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岭南文化概览,第 二次辅导课,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南文化概览,第三章 经济民生文化 广东人的衣食住行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经济特征 气候:热带、亚热带 地理:山地、平原、河流、沿海(港口、对外贸易),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南文化概览,通商:始于秦汉,盛于唐宋, 海上丝绸之路, 元代之前第一大港;“南海一号”(阳江,南宋沉船);“南海二号”(南澳岛,明代沉船) 明清海禁,广州长期“一口通商”,近代最早开放的港口,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海上丝绸之路,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南文化概览,梁启超先生100年前写过一篇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曾感叹过:
2、 “自宋以前,以广东之交通,而一国食其利;自宋以后,以广东之交通,而一国蒙其患!” 近代史开端重要事件鸦片战争发生之地(亦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端地、火烧圆明园),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广东:改革开放排头 GDP 总量 广东 全国 2011年 5.3万亿 47.15万亿 2012年 5.7万亿 51.93万亿 (珠三角 4.3万亿) 惠州GDP 2013年 2678.35亿(总量全省位列第5,人均位列第7),人的衣食住行,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第二节 衣料服饰 衣料 岭南气候炎热、潮湿 薯良布岭南特有的衣料,也称“香云纱” 丝织品,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
3、。(广东也是桑蚕丝绸生产基地, “桑基鱼塘”,珠三角最典型的景致,“独特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桑基鱼塘”,珠三角最典型的景致,“独特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服式 中山装,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南民俗文化,凉帽:客家女性出门劳作使用。,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省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凉帽,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凉帽:客家女性出门劳作使用。,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第三节 饮食菜式 广州“饮茶”与潮州工夫茶 粤菜三大菜系:广府菜、潮州菜、客家菜,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广州茶楼文化 茶楼、饮茶 功能:从饮食到交际联
4、谊、洽谈经商、休闲娱乐、亲友聚会、尊长敬老等。 发展:从广州到遍布全省城镇 时段:早茶、午茶、夜茶 茶点,花样品种不断翻新,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广州人的饮茶风俗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的。 早年的茶楼,多是简陋的 。 到了19世纪中叶,外国人大量涌到广州, 在现今的十三行街 ,诞生了广州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装饰豪华,陈设典雅,茶楼的消费也上了一个档次。随后不久又出现了陶陶居、天然居、陆羽居、惠如楼等高档的茶楼,又把茶楼叫做“茶居”。 茶楼文化的形成: 地域:产茶和茶叶之路的起点, 经济:贸易交往 外来文化影响:欧洲人好饮茶,满足外
5、国的的需求。,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讲究环境的气派和幽雅。,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经济民生文化,广州人饮茶,重点不在茶本身,对饮茶的规程、礼仪并不讲究,饮茶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 (1)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节。 (2)感受美食的乐趣和情趣 (3)讲求艺术享受。(讲究环境) 平民化的“一盅两件” 不同层次的需求,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中西合璧,广采博收 茶色多样。茶点的花样翻新 点心多样丰富,这吸取了中西美点之长,形成了自家的风格。,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潮洲茶文化 “功夫茶”及其盛行 “功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 。 潮州
6、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2、功夫茶的特点 茶具:精致小巧,讲究产地、厂家 “一式多件”, 茶叶:用半发酵的乌龙、奇种与铁观音, 烹制方法:八步法: 治器、纳茶、候茶、 冲点、刮沫、淋罐、 烫杯、筛茶。,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惠州人喝茶的传统 苏轼书卓锡泉: 予顷自汴入淮,泛江溯峡归蜀。饮江淮水盖弥年,既至,觉井水腥涩,百余日然后安之。以此知江水之甘于井也审矣。今来岭外,自扬子始饮江水,及至南康,江益清驶,水益甘,则又知南江贤于北江也。近度岭人清远峡,水色如碧玉,味益胜。今游罗浮,酌
7、泰禅师锡杖泉,则清远峡水又在其下矣。岭外唯惠人喜斗茶,此水不虚出也。绍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书。 题罗浮:绍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东坡翁迁于惠州,舣舟泊头镇。明晨肩舆十五里,至罗浮山,入延祥宝积寺,礼天竺瑞像,饮梁僧景泰禅师卓锡泉,品其味,出江水上远甚。 “惠人喜斗茶”;泉水,“品其味,出江水上远甚”。,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各色粤菜 广府菜、潮州菜、客家菜 广州菜(又称广府菜)是粤菜的代表。 历史悠久,融汇吸收,发展创新 “吃在广州”、“广东人个个都是美食家”,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选料:博、杂、鲜、活,配料丰富 。 “广东人无所不食”;物产丰富,可供选择;商品集散地,供应
8、便利。 风味:口味清淡,注重火候油温,烹调方法多样而完善。讲究“镬气”,鲜、嫩 汤水 :作料选用、制作方法,“老火靓汤” 色相:色、香、味俱全,饮食与艺术融于一体 。 上桌的摆设、菜肴的名称都很有讲究,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潮州菜的特点 潮州菜(又名潮汕菜) 上海世博会设“粤菜潮府馆”,被认为“潮州菜代言粤菜”,进驻世博会的八大菜系中,“潮州菜是粤菜的唯一代表 ”,引发争议。 以海鲜见长, 制作精巧, 素菜,富于田园风味 甜菜,寓意生活甜美 咸菜,雅俗共赏 (小食、小菜非常丰富),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潮州菜,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客家菜 客家菜(又称东江菜) 客家菜肴保
9、留中原菜肴风味 ,大都以家禽与野味为主 。 特点:香、浓、咸,份大量足。 煲仔菜、红焖肉、扣肉、东江盐焗鸡、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 )。,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客家菜,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第四节 特色民居 广府民居: 西关大屋 竹筒屋 骑楼 碉楼,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西关大屋 形成于清末的同治、光绪年间。是适应西关商业繁荣、民居密集的环境条件,在珠江三角洲传统的三间两廊式民居多单元纵向组合的基础上,吸取苏州等地中、大宅的主要厅堂布局发展而形成一种独特风格的民居。,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西关大屋,客厅与卧室,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10、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竹筒屋 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平面特点是正立 单开间,面宽较窄,进深视地形长短 而定。竹筒屋由于面窄,进深大(两 者之比为1:4至1:8),形似竹筒而 得名。,竹筒屋的平面可分三种: 1、厨房天井厅卧室 2、厅房天井厨房 3、厅房厨房设在屋外,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骑楼”建筑 骑楼是岭南建筑的一大特色,是针对南方日烈雨多而创造的一种临街建筑方式,临街一楼是店铺及行人街道,二楼以上的居室跨人行道而建,为行走的人遮阳挡雨。该建筑形式当年曾流行于岭南广大城镇。 骑楼建筑是商业城市的产物,又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骑楼”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
11、带。鸦片战争后传入广州,与广州传统的飘檐式建筑相结合,演变为一种通透的“骑楼”,也形成了自己建筑文化的特色。,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骑楼”建筑,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惠州水东街残存的骑楼,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碉楼: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为多层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坚固厚实,窗比民居开口小,外设铁板门窗。可居高临下还击进村之敌。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南民俗文化,潮汕民居 :四点金、下山虎、百凤朝阳、四马拖车 四点金 整体为一方
12、形,中轴线前为前厅天井后厅。前后两厅各有东西两间房,占据整座庭院的四角,故称“四点金”。 是潮俗独特的村居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 “四点金”。,,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下山虎 厅前天井两侧各有小房(俗称“伸手”)连接大房。小房之一常作厨房。小房 下方以墙相连,正 中开门。整座格局 前低后高,因此得 名。 这种形式多为 平民人家所建。,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百凤朝阳 四马拖车,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潮汕民居都十分注重豪华、典雅装饰 。,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客家围龙屋 围龙屋,又称“土围子”,在我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是客家人所创建的一种聚居形式
13、,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地区南迁而来的 民众,由于地理条件较 差,生活艰苦,再加来 自当地土著人的威胁, 他们只有依靠集体才能 求得生存,这就使他们 不得不保持聚族而居的 生活方式.,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围龙屋就其形状来看,隆起平面是画一个大圆圈:中间是一条十几米宽的大灰场,其两个半圆,一个是屋舍, 一是池塘,屋舍后 面是竹、树木包围, 而池塘前面则是菜 地。,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围龙屋反映南迁而来的客家人防御当地土著人的威胁,领先集体求生存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 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客家先人艰苦创业的性格。 屋墙用沙、石灰、黄泥三合土夯成,坚固厚实,冬暖夏凉。,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围龙屋已经成为客家文化
14、的标志,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阳镇隆 “崇林世居”,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阳镇隆 “崇林世居”,刻在大门墙壁内侧石板上的十条乡规: “敦孝悌,睦宗族,务正业,重国课,守国法,戒非为,崇节俭,端风俗,敬师长,和乡邻”, 就算经过200多年岁月的冲刷,石板上刻的字仍清晰可见。,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2010年建成的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可容纳4万名观众。据说,在设计上,采用岭南客家围屋和客家斗笠造型。,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民生文化,第五节 交通民生,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南文化概览,第四章 民情风俗 第一节 岁时节令习俗 行花街(花市) 龙舟节 七夕节(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
15、节 冬至,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民众风情,广东的花市与花卉文化 广州的花市,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之后,已推广到在全省各地。成为岭南(包括港澳地区)每年都举行的民俗活动。 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有种植花卉的传统,形成规模巨大的花卉产业。广州许多地名与花有关:花都(花县)、芳村、流花湖的。,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南民间文化,其中与秦牧的散文花城影响有关,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秦牧的散文花城,一年一度的广州年宵花市,素来脍炙人口。这些年常常有人从北方不远千里而来,瞧一瞧南国花市的盛况。还常常可以见到好些国际友人,也陶醉在这东方的节目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往年的花市已经够盛
16、大了,今年这个花海又涌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因为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花木的生产增加了,今年春节又是城市人民公社化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广州去年有累万的家庭妇女和街坊居民投入了生产和其他的劳动队伍。加上今年党和政府进一步安排群众的节日生活,花木供应空前多了,买花的人也空前多了,除原来的几个年宵花市之外,又开辟了新的花市。如果把几个花市的长度累加起来,“十里花街”,恐怕是名不虚传了。,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秦牧的散文花城,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式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载来了
17、南国初春的气息和农民群众的心意。“多好多美的花!”“今年花的品种可多啦!”江岸上的人们不禁啧啧称赏。广州有个文化公园,园里今年也布置了一个大规模的“迎春会”,花匠们用鲜艳的盆花堆砌出“江山如此多娇”的大花字,除了各种色彩缤纷的名花瓜果外,还陈列着一株花朵灼灼、树冠直径达一丈许的大桃树。这一切,都显示出今年广州的花市是不平常的。,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秦牧的散文花城,广州今年最大的花市设在太平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三行”一带,花棚有点象马戏的看棚,一层一层衔接而上。那里各个公社、园艺场、植物园的旗帜飘扬,卖花的汉子们笑着高声报价。灯色花光,一片锦绣。我约略计算了一下花的种类,今年总在一百种上下。
18、望着那一片花海,端详着那发着香气、轻轻颤动和舒展着叶芽和花瓣的植物中的珍品,你会禁不住赞叹,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匠心独运!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在浅笑低语:“春来了!春来了!”买了花的人把花树举在头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变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南国的人们也真懂得欣赏这些春天的使者。大伙不但欣赏花朵,还欣赏绿叶和鲜果。那象繁星似的金桔、四季桔、吉庆果之类的盆果,更是人们所欢迎的。但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黎明即散的市集中,又仿佛一切事物都和花发生了联系。鱼摊上的金鱼,使人想起了水中的鲜花;海产摊上的贝壳和珊瑚,使人
19、想起了海中的鲜花;至于古玩架上那些宝兰、均红、天青、粉采之类的瓷器和历代书画,又使人想起古代人们的巧手塑造出来的另一种永不凋谢的花朵了。,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秦牧的散文花城,广州的花市上,吊钟、桃花、牡丹、水仙等是特别吸引人的花卉。尤其是这南方特有的吊钟,我觉得应该着重地提它一笔。这是一种花开花后花叶的多年生灌木。花蕾未开时被鳞状的厚壳包裹着,开花时鳞苞里就吊下了一个个粉红色的小钟状的花朵。通常一个鳞苞里有七八朵,也有个别多到十多朵的。听朝鲜的贵宾说,这种花在朝鲜也被认为珍品。牡丹被人誉为花王,但南国花市上的牡丹大抵光秃秃不见叶子,真是“卧丛无力含醉妆”。唯独这吊钟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
20、花瓶里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这些小钟儿状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就象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 花市盘桓,令人撩起一种对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感。我们和这一切古老而又青春的东西异常水乳交融。就正象北京人逛厂甸、上海人逛城隍庙、苏州人逛玄妙观所获得的那种特别亲切的感受一样。看着繁花锦绣,赏着姹紫嫣红,想起这种一日之间广州忽然变成了一座“花城”,几乎全城的人都出来深夜赏花的情景,真是感到美妙。,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民俗风情,龙舟节:赛龙夺锦 七夕节(乞巧节):拜七姐,穿针乞巧 盂兰盆节(中元节):,放河灯 中秋节:月饼、拜月、赏灯、烧瓦塔 重阳节:放风筝、祭祀、登高、敬老节 冬至:“冬至
21、大过年”,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民俗风情,第二节 婚姻习俗 三大民系的婚礼仪式 传统奇特的婚俗:自梳女、不落家,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民情风俗,“自梳”这个名称的来历大致的说法是:过去广州与珠江三角洲的未婚女子都梳着一条长辫子挂在背后,结婚时,由母亲或女长辈替其把辫子挽成一团紧贴在脑后勺,称为髻,以区别于未婚女子。自梳女就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己将辫子挽成发髻,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 “不落家”是指婚后不到夫家长住,不与丈夫过夫妻生活。,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南民间文化,自梳女 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以顺德、南海、番禺、中山最多。这种习俗盛行于清初,直到辛亥革命初期,历久不衰。
22、,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民俗风情,第三节 特色风俗 生菜会 三月三北帝诞 出色活动,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南民俗文化,在岭南民间的娱乐里,有多种多样的“出色”,如春色、秋色、火色、水色等,这个“色”字,不是指一般的自然“景色”、“景观”等,而是指各色各样的娱乐活动,这些娱乐活动集音乐、舞蹈、工艺、美术、体育竞技于一炉,风格特异,门类齐全,展现着岭南民间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岭南民俗文化,一、春色 春色是泛指在春季举行的出色活动。 广东民间春色的内容很丰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 比较有特色的是潮汕的“赛大标”和番禺的“紫坭春色”。,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民情风俗,飘色 飘色以番禺沙湾最为有名的一种民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储管理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威海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凤山第一中学2025年高二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 新疆旅居人员管理办法
- 机械外协加工管理办法
- 人脸3D建模与渲染-洞察及研究
- 北京隔离薪资管理办法
- 2025年广东高考政治试卷真题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2025年家庭照护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2024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试题(试卷代号11332)
- GB/T 33855-2017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
- GB 8109-2005推车式灭火器
- 支架植入知情同意书模板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生字组词
- 茶文化讲座优选ppt资料
- 水不同温度的热焓值
- 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可编辑)
- 国航特殊餐食代码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