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区域与生态控制线规划.ppt_第1页
生态区域与生态控制线规划.ppt_第2页
生态区域与生态控制线规划.ppt_第3页
生态区域与生态控制线规划.ppt_第4页
生态区域与生态控制线规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1,生态区域与生态控制线规划,梁万春,A,2,目录,A,3,生态控制线是为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根据生态控制线所划分的区域就是生态区域。,基本概念,A,4,范围划分,1)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及其它风景旅游度假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上述各类型区域的土地在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控制线或编制的专项规划中,其规模及空间范围均

2、有明确规定,均属于法定必须妥善保护的土地。,A,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佘山森林公园,A,6,2)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以及海拔超过50米的高地 根据国家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的要求,坡度大于25的城市用地不适宜进行开发建设。因此将城市建成区外围特区内海拔超过50米、海拔超过50米的高地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A,7,A,8,3)主干河流、水库、湿地及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 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生态系统与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湿地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将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进行管理是十

3、分必要的。,A,9,新安江,蚌埠闸水库,A,10,4)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隔离绿地 组团式发展的城市,组团与组团之间用绿化带加以分隔,既保持了组团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又避免了城市的连片无序蔓延,同时也加强了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A,11,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隔离绿地,A,12,5)岛屿和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 岛屿和海滨绿地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调节温度,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作用。 将其纳入生态区域加以保护,可以避免其过度开发,其生 态功能得以更好实现。,A,13,千岛湖,A,14,控制要求,基本生

4、态控制线是维护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的底线,从维护规划与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来说,原则上基本生态控制线是不可以调整的。除下列情形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建设: 1)重大道路交通设施; 2)市政公用设施; 3)旅游设施; 4)公园。,A,15,国内外早期同类规划,对绿地、绿带、郊野公园等的保护,可以看作是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的前身。 1938年英国伦敦颁布绿带法保护和建设城市绿地和环城绿带以限制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保持山水骨架和地方特色。 美国自1958年起通过“城市增长边界(UGB)”规划来划定城市和郊区边界,控制和指导城市蔓延与区域规划。 重庆在1998年也划定了两批主城内绿地保护区,分为绝

5、对禁建区和控建区,以控制建设项目,保护园林绿地。,A,16,香港于20世纪70年代起,通过颁布郊野公园条例,至今已对境内1092平方千米的土地指定了23个郊野公园及15个特别地区(其中11个位于郊野公园范围内),总面积约41600公顷,另有6600公顷的土地在法定规划图则上划为保育地带,其规划和发展受到严格管制。,“划出发展禁区,保护一些拥有珍贵天然财产和具有景观价值的土地”香港2030,采取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等形式,A,17,A,18,北京市的限建区规划(2006-2020年)以“水、绿、文,地、环”为主要建设限制要素,将市内16410多平方公里按照市域土地生态条件划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

6、。其中,限建区分为严格限建区(4819.2平方公里,29.4%)和一般限建区(3878.2平方公里,23.6%),禁建区又分为相对禁建区(7130.1平方公里,43.4%)和绝对禁建区(55.5平方公里,0.3%),绝对禁建区包括了一些生态自然保护区、涵养区、泄洪口和地裂等处。以此保护城市生态。,A,19,绝对禁建区:0.3% 相对禁建区:43.4% 严格禁建区:29.4% 一般限建区:23.6% 适宜建设区:3.2%,A,20,案例分析,A,21,2005年11月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划定了974.5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作为基本生态控制线,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50,包括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7、自然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坡度大于25%的山地、特区内海拔超过50米及特区外海拔超过80米的高地、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维护生态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岛屿和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等。,深圳市,A,22,A,23,深圳市作为全国第一个明确“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概念并划定控制范围和发布管理规定的城市,其规划和规定的实施极大提升了深圳市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使线内各类不合理的建设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品质也得到提高。这一做法对其他城市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透过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的案例,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经验。,A,24,经

8、验一,加强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认识,坚守基本生态控制线不动摇。 1)充分认识基本生态控制线对保护生态的极端重要性。 2)正确把握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基本原则,A,25,经验二,严控线内建设活动,强化管制力度,推进管理精细化 1)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信息调查和分区管制制度。 2)严格控制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建设活动。 3)严厉查处基本生态控制线内违法建设行为。,A,26,A,27,经验三,大力推动建设用地清退和生态修复,合理疏导合法建筑,积极引导线内社区转型发展 1)切实加强线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用地清退和生态修复。 2)合理疏导线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外的合法建筑。 3)探索保护与发展共赢新路径。,A,28

9、,加强线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用地清退和生态修复。,A,29,深圳市生态区域调整一览表,A,30,经验四,规范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生态格局,提升生态质量 1)除国家及省市重大项目建设、法定规划调整外,严禁改变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 2)按照程序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进行调整,推进基本生态控制线优化。,A,31,根据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A,32,A,33,广州市,广州市在07年的总规及绿地系统规划修编时,着手进行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编制。按照”生态优先、组团发展”的要求,在用地生态评价的基础上,划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将自然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山地、主

10、干河流、水库及湿地以及生态廊道和隔离绿地等划定为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面积约为5228km2,占市域面积的70.3。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成为广州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本底。,A,34,基本生态控制区虽然是广州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城乡建设强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散、零乱,扩张速度快,控制区被日渐侵蚀,实施规划管理难度大。从城乡发展历史、现实来看,控制区不是绝对禁建区,在控制规划和实施管理时必须详细辨析禁建和限建区,并分别设定控制要求。,A,35,生态区域的划定过程,1)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勾画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以强制性规划内容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予以落实。 2)广州市

11、绿地系统规划(20012020)修编经过对自然保护与绿地系统、水源与湿地、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及其它等四大类36个要素生态限制的评估,并与相关规划协调,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区的结构。 3)在上述规划基础上,根据各个限制要素涉及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与规范等,明确对城市建设的限制条件。,A,36,生态区域控制要求,由于集中城镇建设区和非集中城镇建设区现状土地用途和管控主体有很大差异,因此,管控要求的设定必须考虑两类控制区的基本生态用地的构成和管控部门要求,实行差异化管制。,结合行政范围和规划管理单元,明确规划控制内容、制定规划控制指标以及规划实施要求等,构建覆盖全市域、分层次的基本生态控

12、制区管控体系,A,37,1)边界管制核对现状用地和已批规划,综合评估、修正,敲定基本生态控制线边界,订立边界坐标。,2)分类管制详细划定禁建区、建区管制分区,提出具体控制细则,(1)指标控制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公共绿地比例、500m公园覆盖等强制指标对不同层次公共绿地进行控制,(2)边界控制采用实线控制与虚线控制相结合的方法。,(3)通则控制对于一般的防护绿地采用通则式管理,非集中建设区基本生态区 集中城镇建设区基本生态区,A,38,基本生态控制线是构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底线。基本生态区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城市在总体规划层面对基本生态区划定和保护控制进行探索。针对

13、总体规划所确定基本生态控制区布局、用地规模、公共绿地指标难以深化和延续的顽疾,广州市尝试性开展基本生态区控制性规划,借鉴控规控制思路,以基本生态用地为对象的进行专项控制性规划,建立行政单元、功能单元和规划管理单元三层次的生态区规划体系,规划实现了集中建设用地区和非集中建设区全覆盖,并探索两类地区生态控制区管控要素和管控方法。,总结,A,39,长沙市,长沙市于2009年启动了长沙市总体规划修编,同步启动了长沙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2010-2030),作为总规的专项规划之一。规划从省域、市域的生态结构着眼,综合长沙市生态市建设规划、长沙市林业生态圈规划、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生态规划的内容,根

14、据长沙市城市特点、基本生态要素与生态资源的实际情况,于2010年底在市区4986平方公里范围内初步划定限建区、禁建区和适建区。,A,40,长沙市市生态控制线规划图,其中3066.20平方公里禁建区(包括永久性禁建区和规划期内禁建区),占市区总面积的61.82%,而永久性禁建区2284.66平方公里(占46.06)作为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控制范围。,A,41,总结与思考,A,42,综上可以看出,对非建设用地的控制,相对于早期单纯地对廊道、边界等“线”性要素或郊野公园等“点”性要素的控制,后期从斑块、基底、廊道着手的、覆盖点线面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则更为科学、系统和全面。而最早的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

15、划则对后来其他城市编制此类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方案阶段,有的城市按照建设开发的程度作出了分区规划;在方案之后的实施阶段,各市均发布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有的还开展了下一步更深入的专项规划编制。,A,43,各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比较一览表,A,44,编制过程中的问题,生态控制线规划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编制标准,基本上都是按照深圳模式进行编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问题。总体上看,当前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的研究和实践仍存在许多不足。,A,45,1) 划定基本生态控制区的限制性因素体系不完善。有的城市限制性分类细,选择因素多达100多个,有的城市分类简单,选择因素只有10多个。 2)

16、基本生态控制区的类型划分不具备普遍性和适用性。各城市资源环境条件千差万别,面临的问题不一样,对于基本生态控制区的类型划分存在差别。 3)城市建设用地和基本生态控制区范围划分不明确。对在基本生态控制区是否可以用于建设和建设要求(限建管制)缺乏深入研究。 4)基本生态控制区规划定位不清,与现行规划体系缺乏衔接。基本生态控制区规划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划内容和定位,加之涉及的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比较复杂,使得基本生态控制区处于发展失控和管理失控的被动局面。,A,46,生态控制线规划编制的建议,1 生态控制线规划应分三步走 1 )在总规阶段编制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2) 在控规阶段落实生态控制线专项规划 3)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生态控制线的落实 2 制定生态控制线规划编制规范 对生态控制线规划的编制方法、过程和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发布量化的生态控制线编制规范,使规划成果更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