瑞士圣高尔女修道院藏书楼,被著名的古籍搜集家波尔齐奥布拉秋利尼(13301459)发现。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45,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论 述了教育的作用和学校教育的价值。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崇高品 德而又精于雄辩的人。 教育的作用是只有人的天赋与教 育结合,才能培养成人(理想的雄辩 家) 昆体良最早提出集体教学。,46,基督教: 提倡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 为后来教育平等教育权利的贡献。,47,(二)教育学的创立 教育学的真正创立开始于
10、文艺复兴后。 培根论学术的进展提出科学分类的原 则与系统,认为教育是关于“指导阅读”的 学问,从此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阶段。 教育学成为“讲授和传授的艺术”。,48,夸美纽斯 (J.A.Comenius,1592-1670),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了大教学论(又译为大教授学、大教育学)。这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可以堪称为“学”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49,“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的贡献: 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 完全以教育为论述的专著。 构建了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和教育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主张“自然顺序”的教育原则;,50,系统总结了确切性、便易性、彻底 性、简明性、迅速性等教与
11、学的原 则; 提倡教育对象的普及化; 提出了科学与人文教育结合的“百 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观;,51,创立了班级授课制、学年制、提倡 了系统的学校管理制度及督学制,从 而大大推动了学校运作的规范化,是 学校管理学的创始人; 构建了阶段分明、相互衔接的教育 体制; 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 意义:大教学论奠定了近代 教育理论的基础。,52,洛克的“白板说”: 提出教育的目的在培养“绅士”, 对德、智、体三者关系进行了阐述。 强调教育环境的重要。 “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 上的; 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 一切知识都导源于经验,是洛 克认识论的基本命题,也是他的认 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
12、53,洛克的绅士教育: 在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中, 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思想,其内 容主要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 个方面。 “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 神”。提出把儿童培养成为身体健 康、有德行、有教养、有才干有理 智的绅士。,54,认为,美好的灵魂寓于健康的 身体中,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绅 士才能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迎接 挑战,才能获得成功成为“绅士”。 强调重视礼仪 认为绅士的第 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绅士“一 切言谈、容颜、动作、姿态、位 置等等都合适”,都要符合其等级 和地位。,55,“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 礼仪。无论什么事情,必须具有优 雅的方法和态度,
13、才能显得漂亮, 得到别人的喜悦。” 为了养成良好的德行和礼仪, 主张多交朋友,多与上流社会的相 人处。,56,对人谦恭有礼,举止优雅得体, 这是“处世的真诀”,可以使自己获得 他人的尊重和好感,从而获得一切。 如果一个人没有礼仪,无论什么美德 就都会变样:率直就变成粗俗,温和 就变成谄媚,学问就变成迂气,胆量 就变成野蛮。,57,卢梭(教育哥白尼自然主义教育家): 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要根据儿 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 主要观点: 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 儿童中心; 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 实用主义的观点。 卢梭的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 和“新教育”的分水岭。,58,康德第一个将教育学作为课程
14、引 入大学课堂; 德拉普是第一位教育学教授。 其教育学探讨是第一本以教 育学命名的著作。,59,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被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 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构建了比较严密的教育学 的逻辑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教 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60,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目 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教 学方法论; 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提 出了教学四阶段形式:明了、联想、 系统、方法。 成为后来的“五步法”教学基础。,61,(三)教育学的发展 梅伊曼等的“实验教育学”; 斯宾塞的“教育预备说”: 教育目的就是为人们的“完满 生活”做准备。 狄尔泰等人的精神科学教育理论。,62,实用主义教育
15、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代表性著 作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1938)。,(三)教育学的发展 杜威学校与社会: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从做中学; 儿童中心;,64,布卢姆将教育目标进行了分类:,认知目标:理论知识,情感目标:精神文化,动作目标:技术技能,65,三个中心,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一直延续至今,仍然是今天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66,三个中心,杜威的“现代教学”,在今天的教学改革中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正是融化两者的优势,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67,如何看待赫尔巴特传统 教学与杜威现代教学的区别? 两者没有根本的对立, 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68,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高一英语人教新版中等生专题复习《选择题》
- 中职英语Unit 8 Role Models of the Times课件
- 会计银行开户管理办法
- 企业用车供应管理办法
- 住房隐私安全管理办法
- 产品人群资料管理办法
- 临沧草坪灌溉管理办法
- 会议管理办法培训总结
- 住房专用账户管理办法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金属标牌的粉末喷涂工艺考核试卷
- 系统补丁升级管理制度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解读
- 2025年公路养护工人职业技术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放疗基本知识介绍-1
- 2025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阳光房制作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8篇
- 2025年供应链管理与优化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租借医生执业证合同协议
- GB/T 45449-2025再生粉末高温合金原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