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四首――葡萄》_第1页
《咏物诗四首――葡萄》_第2页
《咏物诗四首――葡萄》_第3页
《咏物诗四首――葡萄》_第4页
《咏物诗四首――葡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诵读以前学过的一首咏物诗:,温故知新,咏物诗,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 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 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如何鉴赏咏物诗:,步骤:,1、提炼所写对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5、体会诗歌表现手法的高妙。,咏物诗常用的写法,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2、比喻、象征、 对比、衬托 拟人等,葡萄,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诵读诗歌,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葡萄 韩愈,赏析诗歌,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杂乱

3、攀附,需要照顾。,本诗中“物”与“志”的契合点是哪几句诗?,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要想结出丰硕的果实。,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多扶持,小结: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果实。,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广东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五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言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技法探究:托物言志,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

4、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鉴赏时注意: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一、 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探究:梅花这一意象有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学以致用,答案参考:,意象特点:耐寒、洁白清高、芳香四溢、报春。 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手法: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 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 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